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凭祥市成为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工作-----EEPO有效教学试点区。在实施"EEPO有效教育"以来,实验教师在积极探索、实践,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从学生、教师、地理学科三个角度来分析,并以课例的形式阐述一节好的地理课相应对策以及方法。
〔关键词〕"MS-EEPO"课型方式;好课;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我想关于这个问题,人人心中都有把"尺"。在尝试"MS-EEPO"课型方式组织教学两年后,我也想谈谈我心目中一堂好的地理课看法。一节地理课是否是好课,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判断:一个是学生角度,一个是教师的角度,一个是地理学科的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什么?简单的讲,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获得知识;二是习得能力;三是品质的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运用讲、听、看、想、做、动&静等方法,唤起学生求知欲。通过约定、倾听、关注、合理利用物和空间、合作、效率、有序等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说,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地理教学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但又有别于其他学科。
下面是尝试"EEPO"课型方式组织教学的一个课例,让我们在从学生、教师、地理学科三个角度来分析,他们是否都得等到体现。
《主要山脉》学习重点:1.能在地图上找到我国主要 山脉,识别其走向。2.能在地图上把它们描绘出来。
活动一:读图竞赛 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位于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找出位于省界的山脉、找出位于国界的山脉。
活动二:画图竞赛 教师展示在中国地形图上用符号画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图1,学生依照图1用符号在中国空白图(由教师准别好)画出主要山脉,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准。
活动三:填图竞赛。在画好的竞赛图上识别山脉走向,填写山脉名称
小结:1.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
西北-东南:阿尔泰 山祁连山 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你发现了吗--⑴在地图上,山脉的走向与注记方向 ( 山脉例外)
⑵有的山脉是 界、 界,地势 的分界。
活动四:思维拓展。同学们联系已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山脉的分布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展示一下图片)
1、凭祥最高峰-大青山. (海拔867.9米)
2、珠穆朗玛峰:8844.43
3、秦岭南北两侧不同景观
4、地形雨的形成,哪边山坡降水多?
《主要山脉》在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是一篇图多文字较少的课文,按上课者往常的风格,读完课文文字几遍都不下课,是老师很好上课,学生很难掌握的一节课。而实践者采用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节课让学生从读图、画图、填图掌握了我国主要山脉,在读图、画图、填图中不断强化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培养了学生读图、画图、用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思维拓展联系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采用"MS-EEPO"的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搭建互动平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良好习惯,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是我们常讲的"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那我们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地理课呢?
一、加强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抓住关键要素,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课堂。
二、加强团队合作--集聚智慧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同的课文,关键要素不同,不同学生学,教育的方式不同,所以教学要群策群力。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一人两种思想。
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会有固定的模式,一种教学法如果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活生生的学生面前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们只能把某种教学法中好的东西加以借鉴和运用,试图去找到一种万能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来套用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学习、借鉴、改进中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精髓也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
参考文献
[1]凭祥市第一中学有效教育学习资料,校本教研,第一期
[2]高效课堂:就这么简单,2011-2012年教师培训材料
[3]凭祥市第一中学有效教育学习资料,校本教研,第二期
[4]有效教育课题组培训学习资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26/22/4515728_238351719.shtml
〔关键词〕"MS-EEPO"课型方式;好课;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我想关于这个问题,人人心中都有把"尺"。在尝试"MS-EEPO"课型方式组织教学两年后,我也想谈谈我心目中一堂好的地理课看法。一节地理课是否是好课,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判断:一个是学生角度,一个是教师的角度,一个是地理学科的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什么?简单的讲,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获得知识;二是习得能力;三是品质的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运用讲、听、看、想、做、动&静等方法,唤起学生求知欲。通过约定、倾听、关注、合理利用物和空间、合作、效率、有序等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说,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地理教学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但又有别于其他学科。
下面是尝试"EEPO"课型方式组织教学的一个课例,让我们在从学生、教师、地理学科三个角度来分析,他们是否都得等到体现。
《主要山脉》学习重点:1.能在地图上找到我国主要 山脉,识别其走向。2.能在地图上把它们描绘出来。
活动一:读图竞赛 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位于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找出位于省界的山脉、找出位于国界的山脉。
活动二:画图竞赛 教师展示在中国地形图上用符号画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图1,学生依照图1用符号在中国空白图(由教师准别好)画出主要山脉,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准。
活动三:填图竞赛。在画好的竞赛图上识别山脉走向,填写山脉名称
小结:1.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
西北-东南:阿尔泰 山祁连山 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你发现了吗--⑴在地图上,山脉的走向与注记方向 ( 山脉例外)
⑵有的山脉是 界、 界,地势 的分界。
活动四:思维拓展。同学们联系已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山脉的分布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展示一下图片)
1、凭祥最高峰-大青山. (海拔867.9米)
2、珠穆朗玛峰:8844.43
3、秦岭南北两侧不同景观
4、地形雨的形成,哪边山坡降水多?
《主要山脉》在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是一篇图多文字较少的课文,按上课者往常的风格,读完课文文字几遍都不下课,是老师很好上课,学生很难掌握的一节课。而实践者采用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节课让学生从读图、画图、填图掌握了我国主要山脉,在读图、画图、填图中不断强化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培养了学生读图、画图、用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思维拓展联系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采用"MS-EEPO"的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搭建互动平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良好习惯,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是我们常讲的"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那我们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地理课呢?
一、加强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抓住关键要素,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课堂。
二、加强团队合作--集聚智慧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同的课文,关键要素不同,不同学生学,教育的方式不同,所以教学要群策群力。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一人两种思想。
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会有固定的模式,一种教学法如果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活生生的学生面前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们只能把某种教学法中好的东西加以借鉴和运用,试图去找到一种万能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来套用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学习、借鉴、改进中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精髓也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
参考文献
[1]凭祥市第一中学有效教育学习资料,校本教研,第一期
[2]高效课堂:就这么简单,2011-2012年教师培训材料
[3]凭祥市第一中学有效教育学习资料,校本教研,第二期
[4]有效教育课题组培训学习资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26/22/4515728_2383517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