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垃圾分类己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实,这种分而处之的环保意识早在古代就己出现。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收纳之物,名为“渣斗”,用来收集茶叶残渣、食物碎屑以及厨余垃圾。尽管功能听上去有些不雅,但渣斗材质众多,小巧精致,极尽奢华,令人赏心悦目,是兼实用性、观赏性于一身的器皿。
用于盛放食物残渣
我国古人很注重家庭卫生,他们有意识地收集厨余垃圾,集中放置以便处理,久而久之,世间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收纳食物残渣的奇特器皿——渣斗。
渣斗,顾名思义,就是盛放残渣的斗形器皿。
许多人以为渣斗就是唾壶(痰盂),其实二者只是外观上有些相似罢了。唾壶的造型为盘口或宽缘,短颈,圆腹,或圈足或平底;而渣斗的造型上部为敞口的碗状,下承接圆腹小罐。
在古人看来,唾壶与渣斗收纳的秽物不同,所以绝对不能混淆,而且二者要分开倾倒,这也是一种原始的垃圾分类意识。
唾壶早在汉代就己出现,而渣斗的出现较唾壶要晚。近代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称渣斗为“觚之小者”,并介绍其“明制已有之,至清逾夥”。
实际上,渣斗的诞生应不晚于唐。考古发现显示,唐时的渣斗主要为金属材质,呈敞口碗状,是盛放茶叶残渣的专用器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曾出土过一件唐代铜质渣斗,内留有残茶,器壁上也有茶汤流淌过的痕迹,置于其上的铜碗底还附着一小撮呈风干状的茶叶。
时至宋代,渣斗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据史料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箸瓶、渣斗”。描绘宴飨场面的宋代画作,如《春宴图》《文会图》中也可以看到渣斗的身影,这说明宋时渣斗己具备盛放食物残渣的功能了。
宋代渣斗多为瓷质,在全国广有出土。铜川耀州窑黄堡窑址出土有一件北宋青釉刻花渣斗,高11.3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5.8厘米。该器通体施青黄色釉,口沿自然外卷,呈荷叶形,腹部略鼓出,下有稍高小圈足,足内中空。器身刻花纹,上部刻锯齿状花叶纹,腹部为花朵纹。该器制作精巧,造型别致,后世多有仿制。
奢华精美的宫廷渣斗
在古代,渣斗虽说是实用器皿,但也并非家家都有,通常大户人家才用得到。时至明清,渣斗由民间进入宫廷,其造型由此变得极为考究,逐渐成为重要陈设。
宫廷渣斗是目前所见最为富丽堂皇的渣斗文物,此类器皿主要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渣斗中色彩最为浓艳的当属剔红牡丹纹渣斗。此器据称为明永乐年间制作,高11.5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约11厘米。渣斗撇口,短颈,鼓腹,圈足。通体髹朱漆,在菱形格锦地上雕花卉纹,器的腹部、颈的内外壁均雕俯仰相间的牡丹花6朵和含苞欲放的花蕾。足底髹赭色漆,左侧近足处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旁刻乾隆壬寅新正御题诗句,并钤“比德”“朗润”二方章。
古代渣斗文物多为瓷质、铜质、珐琅质,而北京故宮博物院却藏有几只制作于清中期的玻璃渣斗,极为罕见。黄玻璃橘瓣式渣斗,制作于清雍正年间,高9.9厘米,口径9.7厘米。此器呈喇叭状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成束颈,腹部橘瓣状隆起,腹与足连接处内束。通体橘黄色,以凹凸手法塑成十六瓣橘瓣状。底部中心双线方框内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双直行款。此渣斗属小件陈设玩赏品,其颜色艳丽,俗谓鸡油黄,色度均匀、纯正、洁净,呈色难度很大,是清代玻璃器中的佳作。
众所周知,清中期以后的官窑瓷器在品质上大不如前,但宫廷渣斗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工艺水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同治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器为瓷质,高8.6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8厘米。渣斗撇口,阔颈,鼓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釉地上书写金彩团“寿”字,间以红彩蝙蝠纹,疏密随形变化。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红彩楷书“同治年制”双行四字款。据考证,这件寓意“福寿”的渣斗应当是为慈禧庆生而烧造的。
清末民国时期小渣斗
宫廷渣斗在经过清代的辉煌之后迅速衰落,但民间的渣斗制作仍未绝迹。晚清至民国时期,民间小渣斗开始崭露头角,时至今日,市场上仍有大量近代小渣斗存世,它们价格较低,尚处洼地,值得留意。
相较于宫廷渣斗,民间小渣斗体型较小,其用途有所拓宽,材质也日渐多样。比如晚清民国时期的粉彩小渣斗,不但小巧精美,造型丰润典雅,而且在洁白细腻、轻薄匀称的白胎上,笔情墨趣也得以恰如其分地挥洒。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小渣斗器表装饰题材非常广泛,花卉、人物、动物、山水、书法兼有,其中以花鸟与人物两大类居多。
花鸟画的装饰,其画面的构图、运笔用墨极简,不刻意追求技法的运用和形式的营构,寥寥数笔但极为传神,显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除花鸟之外皆空白,但却意味隽永,耐人寻味。
而人物画描绘更是如同国画作品般写意、简洁,很好地体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绘画风格。
这些小渣斗造型考究,其精致程度能够折射出古代宫廷渣斗的些许光彩。(资料来源:《西安晚报》)
用于盛放食物残渣
我国古人很注重家庭卫生,他们有意识地收集厨余垃圾,集中放置以便处理,久而久之,世间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收纳食物残渣的奇特器皿——渣斗。
渣斗,顾名思义,就是盛放残渣的斗形器皿。
许多人以为渣斗就是唾壶(痰盂),其实二者只是外观上有些相似罢了。唾壶的造型为盘口或宽缘,短颈,圆腹,或圈足或平底;而渣斗的造型上部为敞口的碗状,下承接圆腹小罐。
在古人看来,唾壶与渣斗收纳的秽物不同,所以绝对不能混淆,而且二者要分开倾倒,这也是一种原始的垃圾分类意识。
唾壶早在汉代就己出现,而渣斗的出现较唾壶要晚。近代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称渣斗为“觚之小者”,并介绍其“明制已有之,至清逾夥”。
实际上,渣斗的诞生应不晚于唐。考古发现显示,唐时的渣斗主要为金属材质,呈敞口碗状,是盛放茶叶残渣的专用器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曾出土过一件唐代铜质渣斗,内留有残茶,器壁上也有茶汤流淌过的痕迹,置于其上的铜碗底还附着一小撮呈风干状的茶叶。
时至宋代,渣斗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据史料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箸瓶、渣斗”。描绘宴飨场面的宋代画作,如《春宴图》《文会图》中也可以看到渣斗的身影,这说明宋时渣斗己具备盛放食物残渣的功能了。
宋代渣斗多为瓷质,在全国广有出土。铜川耀州窑黄堡窑址出土有一件北宋青釉刻花渣斗,高11.3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5.8厘米。该器通体施青黄色釉,口沿自然外卷,呈荷叶形,腹部略鼓出,下有稍高小圈足,足内中空。器身刻花纹,上部刻锯齿状花叶纹,腹部为花朵纹。该器制作精巧,造型别致,后世多有仿制。
奢华精美的宫廷渣斗
在古代,渣斗虽说是实用器皿,但也并非家家都有,通常大户人家才用得到。时至明清,渣斗由民间进入宫廷,其造型由此变得极为考究,逐渐成为重要陈设。
宫廷渣斗是目前所见最为富丽堂皇的渣斗文物,此类器皿主要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渣斗中色彩最为浓艳的当属剔红牡丹纹渣斗。此器据称为明永乐年间制作,高11.5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约11厘米。渣斗撇口,短颈,鼓腹,圈足。通体髹朱漆,在菱形格锦地上雕花卉纹,器的腹部、颈的内外壁均雕俯仰相间的牡丹花6朵和含苞欲放的花蕾。足底髹赭色漆,左侧近足处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旁刻乾隆壬寅新正御题诗句,并钤“比德”“朗润”二方章。
古代渣斗文物多为瓷质、铜质、珐琅质,而北京故宮博物院却藏有几只制作于清中期的玻璃渣斗,极为罕见。黄玻璃橘瓣式渣斗,制作于清雍正年间,高9.9厘米,口径9.7厘米。此器呈喇叭状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成束颈,腹部橘瓣状隆起,腹与足连接处内束。通体橘黄色,以凹凸手法塑成十六瓣橘瓣状。底部中心双线方框内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双直行款。此渣斗属小件陈设玩赏品,其颜色艳丽,俗谓鸡油黄,色度均匀、纯正、洁净,呈色难度很大,是清代玻璃器中的佳作。
众所周知,清中期以后的官窑瓷器在品质上大不如前,但宫廷渣斗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工艺水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同治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器为瓷质,高8.6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8厘米。渣斗撇口,阔颈,鼓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釉地上书写金彩团“寿”字,间以红彩蝙蝠纹,疏密随形变化。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红彩楷书“同治年制”双行四字款。据考证,这件寓意“福寿”的渣斗应当是为慈禧庆生而烧造的。
清末民国时期小渣斗
宫廷渣斗在经过清代的辉煌之后迅速衰落,但民间的渣斗制作仍未绝迹。晚清至民国时期,民间小渣斗开始崭露头角,时至今日,市场上仍有大量近代小渣斗存世,它们价格较低,尚处洼地,值得留意。
相较于宫廷渣斗,民间小渣斗体型较小,其用途有所拓宽,材质也日渐多样。比如晚清民国时期的粉彩小渣斗,不但小巧精美,造型丰润典雅,而且在洁白细腻、轻薄匀称的白胎上,笔情墨趣也得以恰如其分地挥洒。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小渣斗器表装饰题材非常广泛,花卉、人物、动物、山水、书法兼有,其中以花鸟与人物两大类居多。
花鸟画的装饰,其画面的构图、运笔用墨极简,不刻意追求技法的运用和形式的营构,寥寥数笔但极为传神,显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除花鸟之外皆空白,但却意味隽永,耐人寻味。
而人物画描绘更是如同国画作品般写意、简洁,很好地体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绘画风格。
这些小渣斗造型考究,其精致程度能够折射出古代宫廷渣斗的些许光彩。(资料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