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气喘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根除,受感染猪生长发育迟缓,逐渐变成僵猪,饲料报酬低,育肥饲养期延长,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促进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猪效益,应抓好多方环节,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严防该病的发生。
  [关键词]猪气喘病;病因;防治
  猪气喘病也称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因无细胞壁,故形态多样,呈球形、杆状、环状、点状和两极状。该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用常用消毒剂均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猪只调运范围增大,传播越来越广,对养猪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
  随着养猪业的兴起,本病迅猛蔓延,第一次高峰是1957~1962年,全国共发病425.07万头,年均发病70.85万头,死亡153.84万.头,年均死亡25 64万头。第二次高峰是1977~1979年,全国共发病418.6万头,年均发病139.53万头,死亡84万头,年均死亡28万头。在我县该病呈零星散发流行,但无统计资料,首次有资料记载始于1987年,从外地引进汉普夏种公猪、种母猪各一头发病,经医治无效于7~10d死亡。后经定点抽样调查分析,此病占猪疫病总数的2.7%,发病率为0.06%,致死率为75%,且流行地区日渐扩大,才引起了对本病的重视视。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只发生在猪身上,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怀孕后期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病猪及隐性带菌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原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时间很长,症状消失之后一年内仍可排菌。一般首次发病的猪场几乎是从外地引进猪源带入隐眭病猪,混入健康猪群而引起本病的暴发。此外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也可促进本病发生,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加严重。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猪气喘病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
  1.仔猪发病率增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目前仔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5~45日龄的断奶期仔猪,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此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比其他时段都高,而成年猪呈隐性感染居多。
  2.规模养殖发病率增高,发病面积增大
  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猪只及种猪的异地调动频繁,一些隐性感染猪不能被及时准确识别出,造成隐性感染猪带菌异地传播,加之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使该病大面积流行。
  3.发病季节明显,混合感染居多
  本病虽四季均发,但冬春季节气温较低,许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温度,经常门窗紧闭,忽视通风换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最容易诱发该病。一旦发生此病,猪体抵抗力急剧下降,引发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加大防治难度。
  二、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1~16d,最短3~5d,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病初食欲正常,短声咳嗽,随后咳嗽次数逐渐增多,在喂食、夜间、清晨和剧烈运动后,咳嗽尤为显著,时常发生短声连咳。随着病态的发展,呼吸困难剧增,每分钟可达50~60次,甚至可达100次以上。腹式呼吸明显,呼吸快而浅,到后期呼吸慢而深,有的流浆液性鼻液,口吐白沫,精神很差,食欲减少,皮毛粗乱,身体消瘦,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升高。症状严重者黏膜发绀,张口喘气,最后窒息而死。根据病的经过可分急性、慢性和隐性3个类型。
  急性型:此型少见,多发生在仔猪、怀孕期和哺乳母猪,发病突然,头下垂,喜单独躲在一边,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60~120次以上。口鼻流沫,发出哮喘声,呈犬坐姿势与腹式呼吸,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偶尔发生痉孪性咳嗽,死亡率高,病程为7~10d。
  慢性型:可以由急性转为,也有开始发病就为慢性经过。病猪每当清晨、晚间运动及进食时,发生咳嗽,初为单咳,严重的呈现痉挛性咳嗽,咳嗽时头下垂,伸颈拱背,直到咳出分泌物为止,病程稍长就出现喘气,呈腹式呼吸,呼吸时特别出力。喘气剧烈时食欲不正常,病程可拖2~3个月,甚至有半年以上,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停滞。
  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此型在老疫区的病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常作为平行和垂直传播的隐性传染源,是影响疫苗防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病变
  本病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呼吸器官及其淋巴结,呈水肿或气肿,严重的在心叶、尖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下缘呈熟肉样病变。初期病变有绿豆样大小的黄色结节,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明显,气管内充满灰白色带气泡的液体。随着病程进展,原先病变为灰白或灰黄色,硬度也增加,外观似胰腺样,故称为“胰变”或“虾肉样变”。全肺膨大,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樣肿胀,切面稍外翻。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
  四、诊断
  没有混合感染的病猪,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咳嗽、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和腹式呼吸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一般为慢性经过。另外,使用药物治疗后,症状可暂时消退,以后有可能复发。食欲随病情的改变时轻时重,排粪排尿正常。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x光射线诊断,可发现病猪肺部的内侧以及心膈区呈现不规则的云絮状渗出性阴影,密度中等,边缘模糊。也可采用血清学诊断,如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法和琼脂扩散试验等。在没有实验室确诊的情况下,经常与其他疾病相混淆,特别是流行初期仅出现个别病例时,应注意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应激综合征及肺丝虫病等相区别。
  1.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鉴别
  二者均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但区别在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剖检可见肺弥漫性急性出血性坏死,尤其是膈叶背侧,严重的可引起胸膜炎和胸膜粘连,与猪气喘病相区别。
  2.与猪流感的鉴别
  二者均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但区别在于:猪流感的病原为猪流感病毒,病猪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内有黏稠的黏液,肺有下陷的深紫色区,可与猪气喘病相区别。
  3.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鉴别
  二者均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但区别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为有囊膜的核糖核酸病毒。病猪呈多病灶性至弥漫性肺炎,呼吸困难的猪只有的出现耳朵发绀,胸部淋巴结水肿、增大,呈褐色,同时母猪可出现死胎、流产和木乃伊胎儿,与猪气喘病不同。
  4.与猪应激综合征的鉴别
  猪应激综合征虽然也有呼吸急促、张口呼吸、气喘和体温升高 等临床症状,但同时还表现为肌肉苍白、松软或有渗出,与猪气喘病不同。
  5.与猪肺丝虫的鉴别
  猪肺丝虫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并在剖检时也偶见肺炎病变,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虫体,而且病变多位于肺脏膈叶的后端,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该病猪用左咪唑治疗时,隔lmin左右,即能出现痉挛性咳嗽,咳嗽后吐出来的粘液中有肺丝虫,剖检病猪在支气管内有肺丝虫。
  五、防治措施
  根除本病,除积极做好疫苗免疫外,必须从猪群清除病猪和隐眭带菌猪,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保温防寒、降温防暑,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1.加强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仔猪7日龄用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首免,15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同时做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的常规免疫,以免出现混合感染。
  2.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喂养,增强猪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力。全方位封闭猪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3.堅持自繁自养的方针。原则上不从外地引入猪源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但为了更新血统和品种改良的需要,必须从外地引进猪时,一定要从无病地区引进,引入时要严格隔离观察,防止猪气喘病及其他传染病传人,确认无疾病时,方可混群饲养。同时,推广人工授精配种,尽量避免种公猪与种母猪直接接触而引发感染。
  4.对发病的猪群,应采取“早期诊断,严密隔离,长期观察,更新猪群,消除疫源”的办法。一旦发现征兆,立即采取对病猪分群的办法,对健康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将没有种用价值的母猪、仔猪分群,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进行治疗,促其康复,尽陕肥育出售。
  5.药物预防可在每饲料中加入300g的土霉素粉定期饲喂,连用2周。
  6.治疗一般在早期用药效果比较好
  (1)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为40mg,肌肉注射,5d为1疗程
  (2)卡那霉素+猪喘平,每天每千克体重为8万单位,肌肉注射,5d为1疗程。
  (3)氟苯尼考,每天每千克体重30nlg,肌肉注射,5d为1疗程。
  (4)长效头孢,每天每千克体重0.1mL,肌肉注射,5d为1疗程。
  本病现呈零星散发和小区域流行,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为严防本病,一定要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严格引种检疫,杜绝病原传人。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开展检疫净化,改善养殖条件,减少应激反应,定期驱虫及消毒,多管齐下增强猪体抗病力,建立健康猪群。
  参考文献
  [1]中国动物疫病志,科学出版社,1993.1
  [2]云南省麻栗坡县畜禽疫病志,1990.3
  [3]生猪防疫与疾病防治技术手册,中国畜牧兽医出版社,2009.6
  [4]猪病防控与猪病防治鉴别诊疗新技术规范及疑难问题解答,中国农业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5
其他文献
[摘要]冬季果树休眠期是病虫害防治的有利时机,总结了冬季果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保证果树正常度过冬季修眠期、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冬季;防治技术  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各种病虫害也进入越冬阶段。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的病虫害,虽然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但其数量有限、不活动、越冬场所比较集中。因此,冬季是防治病虫害的有利时机,可采用与栽培管理、果树修剪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期刊
[摘要]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最有效的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点。在分析了封山育林在定边这个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封山育林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定边县实施封山育林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封山育林;定边县;恢复;植被;森林资源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
期刊
[摘要]大樹移植应选择浅根系树种,并经过多次移植的“熟苗”,提前进行“段根缩坨”处理,选择蒸腾量小的季节进行移植,并对树体进行修剪,伤口用杀菌剂处理后蜡封.栽植要保持原来深度,支撑牢固后浇透水,树干包扎喷水保湿,根部要有良好的透气条件,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施肥防冻处理。  [关键词]大树;移植;技术;探究  移植胸径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胸径15cm以上(或高度6m以上)的常绿乔木。冠幅3m以上
期刊
[摘要]苦槠是集园林绿化、高档木材、有机食品、耐瘠抗旱于一身的优良树种。但目前尚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果实未被充分利用,植树造林寥寥无几,苦槠资源增加缓慢。希望通过本文对苦槠形态特征、开发前景、造林技术的阐述,能使人们加深对苦槠的认识,以促进苦槠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苦槠;有机食品;开发利用;造林技术  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属
期刊
[摘要]通过深入果园现场调查和生产实践,造成果树低产的原因很,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的肥力低,施肥量少,缺少灌溉条件;坐果率低;防治病虫害不及时,修剪不当,树冠通风透光不良等。改造低产苹果园主要采取抓好整形修剪,打开光路、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土肥水管理等对策进行改造。  [关键词]苹果;低产园改造;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  改造低产劣质果园是迅速提高苹果产量的有效途径。造成果树低产的原因很
期刊
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是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制定的一部法律。当前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病害及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水产品药残和水产品质量下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无公害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对于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无公害水产养殖是一种规范化的养殖过程,生产流程中的各个
期刊
华北落叶松自70年代末引入我区,具有生长迅速,材质好,寿命长等特点,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笔者经过多年华北落叶松培育,总结了一套丰产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一、种子处理  1.种子消毒  种子催芽前,先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或0.3%硫酸铜水溶液浸种两小时进行消毒,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浸泡一昼夜,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2.种子催芽  一是混沙低温处理:播前两个月将种子与2倍细沙混合(沙
期刊
丘陵区地势高低不平,深沟窄谷田多,光照不足,灌溉不畅,水稻田部分为冬水田、深、冷、烂泥田,水稻移栽后容易形成老僵苗,生长缓慢或不长,严重影响产量,为此,找到僵苗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丘陵区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一、僵苗发生的原因  水稻僵苗又称发僵、座蔸。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造成的原因:  1.秧苗中毒  由于秸秆还田、稻田灌深水等原因,土壤变黑,有毒物质增加,秧苗移栽后根系中
期刊
[摘要]针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问题,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结合自己多效保护苗木根系,诱发生根,促进成活,促进树苗早生新根,增强抗旱、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四、栽培技巧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所以成为国策,成为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仅因为它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还因为这项事业关系到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因此,移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