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不少教师异常关注教学改革,有不少教师将所有的目标和精力都集中在高考语文,在高考语文指挥棒的影响之下,不少教师仅仅从“考什么教什么”的角度出发,导致课堂仅仅是为了考试的课堂。而古诗词鉴赏作为考试中占分比例较小的模块,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针对古诗词鉴赏这个“边角”,有的教师仅仅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必考的课文诗歌,对于教学没有花过多的精力。在我看来,“教育是一场慢的艺术”,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适应考试,更要让学生在适应考试的过程中,获得教育带来的价值和收获。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摇篮中的瑰宝,这些古诗词实则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中国汉字独特的语言美、音韵美,其中很多的思想价值理念对于后世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这个动人的“边角”,我在教学时非但没有轻视,更是付之于前所未有的重视,以下是我关于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几点教学探索。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诗歌独特的音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呈现审美意蕴
古代诗人在作诗、作词的时候,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细、精妙,对语言工整的对仗、音韵的节奏等都会进行细微的考究,从“推敲”一词的来历也可略知一二。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呈现古诗词的审美意蕴,也许刚开始学生会觉得古诗词鉴赏晦涩、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音韵节奏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蕴。
以《寻陆鸿渐不遇》这首古诗词鉴赏为例。诗歌原文如下: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诗歌,学生在品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找出韵脚,学生很快找了出来,我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两句?为什么?”学生很快告诉我,有的喜欢“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因为这里有点类似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学生喜欢“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能品读出作者的田园心境。同时,又有学生提出疑问,诗歌中的“归来每日斜”,能否换成“归来每日闲”呢?经过讨论,“闲”无法构成韵脚,也不能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在呈现古诗词的审美意蕴阶段,我注重让学生去质疑、去发现,从诗歌独特的音韵节奏,让学生联想类似的诗歌,通过联系、对比等方法,品读出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蕴。
二、剖析多重意向
如果对古诗词鉴赏仅仅停留在语言赏析的角度,显然是不足够的,古诗词鉴赏还应该剖析其深层内涵,比如诗歌的意向、诗歌所构建的意境。在走进诗歌意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诗歌呈现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片等展现出来,更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去理解诗歌的内蕴。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实与音乐、绘画等都是相同的,古人在作诗时讲究意向,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古诗词鉴赏构建更有效的桥梁。
以《御街行·秋日怀旧》为例,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诗歌的原文,如下: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诗歌辞藻瑰丽,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包含着侃侃深情,可谓气象辽阔、意境深远。我通过多媒体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学生们很快联想到范仲淹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有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很多人。这首诗歌中,诗人通过构建坠叶飘飘、残月明灯等意向,构建出郁积的乡思旅愁,阔远的景色,显示出诗人的广阔情怀和离情的忧思。我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一幅夜静秋寒、远空浩渺的画面,并且让学生思考:“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从哪些词看出作者的愁情?如果你是一个导演,你会如何布景?”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非常感兴趣。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呈现,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
三、挖掘人文价值
人文素养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一个人的内在的稳定的素养和品质,最终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通过古典诗词中人文价值的挖掘,浸染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古人在写诗的时候,会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古代战争、纷乱的年代背景下出现的诗歌,会蕴藏着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爱国精神;比如古人通过古诗词寄托游子对母亲的思念等等,这些情感都能在鉴赏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使得他们也能受到诗人思想感情的影响,形成爱国、孝义等节操。
在鉴赏《严郑公宅同咏竹》这首诗的时候,学生感受到诗歌中诗人将“竹”作为意向: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学生提到这是一首关于“竹”的咏物诗,通过竹的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便显出诗人内在的追求和精神品质。这时候,我让学生开展了小组讨论,结合竹的形象和特征想一想,诗人通过咏竹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有的学生提到:“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有学生提到:“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通过这种探讨,学生不自觉被竹子的品质所感染,进而浸染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作为难点,虽然考试中所占比分不大,但是古诗词的教学却别有一番收获。通过古诗词鉴赏,我们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及内蕴价值,通过古诗词鉴赏,去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气,去除学习过程中的浮躁心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并且努力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有价值部分,进而影响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可谓任是“边角”也动人!
参考文献
[1]罗显德,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归结[J].考试周刊,2010(3).
[2]谢玲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拨打意境的鉴赏[J].考试周刊,2013(86).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诗歌独特的音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呈现审美意蕴
古代诗人在作诗、作词的时候,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细、精妙,对语言工整的对仗、音韵的节奏等都会进行细微的考究,从“推敲”一词的来历也可略知一二。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呈现古诗词的审美意蕴,也许刚开始学生会觉得古诗词鉴赏晦涩、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音韵节奏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蕴。
以《寻陆鸿渐不遇》这首古诗词鉴赏为例。诗歌原文如下: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诗歌,学生在品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找出韵脚,学生很快找了出来,我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两句?为什么?”学生很快告诉我,有的喜欢“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因为这里有点类似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学生喜欢“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能品读出作者的田园心境。同时,又有学生提出疑问,诗歌中的“归来每日斜”,能否换成“归来每日闲”呢?经过讨论,“闲”无法构成韵脚,也不能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在呈现古诗词的审美意蕴阶段,我注重让学生去质疑、去发现,从诗歌独特的音韵节奏,让学生联想类似的诗歌,通过联系、对比等方法,品读出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蕴。
二、剖析多重意向
如果对古诗词鉴赏仅仅停留在语言赏析的角度,显然是不足够的,古诗词鉴赏还应该剖析其深层内涵,比如诗歌的意向、诗歌所构建的意境。在走进诗歌意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诗歌呈现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片等展现出来,更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去理解诗歌的内蕴。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实与音乐、绘画等都是相同的,古人在作诗时讲究意向,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古诗词鉴赏构建更有效的桥梁。
以《御街行·秋日怀旧》为例,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诗歌的原文,如下: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诗歌辞藻瑰丽,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包含着侃侃深情,可谓气象辽阔、意境深远。我通过多媒体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学生们很快联想到范仲淹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有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很多人。这首诗歌中,诗人通过构建坠叶飘飘、残月明灯等意向,构建出郁积的乡思旅愁,阔远的景色,显示出诗人的广阔情怀和离情的忧思。我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一幅夜静秋寒、远空浩渺的画面,并且让学生思考:“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从哪些词看出作者的愁情?如果你是一个导演,你会如何布景?”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非常感兴趣。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呈现,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
三、挖掘人文价值
人文素养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一个人的内在的稳定的素养和品质,最终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通过古典诗词中人文价值的挖掘,浸染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古人在写诗的时候,会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古代战争、纷乱的年代背景下出现的诗歌,会蕴藏着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爱国精神;比如古人通过古诗词寄托游子对母亲的思念等等,这些情感都能在鉴赏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使得他们也能受到诗人思想感情的影响,形成爱国、孝义等节操。
在鉴赏《严郑公宅同咏竹》这首诗的时候,学生感受到诗歌中诗人将“竹”作为意向: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学生提到这是一首关于“竹”的咏物诗,通过竹的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便显出诗人内在的追求和精神品质。这时候,我让学生开展了小组讨论,结合竹的形象和特征想一想,诗人通过咏竹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有的学生提到:“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有学生提到:“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通过这种探讨,学生不自觉被竹子的品质所感染,进而浸染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作为难点,虽然考试中所占比分不大,但是古诗词的教学却别有一番收获。通过古诗词鉴赏,我们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及内蕴价值,通过古诗词鉴赏,去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气,去除学习过程中的浮躁心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并且努力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有价值部分,进而影响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可谓任是“边角”也动人!
参考文献
[1]罗显德,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践归结[J].考试周刊,2010(3).
[2]谢玲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拨打意境的鉴赏[J].考试周刊,2013(86).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