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人手持摄像机或手机的自媒体时代,影像从神坛走向人间,派生出除了记者之外的又一团体——拍客,他们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充当了现场记者的角色,弥补了新闻或信息转瞬即逝的弊端,有些图片或影像甚至作为一种史料被记录下来。伴随着拍客队伍的不断壮大,这种力量逐渐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并在提升文明、服务社会等方面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拍客群体也有很多弊端亟待解决。
【关键词】图像时代 拍客 全媒体
多元化的媒介竞争,数字摄像浪潮的新一轮侵袭以及网络图像传播的蓬勃发展,我们正在从受众以“看图”为主的时代迅速进入一个崭新的以大众主动参与拍摄和传播为主的图像时代,正如贡布里希所言“图像之无所不在”。在这个图像时代派生出了一些诸如博客、播客和拍客等特殊的民间记录群体,其中拍客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图片和影像的平台和空间,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拍客的界定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数码科技的不断进步,拍客一族迅速崛起。拍客一词是由优酷网最先提出的,是一群拥有一定的拍摄设备和技术的群体,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奇闻趣事、百姓生活或者重大事件进行记录”。这种行为不仅满足了拍客自己的表达诉求,在传播的过程中还实现了群体互动和共鸣,甚至拍客的举手之劳都是新闻事件的来源或重要线索。随着拍客网、拍客论坛、土豆拍客等的出现以及作品的层出不穷,拍客现象蔚然成风,并且成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交织的当今时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娱乐方式。人们不再仅仅是“读图时代”的看客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使自己真正成为图像的拍摄者和信息的制造者甚至成为现场的记录者。
二、拍客的传播特征
1、人人都是记者
“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媒介即信息’。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强调媒介的‘形式’远比媒介的‘内容’重要,真正影响人类行为,支配历史进程,制约社会变迁的并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实际讯息,而是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媒介本体”。随着数码技术、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介类型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麦克卢汉的论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数字DV的小型化和逐步家庭化,打破了专业技术的垄断,极大地延伸了影视的社会触角,这些是属于普通民众的影像纪录和创作方式。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再也不用被动的接受精英团体灌输给自己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图片或者视频,受众已经不再甘心被动地接收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信息,而是在这场信息传递的变革中跃跃欲试,把传统的“你拍我看”模式变为“你看我拍”模式。
最初的拍客,因为喜欢摄影,他们大多数把关注点停留在自己乃至家人身上,拍摄的内容也多是对生活的原生态的记录,以此满足自己的拍摄欲望。近几年,随着传统媒体以及新兴起的视频网站对民间原创图片、视频的需求,拍摄图片、创作视频节目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民间很多摄影摄像爱好者,他们用纯粹的平民视角,拍出了一个原生态的社会。这种创造性的大众平民拍摄方式以及传播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使业余的拍客群体上升到记者的高度。当然这些拍客并不能以专业化、职业化的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从业规范来要求,所以笔者把这群摄影摄像爱好者——拍客,称为“民间记者”或者“业余记者”。
2011年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的“小悦悦事件”,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都是出自于一个名叫“好摄之徒”的拍客之手,而这位拍客是一位手部残疾但是酷爱摄影的社会公民,在“小悦悦”视频在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广为流传的时候,这位拍客其实就是用自己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引发社会思考。而拍客身上也随着这件事件的浮出水面具有了记者的深度和责任感,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记录,而是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反思。
随着读图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影像有着强烈的依赖。拍客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拍摄了很多现场的图片或者视频,而且拍摄这些素材都在新闻报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画面成分,极大的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形象性和真实感。目前,拍客逐渐衍生为一种职业,入行门槛低、工作自由,收入可观,受到众多民间群体的追捧,拍客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2、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拍客由于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由于记者难以及时到达事件现场,拍客在此时就具有及时性和现场性的优势,专业化的媒体记者在报道的专业化、设备的精良化等方面的优势在此时都逊色于拍客的及时性和现场记录的真实性。
另外,拍客群体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汶川地震时隔五年的今天,2013年4月20日八点零二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现场的很多照片视频都出自于拍客之手,例如《雅安地震中的淡定祖孙三代》《56网拍客守望震后雅安记录人间大爱》等等。这些拍客们在现场拍摄记录的很多有关地震的图片以及之后精心制作的视频,第一时间发布了地震信息,有利于震后的营救和灾后重建。拍客现场记录下来的亲人之间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武警官兵营救场面和猪圈露宿,志愿者现场支援,雅安感恩坚强的精神状态等细节的图片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些新闻图片能够抓拍到很多真实的耐人寻味的典型瞬间,而且这些珍贵的不可预见性历史画面被拍客们以镜头画面语言的方式记录下来,纪念意义、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三、拍客的传播伦理
拍客群体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拍客现象,他们在满足自我拍摄爱好的同时也承担着记录者的角色,对社会产生了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毋庸置疑,由于拍客群体的社会准入门槛低,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在拍客群体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拍客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有待提高。
1、拍客群体存在的缺陷
拍客在某种程度上侵犯被拍者的隐私权,存在拍摄内容低俗化的倾向。由于拍客入门门槛过低导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格调不高。拍客得益于网络,也局限于网络。虽然网络使作品有了大范围传播的可能,但网络文化的猎奇特质,会使一些拍客投其所好,从而产生大量垃圾图片和视频。夏季来临,大家穿的都比较清爽,一些不法拍客在地铁、火车站、公交上等公共场所运用隐蔽摄像头等工具拍摄女生下身,并把图片或者视频上传至网上,直接对被摄者造成人身及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极大的影响到拍客群体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因此,拍客群体规范自己的拍摄行为势在必行。 突发事件中拍客缺乏人文关怀。另外,就一些灾害事件而言,它们的发生难以预料,一些震撼的或者感人的瞬间难以捕捉,拍客们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该不该拍摄、该从什么角度拍摄就按下了快门。这就很难保证所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不会侵犯人物的隐私权等等。此外,拍客们在灾害现场,如果为了追求吸引受众眼球、赢取轰动效应而刻意选择血腥、暴力等场面或者受害者悲痛欲绝的场面,这就更易侵犯事件中人物的相关权益。只有在遵循新闻规律同时遵守职业道德,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植入自己的作品,拍客们才能继续拍出更好的作品。
2、拍客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
拍客手中的摄像机拍摄的内容尤其是低俗化或者违纪违规的内容对社会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拍客行为规范、媒介素养、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否则将成为一种不安定因素危及社会。
要有一种自律意识。自律意味着拍客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应该承担起社会道德和媒介责任。拍客在拍摄过程中不应该为了博眼球或者出于商业目的违背自己的人性初衷。不要一味的把目光聚焦在社会不稳定因素上,要尽量选择乐观富有生活气息、积极健康向上的题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的角色一般应用于媒体工作者身上,但是由于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有拍摄和发布信息的机会和能力。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拍客,要以半个媒体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对自发拍摄的内容要认真审阅,在发布之前认真筛选,避免违法违纪或者低俗的内容流出来,提高自己的“把关人”能力,做传递正能量的拍客。
保持“距离”意识。“距离”秉承的是对被摄者的关怀、责任,是对普通生命人权的维护和人性的尊重。因此,拍客们在拿着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要时刻保持责任意识,避免拍摄刺激性、表面化的东西,避免对被摄者的二次伤害。另外,“距离”还要考虑受众的信息需求,如在表现车祸、灾难现场时要采用适当的拍摄角度与表现方式,以免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社会恐慌。
结语
拍客以族群的形式存在,在满足个人表达欲望、形成自己满足的同时,“拍客”拍摄、传递的过程本身也是交往的过程。拍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丰富了媒介形态,同时也由于它的自发性,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规范拍客队伍,提高群体素质,避免侵权行为是拍客队伍亟待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拍客群体要做好自我把关,提高媒介素养,因为拍客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多多少少的内化到作品中;另外,媒体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通过人工把关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不良信息的流传;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规范性的条文,以此约束拍客群体的种种弊端。通过多方的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拍客文化”。□
参考文献
①王建国:《电视媒体安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②徐耀魁 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新华出版社,1998:295
③⑤李庆磊,《网络拍客文化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2(1)
④高艳鸽,《拍客:平民的“大片”生活》[N].《中国文化报》,2010-7-30
⑥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新华出版社,2005
⑦李培林:《摄影艺术语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关键词】图像时代 拍客 全媒体
多元化的媒介竞争,数字摄像浪潮的新一轮侵袭以及网络图像传播的蓬勃发展,我们正在从受众以“看图”为主的时代迅速进入一个崭新的以大众主动参与拍摄和传播为主的图像时代,正如贡布里希所言“图像之无所不在”。在这个图像时代派生出了一些诸如博客、播客和拍客等特殊的民间记录群体,其中拍客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图片和影像的平台和空间,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拍客的界定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数码科技的不断进步,拍客一族迅速崛起。拍客一词是由优酷网最先提出的,是一群拥有一定的拍摄设备和技术的群体,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奇闻趣事、百姓生活或者重大事件进行记录”。这种行为不仅满足了拍客自己的表达诉求,在传播的过程中还实现了群体互动和共鸣,甚至拍客的举手之劳都是新闻事件的来源或重要线索。随着拍客网、拍客论坛、土豆拍客等的出现以及作品的层出不穷,拍客现象蔚然成风,并且成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交织的当今时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娱乐方式。人们不再仅仅是“读图时代”的看客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使自己真正成为图像的拍摄者和信息的制造者甚至成为现场的记录者。
二、拍客的传播特征
1、人人都是记者
“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媒介即信息’。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强调媒介的‘形式’远比媒介的‘内容’重要,真正影响人类行为,支配历史进程,制约社会变迁的并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实际讯息,而是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媒介本体”。随着数码技术、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介类型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麦克卢汉的论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数字DV的小型化和逐步家庭化,打破了专业技术的垄断,极大地延伸了影视的社会触角,这些是属于普通民众的影像纪录和创作方式。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再也不用被动的接受精英团体灌输给自己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图片或者视频,受众已经不再甘心被动地接收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信息,而是在这场信息传递的变革中跃跃欲试,把传统的“你拍我看”模式变为“你看我拍”模式。
最初的拍客,因为喜欢摄影,他们大多数把关注点停留在自己乃至家人身上,拍摄的内容也多是对生活的原生态的记录,以此满足自己的拍摄欲望。近几年,随着传统媒体以及新兴起的视频网站对民间原创图片、视频的需求,拍摄图片、创作视频节目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民间很多摄影摄像爱好者,他们用纯粹的平民视角,拍出了一个原生态的社会。这种创造性的大众平民拍摄方式以及传播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使业余的拍客群体上升到记者的高度。当然这些拍客并不能以专业化、职业化的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从业规范来要求,所以笔者把这群摄影摄像爱好者——拍客,称为“民间记者”或者“业余记者”。
2011年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的“小悦悦事件”,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都是出自于一个名叫“好摄之徒”的拍客之手,而这位拍客是一位手部残疾但是酷爱摄影的社会公民,在“小悦悦”视频在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广为流传的时候,这位拍客其实就是用自己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引发社会思考。而拍客身上也随着这件事件的浮出水面具有了记者的深度和责任感,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记录,而是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反思。
随着读图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影像有着强烈的依赖。拍客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拍摄了很多现场的图片或者视频,而且拍摄这些素材都在新闻报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画面成分,极大的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形象性和真实感。目前,拍客逐渐衍生为一种职业,入行门槛低、工作自由,收入可观,受到众多民间群体的追捧,拍客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2、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拍客由于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由于记者难以及时到达事件现场,拍客在此时就具有及时性和现场性的优势,专业化的媒体记者在报道的专业化、设备的精良化等方面的优势在此时都逊色于拍客的及时性和现场记录的真实性。
另外,拍客群体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汶川地震时隔五年的今天,2013年4月20日八点零二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现场的很多照片视频都出自于拍客之手,例如《雅安地震中的淡定祖孙三代》《56网拍客守望震后雅安记录人间大爱》等等。这些拍客们在现场拍摄记录的很多有关地震的图片以及之后精心制作的视频,第一时间发布了地震信息,有利于震后的营救和灾后重建。拍客现场记录下来的亲人之间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武警官兵营救场面和猪圈露宿,志愿者现场支援,雅安感恩坚强的精神状态等细节的图片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些新闻图片能够抓拍到很多真实的耐人寻味的典型瞬间,而且这些珍贵的不可预见性历史画面被拍客们以镜头画面语言的方式记录下来,纪念意义、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三、拍客的传播伦理
拍客群体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拍客现象,他们在满足自我拍摄爱好的同时也承担着记录者的角色,对社会产生了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毋庸置疑,由于拍客群体的社会准入门槛低,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在拍客群体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拍客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有待提高。
1、拍客群体存在的缺陷
拍客在某种程度上侵犯被拍者的隐私权,存在拍摄内容低俗化的倾向。由于拍客入门门槛过低导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格调不高。拍客得益于网络,也局限于网络。虽然网络使作品有了大范围传播的可能,但网络文化的猎奇特质,会使一些拍客投其所好,从而产生大量垃圾图片和视频。夏季来临,大家穿的都比较清爽,一些不法拍客在地铁、火车站、公交上等公共场所运用隐蔽摄像头等工具拍摄女生下身,并把图片或者视频上传至网上,直接对被摄者造成人身及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极大的影响到拍客群体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因此,拍客群体规范自己的拍摄行为势在必行。 突发事件中拍客缺乏人文关怀。另外,就一些灾害事件而言,它们的发生难以预料,一些震撼的或者感人的瞬间难以捕捉,拍客们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该不该拍摄、该从什么角度拍摄就按下了快门。这就很难保证所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不会侵犯人物的隐私权等等。此外,拍客们在灾害现场,如果为了追求吸引受众眼球、赢取轰动效应而刻意选择血腥、暴力等场面或者受害者悲痛欲绝的场面,这就更易侵犯事件中人物的相关权益。只有在遵循新闻规律同时遵守职业道德,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植入自己的作品,拍客们才能继续拍出更好的作品。
2、拍客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
拍客手中的摄像机拍摄的内容尤其是低俗化或者违纪违规的内容对社会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拍客行为规范、媒介素养、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否则将成为一种不安定因素危及社会。
要有一种自律意识。自律意味着拍客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应该承担起社会道德和媒介责任。拍客在拍摄过程中不应该为了博眼球或者出于商业目的违背自己的人性初衷。不要一味的把目光聚焦在社会不稳定因素上,要尽量选择乐观富有生活气息、积极健康向上的题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的角色一般应用于媒体工作者身上,但是由于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有拍摄和发布信息的机会和能力。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拍客,要以半个媒体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对自发拍摄的内容要认真审阅,在发布之前认真筛选,避免违法违纪或者低俗的内容流出来,提高自己的“把关人”能力,做传递正能量的拍客。
保持“距离”意识。“距离”秉承的是对被摄者的关怀、责任,是对普通生命人权的维护和人性的尊重。因此,拍客们在拿着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要时刻保持责任意识,避免拍摄刺激性、表面化的东西,避免对被摄者的二次伤害。另外,“距离”还要考虑受众的信息需求,如在表现车祸、灾难现场时要采用适当的拍摄角度与表现方式,以免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社会恐慌。
结语
拍客以族群的形式存在,在满足个人表达欲望、形成自己满足的同时,“拍客”拍摄、传递的过程本身也是交往的过程。拍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丰富了媒介形态,同时也由于它的自发性,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规范拍客队伍,提高群体素质,避免侵权行为是拍客队伍亟待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拍客群体要做好自我把关,提高媒介素养,因为拍客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多多少少的内化到作品中;另外,媒体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通过人工把关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不良信息的流传;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规范性的条文,以此约束拍客群体的种种弊端。通过多方的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拍客文化”。□
参考文献
①王建国:《电视媒体安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②徐耀魁 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新华出版社,1998:295
③⑤李庆磊,《网络拍客文化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2(1)
④高艳鸽,《拍客:平民的“大片”生活》[N].《中国文化报》,2010-7-30
⑥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新华出版社,2005
⑦李培林:《摄影艺术语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