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妇女的政治参与无论是在参政意识,还是参政的组织和制度上都有了迅猛的发展,拥有政治权力的女性也越来越多,2008年美国大选中更是有许多出色的女性政治精英脱颖而出。
【关键词】 美国妇女;政治参与;女权;性别政治
一、妇女政治参与的范畴
关于妇女参政的界定,学界各有争议,主要是指妇女参与政治选举以及进入权力机构行使政治权力。各国历史中,妇女选举权的获得都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里程碑。从地方选举权到全国范围选举权,从1906年芬兰第一个从法律上通过选举权到2009年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法律上给予妇女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这百年的“世纪战争”让妇女的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伊斯顿的政治体制模式相对应,妇女政治参与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输入政治体系到输出政治体系,包括妇女参政意识、妇女参政制度、妇女参政组织和妇女参政行为四个主要部分。
妇女参政意识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道德、政治信仰和政治思想的复合存在形式,是妇女参政的思想观念基础;妇女参政制度确定了妇女在社会权力体系中的地位,行使权力的合法原则、程序和机制,是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妇女参政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系统结构组成的促进妇女参政活动的集团和机构,是参与政治的中介;妇女参政行为就是妇女参政的外在表现、实际活动和行为。
二、美国妇女政治参与历程
在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妇女经历了教育的提升 、工作范围的扩增和经济上的独立后,向政治参与领域发起了新的挑战。早在1775年,美国内战爆发,广大妇女在爱国主义的号召下积极参战,并组织了若干协会,形成了妇女参政组织的雏形。全美妇女道德改革协会兴起的道德改革运动旨在取消对于男女的双重道德标准;全国禁酒协会引导的禁酒运动旨在督促男子少饮酒、约束性行为,减轻妇女孕育负担;由威廉?加里森和西奥多?维尔德领导的废奴运动和废奴会议,旨在为清除美国社会最大的罪恶——奴隶制而斗争。
1848年召开的塞纳卡·福尔斯会议是美国女权运动开始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一批有胆识的美国妇女就在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通过的《权利和意见宣言》中庄严宣布:“一切男女生来平等”。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用文字表述妇女要同男人一样享有平等权利的政治宣言。1872年共和党把妇女投票权加入政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支持妇女投票权的主流政党。1890年美国妇女组成“全美妇女参政协会”(NAWSA)和“全国妇女党”,将美国的多个妇女参政权组织合并,统一目标,以争取投票权为目的,一致向前开创妇女政治权力。
一战催化了妇女选举权的产生。大量男性被调离到前线,造成劳动力缺乏,大量妇女初次进入政府部门,众多妇女在新的岗位代替男子工作。1917年2500名妇女带着一百万人签字的请愿横幅在纽约大街举行游行,促使纽约州公民投票大获全胜。其他州也硕果累累,甚至连南方的阿肯色州也允许妇女“初步投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美国妇女终于在1920年赢得合法选举权,这表现在宪法第19条修正案中。第十九条修正案 (192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缘故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第二款:国会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
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极大的鼓舞了美国妇女参政热情和学者的研究兴趣,有些学者甚至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美国的妇女选举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与北欧相比,美国妇女的政治参与虽然在法律上给予了与男子同等的权力,实际上仍然存在很明显的不平等现象,也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就业、工资待遇等,受到严重歧视。1920年是美国全国范围内行使妇女选举权的第一年,却是自1828年以来90年来24次大选中投票率最低的一年。而且大部分妇女都与家人投一样的票,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政治主见。
妇女有就业机会,却没有和男子一样的提升机会,妇女在整个劳动力比例的增长没有改变妇女处在各行业等级的低层状况。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很普遍: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的平均工资少15%~20%,女公务员比男公务员的工资少18%~20%,女书记员比男书记员的工资少25%~30%,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妇女总是最先被解雇。性别歧视在职业领域内也很严重,职业妇女甚至在战争年代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护士、图书管理员、社会福利工作者、售票员、低等秘书等成为美国女性最常见职业。
(2)妇女的政治权力和参政意识随环境的变化而受到较大影响。在以男性的话语霸权和思想霸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的需求从来都是第二位的。战争时期,由于男子大多奔赴战场,妇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支柱,承担起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战争结束后,当一切恢复正常,妇女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广大的妇女并没有在本质上树立起政治权力与自身利益和幸福的关联,美国宪法也只是在形式上确保了妇女选举权,却没有订立为保证这一权利实施的选举制度,也没用改变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溯源。
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生效后,美国各州针对本州的具体情况对法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各州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阻力大小,对妇女的权力界定是不同的,不同地域的妇女享受的政治及其他方面的权利也不尽相同。
取得选举权后,女性领袖们开始培养和选举女性政治家以实现两性平等的最终目的。国家妇女会(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简称NOW)和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的形成为支持妇女权益的女性候选人筹集资金,帮助她们竞选地方、州和国会的公共职务。全国妇女政治核心小组(The National Women’s Political Caucus)等提高了女性参政人数,为争取两性平等构筑政治力量的后盾。这两大方向的努力让政治上的“半边天”逐渐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三、美国妇女政治参与现状
目前全球女性在政治参与的机会上,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挪威等做的最好。美国的妇女在选举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大选为例,现代妇女群体已经能够利用大选为武器,影响政策订立和实施的偏向,保护自身利益。
在最近的三次大选之中,女性参与投票的人数比例都超过了男性。相对于跟随丈夫投同样的票的上个世纪,可以看出现代女性的投票倾向与男性有了明显的区别,即使他们在喜好上都更偏向于同一个候选人,但从边际比例看仍然不同(下图):2008年大选中,投票奥巴马的女性比男性多出了7个百分点。在2004年大选中,投票布什的男性也比女性多出了7个百分点。女性在选举时不再以家族阶级的意见为主,学会对候选人的主张和政策进行解析对比,让女性群体的利益倾向更多地体现出来。
The Gender Gap Presidential Election
除了在选举参与度和投票意识上的进步之外,美国妇女进入政府部门的比例也得到大幅上升,2008年大选后,美国女性在国会中占有的席位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人数在参议院中将达到17人,在众议院中则将为74人,这充分显示出女性在此次美国大选中的政治崛起。纵向比较再以州选举政府职员为例,从1971年到2009年的数据表明女性职员的比例大幅上升,到2007年后有小幅收缩,可预见今后将逐步趋于平稳。
2008年更令人瞩目的是奥巴马总统任命的17位女性高级官员,其中有国务卿希拉里、环境保护署署长杰克逊、国土安全部秘书波利塔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劳工部长希尔达·索丽斯等耀眼的政治精英。
参考文献
[1]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12)
[2]张华.论美国妇女选举权实现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女权运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4]张璐.希拉里与佩林:妇女运动、性别政治和美国总统大选.美国研究.2009(1)
【关键词】 美国妇女;政治参与;女权;性别政治
一、妇女政治参与的范畴
关于妇女参政的界定,学界各有争议,主要是指妇女参与政治选举以及进入权力机构行使政治权力。各国历史中,妇女选举权的获得都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里程碑。从地方选举权到全国范围选举权,从1906年芬兰第一个从法律上通过选举权到2009年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法律上给予妇女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这百年的“世纪战争”让妇女的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伊斯顿的政治体制模式相对应,妇女政治参与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输入政治体系到输出政治体系,包括妇女参政意识、妇女参政制度、妇女参政组织和妇女参政行为四个主要部分。
妇女参政意识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道德、政治信仰和政治思想的复合存在形式,是妇女参政的思想观念基础;妇女参政制度确定了妇女在社会权力体系中的地位,行使权力的合法原则、程序和机制,是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妇女参政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系统结构组成的促进妇女参政活动的集团和机构,是参与政治的中介;妇女参政行为就是妇女参政的外在表现、实际活动和行为。
二、美国妇女政治参与历程
在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妇女经历了教育的提升 、工作范围的扩增和经济上的独立后,向政治参与领域发起了新的挑战。早在1775年,美国内战爆发,广大妇女在爱国主义的号召下积极参战,并组织了若干协会,形成了妇女参政组织的雏形。全美妇女道德改革协会兴起的道德改革运动旨在取消对于男女的双重道德标准;全国禁酒协会引导的禁酒运动旨在督促男子少饮酒、约束性行为,减轻妇女孕育负担;由威廉?加里森和西奥多?维尔德领导的废奴运动和废奴会议,旨在为清除美国社会最大的罪恶——奴隶制而斗争。
1848年召开的塞纳卡·福尔斯会议是美国女权运动开始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一批有胆识的美国妇女就在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通过的《权利和意见宣言》中庄严宣布:“一切男女生来平等”。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用文字表述妇女要同男人一样享有平等权利的政治宣言。1872年共和党把妇女投票权加入政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支持妇女投票权的主流政党。1890年美国妇女组成“全美妇女参政协会”(NAWSA)和“全国妇女党”,将美国的多个妇女参政权组织合并,统一目标,以争取投票权为目的,一致向前开创妇女政治权力。
一战催化了妇女选举权的产生。大量男性被调离到前线,造成劳动力缺乏,大量妇女初次进入政府部门,众多妇女在新的岗位代替男子工作。1917年2500名妇女带着一百万人签字的请愿横幅在纽约大街举行游行,促使纽约州公民投票大获全胜。其他州也硕果累累,甚至连南方的阿肯色州也允许妇女“初步投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美国妇女终于在1920年赢得合法选举权,这表现在宪法第19条修正案中。第十九条修正案 (192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缘故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第二款:国会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
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极大的鼓舞了美国妇女参政热情和学者的研究兴趣,有些学者甚至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美国的妇女选举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与北欧相比,美国妇女的政治参与虽然在法律上给予了与男子同等的权力,实际上仍然存在很明显的不平等现象,也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就业、工资待遇等,受到严重歧视。1920年是美国全国范围内行使妇女选举权的第一年,却是自1828年以来90年来24次大选中投票率最低的一年。而且大部分妇女都与家人投一样的票,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政治主见。
妇女有就业机会,却没有和男子一样的提升机会,妇女在整个劳动力比例的增长没有改变妇女处在各行业等级的低层状况。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很普遍: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的平均工资少15%~20%,女公务员比男公务员的工资少18%~20%,女书记员比男书记员的工资少25%~30%,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妇女总是最先被解雇。性别歧视在职业领域内也很严重,职业妇女甚至在战争年代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护士、图书管理员、社会福利工作者、售票员、低等秘书等成为美国女性最常见职业。
(2)妇女的政治权力和参政意识随环境的变化而受到较大影响。在以男性的话语霸权和思想霸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的需求从来都是第二位的。战争时期,由于男子大多奔赴战场,妇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支柱,承担起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战争结束后,当一切恢复正常,妇女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广大的妇女并没有在本质上树立起政治权力与自身利益和幸福的关联,美国宪法也只是在形式上确保了妇女选举权,却没有订立为保证这一权利实施的选举制度,也没用改变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溯源。
妇女选举权的宪法修正案生效后,美国各州针对本州的具体情况对法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各州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阻力大小,对妇女的权力界定是不同的,不同地域的妇女享受的政治及其他方面的权利也不尽相同。
取得选举权后,女性领袖们开始培养和选举女性政治家以实现两性平等的最终目的。国家妇女会(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简称NOW)和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的形成为支持妇女权益的女性候选人筹集资金,帮助她们竞选地方、州和国会的公共职务。全国妇女政治核心小组(The National Women’s Political Caucus)等提高了女性参政人数,为争取两性平等构筑政治力量的后盾。这两大方向的努力让政治上的“半边天”逐渐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三、美国妇女政治参与现状
目前全球女性在政治参与的机会上,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挪威等做的最好。美国的妇女在选举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大选为例,现代妇女群体已经能够利用大选为武器,影响政策订立和实施的偏向,保护自身利益。
在最近的三次大选之中,女性参与投票的人数比例都超过了男性。相对于跟随丈夫投同样的票的上个世纪,可以看出现代女性的投票倾向与男性有了明显的区别,即使他们在喜好上都更偏向于同一个候选人,但从边际比例看仍然不同(下图):2008年大选中,投票奥巴马的女性比男性多出了7个百分点。在2004年大选中,投票布什的男性也比女性多出了7个百分点。女性在选举时不再以家族阶级的意见为主,学会对候选人的主张和政策进行解析对比,让女性群体的利益倾向更多地体现出来。
The Gender Gap Presidential Election
除了在选举参与度和投票意识上的进步之外,美国妇女进入政府部门的比例也得到大幅上升,2008年大选后,美国女性在国会中占有的席位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人数在参议院中将达到17人,在众议院中则将为74人,这充分显示出女性在此次美国大选中的政治崛起。纵向比较再以州选举政府职员为例,从1971年到2009年的数据表明女性职员的比例大幅上升,到2007年后有小幅收缩,可预见今后将逐步趋于平稳。
2008年更令人瞩目的是奥巴马总统任命的17位女性高级官员,其中有国务卿希拉里、环境保护署署长杰克逊、国土安全部秘书波利塔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劳工部长希尔达·索丽斯等耀眼的政治精英。
参考文献
[1]王瑞芹.妇女参政内涵解析.理论导刊.2007(12)
[2]张华.论美国妇女选举权实现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女权运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4]张璐.希拉里与佩林:妇女运动、性别政治和美国总统大选.美国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