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花费了较多时间,但课堂的识字效率并不高。统编教材的生字主要分布在识字板块、课文板块和语文园地板块中,教师可以借助统编教材在不同的板块中识字的编写特点,针对性地设计识字策略,引导学生科学、巧妙、趣味盎然地识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更好地为阅读教学服务。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自实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后,笔者成立了一个新教材研讨小组,从教材编写到教学解读再到教学设计,语文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其中,识字教学被确定为主要研究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在新教材中也有明显体现,先识后写,多识少写,教师在不同板块中编排不同的识字方法,无一不体现出识字的基础地位。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很多问题接踵而至:(1)对于生字,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当天记住的生字一周后便忘了大半。在某些词语中能认读,换个语境学生就不认识了。(2)读音把握不到位,学生在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时错误层出不穷。(3)形近字使用混乱,如“称”和“秤”,学生不仅常常读错音,书写更是张冠李戴。(4)同音字混淆不清,像“站”和“战”,“乡”和“香”,学生会写书上的固定词语,但换个语境,就会错误连篇。
统编版教材沿用了人教版的编排“多识少写”的特点,在小学学习的起始阶段,识字量大,识字负担重,为了有效解决识字的困扰,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统编教材在不同的板块中识字的编写特点,针对性地设计识字策略,引导学生科学、巧妙、趣味盎然地识记,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好地为阅读服务。
一、课文板块——以分散识字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实践
新教材的课文的篇幅普遍较长,生字零落地分散在各个段落中,把它们从句子里剥离出来单独学习,不仅识字量大,而且密集的识字讲解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因而更适合随文分散识字。分散识字强调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主要特征。
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棉花姑娘》为例,第一段“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一句中出现了一个生字“盼”,怎么落实这个“盼”字的教学呢?
初备时,笔者发现本课共有6个自然段,每个段落出现2~3个生字,一共13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合识记这么多生字的音形义,极耗费时间。笔者想:如果把所有的生字集中起来,根据字形结构或者读音特点稍加整理,是不是就能化零为整,大大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识记效率了呢?于是,笔者就有了第一次课堂实践: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笔者把13个生字全部出示在黑板上,一一进行读音、字形和字义的分析。在完成生字的正确拼读后,我们将左右结构的“棉、娘、盼、治、别、颗、吐、瓢、啦”这几个生字放在一起,提醒学生:
师:仔细看看,我发现这些生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师: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来它们?
生:加一加。
师:谁来试一试?
生:……目 分=盼,盼望的盼……
师:你的方法可真好。你們还有其他方法吗?(没有学生举手)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
(沉静了一段时间,一个学生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
生:判断的“盼”。
师:判断的判可不是这个“盼”,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可大不一样哦!
课后,我们针对识字环节展开了讨论。有教师指出:虽然学生关注了“盼”的字形,用上了教材提供的熟字加一加,可是这样的记忆价值却不是很大。因为它忽略了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学生就只是单纯地记住了一些文字编码符号。一册教材那么多生字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将字形和字音生拉硬扯在一起,那汉字定然变得难认、难记、难用。改进方法后,笔者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尝试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
师:看看这个“盼”字,你们从字形上能看出这个“盼”和什么有关?
生:它的旁边是个目字旁,应该和眼睛有关。
师:是啊,盼要用眼睛去看。再看一看这个生字,你还从字形上看出这个“盼”是怎么样的看呢?
生:它的右边是个“分”,我猜表示每分钟都在看。
师:是的。“盼”是分分秒秒都在看,和一般的看可不一样了。“盼望”的“望”也是看,把两个表示看的词,放在一块儿,又是怎么样地看?
生1:睁大眼睛看。
生2:看啊,望哇,说明她心里很着急。
师:把两个看放在一起还不够,前面还加了两个词“多么”,为什么前面还要再加一个词呢?
生:她很着急,很想要治病。
师: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实在太难受了,太需要医生赶快给她治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从字形上分析,“目”字和眼睛有关,这是盼的第一层意思,加上“分”,表示分分秒秒在看,就是盼的第二层意思,把“盼”和“望”放在一起,读出来棉花姑娘着急的心情,这是盼的第三次意思。一个盼字,从字形的分析到字义的理解再到情感的体会,层层递进,一气呵成。通过识字,把理解词句、朗读、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有利于识字教学音、形、义的结合,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思想,学生既学会了生字,也读懂了课文。
二、识字与园地板块——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实践
识字单元和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大都集中在短小的儿歌或同一场景的词语中,生字字形和识记方法相互关联,更适合采用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基本合乎汉字造字规律,“基本字带字”体现了汉字的系统性;集中识字也基本合乎汉字识记规律,利于突破字形难点,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符合儿童汉字识记能力的年龄差异。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单元有一篇《树之歌》,15个生字中有8个都是木字旁,与儿歌内容紧密联系。于是,笔者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式,把“梧桐、枫树、松柏、桦树、杉树、桂树”这些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生字显示为红色:
师:孩子们,这8个生字特别有意思,读着读着,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它们都有木字旁。
生2:说明这些字都和树有关。
师:是的,木字旁跟这些字的意思有很大关系。再读一读,还发现了什么?
生:那个“枫树”的“枫”去掉木字旁仍然念“fēnɡ”。
生:“桦树”的“桦”读“huà”,去掉木字旁读“huá”,读音很接近。
师:对呀,原来这些字的另一部分跟读音也有很大关系。像这样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读音的字,就叫“形声字”。知道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生字。哪怕是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也可以根据它的这个特点猜出生字大致的读音,大致的意思。现在你们想不想猜一猜?
这时屏幕上出示“梅树、椿树、橡树、榆树、石榴树”,学生就根据“每、椿、象、俞、留”的读音推断出这些字的读音,同时结合木字旁,进一步了解它们都是树木。
师:(出示“山楂树”)这个请你们来猜一猜读什么?
生1:应该读“shān chá shù”。
师:你为什么这样猜?
生1:中间那个字的右半边跟“检查”的“查”是一样的,我想应该读“chá”。
生2:没有“shān chá shù”这种树的。我在家里吃过一种红红的,圆圆的,酸酸甜甜的“山楂片”。所以,我想可能是“shān zhā shù”。
师:你真厉害。用形声字的方法能帮助我们猜出这个字大概读什么,再加上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就能把它们读准了。
师:最后再来猜一个,好吗?(出示课件:槐树)
生1:它右边就是个“鬼”,可能是“ɡuǐ shù”。
生2:他说得不对,这个字应该念“huái”,我在书上见过这个字的。
师:这回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相应的拼音和图片,生齐读字音“huái”。
师小结:刚才我们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出了很多字,但是同学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字都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猜出大致的读音,所以以后大家遇到生字应该问问老师,查查字典,要把每个字都读准了。
集中识字的目的是提高识字的效率,通过以点带面,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堂课借助形声字这样的构字规律,从书上的生字识记过程中,总结得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再用这个规律让学生认识猜读更多课本上没有的字,这种用一个字带动一类字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经过尝试,我们还发现识字单元的生字大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比如《日月明》一课的生字“明、尘、从、林”等大都是会意字,将这些生字集中识记,引导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并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更多的生字。再如《口耳目》《日月水火》都以象形字为主,引导通过汉字与事物的图像对接,就可以直观地识记生字,并在短时间内集中提高汉字的识记率。再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的生字出现在家人的称呼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建立家族群,把带生字的家人的称呼都罗列出来,比如“哥”出现在哥哥、大哥、表哥、堂哥中,同理,“姐”这个生字也可以有相应的家族群。每个生字都以称呼迁移的方式复现在不同的词语中,能够提高学生识记的效率。
总之,通过新教材不同板块领域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课例实践,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笔者对识字教学的认知和经验也更深刻了,主要体现为:
1. 课文板块的生字在随文识字时要以最适合它的形式(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韵文识字)架构起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统一认识,再回到文中去,在语境中让这个生字落地生根。识字板块的生字以集中的方式能更多地挖掘生字构字的共同点,通过整合、比较,利用构字规律回忆巩固生字的音形义。语文园地板块的生字则要将生字放到生活的场景中,时时观察,处处留意。
2. 各种识字教学法各有利弊,教师最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一课生字的特点,采其长,避其短。对于不同的课,教师要依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个年段的学生的识字能力与水平,把握不同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摒棄平均使力的做法。一课的生字是一齐出示集中学习,还是随着阅读教学的展开相机教学,两者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合适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更多的时候教师要依据课文的特点,依据生字的特点,合理选用识字方法,扬其长避其短。
3. 识字方法是提高识字效率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识字方法,但不能作为达成识字目标的根本性策略,不断复现学生关注的汉字,才能真正让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让短时记忆变成永久记忆。
参考文献
[1]兰静.感知·活动·语用——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与低段词语理解教学[J].小学语文,2016(06).
[2]朱晓零.朱晓零.让识字之花在新教材中怒放——部编本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3]邹馥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究——以“部编本”教材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
[4]傅剑英.字随文形,快乐识字——以《青蛙写诗》的教学为例说随读识字[J].小学教学参考,2016(19).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自实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后,笔者成立了一个新教材研讨小组,从教材编写到教学解读再到教学设计,语文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其中,识字教学被确定为主要研究内容,因为识字是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在新教材中也有明显体现,先识后写,多识少写,教师在不同板块中编排不同的识字方法,无一不体现出识字的基础地位。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很多问题接踵而至:(1)对于生字,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当天记住的生字一周后便忘了大半。在某些词语中能认读,换个语境学生就不认识了。(2)读音把握不到位,学生在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时错误层出不穷。(3)形近字使用混乱,如“称”和“秤”,学生不仅常常读错音,书写更是张冠李戴。(4)同音字混淆不清,像“站”和“战”,“乡”和“香”,学生会写书上的固定词语,但换个语境,就会错误连篇。
统编版教材沿用了人教版的编排“多识少写”的特点,在小学学习的起始阶段,识字量大,识字负担重,为了有效解决识字的困扰,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统编教材在不同的板块中识字的编写特点,针对性地设计识字策略,引导学生科学、巧妙、趣味盎然地识记,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好地为阅读服务。
一、课文板块——以分散识字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实践
新教材的课文的篇幅普遍较长,生字零落地分散在各个段落中,把它们从句子里剥离出来单独学习,不仅识字量大,而且密集的识字讲解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因而更适合随文分散识字。分散识字强调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主要特征。
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棉花姑娘》为例,第一段“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一句中出现了一个生字“盼”,怎么落实这个“盼”字的教学呢?
初备时,笔者发现本课共有6个自然段,每个段落出现2~3个生字,一共13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合识记这么多生字的音形义,极耗费时间。笔者想:如果把所有的生字集中起来,根据字形结构或者读音特点稍加整理,是不是就能化零为整,大大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识记效率了呢?于是,笔者就有了第一次课堂实践: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笔者把13个生字全部出示在黑板上,一一进行读音、字形和字义的分析。在完成生字的正确拼读后,我们将左右结构的“棉、娘、盼、治、别、颗、吐、瓢、啦”这几个生字放在一起,提醒学生:
师:仔细看看,我发现这些生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师: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来它们?
生:加一加。
师:谁来试一试?
生:……目 分=盼,盼望的盼……
师:你的方法可真好。你們还有其他方法吗?(没有学生举手)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
(沉静了一段时间,一个学生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
生:判断的“盼”。
师:判断的判可不是这个“盼”,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可大不一样哦!
课后,我们针对识字环节展开了讨论。有教师指出:虽然学生关注了“盼”的字形,用上了教材提供的熟字加一加,可是这样的记忆价值却不是很大。因为它忽略了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学生就只是单纯地记住了一些文字编码符号。一册教材那么多生字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将字形和字音生拉硬扯在一起,那汉字定然变得难认、难记、难用。改进方法后,笔者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尝试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
师:看看这个“盼”字,你们从字形上能看出这个“盼”和什么有关?
生:它的旁边是个目字旁,应该和眼睛有关。
师:是啊,盼要用眼睛去看。再看一看这个生字,你还从字形上看出这个“盼”是怎么样的看呢?
生:它的右边是个“分”,我猜表示每分钟都在看。
师:是的。“盼”是分分秒秒都在看,和一般的看可不一样了。“盼望”的“望”也是看,把两个表示看的词,放在一块儿,又是怎么样地看?
生1:睁大眼睛看。
生2:看啊,望哇,说明她心里很着急。
师:把两个看放在一起还不够,前面还加了两个词“多么”,为什么前面还要再加一个词呢?
生:她很着急,很想要治病。
师: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实在太难受了,太需要医生赶快给她治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从字形上分析,“目”字和眼睛有关,这是盼的第一层意思,加上“分”,表示分分秒秒在看,就是盼的第二层意思,把“盼”和“望”放在一起,读出来棉花姑娘着急的心情,这是盼的第三次意思。一个盼字,从字形的分析到字义的理解再到情感的体会,层层递进,一气呵成。通过识字,把理解词句、朗读、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有利于识字教学音、形、义的结合,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思想,学生既学会了生字,也读懂了课文。
二、识字与园地板块——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实践
识字单元和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大都集中在短小的儿歌或同一场景的词语中,生字字形和识记方法相互关联,更适合采用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基本合乎汉字造字规律,“基本字带字”体现了汉字的系统性;集中识字也基本合乎汉字识记规律,利于突破字形难点,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符合儿童汉字识记能力的年龄差异。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单元有一篇《树之歌》,15个生字中有8个都是木字旁,与儿歌内容紧密联系。于是,笔者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式,把“梧桐、枫树、松柏、桦树、杉树、桂树”这些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生字显示为红色:
师:孩子们,这8个生字特别有意思,读着读着,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它们都有木字旁。
生2:说明这些字都和树有关。
师:是的,木字旁跟这些字的意思有很大关系。再读一读,还发现了什么?
生:那个“枫树”的“枫”去掉木字旁仍然念“fēnɡ”。
生:“桦树”的“桦”读“huà”,去掉木字旁读“huá”,读音很接近。
师:对呀,原来这些字的另一部分跟读音也有很大关系。像这样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读音的字,就叫“形声字”。知道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生字。哪怕是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也可以根据它的这个特点猜出生字大致的读音,大致的意思。现在你们想不想猜一猜?
这时屏幕上出示“梅树、椿树、橡树、榆树、石榴树”,学生就根据“每、椿、象、俞、留”的读音推断出这些字的读音,同时结合木字旁,进一步了解它们都是树木。
师:(出示“山楂树”)这个请你们来猜一猜读什么?
生1:应该读“shān chá shù”。
师:你为什么这样猜?
生1:中间那个字的右半边跟“检查”的“查”是一样的,我想应该读“chá”。
生2:没有“shān chá shù”这种树的。我在家里吃过一种红红的,圆圆的,酸酸甜甜的“山楂片”。所以,我想可能是“shān zhā shù”。
师:你真厉害。用形声字的方法能帮助我们猜出这个字大概读什么,再加上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就能把它们读准了。
师:最后再来猜一个,好吗?(出示课件:槐树)
生1:它右边就是个“鬼”,可能是“ɡuǐ shù”。
生2:他说得不对,这个字应该念“huái”,我在书上见过这个字的。
师:这回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相应的拼音和图片,生齐读字音“huái”。
师小结:刚才我们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出了很多字,但是同学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字都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猜出大致的读音,所以以后大家遇到生字应该问问老师,查查字典,要把每个字都读准了。
集中识字的目的是提高识字的效率,通过以点带面,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堂课借助形声字这样的构字规律,从书上的生字识记过程中,总结得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再用这个规律让学生认识猜读更多课本上没有的字,这种用一个字带动一类字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经过尝试,我们还发现识字单元的生字大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比如《日月明》一课的生字“明、尘、从、林”等大都是会意字,将这些生字集中识记,引导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并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更多的生字。再如《口耳目》《日月水火》都以象形字为主,引导通过汉字与事物的图像对接,就可以直观地识记生字,并在短时间内集中提高汉字的识记率。再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的生字出现在家人的称呼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建立家族群,把带生字的家人的称呼都罗列出来,比如“哥”出现在哥哥、大哥、表哥、堂哥中,同理,“姐”这个生字也可以有相应的家族群。每个生字都以称呼迁移的方式复现在不同的词语中,能够提高学生识记的效率。
总之,通过新教材不同板块领域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课例实践,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笔者对识字教学的认知和经验也更深刻了,主要体现为:
1. 课文板块的生字在随文识字时要以最适合它的形式(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韵文识字)架构起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统一认识,再回到文中去,在语境中让这个生字落地生根。识字板块的生字以集中的方式能更多地挖掘生字构字的共同点,通过整合、比较,利用构字规律回忆巩固生字的音形义。语文园地板块的生字则要将生字放到生活的场景中,时时观察,处处留意。
2. 各种识字教学法各有利弊,教师最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一课生字的特点,采其长,避其短。对于不同的课,教师要依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个年段的学生的识字能力与水平,把握不同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摒棄平均使力的做法。一课的生字是一齐出示集中学习,还是随着阅读教学的展开相机教学,两者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合适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更多的时候教师要依据课文的特点,依据生字的特点,合理选用识字方法,扬其长避其短。
3. 识字方法是提高识字效率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识字方法,但不能作为达成识字目标的根本性策略,不断复现学生关注的汉字,才能真正让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让短时记忆变成永久记忆。
参考文献
[1]兰静.感知·活动·语用——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与低段词语理解教学[J].小学语文,2016(06).
[2]朱晓零.朱晓零.让识字之花在新教材中怒放——部编本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3]邹馥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究——以“部编本”教材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
[4]傅剑英.字随文形,快乐识字——以《青蛙写诗》的教学为例说随读识字[J].小学教学参考,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