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出现在出版物的策划、发行等环节。他们策划的图书多次跻身畅销书排行榜,为传播文化、提高出版业整体实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就在其红红火火发展的同时,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民营书业更好地发展。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企业内部培训是长远之道
民营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从业人员整体学历不高、素质偏低的困境。企业的规模小、福利不高、发展前景不大等自身不足,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加入;企业内部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又极易跳槽l公司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如若一味地靠提高工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这只能起到一时之用,而且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可见不是最佳方法。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成了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自己培养中高端人才,虽然短期看来成本比较高,但这样培养起来的人才更容易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培训既能减少有才之士频繁跳槽的尴尬,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素质。
曾任上海微软技术中心的唐骏,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很值得大家借鉴。他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员工进行全封闭式强化训练。期间主要以业务培训为主,辅以着装礼仪指导,并灌输员工以微软为豪、热爱微软的意识。此法培训出来的员工,不仅能很快适应业务上的需要,而且会将满腔热情和才华献给公司。
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培训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政策法规的学习:市场经济也是法律经济,只有熟知行业的政策法规才能确保企业的守法经营,也才能避免因法律无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印成小册子发给员工,并定期开课讲解。
2 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于发行行业来说,营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定期请营销专业的老师来企业授课,也可以学习唐骏的集中培训法。让员工明白一般的销售规律,然后结合出版物这一特殊商品的发行特点,找到其特有的发行途径。业务知识是从业的基础,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强学习,学习之余穿插考试检查。
3 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培训:目前,民营发行业的主流实际上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网络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加强企业员工计算机水平的训练。
4 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让员工认同公司、安心为公司出力献策的最有效办法。企业的运营理念、企业的优势、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管理的制度要不断地渗透给员工。还需给员工一定的自由,鼓励他们敢于提出创新意见,并根据给公司带来的效益给予提薪或升职奖励。
信用,信誉问题:建立信用机制是关键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民营发行公司都提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不断地有地区分销商突然地消失:有的是直接把书店转手给别人,有的是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分销商突然消失,给发行公司带来了很多问题:代销杂志的书款结算问题、发行公司应收回的账款问题,都变成了死结,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二是有些分销商故意甚至恶意拖欠发行公司的书款。不用交预付款和订金就会有货主动送上门,并且卖不完可以全部退货。这种销售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是上述情况频频发生的根源。
更深一步来讲,这其实已涉及到发行企业信用、信誉的问题。试想如果发行业存在一个很好的信用机制,人人都讲求信誉,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那么分销商消失、拖欠书款的现象将会成为一种奇闻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分销商就很懂得在当前的销售模式下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他们按时给发行公司结款和退货,拥有很好的信誉,不断吸引到发货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公司的气候和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是相互依赖的,相互间的合作只有通过信用这个桥梁才能牢固,也只有遵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才能坚持到最后。
上述情况的出现也给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民营发行企业还能不能承担起运营的风险?是不是也要给发行业建立一个信用等级制度呢?我国各行各业制定的法规不少,可是执行起来总是不到位。鉴于此,发行业的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凡是投诉事件确认为事实者应该拒绝给予年审,并取消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或者在相应网站及报纸上公布名单。这样,将企业信誉透明化,净化行业秩序,方便发行企业寻找合作者,避免不知情者继续合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限制不良信誉的分销商继续存在。
企业定位问题:特色是核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数万家之多。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北京地区申请民营批发的企业更是在逐年增加。数量的猛增,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争得立足之地,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企业定位是不行的。定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主心骨,是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标识。那么如何确定自身的定位呢?这就需要结合企业的条件,走特色发展之路。
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1993年与1996年,北京大学附近相继出现了两家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的书店:万圣书店和风入松书店。他们以社科学术图书为主要定位,以大学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秉承学术人文传统,坚持学术文化精品。在当时盛行大众化路线的氛围中,追求学术定位显得尤具特色,一路走红也在|隋理之中。由此可见:富有特色的定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在成立之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找到企业的主要目标对象。下大功夫分析企业、员工和主要服务对象的特点,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再结合市场情况,尝试形成带有特色的企业定位。
贵州西西弗书店在业界的影响颇大,他们在细节方面的服务尤为让人佩服。譬如“西西弗语录”:“背包太沉,存吧!站着太累,坐吧!点滴需要,抄吧!……”用这样真诚的话语对待读者,让人备感亲切,舒适宽松的环境则使人身心愉悦。其他民营书业企业也可以借鉴这种重视细节服务的理念,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若将这种服务理念加入到企业的定位中来,并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这种特色定位,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赢得大家关注。
企业规模问题:提升自身层次是可行途径
民营发行企业的现状是数量虽多,但规模大、影响大的知名企业不多。企业规模小便于灵活经营,却也存在很多弊端:企业内部机制不完善;管理资源薄弱;在应对金融危机等突发情况时力不从心;在业界难以形成影响力。目前很多的民营发行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企业形态不是很明显,管理基础不是十分牢固,想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还需不断努力。
不断提升自身层次是扩大企业规模的可行途径。发行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联合、连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方式扩大自身实力。当前连锁经营主要有书业集团、自愿连锁书店、联合书店、特许加盟连锁四种方式。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连锁方式。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企业内部培训是长远之道
民营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从业人员整体学历不高、素质偏低的困境。企业的规模小、福利不高、发展前景不大等自身不足,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加入;企业内部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又极易跳槽l公司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如若一味地靠提高工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这只能起到一时之用,而且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可见不是最佳方法。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成了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自己培养中高端人才,虽然短期看来成本比较高,但这样培养起来的人才更容易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培训既能减少有才之士频繁跳槽的尴尬,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素质。
曾任上海微软技术中心的唐骏,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很值得大家借鉴。他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员工进行全封闭式强化训练。期间主要以业务培训为主,辅以着装礼仪指导,并灌输员工以微软为豪、热爱微软的意识。此法培训出来的员工,不仅能很快适应业务上的需要,而且会将满腔热情和才华献给公司。
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培训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政策法规的学习:市场经济也是法律经济,只有熟知行业的政策法规才能确保企业的守法经营,也才能避免因法律无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印成小册子发给员工,并定期开课讲解。
2 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于发行行业来说,营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定期请营销专业的老师来企业授课,也可以学习唐骏的集中培训法。让员工明白一般的销售规律,然后结合出版物这一特殊商品的发行特点,找到其特有的发行途径。业务知识是从业的基础,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强学习,学习之余穿插考试检查。
3 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培训:目前,民营发行业的主流实际上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网络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加强企业员工计算机水平的训练。
4 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让员工认同公司、安心为公司出力献策的最有效办法。企业的运营理念、企业的优势、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管理的制度要不断地渗透给员工。还需给员工一定的自由,鼓励他们敢于提出创新意见,并根据给公司带来的效益给予提薪或升职奖励。
信用,信誉问题:建立信用机制是关键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民营发行公司都提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不断地有地区分销商突然地消失:有的是直接把书店转手给别人,有的是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分销商突然消失,给发行公司带来了很多问题:代销杂志的书款结算问题、发行公司应收回的账款问题,都变成了死结,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二是有些分销商故意甚至恶意拖欠发行公司的书款。不用交预付款和订金就会有货主动送上门,并且卖不完可以全部退货。这种销售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是上述情况频频发生的根源。
更深一步来讲,这其实已涉及到发行企业信用、信誉的问题。试想如果发行业存在一个很好的信用机制,人人都讲求信誉,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那么分销商消失、拖欠书款的现象将会成为一种奇闻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分销商就很懂得在当前的销售模式下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他们按时给发行公司结款和退货,拥有很好的信誉,不断吸引到发货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公司的气候和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是相互依赖的,相互间的合作只有通过信用这个桥梁才能牢固,也只有遵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才能坚持到最后。
上述情况的出现也给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民营发行企业还能不能承担起运营的风险?是不是也要给发行业建立一个信用等级制度呢?我国各行各业制定的法规不少,可是执行起来总是不到位。鉴于此,发行业的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凡是投诉事件确认为事实者应该拒绝给予年审,并取消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或者在相应网站及报纸上公布名单。这样,将企业信誉透明化,净化行业秩序,方便发行企业寻找合作者,避免不知情者继续合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限制不良信誉的分销商继续存在。
企业定位问题:特色是核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数万家之多。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北京地区申请民营批发的企业更是在逐年增加。数量的猛增,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争得立足之地,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企业定位是不行的。定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主心骨,是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标识。那么如何确定自身的定位呢?这就需要结合企业的条件,走特色发展之路。
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1993年与1996年,北京大学附近相继出现了两家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的书店:万圣书店和风入松书店。他们以社科学术图书为主要定位,以大学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秉承学术人文传统,坚持学术文化精品。在当时盛行大众化路线的氛围中,追求学术定位显得尤具特色,一路走红也在|隋理之中。由此可见:富有特色的定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在成立之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找到企业的主要目标对象。下大功夫分析企业、员工和主要服务对象的特点,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再结合市场情况,尝试形成带有特色的企业定位。
贵州西西弗书店在业界的影响颇大,他们在细节方面的服务尤为让人佩服。譬如“西西弗语录”:“背包太沉,存吧!站着太累,坐吧!点滴需要,抄吧!……”用这样真诚的话语对待读者,让人备感亲切,舒适宽松的环境则使人身心愉悦。其他民营书业企业也可以借鉴这种重视细节服务的理念,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若将这种服务理念加入到企业的定位中来,并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这种特色定位,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赢得大家关注。
企业规模问题:提升自身层次是可行途径
民营发行企业的现状是数量虽多,但规模大、影响大的知名企业不多。企业规模小便于灵活经营,却也存在很多弊端:企业内部机制不完善;管理资源薄弱;在应对金融危机等突发情况时力不从心;在业界难以形成影响力。目前很多的民营发行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企业形态不是很明显,管理基础不是十分牢固,想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还需不断努力。
不断提升自身层次是扩大企业规模的可行途径。发行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联合、连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方式扩大自身实力。当前连锁经营主要有书业集团、自愿连锁书店、联合书店、特许加盟连锁四种方式。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连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