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文明上升到一定阶段的标志之一,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应当有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情况、地域文化相匹配,相适应的图书馆体系,这是美丽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总分馆制以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为目的,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实现了体系内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的互联互动。本文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图书馆总分馆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图书馆;总分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0-0356-01
引言
总分馆体系在资源统一管理及共建共享方面具有较大优越性,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成为了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极为关注的一种服务体系。图书馆应当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引入社会公益资本的参与,即要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又要有因地制宜的多样化,特别是要注意吸引民间热情的阅读推广力量,才能切实填补体系的空白。
1 美丽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需求
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里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内源扶贫思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我国乡村,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贫困发生率为7%~8%;而文盲劳动力的贫困发生率则达到21%,可见农民致贫和返贫率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息息相关。乡村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层单位,在弥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实现全民教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要完成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早日实现脱贫,乡村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
1.2 新时期新农民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我国,文化扶贫工作伴随着我国扶贫工作而开始,但是文化扶贫工作重点一直在基础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知识结构,从最初的农民知识人口20%以下到现在新型农民知识结构达到80%以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农民的知识结构改变,文化素质提高,与之相应对阅读的需求和求知的欲望也在不断地增强。乡村图书馆的设立,形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恰恰能解决这一知识脱节的问题,可适当满足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
1.3 农村良好文化氛围的需要
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发现,贫困人群多为“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等、靠、要”心理的人,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农民争当贫困户,贫困户认定优亲厚友的现象。因此贫困地区要脱贫就首先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解决其自身的内核动力问题,所以建立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乡村图书馆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整体文化氛围,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帮助乡村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2 乡村图书馆总分馆发展策略
2.1 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体系的资源整合
第一,有必要理顺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切实纠正多头管理的弊端和不利因素。明确文化部门与新闻出版部门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改变遇到问题相互扯皮、推诿和踢皮球“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第二,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是以县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分馆)为依托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建设属文化部门主管的事业,就当前国家行政体制来讲,应为文化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较为可行与可靠。
2.2 总分馆机制实现需要
政府主导关于总分馆制度的建立,首先就是要贯彻政府主导。“嘉兴模式”得以形成,除了宏观背景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主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任何理念与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就不可能实现。不仅是嘉兴模式,即使是如上海中心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一证通、石家庄市馆对11个县馆的援助工程这类联盟性质的松散的总分馆模式,如果没有上级部门在政策导向、经费等各种形式的支持也是难以兴办和长期发展的。因此,哪种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应当给予有效支持。那么在建设总分馆机构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先通过制度将管理架构、决策议事办法、经费承担比例、总馆设置这些大框架确立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政府支持,经费保障
总分馆制建设是一项比较新颖、具有开创性的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充分投入和协调配置。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支持,总分馆制度是很难开展并且持续发展下去的。總分馆制建设离不开当地县委、县政府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为此,各地县委、县政府应借鉴中外总分馆制建设的经验,并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台适合自己总分馆制建设的相关文件,对本县总分馆制建设的目标、条件、模式、建设流程,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服务内容,考评办法及标准作出规范,使总分馆制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别是对后续运行经费的保障,是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由此可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是美丽乡村总分管制建设的努力方向。
2.4 分馆的可持续发展
总分馆建设的推进,对乡镇分馆人员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总分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定期组织分馆工作人员参加市馆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既要领会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理念,了解和掌握有关图书馆工作的技能和技巧,还要懂得延伸服务、拓展功能、提升效益,并通过策划读者活动增强分馆的吸引力和人气。呼吁乡镇调整和吸收年轻和高学历的人员进入分馆管理员队伍中,组织馆员参观访问,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论文,使馆员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分馆的重建不仅是馆舍和设备的更新,更是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一次重新构建,也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在乡镇的全新覆盖,并在广大农村百姓中形成持续不断的影响力。
2.5 必须走依法治馆之路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也必须走依法治馆之路。当前,《图书馆法》尚在孕育之中,我们在期待《图书馆法》诞生的同时,必须设法推动政府发布专门法规或文件以及总馆和分馆的绩效评价办法,以此作为依法治馆的依据,从体制、经费、人员和其他物质条件等方面保证全覆盖的总分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6 分馆工作人员的配置及培训,是分馆正常开展各种服务工作的有效保障
分馆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不能象许多农家书屋那样因管理员没有工资而由村委会人员兼任继而出现常见的铁将军把门情况。总之,保持稳定的分馆管理员队伍是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效保障,也是总分管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结束语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图书馆能够起到助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保存地域文化遗产的作用。总分馆制这种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馆服务全面化和专业化建设以及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就美丽乡村建设中图书馆总分馆发展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文华.提升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实践和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01:187.
[2] 李艳彬,黄琳.乡村图书馆价值观构建初探[J].新闻传播,2016,08:86-87+89.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图书馆;总分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0-0356-01
引言
总分馆体系在资源统一管理及共建共享方面具有较大优越性,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成为了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极为关注的一种服务体系。图书馆应当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引入社会公益资本的参与,即要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又要有因地制宜的多样化,特别是要注意吸引民间热情的阅读推广力量,才能切实填补体系的空白。
1 美丽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需求
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里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内源扶贫思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我国乡村,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贫困发生率为7%~8%;而文盲劳动力的贫困发生率则达到21%,可见农民致贫和返贫率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息息相关。乡村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层单位,在弥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实现全民教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要完成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早日实现脱贫,乡村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
1.2 新时期新农民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我国,文化扶贫工作伴随着我国扶贫工作而开始,但是文化扶贫工作重点一直在基础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知识结构,从最初的农民知识人口20%以下到现在新型农民知识结构达到80%以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农民的知识结构改变,文化素质提高,与之相应对阅读的需求和求知的欲望也在不断地增强。乡村图书馆的设立,形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恰恰能解决这一知识脱节的问题,可适当满足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
1.3 农村良好文化氛围的需要
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发现,贫困人群多为“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等、靠、要”心理的人,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农民争当贫困户,贫困户认定优亲厚友的现象。因此贫困地区要脱贫就首先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解决其自身的内核动力问题,所以建立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乡村图书馆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整体文化氛围,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帮助乡村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2 乡村图书馆总分馆发展策略
2.1 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体系的资源整合
第一,有必要理顺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切实纠正多头管理的弊端和不利因素。明确文化部门与新闻出版部门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改变遇到问题相互扯皮、推诿和踢皮球“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第二,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是以县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分馆)为依托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建设属文化部门主管的事业,就当前国家行政体制来讲,应为文化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较为可行与可靠。
2.2 总分馆机制实现需要
政府主导关于总分馆制度的建立,首先就是要贯彻政府主导。“嘉兴模式”得以形成,除了宏观背景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主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任何理念与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就不可能实现。不仅是嘉兴模式,即使是如上海中心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一证通、石家庄市馆对11个县馆的援助工程这类联盟性质的松散的总分馆模式,如果没有上级部门在政策导向、经费等各种形式的支持也是难以兴办和长期发展的。因此,哪种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应当给予有效支持。那么在建设总分馆机构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先通过制度将管理架构、决策议事办法、经费承担比例、总馆设置这些大框架确立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政府支持,经费保障
总分馆制建设是一项比较新颖、具有开创性的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充分投入和协调配置。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支持,总分馆制度是很难开展并且持续发展下去的。總分馆制建设离不开当地县委、县政府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为此,各地县委、县政府应借鉴中外总分馆制建设的经验,并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台适合自己总分馆制建设的相关文件,对本县总分馆制建设的目标、条件、模式、建设流程,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服务内容,考评办法及标准作出规范,使总分馆制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别是对后续运行经费的保障,是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由此可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是美丽乡村总分管制建设的努力方向。
2.4 分馆的可持续发展
总分馆建设的推进,对乡镇分馆人员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总分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定期组织分馆工作人员参加市馆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既要领会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理念,了解和掌握有关图书馆工作的技能和技巧,还要懂得延伸服务、拓展功能、提升效益,并通过策划读者活动增强分馆的吸引力和人气。呼吁乡镇调整和吸收年轻和高学历的人员进入分馆管理员队伍中,组织馆员参观访问,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论文,使馆员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分馆的重建不仅是馆舍和设备的更新,更是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一次重新构建,也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在乡镇的全新覆盖,并在广大农村百姓中形成持续不断的影响力。
2.5 必须走依法治馆之路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也必须走依法治馆之路。当前,《图书馆法》尚在孕育之中,我们在期待《图书馆法》诞生的同时,必须设法推动政府发布专门法规或文件以及总馆和分馆的绩效评价办法,以此作为依法治馆的依据,从体制、经费、人员和其他物质条件等方面保证全覆盖的总分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6 分馆工作人员的配置及培训,是分馆正常开展各种服务工作的有效保障
分馆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不能象许多农家书屋那样因管理员没有工资而由村委会人员兼任继而出现常见的铁将军把门情况。总之,保持稳定的分馆管理员队伍是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效保障,也是总分管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结束语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图书馆能够起到助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保存地域文化遗产的作用。总分馆制这种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馆服务全面化和专业化建设以及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就美丽乡村建设中图书馆总分馆发展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文华.提升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实践和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01:187.
[2] 李艳彬,黄琳.乡村图书馆价值观构建初探[J].新闻传播,2016,08:8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