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指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育儿童,从而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关键词:立足生活;回归生活;幸福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88-1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是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三年级《竞争与合作》这一课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既有竞争、也要合作才能促进发展的道理。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比较突出竞争意识培养。但是,由于当前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个人意识较为突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普遍比较缺乏。对“只有学会合作才更有竞争力”的生活道理缺乏体验和感性积累。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开展合作教育。
为此,笔者对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做了调整:对于竞争,主要强调“知道生活中充满竞争,积极参与竞争能促进自己各方面发展”,正面说明“竞争要遵守规则”。同时,重点探讨如何合作,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的必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依托现实生活,丰富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笔者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的第一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回忆谁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为我们服务,然后出示同学们最喜欢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老师的备课本,问学生上到哪一课,把备课本打开到这一课,让学生看到光是上这一课,陈老师就整整备了3页纸,而且还在里面做了很多笔记。怪不得,她的课上得很生动了,原来她在课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看了这本教案,你有什么想说的?从而让学生知道陈老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学生心里油然升起对老师的敬意。
由于笔者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渗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三、挖掘生活经验,提升快乐指数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如在教学《分享的快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课前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别人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收获?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让同学们把自己带来最喜欢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发现原来自己在快乐的时候总是想尽快地让别人知道,而那时,听你倾诉的人也会跟随你的心情也很快乐。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很寂寞,通常都是自己玩玩具、看书等等,但今天,他们和同学们一同活动,也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同玩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这就是分享,原来分享也很快乐,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内化课堂知识,激发生活情感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如在《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也竭力试图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在课的开始,笔者就带领学生走进他们的家庭生活,回忆、讲述自己的父母为家庭辛劳的事,感受父母对自己倾注的深厚的爱;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把学生带入感人的日常生活回忆中;体验一下当父母的感觉这一活动,让孩子换个角度去看自己、看父母,得到不一样的感受,从而能理解、体谅父母的苦心;读读父母的信,使孩子和父母进行深入内心的交流和沟通。教学中,笔者坚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原则,特别是课前让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在上课时,让孩子打开来读这封来自父母的信这一环节,真实地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看法,让孩子了解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沟通,因而孩子们在说内心感受以及自己该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时,真情充分流露,说得也非常感人。
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架起幸福之桥,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德育魅力。
关键词:立足生活;回归生活;幸福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88-1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是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三年级《竞争与合作》这一课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既有竞争、也要合作才能促进发展的道理。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比较突出竞争意识培养。但是,由于当前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个人意识较为突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普遍比较缺乏。对“只有学会合作才更有竞争力”的生活道理缺乏体验和感性积累。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开展合作教育。
为此,笔者对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做了调整:对于竞争,主要强调“知道生活中充满竞争,积极参与竞争能促进自己各方面发展”,正面说明“竞争要遵守规则”。同时,重点探讨如何合作,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的必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依托现实生活,丰富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笔者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的第一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回忆谁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为我们服务,然后出示同学们最喜欢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老师的备课本,问学生上到哪一课,把备课本打开到这一课,让学生看到光是上这一课,陈老师就整整备了3页纸,而且还在里面做了很多笔记。怪不得,她的课上得很生动了,原来她在课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看了这本教案,你有什么想说的?从而让学生知道陈老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学生心里油然升起对老师的敬意。
由于笔者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渗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三、挖掘生活经验,提升快乐指数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如在教学《分享的快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课前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别人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收获?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让同学们把自己带来最喜欢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发现原来自己在快乐的时候总是想尽快地让别人知道,而那时,听你倾诉的人也会跟随你的心情也很快乐。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很寂寞,通常都是自己玩玩具、看书等等,但今天,他们和同学们一同活动,也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同玩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这就是分享,原来分享也很快乐,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内化课堂知识,激发生活情感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如在《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也竭力试图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在课的开始,笔者就带领学生走进他们的家庭生活,回忆、讲述自己的父母为家庭辛劳的事,感受父母对自己倾注的深厚的爱;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把学生带入感人的日常生活回忆中;体验一下当父母的感觉这一活动,让孩子换个角度去看自己、看父母,得到不一样的感受,从而能理解、体谅父母的苦心;读读父母的信,使孩子和父母进行深入内心的交流和沟通。教学中,笔者坚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原则,特别是课前让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在上课时,让孩子打开来读这封来自父母的信这一环节,真实地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看法,让孩子了解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沟通,因而孩子们在说内心感受以及自己该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时,真情充分流露,说得也非常感人。
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实践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架起幸福之桥,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德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