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7月14日我校举办了暑假教师线上专题培训会议,会上我有幸聆听由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曾东槐老师讲授的关于如何提高数学教师实效性的专题讲座。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曾东槐老师在讲座中指出,所谓的“实效性”就是实际的效果,即投入时间少,获得成效好。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在40分钟内能最大程度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获得,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对策如下。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曾东槐老师在讲座中表示,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忘在课堂”。他认为当鞋子合适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课堂就被“忘记”了。学习不再枯燥,而成了一种乐趣。同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会成倍地增长,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不仅要身体蹲下来看学生,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共同建立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二、灵活整合教材内容是实现课堂实效性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地域不同、城市不同、学校及班级学生的自身特点等因素,合理挖掘教材中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
例如一年级上册“填数游戏”一课,原有的教材编排只呈现出几张九宫格,这样的教学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热情。此时教师可重新整合,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把数独的知识渗透在绘本游戏中。通过创设朵拉勇闯鳄鱼湖、幽暗森林解救布茨的晋级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探索数学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家趣闻、数学小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
三、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是实现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环节,给学生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避免给予过多指导意见,同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一堂课并非提问数量越多越好,最后预设的问题应当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深圳市数学教研专家黄爱华老师倡导大问题教学法,他认为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聚焦核心问题,从而进行深度思考和广泛讨论,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达到实效性。
四、引导学生广度参与是实现数学课堂实效性的保障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个体差异,引导、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课堂的实效性才能落到实处。
数学课堂可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基础薄弱的“慢热型”学生,教师应当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督促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要求其听懂新课,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即可。此外,针对此类型的学生,教师除了激發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外,还应该教他们如何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快热型”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除了听懂新课之外,还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堂上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让他们进行挑战。针对基础中等的“平稳型”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在理解每节课重难点内容后,实现独自解决课本习题。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均衡分布到不同组,使得每组的整体水平均衡,同时课堂上采用积分制度,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学生由于不愿为小组拖后腿而尽力发挥最大能动性,这种状态下,课堂学习的实效性自然会好。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曾东槐老师在讲座中指出,所谓的“实效性”就是实际的效果,即投入时间少,获得成效好。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在40分钟内能最大程度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获得,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对策如下。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曾东槐老师在讲座中表示,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忘在课堂”。他认为当鞋子合适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课堂就被“忘记”了。学习不再枯燥,而成了一种乐趣。同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会成倍地增长,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不仅要身体蹲下来看学生,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共同建立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二、灵活整合教材内容是实现课堂实效性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地域不同、城市不同、学校及班级学生的自身特点等因素,合理挖掘教材中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
例如一年级上册“填数游戏”一课,原有的教材编排只呈现出几张九宫格,这样的教学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热情。此时教师可重新整合,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把数独的知识渗透在绘本游戏中。通过创设朵拉勇闯鳄鱼湖、幽暗森林解救布茨的晋级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探索数学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家趣闻、数学小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
三、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是实现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环节,给学生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避免给予过多指导意见,同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一堂课并非提问数量越多越好,最后预设的问题应当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深圳市数学教研专家黄爱华老师倡导大问题教学法,他认为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聚焦核心问题,从而进行深度思考和广泛讨论,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达到实效性。
四、引导学生广度参与是实现数学课堂实效性的保障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个体差异,引导、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课堂的实效性才能落到实处。
数学课堂可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基础薄弱的“慢热型”学生,教师应当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督促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要求其听懂新课,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即可。此外,针对此类型的学生,教师除了激發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外,还应该教他们如何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快热型”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除了听懂新课之外,还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堂上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让他们进行挑战。针对基础中等的“平稳型”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在理解每节课重难点内容后,实现独自解决课本习题。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均衡分布到不同组,使得每组的整体水平均衡,同时课堂上采用积分制度,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学生由于不愿为小组拖后腿而尽力发挥最大能动性,这种状态下,课堂学习的实效性自然会好。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