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伟大成就的思想,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已成为中国几代人的共识。作为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毛泽东,在形成和构建其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传统文化
导语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历史传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也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他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①同样,毛泽东也一贯重视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继承,他一再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②应当说,正是由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和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型”。③
一、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很多政治思想和路线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学说、民本思想和大同主义来看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知行学说对毛泽东思想路线的影响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范筹。《尚书》中的《说命中》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语,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它是指人们认识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它付诸实行,把主观认识变为客观实践的活动。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见解,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内核。1937年7、8月间,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光辉著作,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进一步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因此,从这时开始,“实事求是”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含义,完全不限于学风。同年冬,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简明、最精辟的概括,从此,“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被确定下来。
(二)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影响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商朝的第一任国王汤从“桀不务德”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受到启发,要求属下“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耳提面命,语重心长。西周政治家周公认为殷鉴不远,提出了“用康保民”的思想,开启了民本思想的先河。唐太宗更是把“君舟民水”当做口头禅,并得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以民为本”的经验教训。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顾炎武强调应将民众的利益置于君臣私利之上,凸现出他“以民为本”的政治倾向。
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历代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家,大多是在肯定君为主、民为仆关系的合理性,并力图在不改变这种关系的前提下来论证“重民”的意义。1927 年3月,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集中体现了他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1943年6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科学总结了党领导革命工作的经验,阐明了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方法,从而使群众路线上升为成熟的理论形态。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政治报告又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党的“七大”还把群众路线提到党的根本路线的高度而载入新党章,至此,毛泽东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趋于成熟。
(三)大同主义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影响
“大同”这个古代用语,流传至今,在不同时期其含义有所区别。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阐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文章中,他说“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辨证法,他们看得远些。资产阶级所以不欢迎这一条真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们推翻。例如眼前国民党反动派被我们所推翻, 过去日本帝国主义被我们和各国人民所推翻,对于被推翻者来说,这是痛苦的,不堪设想的,对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则不是什么被推翻的问题,而是努力工作、创设条件, 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④
毫无疑问毛泽东提出的“大同”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毛泽东引用这一古语给予它以全新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这一人类最高理想用民族化,中国人能接受的形式表述出来,那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即“大同”。
二、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影响
在军事领域里,毛泽东对古代军事理论遗产的继承和运用最为出色。首先,毛泽东潜心研读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战国策》、《三国志》等军事理论著作,对古代军事家们所提出的正确的作战原则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成为了人民军队战略战术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他多次强调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论是军事的规律,是科学的真理; 他化用战国时期吴起的“一可击十”和西汉司马迁赞扬项羽军队的“以一当十”,而提出了战略上要“以一当十”、战术上要“以十当一”的战略战术思想。其次,毛泽东通过对长勺之战、围魏救赵、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古代著名战例的研究,总结了弱军打败强敌的军事规律,指出:主观指导正确,可使劣势和被动转为“优势和主动”,反之,则“可以将其很好的或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完全丧失,化为败军之将,亡国之君。”⑤第三,毛泽东还对古代农民战争进行研究,吸取其经验教训。如他总结了黄巢、李闯流寇主义者失败的教训,深刻地阐述了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等。因此可以说,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充分借鉴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传统的结果。
三、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
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毛泽东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分析总结,制定了关于文化艺术发展的正确方针。如他对古代“法先王”与“法后王”的争论作出历史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他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
结语: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都深深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4页,人民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3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成倩《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5]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注 释:
①《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4页,人民出版社.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3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④成倩《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⑤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传统文化
导语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历史传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也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他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①同样,毛泽东也一贯重视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继承,他一再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②应当说,正是由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和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型”。③
一、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很多政治思想和路线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学说、民本思想和大同主义来看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知行学说对毛泽东思想路线的影响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范筹。《尚书》中的《说命中》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语,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它是指人们认识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它付诸实行,把主观认识变为客观实践的活动。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见解,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内核。1937年7、8月间,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光辉著作,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进一步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因此,从这时开始,“实事求是”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含义,完全不限于学风。同年冬,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简明、最精辟的概括,从此,“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被确定下来。
(二)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影响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商朝的第一任国王汤从“桀不务德”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受到启发,要求属下“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耳提面命,语重心长。西周政治家周公认为殷鉴不远,提出了“用康保民”的思想,开启了民本思想的先河。唐太宗更是把“君舟民水”当做口头禅,并得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以民为本”的经验教训。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顾炎武强调应将民众的利益置于君臣私利之上,凸现出他“以民为本”的政治倾向。
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历代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家,大多是在肯定君为主、民为仆关系的合理性,并力图在不改变这种关系的前提下来论证“重民”的意义。1927 年3月,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集中体现了他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1943年6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科学总结了党领导革命工作的经验,阐明了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方法,从而使群众路线上升为成熟的理论形态。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政治报告又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党的“七大”还把群众路线提到党的根本路线的高度而载入新党章,至此,毛泽东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趋于成熟。
(三)大同主义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影响
“大同”这个古代用语,流传至今,在不同时期其含义有所区别。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阐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文章中,他说“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辨证法,他们看得远些。资产阶级所以不欢迎这一条真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们推翻。例如眼前国民党反动派被我们所推翻, 过去日本帝国主义被我们和各国人民所推翻,对于被推翻者来说,这是痛苦的,不堪设想的,对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则不是什么被推翻的问题,而是努力工作、创设条件, 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④
毫无疑问毛泽东提出的“大同”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毛泽东引用这一古语给予它以全新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这一人类最高理想用民族化,中国人能接受的形式表述出来,那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即“大同”。
二、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影响
在军事领域里,毛泽东对古代军事理论遗产的继承和运用最为出色。首先,毛泽东潜心研读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战国策》、《三国志》等军事理论著作,对古代军事家们所提出的正确的作战原则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成为了人民军队战略战术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他多次强调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论是军事的规律,是科学的真理; 他化用战国时期吴起的“一可击十”和西汉司马迁赞扬项羽军队的“以一当十”,而提出了战略上要“以一当十”、战术上要“以十当一”的战略战术思想。其次,毛泽东通过对长勺之战、围魏救赵、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古代著名战例的研究,总结了弱军打败强敌的军事规律,指出:主观指导正确,可使劣势和被动转为“优势和主动”,反之,则“可以将其很好的或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完全丧失,化为败军之将,亡国之君。”⑤第三,毛泽东还对古代农民战争进行研究,吸取其经验教训。如他总结了黄巢、李闯流寇主义者失败的教训,深刻地阐述了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等。因此可以说,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充分借鉴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传统的结果。
三、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
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毛泽东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分析总结,制定了关于文化艺术发展的正确方针。如他对古代“法先王”与“法后王”的争论作出历史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他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
结语: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都深深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4页,人民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3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成倩《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5]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注 释:
①《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4页,人民出版社.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3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④成倩《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⑤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