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样种田?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drop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眼下,围绕这一“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理论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积极探索。2013年9月以来,江苏省启东市老促会在对种田大户朱锦荣的调查访问中,也在积极寻找这方面的答案。
  朱锦荣从小在家务农,早年虽然从事过商贩,但喝惯了农村的水,闻惯了泥土香,最终还是在农村留了下来。特别是当他看到农村从事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剩下的不是老弱病残者,就是妇女和小孩,导致农村不少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如有的土地抛荒、半抛荒;有的土地虽然勉强种了,但产量不高,收益甚微……能种的不愿种,会种的不想种,年轻的不会种,年老的不能种,已经成了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
  看到这些,朱锦荣心里很不好受。民以食为天。三百六十行,种田第一行。自己何不把这些土地接管过来,当一个“田老板”呢!于是,他动起了承包周边农户土地的念头。1999年,老朱夫妇壮着胆子承包了20亩土地。当时虽然生产条件差,环境艰苦,经济拮据,但夫妇俩辛勤劳作,当年还是获得较好的收入。初尝甜头后,他以每年100多亩的速度逐年扩大承包面积,到2013年底已经扩展到2800多亩。这些土地大大小小一共有380多块,涉及到四个镇10多个村,1000多户农民,其中本村的1500多亩,本镇的有700多亩,其他村镇600多亩,种植面积之大,涉及农户之多,分布镇村之广,在启东的传统农业种植户中是少有的,在省、南通市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些土地自从集中到朱锦荣手中后,不仅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那些土地流转户从朱锦荣那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他们不仅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熟玉米一熟麦”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而且还增加了收入。周云村陈辉是个木匠,家里有7.3亩土地,平时他既干木匠活,又帮助妻子经营土地,两头丢不下,结果哪一头都做不好。去年初,他干脆把土地全部流转给朱锦荣经营,自己安心做木工活,一年净挣20多万元。本村村民黄汉平,承包别人19亩土地,虽然经营得还不错,但和朱锦荣相比,还是相差一大截。去年他干脆也把这些土地全部转给了朱锦荣,自己帮助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管理网络,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朱锦荣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非常乐意帮他干活。先说驾驶员吧,有两名被常年聘请,每人年薪4万元;农忙时再请三五个临时工,月薪6000元,都是包吃包住。农闲时,还允许他们外出打工,收入归自己。看到朱老板这样大方,驾驶员没有一个不安心工作的,有的外地驾驶员还携家带口一起在老朱那里工作。再说周边镇村的近千户农民,不仅及时拿到了土地转租费,还让他们从繁杂沉重的传统劳作中解放出来,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干脆给老朱打工。一年下来,收入都比过去自己种田强多了。
  朱锦荣这一种田大户的出现,让启东市老促会的同志找到了“今后农村谁来种田”这一答案——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拥有诸多像朱锦荣这样的新型农民。他们也从朱锦荣身上对“今后农村怎样种田”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后,朱锦荣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2008年,他花7000多元,从农机公司购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当时正值春耕,农村劳动力奇缺,小型拖拉机派上了大用场,省时省力又少花了许多工钱。近几年来,他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购置中型拖拉机4台,小型拖拉机9台,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中型喷雾机20多台。2013年,他又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3台烘干机,建造了机库、晒场、仓储等设施。现在,他种植的小麦、黄豆及两熟制玉米,收种除了零星的几小块散地外,耕、播、收、晒等,全部实现机械化。为了扶持朱锦荣发展农业机械化,南通、启东两级政府先后给予20多万元扶助资金。
  不断更新知识,坚持科学种田。朱锦荣平时十分注意订阅和收集各种有关科技种田的报刊杂志,学习各种科学的种田技术,对一些新技术、新药品、新农具、新良种等,他敢为人先,带头使用。近几年来,他先后学习应用了良种使用、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新技术。他赴上海、走南京,到各个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中心、农产品基地,千方百计寻找购置适合自己种植的良种。“苏糯18号”玉米、“通豆6号”黄豆、“长英王2号”蚕豆等良种,在他那里都获得了大丰收。朱锦荣科学种田,也给周边村镇的农户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庄稼跟着老朱种,栽培管理跟着老朱学,良种跟着老朱买。朱锦荣的实践也引起了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的重视。近两年来,农业部门、种子公司经常把良种试种任务放在朱锦荣那里。2012年,省通过启东农业部门把“苏玉20号”玉米放在朱锦荣那里试种。去年,他又接受了省“苏玉30号”玉米的试种任务,都获得了大丰收。今年,省农业部门、种子公司准备全面推广这一新品种。
  今年4月9日,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在启东调研时,专程看望了朱锦荣。当他听取了朱锦荣的事迹介绍后,连连赞许朱锦荣这一种田大户不仅为社会和“三农”工作所做的贡献,更为“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样种田”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责任编辑 党亚惠)
其他文献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一项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性举措。总的来看,各级各地区各单位抓国防教育的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领导对富国与强军的关系认识不清,把国防教育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思想上不够重视;有的地区国防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民众国防意识参差不齐;有的国防教育组织形式方式老套呆板、手段不够丰富、搞形式走过场、单调乏味,特别是针对“
期刊
自强不息、助人为乐是滨海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邵宏领的家风。  这家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但邵宏领一家三代军人默默传承,让这淳朴的家风成为引领向善的力量。  邵诗义:一马当先做表率  邵诗义,1937年7月27日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乔楼乡余庄村,1954年12月应征入伍到原广州军区某部服兵役,由于表现突出,1956年9月被送到军事院校学习深造,1958年9月被分配到某部担任电台台长。195
期刊
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结束,结果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那是一场失败最惨、影响最深、教训最多的战争。痛定思痛,可以从多方面思考总结,但对我们广大国民来说,从精神的层面作一些检讨是必要的。  信念。理想、信念、理念、思想等,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这个国家、民族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否则将是一盘散沙,国
期刊
《三百万颗民族心》是一部描述苏中四分区(今通、如、海、启地区)反清乡斗争的纪实文学作品,1993年9月在苏中四分区反乡清乡斗争胜利50周年之际,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是新四军老战士龚德向新四军将士和根据地人民献上的一份厚礼。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该书再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指出:“日寇对苏中的清乡,首先从四分区开始,在清乡圈子周围遍筑碉堡,挖掘深沟,设置长达35
期刊
2021年春节前,“惠爱·胡家渡”基金会发起人胡国良一行人来到堰桥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这里的本村百岁老人,并送上一万元尊老金及慰问品等。胡国良是无锡市惠山区金惠社区胡家渡村的退役军人、江苏堰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心为国防、心向人民、心怀大爱”,在追梦征程中创业担当、砥砺前行。  心为国防,好男儿从军报国  今年57岁的胡国良,从小就有从军报国的梦想。1982年10月,刚满18岁的他不顾父母反
期刊
约好的下了飞机就去黄福林(又名小黄河)老人家中采访,结果飞机延误,采访时间一改再改而推迟至次日下午。去之前担心老人会对此“置气”,谁知老人不仅全然不提采访改期之事,还关切地问我初到云南习不习惯。关切的话语,和蔼的面容,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距离感一下全无。我们坐在客厅里,沙发前的茶几上全是老人阅读学习的材料和书籍,他已是89岁的高龄,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小“孤儿”变成小战士  1937年抗
期刊
“虽然不着军装,无愧强军使命;入列融通舰队,意味新的启航!”  新年伊始,中国融通集团旅发公司南京君通九华饭店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李晓珊,展望新征程、谋划新发展,语间透出浓浓的文化韵味,令人强烈地感受着魅力九华孜孜笃行的魂与魄。  特殊三月的一缕春风  2020年3月5日,六朝古都南京。  北京东路与龙蟠中路的交会路口,数月沉寂闭市的街面,突然出现了令人振奋的一幕:临街的九华饭店大门口,一个“爱心小
期刊
“清明忆英烈,忠魂贯长空。”连日来,沭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切实做好清明期间烈士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积极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要求。为满足社会各界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需求,该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及时启动《清明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要求,确保清明节期间安全祭扫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服务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环境整治,优化
期刊
人物介绍:  邓文秀,1925年生,山东人。1938年参加革命,开始在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四军重建军部后,被调入新四军军部卫校学习,从事医务工作。1944年和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团长周纯麟结为连理,离休前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华东饭店副主任。  我的老家在山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一直打到我家乡。父亲生前是个小手工业者,被日本人杀害了。母亲当时才30多岁,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
期刊
人物简介  康建,女,1927年生,江苏如皋人。1944年进入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学习,随即参加新四军。战争期间一直从事地方工作,参加过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她做过女派出所长,当过法院院长,她长期工作在司法战线。  我参加革命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1944年不仅我的家被日本鬼子烧掉了,就连我们的学校盐垦中学也被烧掉了,所以我无路可走,只有参加革命,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盐垦中学的校长是孙伟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