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闲不忙才养生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此语道出养生的奥秘,即养生在于劳逸适度,太闲太忙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对于老年养生而言,就是既要有充实的生活,又不至于疲乏劳累。
  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深有体会。退休的最初两年,整日在家无所事事,心情越来越压抑,身体也越来越差,我认识到应该出去找点事做来充实自己,于是接受一家公司的聘用做管理。这家公司待遇不错,但要求苛刻,我每天早出晚归,像年轻人一样打拼,晚上回到家,身体就像散了架一样,勉强干了一年,身体实在受不了,就辭职了。我总结经验,目前已无生活压力,无须像年轻人一样为金钱打拼,但也不能闲出病来。于是捡起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每天在家练习书法,并加入县书画协会,后来又被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吸收为委员,为教育培养下一代发挥余热。这样生活充实了,心情也开朗起来,劳逸结合,身体也一直保持着健康。
  我体会,“不闲不忙”四个字,是老年人养生的要诀,也包含着人生的智慧,即充实有趣,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其他文献
他们约会的地点在老树西餐厅。  之前,都是他约苏建荣。这次反了过来。他心里有点小惊喜:会不会见面次数多了,感情纽带慢慢建立起来了?  最近他也想约苏建荣,把那事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但苦于没想到合适的理由。出门前,他把准备好的资料带在随身的黑色帆布背包里。  见面的地方,苏建荣定在松山湖新城路上的这家西餐厅。三年多了,能被约到苏建荣的“地盘”上来,他多少还是有点小兴奋。以往,都是他约苏建荣去深圳,在星
期刊
邓希尔·迈克尔是我的丈夫,我们是初中同学,是初恋,十几岁就在一起了。昨晚他倒在会议室,心脏停止跳动超过四分钟,但他挺过来了。  我凝望着迈克尔。他并未让人给他取来手机,并未因为卧床而大发牢骚,也并未在他的黑莓手机上点击没完没了的电子邮件。  在我的记忆中,迈克尔还从未如此一动不动地安静下来过。  “我爱你。”他边说边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我的双眼,又捏了捏我的手。  我瞥了瞥正在给迈克尔灌水壶的护士,又
期刊
一  如果倒回头去看1999年的澳门,虽然作为赌城的繁华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回归而有丝毫的衰减,但一种内在的文化认知早已悄然确立:这是一座中国的城。在谈到澳门的文化属性时,姚风曾有这样的论断:“尽管葡萄牙统治澳门逾四百年,但澳门的文化主体依旧是中国文化,葡萄牙语虽然是官方语言,但从来没有普及到普罗大众当中去。葡萄牙人带来了自己的文化,也使之成为澳门文化的一部分,但澳门仍然较好地保持着中国文化的传承
期刊
张卉没弄明白失眠的原因。  学生时代她也常失眠,尝试过多种抵抗清醒的方法,比如睡前看书,日行万步,或者在床边放几个苹果。大约从两年前开始,她发觉身体开始老化,其中一个症状是越来越像父亲,明明上一秒还坐着看电视,下一秒不知何时就进入了梦乡。隐约能听到孙朝阳上厕所的声音,揉着眼睛醒来,张卉意识到自己的姿势与父亲近乎一样,歪脖子,微张着嘴,常猛地醒来,茫然看着眼前的画面,记不起自己身处何处。  但最近一
期刊
一  早上起来,富传伟给母亲打电话,寒暄了几句,没想到一直顺着琐事聊下去。从隔床新到的病人到陈医生再到廉护士,接着聊了医院食堂的伙食,中间夹着杂七杂八的事情,村里的事和城里的事,然后又聊到了出租車价格,接下去聊到了开电动黑车的黑瘦老头儿。母亲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但他老伴儿不给他做饭,然后又聊到排队做放疗的人都学奸了,来得越来越早,想抢第一越来越难之类。  继父查出食道癌,查出时已是晚期,病灶长
期刊
杨时旸,影评人,资深媒体人,现任职于《中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品散见于《腾讯·大家》《北京青年报》《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等。出版有小说《杨天乐买房记》,影评集《孤独的影猎人》,随笔集《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  再也没有悲伤。  所有人都眼含笑意。人们走在街头,彼此寒暄、点头、微笑,爽朗的笑声时常从聚在街角聊天的人群中升腾出来,浮在半空,经久不散。空气清朗,云朵被风吹成絮状,丝丝缕缕排布在天上,
期刊
一  四月底便开始穿短袖,之后几个月是不间断的炙烤,本以为捱到重阳会歇口气,哪晓得炎热高温可以持续至十一月底!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地人要喝凉茶,没有被冻过的地方,湿热格外嚣张,必须用一些苦味的中药来压制—她是湖南人,戒不掉辣,刚来广州时,嫌着肠粉寡味,得蘸着辣椒才能下咽。这种饮食偏好让扁桃体隔三差五地发炎,中药西药通通灌下依然不见好转。第二年,有了经验,不敢顿顿吃辣,学着当地人喝祛湿汤水,这才回过神来
期刊
黄昏时,我家的房子成为山的剪影的一部分,后来直接沦为夜晚的一部分。榕树略长一些的枝条拍在河水上,一种少女在玉米地嬉戏的妩媚感油然而生。万物在变化中糅合着无以名状的宁静,大叶榕树散发出清澈的阴凉和香味,抵挡火辣太阳。儿童和少年像鱼在水中,瘦小的身子浸在河里。身体的寒意刺激着我们,伙伴们就像一个又一个的棋子跳入了棋盘。风刮过来,大家在河岸和水面之间跳跃、扑腾、下沉又浮起,循环往复的快乐经久不衰。在榕树
期刊
菲利普·劳是个令人惊奇的人,93岁了,和他相处很愉快。  他曾在南极建立起莫森考察站、戴维斯考察站和凯西考察站。“一切工作完成后,我55岁了。我妻子在报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斐尔你看,你可以干这个工作呀!那是维多利亚大学研究院副主席(第一执行主席)的职位。论资格,没有人比我更适合这一职务了,所以我得到这个位子。”  他65歲退下来,已经准备好投入下一个生气勃勃的30年。他照常听讲座,只要能坐在前排座位
期刊
主持人按语:  姚风虽非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却无疑是当代澳门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写作也带着某种独特的澳门烙印。出生于北京,先后在中国社科院和外交部任职过的姚风现执教于澳门大学。姚风出版有《写在风的翅膀上》《瞬间的旅行》《姚风诗选》《绝句》《枯枝上的敌人》《厌倦语法的词语》《大海上的柠檬》等中葡文诗集以及论著《中国古典诗歌葡译本评析》和《中外文学交流史—葡萄牙卷》,译有《安德拉德诗选》《中国当代十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