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中职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目前中职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实践与研究提出一种“三横三纵多分支”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导航模式,为中职青年教师培养提供新思路,并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青年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成长路径;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42-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并陆续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1],中职学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2],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中职教师培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照搬普高的教师培养模式。笔者提出一种全新的中职青年教师“三横三纵多分支”成长路径导航模式:“三横”指发展方向,包括技术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三纵”指发展程度,包括新秀、能手、明星三级;“多分支”指实现发展目标的多元化途径。
一、研究青年教师成长背景
(一)中职学校教师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中职学校教师与普高教师相比,工作职能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以外,还要承担实训指导、技术创新、服务企业、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工作内容。
(二)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占比日益升高
随着中职教育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吸收了大量的青年教师,并且之后几年会有大批老教师退休,新教师人数与占比将持续上涨。
(三)青年教师能力水平差异较大
大学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约占六成,理论水平强、实践能力弱、应用方向为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占三成,实践能力略强、理论水平不高;技能大赛表现突出的中职毕业生占一成,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弱。
(四)教师成长需求的多样性
根據德克萨斯大学富勒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内心状态与行为特质,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需要学校实施相应的措施去有效引导。
(五)原有教师培训体系无法满足需求
原有的基于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校以及教师的发展需求[3],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规划“三横三纵”成长路径
青年教师培养需要清晰明确的规划,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新教师在入职后,经过第一年基础培训后,学校需要制定总体规划的框架,帮助青年教师进行个人目标定位,完成个人规划设计,并按照规划分阶段实施。
(一)学校总体规划
1.目标定位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中职教师的培养定位是在融合课堂教学、技术应用、班主任工作三种能力的基础上,有重点发展,实现“共性+个性”的培养。
2.发展路径
学校充分考虑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将教师发展方向划分为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能力三大块,分别设置了“2必修+3选修”的成长路径和“新秀—能手—明星”的三层次发展目标。其中技术应用方向包含技术工种培训+企业一线实习两类必修,教师技能比赛+技能竞赛辅导+企业技术研发三类选修;课堂教学方向包含立足岗位培训+有效课堂研修两类必修,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比赛+三类选修;班主任工作方向包含德育校本培训+德育工作实践两类必修,德育专业培训+德育比赛辅导+教师德育比赛三类选修。同时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考核小组,并制定《校青年教师3x3考核办法》,青年教师可以清晰地判断在各自发展路径上处于何种状况。
(二)教师个人规划
教师个人规划既要符合学校教师培养整体规划目标也要满足教师个人的能力、特点、兴趣等因素。同时根据教师个人的阶段性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个人规划。
1.第一阶段个人规划
第一阶段教师个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融合发展,即在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能力三方面都要取得进步,获得三个方向的“新秀”认定。本阶段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型评比竞赛的级别主要以市级、校级为主,完成中级工(针对文化课教师)或者高级工、技师(针对专业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
学校总体规划中已经制定了实现目标的成长路径,每个方向都有2必修+3选修,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路径,选修部分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完成。
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技术应用方向的成长可以体现在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辅导或其他选修课程技能上,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则主要以自身专业技能提升为目标。实训指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方向的成长可以体现在实习班主任或者技师班班主任上[4]。
2.第二阶段个人规划
第二阶段教师个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个性发展,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能力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重点发展,可以成为如“技术教学复合型”“德技双馨型”“产教研跨界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骨干教师,当然个别能力突出的教师可以三头并进。本阶段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型评比竞赛的级别主要以国家级、省级为主,完成技师乃至高级技师的资格证书考核[5]。 三、打造“多分支”教师成长平台
教师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配套相应的平台,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青年教师架设全方位、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以笔者工作学校为例,学校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了“三大论坛+三大基地+十大工作室”的平台,采取“共性+个性”的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持续成长[6]。青年教师在各大平台之间进行轮训,在相应导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论坛研讨、项目建设、课题研究、教材开发、技术攻关、德育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相长。
共性发展是指青年教师在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三个方向寻求同步成长,以取得至少两个方向的新秀认定为目标,夯实自身基本能力。个性发展是指青年教师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能力与特点,选择其中至少一项进行重点突破,以取得该方向的“能手”或“明星”认定为目标,最终成长为该领域的带头人[7]。该机制的好处在于通过构建平台给青年教师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领域,以“多分支”的姿态百花齐放,实现各自的价值。
(1)三大论坛包括驼峰技术论坛、驼峰教学论坛、驼峰德育论坛。
(2)三大基地包括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湖州市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职业与心理发展中心。
(3)三类十大工作室包括姚志恩技能大师工作室、李真名师工作室、顾越美班主任工作室等。
四、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
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必须辅以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规划:如《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校教师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规划》。
制度:如《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实施意见》《学校课堂教学改进实施意见》《搭专业平台、享教育智慧——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实施意见》。
载体:如国际化师资培训/出国访学与交流、教师师德培训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培训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教学诊断与改革培训班、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班主任工作方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各个专业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等。
档案:学校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各类档案,包括继续教育受训平台,年度考核数据库,《新教师培养手册》,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原文与数据,学历提升、技术考证、实用专利证书等复印件,各类比赛参赛材料,外出交流培训汇报PPT等。
考核:根据不同培训进行学分认定,学校根据教师在学年末获得总学分数,给予培训部分的考核分数。
除了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培训,学校每学年定期开展调研,积极听取各个专业教师的意见,开发并设计相应的校本培训项目,如班主任培训、校本教材开发培训、选修课程开发培训、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青年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项目,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
五、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
(一)文化引领
学校以“骆驼精神”为核心,激励青年教师“驼群乐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学校创新工作方式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出国进修、国家级培训等项目,在“驼峰论坛”上汇报经验与体会。学校鼓励青年教师以“工作坊”形式开展非行政的个人交流活动,许多“工作坊”成员利用晚上和节假日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期间领衔人在活动中布置工作任务。
(二)机制创新
学校利用2013年建立的“弘毅职业能力训练中心”要求青年教师到中心兼课,开展跨学科的选修活动。目前中心已建成通用技术、创新发明、数字油画、多肉植物种植、羽扇制作、茶艺欣赏等20个工作室,40位青年教师担任教学辅导任务,习得自身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有效提升自我核心素养。学校2014年开始在五年制高级工中举办“预备技师”班,已经连续4届。打破行政班建制,重构课程体系采取模块化教学,分4个阶段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学生毕业时要有毕业设计现场演讲答辩,几十名青年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在技能发展方面受到很大的锻炼。
中职教育想要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是关键所在,而师资队伍建设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当下中职教师培养仍然存在著很多问题,通过针对性的举措改善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长远之计。笔者以自身工作学校为例,创新提出了基于“三横三纵多分支”的教师成长路径导航模式,并辅以相关的体系、平台与制度,通过实践研究、思考总结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未来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跟踪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袁霄雁.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
[2]古力文.中职教师教育中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2017(2).
[3]林启豫.基于优秀教师成长共性的职业生涯规划[J].教育评论,2017(9).
[4]于家宁.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纳税,2017(6).
[5]欧阳元东.中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8(5).
[6]周先进.中职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职业通讯,2018(4).
[7]罗晓辉.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研究[J].职业,2018(11).
[关 键 词] 青年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成长路径;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42-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并陆续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1],中职学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2],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中职教师培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照搬普高的教师培养模式。笔者提出一种全新的中职青年教师“三横三纵多分支”成长路径导航模式:“三横”指发展方向,包括技术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三纵”指发展程度,包括新秀、能手、明星三级;“多分支”指实现发展目标的多元化途径。
一、研究青年教师成长背景
(一)中职学校教师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中职学校教师与普高教师相比,工作职能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以外,还要承担实训指导、技术创新、服务企业、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工作内容。
(二)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占比日益升高
随着中职教育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吸收了大量的青年教师,并且之后几年会有大批老教师退休,新教师人数与占比将持续上涨。
(三)青年教师能力水平差异较大
大学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约占六成,理论水平强、实践能力弱、应用方向为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占三成,实践能力略强、理论水平不高;技能大赛表现突出的中职毕业生占一成,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弱。
(四)教师成长需求的多样性
根據德克萨斯大学富勒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内心状态与行为特质,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需要学校实施相应的措施去有效引导。
(五)原有教师培训体系无法满足需求
原有的基于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校以及教师的发展需求[3],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规划“三横三纵”成长路径
青年教师培养需要清晰明确的规划,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新教师在入职后,经过第一年基础培训后,学校需要制定总体规划的框架,帮助青年教师进行个人目标定位,完成个人规划设计,并按照规划分阶段实施。
(一)学校总体规划
1.目标定位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中职教师的培养定位是在融合课堂教学、技术应用、班主任工作三种能力的基础上,有重点发展,实现“共性+个性”的培养。
2.发展路径
学校充分考虑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将教师发展方向划分为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能力三大块,分别设置了“2必修+3选修”的成长路径和“新秀—能手—明星”的三层次发展目标。其中技术应用方向包含技术工种培训+企业一线实习两类必修,教师技能比赛+技能竞赛辅导+企业技术研发三类选修;课堂教学方向包含立足岗位培训+有效课堂研修两类必修,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比赛+三类选修;班主任工作方向包含德育校本培训+德育工作实践两类必修,德育专业培训+德育比赛辅导+教师德育比赛三类选修。同时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考核小组,并制定《校青年教师3x3考核办法》,青年教师可以清晰地判断在各自发展路径上处于何种状况。
(二)教师个人规划
教师个人规划既要符合学校教师培养整体规划目标也要满足教师个人的能力、特点、兴趣等因素。同时根据教师个人的阶段性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个人规划。
1.第一阶段个人规划
第一阶段教师个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融合发展,即在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能力三方面都要取得进步,获得三个方向的“新秀”认定。本阶段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型评比竞赛的级别主要以市级、校级为主,完成中级工(针对文化课教师)或者高级工、技师(针对专业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
学校总体规划中已经制定了实现目标的成长路径,每个方向都有2必修+3选修,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路径,选修部分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完成。
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技术应用方向的成长可以体现在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辅导或其他选修课程技能上,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则主要以自身专业技能提升为目标。实训指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方向的成长可以体现在实习班主任或者技师班班主任上[4]。
2.第二阶段个人规划
第二阶段教师个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个性发展,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能力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重点发展,可以成为如“技术教学复合型”“德技双馨型”“产教研跨界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骨干教师,当然个别能力突出的教师可以三头并进。本阶段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型评比竞赛的级别主要以国家级、省级为主,完成技师乃至高级技师的资格证书考核[5]。 三、打造“多分支”教师成长平台
教师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配套相应的平台,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青年教师架设全方位、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以笔者工作学校为例,学校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了“三大论坛+三大基地+十大工作室”的平台,采取“共性+个性”的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持续成长[6]。青年教师在各大平台之间进行轮训,在相应导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论坛研讨、项目建设、课题研究、教材开发、技术攻关、德育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相长。
共性发展是指青年教师在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三个方向寻求同步成长,以取得至少两个方向的新秀认定为目标,夯实自身基本能力。个性发展是指青年教师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根据自身能力与特点,选择其中至少一项进行重点突破,以取得该方向的“能手”或“明星”认定为目标,最终成长为该领域的带头人[7]。该机制的好处在于通过构建平台给青年教师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领域,以“多分支”的姿态百花齐放,实现各自的价值。
(1)三大论坛包括驼峰技术论坛、驼峰教学论坛、驼峰德育论坛。
(2)三大基地包括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湖州市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职业与心理发展中心。
(3)三类十大工作室包括姚志恩技能大师工作室、李真名师工作室、顾越美班主任工作室等。
四、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
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必须辅以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规划:如《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校教师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规划》。
制度:如《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实施意见》《学校课堂教学改进实施意见》《搭专业平台、享教育智慧——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实施意见》。
载体:如国际化师资培训/出国访学与交流、教师师德培训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培训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教学诊断与改革培训班、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班主任工作方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各个专业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等。
档案:学校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各类档案,包括继续教育受训平台,年度考核数据库,《新教师培养手册》,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原文与数据,学历提升、技术考证、实用专利证书等复印件,各类比赛参赛材料,外出交流培训汇报PPT等。
考核:根据不同培训进行学分认定,学校根据教师在学年末获得总学分数,给予培训部分的考核分数。
除了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培训,学校每学年定期开展调研,积极听取各个专业教师的意见,开发并设计相应的校本培训项目,如班主任培训、校本教材开发培训、选修课程开发培训、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青年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项目,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
五、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
(一)文化引领
学校以“骆驼精神”为核心,激励青年教师“驼群乐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学校创新工作方式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出国进修、国家级培训等项目,在“驼峰论坛”上汇报经验与体会。学校鼓励青年教师以“工作坊”形式开展非行政的个人交流活动,许多“工作坊”成员利用晚上和节假日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期间领衔人在活动中布置工作任务。
(二)机制创新
学校利用2013年建立的“弘毅职业能力训练中心”要求青年教师到中心兼课,开展跨学科的选修活动。目前中心已建成通用技术、创新发明、数字油画、多肉植物种植、羽扇制作、茶艺欣赏等20个工作室,40位青年教师担任教学辅导任务,习得自身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有效提升自我核心素养。学校2014年开始在五年制高级工中举办“预备技师”班,已经连续4届。打破行政班建制,重构课程体系采取模块化教学,分4个阶段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学生毕业时要有毕业设计现场演讲答辩,几十名青年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在技能发展方面受到很大的锻炼。
中职教育想要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是关键所在,而师资队伍建设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当下中职教师培养仍然存在著很多问题,通过针对性的举措改善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长远之计。笔者以自身工作学校为例,创新提出了基于“三横三纵多分支”的教师成长路径导航模式,并辅以相关的体系、平台与制度,通过实践研究、思考总结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未来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跟踪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袁霄雁.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
[2]古力文.中职教师教育中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2017(2).
[3]林启豫.基于优秀教师成长共性的职业生涯规划[J].教育评论,2017(9).
[4]于家宁.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纳税,2017(6).
[5]欧阳元东.中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8(5).
[6]周先进.中职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职业通讯,2018(4).
[7]罗晓辉.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研究[J].职业,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