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思考,参与课堂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计有效的问题来启迪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探究中主动探究。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状况和思维特点,要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知识,学会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形成自己的物理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敢干质疑,勤于思考……”。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关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教师给学生设计的问题不能是随意地堆积,要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可以活跃起来,主动分析探究,在思考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课堂问题时要关注以下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思路和方向,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分析,积极探究。启发性的问题会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动起来。例如在学习《串联和并联》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明确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一个灯坏了,另一个灯还能继续亮吗?在并联电路中如果一个灯坏了,另一个灯还能继续亮吗?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尝试,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解决问题。问题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和动力,使学生可以体验学习过程,独立尝试,感受探究的快乐和乐趣。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了该如何去探究物理知识,进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高效课堂。
二、互动性原则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问题要促进学生探究欲望的产生,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问题要促进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互动中掌握探究知识本质,发现知识规律,进而明确其中的本质。学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互动中畅所欲言,开阔视野,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来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了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可以说这是物体“抵抗”自身运动变化的本领,那么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师的问题点燃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实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探究,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认识,提高理解。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彼此的对话和互动,会认识到力、速度、质量、加速度、体积等因素都会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起到影响作用。互动性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有效性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可以主动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可以对知识实现加工和处理。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没有思考的必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问题,考虑问题的梯度和难度,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明确规律。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已知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密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同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谁的质量大?谁的质量小?为什么?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谁的质量大?为什么?问题使学生对质量和体积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会在思考中认识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就是这种物质的密度。
四、全面性原则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问题有时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来展开的,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来引导学生探究的,使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覆盖某一方面的知识点,使学生可以通过对于问题的思考和逻辑推理,形成对这一方面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而内化知识。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为了是学生能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物理规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光的折射规律是什么?问题并不难,但是確包含了本课学习的重点,覆盖了本课的要点。学生在思考中会首先分析折射现象,通过对教师带领学生做的折射实验以及动手绘制出来的折射光路图来总结折射规律,进而认识到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而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对折射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
五、实用性原则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灵活应用,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中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基于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遵守实用性原则,多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达到学生可以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汽车在冰面上为什么会打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轮胎上的花纹有什么用?通过对于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会对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清楚的认识,进而达到活学活用,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问题是促进学生明确知识规律,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究问题,总结认识,提高能力。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和讨论会开阔视野,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进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举.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08,26.
[2]邓雪峰.物理新课程需要“问题引导”[J].科技信息,2011,26.
[3]侯新杰,刘玉中.初中学生物理质疑能力的培养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07,14.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敢干质疑,勤于思考……”。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关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教师给学生设计的问题不能是随意地堆积,要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可以活跃起来,主动分析探究,在思考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课堂问题时要关注以下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思路和方向,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分析,积极探究。启发性的问题会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动起来。例如在学习《串联和并联》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明确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一个灯坏了,另一个灯还能继续亮吗?在并联电路中如果一个灯坏了,另一个灯还能继续亮吗?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尝试,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解决问题。问题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和动力,使学生可以体验学习过程,独立尝试,感受探究的快乐和乐趣。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了该如何去探究物理知识,进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高效课堂。
二、互动性原则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问题要促进学生探究欲望的产生,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问题要促进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互动中掌握探究知识本质,发现知识规律,进而明确其中的本质。学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互动中畅所欲言,开阔视野,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来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了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可以说这是物体“抵抗”自身运动变化的本领,那么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师的问题点燃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实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探究,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认识,提高理解。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彼此的对话和互动,会认识到力、速度、质量、加速度、体积等因素都会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起到影响作用。互动性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有效性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可以主动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可以对知识实现加工和处理。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没有思考的必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问题,考虑问题的梯度和难度,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明确规律。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已知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密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同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谁的质量大?谁的质量小?为什么?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谁的质量大?为什么?问题使学生对质量和体积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会在思考中认识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就是这种物质的密度。
四、全面性原则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问题有时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来展开的,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来引导学生探究的,使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覆盖某一方面的知识点,使学生可以通过对于问题的思考和逻辑推理,形成对这一方面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而内化知识。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为了是学生能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物理规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光的折射规律是什么?问题并不难,但是確包含了本课学习的重点,覆盖了本课的要点。学生在思考中会首先分析折射现象,通过对教师带领学生做的折射实验以及动手绘制出来的折射光路图来总结折射规律,进而认识到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而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对折射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
五、实用性原则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灵活应用,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中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基于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遵守实用性原则,多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达到学生可以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汽车在冰面上为什么会打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轮胎上的花纹有什么用?通过对于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会对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清楚的认识,进而达到活学活用,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问题是促进学生明确知识规律,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究问题,总结认识,提高能力。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和讨论会开阔视野,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进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举.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08,26.
[2]邓雪峰.物理新课程需要“问题引导”[J].科技信息,2011,26.
[3]侯新杰,刘玉中.初中学生物理质疑能力的培养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