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其中“美育”即指“审美教育”,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学者梁启超也称之为“情感教育”。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对人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人的改变和提高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扎扎实实的努力。审美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就其实质而言,它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鲁迅先生就认为美具有伟大的力量,足以达到“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的目的。学校教育是学生个体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人正是通过教育才获得他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道德观念。这就是说审美教育要以智育为基础。但是在学生由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转化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不能忽视对其进行审美教育。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审美教育的作用同样是无法替代的。不仅如此,审美教育中还包含智育的成分,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修养,扩大其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艺术中的美的欣赏和摹写等审美活动,有助于其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更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人物正是在审美活动中培养了崇高品质。例如爱因斯坦,他非常喜爱音乐,熟谙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作品,还喜爱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甚至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他的比任何科学家的都多。对人类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给了他极大精神力量,如他自己所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教育并不等于通常所说的艺术教育,它的范围要广得多,艺术教育之外的许多东西也可以进入审美教育的领地。即使是同样的内容,比如音乐,对艺术教育来讲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节奏、旋律、曲调等艺术规律,培养“懂音乐的耳朵”;而在审美教育中艺术规律也是其内容之一,但仅仅把它作为手段,从中发现提取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审美教育,说到底也就是从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来要求艺术乃至全部审美活动。艺术的欣赏、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都是渡河的桥与船,审美教育之终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审美活动改变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公民。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点。但其思想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才能生动地感染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寓教育于美的形象、美的欣赏之中。
2)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审美教育应普及于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但是在普遍教育要求之下,也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来进行,特别是注意发现不同学生在艺术才能方面具有的不同天赋素质、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个别指导,使其爱好专长得到充分发展。
3)充分发掘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美的反映离开了现实生活,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现实之美如果没有教材艺术性、创造性的提炼,将是散乱平淡的,找准二者的结合点,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拥有美。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完成学生进入社会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审美教育则是这个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给学生以真与善的知识,亦即在认识领域内向学生提供衡量是与非的尺度,在道德领域内向学生提供辨别好与坏的尺度,而在审美领域则属于更高层次。美以真和善为基础,同样审美教育以科学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为前提,但是前者又意味着对后者的提高。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正是在审美活动中,大大强化“人的感情”,人们才会热烈地追求真理,改造人们生存的世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教育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中学)
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对人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人的改变和提高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扎扎实实的努力。审美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就其实质而言,它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鲁迅先生就认为美具有伟大的力量,足以达到“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的目的。学校教育是学生个体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人正是通过教育才获得他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道德观念。这就是说审美教育要以智育为基础。但是在学生由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转化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不能忽视对其进行审美教育。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审美教育的作用同样是无法替代的。不仅如此,审美教育中还包含智育的成分,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修养,扩大其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艺术中的美的欣赏和摹写等审美活动,有助于其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更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人物正是在审美活动中培养了崇高品质。例如爱因斯坦,他非常喜爱音乐,熟谙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作品,还喜爱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甚至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他的比任何科学家的都多。对人类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给了他极大精神力量,如他自己所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教育并不等于通常所说的艺术教育,它的范围要广得多,艺术教育之外的许多东西也可以进入审美教育的领地。即使是同样的内容,比如音乐,对艺术教育来讲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节奏、旋律、曲调等艺术规律,培养“懂音乐的耳朵”;而在审美教育中艺术规律也是其内容之一,但仅仅把它作为手段,从中发现提取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审美教育,说到底也就是从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来要求艺术乃至全部审美活动。艺术的欣赏、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都是渡河的桥与船,审美教育之终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审美活动改变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公民。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点。但其思想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才能生动地感染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寓教育于美的形象、美的欣赏之中。
2)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审美教育应普及于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但是在普遍教育要求之下,也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来进行,特别是注意发现不同学生在艺术才能方面具有的不同天赋素质、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个别指导,使其爱好专长得到充分发展。
3)充分发掘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美的反映离开了现实生活,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现实之美如果没有教材艺术性、创造性的提炼,将是散乱平淡的,找准二者的结合点,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拥有美。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完成学生进入社会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审美教育则是这个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给学生以真与善的知识,亦即在认识领域内向学生提供衡量是与非的尺度,在道德领域内向学生提供辨别好与坏的尺度,而在审美领域则属于更高层次。美以真和善为基础,同样审美教育以科学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为前提,但是前者又意味着对后者的提高。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正是在审美活动中,大大强化“人的感情”,人们才会热烈地追求真理,改造人们生存的世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教育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