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有针对性地分区域了解大学生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媒介使用态度、行为及其媒介素养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媒介教育对于当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媒介教育;媒介素养课程;理工科大学生;互联网语境
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网民规模在数据发布的当时达46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地区增长率为4.6%,比全国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6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个小时。海南省网民中20-29岁的占比32.5%,在各年龄段中排名第一,6-19岁的占比27.5%,位居第二位。上述6-29岁的共计占比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个百分点。①综合分析可知,海南省网民以年轻人居多,大学生网民的体量已具有一定规模。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伴随着电脑长大的这代大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频繁接触并依赖互联网,而且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学业和社交至关重要。由此可见,互联网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结已趋于深度化、复杂化,媒介教育除了应成为当代公民的基本教育,更应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板块。在这一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分区域了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态度、行为及其媒介素养水平,进而开展相应的媒介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作为互联网及各类新媒体的高频使用人群,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教育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之前也有大量的媒介素养调研是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相比之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接触媒介教育的渠道途径要少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其相应的学科基础也弱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理工科教学系统中能够承担媒介教育的师资力量更是缺乏,因而开展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媒介教育将是兼具创新性与挑战性的试验工作。
海南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共有20个学院(部),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门类。2015年起,海南大学在全校各专业(不包括人文传播学院设置的汉语言文学、广告、传播、戏剧影视、国际汉语教育等专业)推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改革试点方案,将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3学分,48学时)替换为选修课程“传统与现代经典选读”(1.5学分,24学时,2017年起更名为“人文通识经典课程”),内容包括文学经典类、民俗文化类、影视传播类等,开课单位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学生需在规定期限内自主选修相应课程满3学分。
笔者面向海南大学2015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媒介素养”,在随机选课的基础上,在授课前后使用问卷开展调研,问题涉及大学生的媒介知识、媒介使用能力、媒介参与意识、媒介评价能力等。问卷回收后,运用概念阐释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其中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在对他们的媒介评价能力、媒介参与能力等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将被试的媒介行为与态度变化测量结果作为评价课程效果的依据,并测量接受媒介教育与否以及接受媒介教育前后的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媒介行为与态度是否发生显著性变化。数据搜集方法结合问卷网在线填写和纸质问卷发放回收两种形式,并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单组样本的描述统计、实验组前后测的显著性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显著性检验等。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
笔者面向海南大学2015级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共计24个学时、8个专题,每个专题3个学时。课程围绕媒介类型、媒介组织与制度、科学传播与谣言扩散、不同社会群体的媒介再现、数据新闻素养、偶像生产与消费社会、手机的黏附、参与式媒介素养等内容展开,样本覆盖了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等理工类专业学生。
参照“所罗门四组设计”②,考虑到实操的可行性,本次实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进行。笔者在第一次课前邀请选课同学在线填写问卷,课程结束后再次在线填写相同问卷(为避免对被试形成压力,问卷填写属自愿行为,不影响课程成绩),此为实验组接受刺激的前测与后测。随后,邀请实验组同学向另一位同学发放内容相同的纸质问卷(被邀请的同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号尾数为实验组邀请人的顺延;二是其没有选修该门课程),即构成与实验组同质但无刺激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进行比对。
本研究初步回收前测数据363份、后测数据321份、对照组数据388份,依据退补选课同学对应性前后测不一致、剔除少量非理工类数据、个别网络问卷重复填写等情形清除无效样本,最终获得实验组有效数据253份、对照组有效数据349份,据此展开进一步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理工科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活跃人群
该实验有效样本共計602人,全部为海南大学2015级理工科大学生。其中实验组253人,对照组349人;男生占54.2%,女生占45.8%;年龄最小的19岁(1999年出生),最大的25岁(1993年出生),1996-1997年生人比重最大,占84.2%。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只有13人(2.2%),“1-3小时(不含3小时)”的184人(30.6%),“3-5小时(不含5小时)”的比例最大,有241人(40.0%),“5小时及以上”的164人(27.2%)。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月用于上网的费用在“30元以下”的119人(19.8%),“30-50元”的接近半数,有290人(48.2%),其次是“51-100元”的149人(24.8%),“101元及以上”的44人(7.3%)。 当被问及“最近半年内,哪些媒介是你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可选三种)”时,有94.7%的学生选择了手机,其余依次是电脑(75.6%)、电视(45.8%)、朋友或家人(39.7%)、图书(25.6%)、报纸(16.9%)、杂志(10.0%)、其他(7.3%)、广播(5.1%)。
当被问及“三天不能上网的感受”时,“无聊/空虚”“难受/崩溃”“与世隔绝/隔离”等词汇被多次提及。
综上所述,理工科大学生投入上网的时间与费用较多,手机和电脑等网络媒体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当不能上网时,大多数大学生自述有不适应感。
(二)在接觸信息的怀疑态度与接受媒介教育的意愿方面,选修媒介教育课程的学生与没有选修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笔者将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在选修课程的学生中,有97.6%选择“对所接触信息有怀疑”,而没有选修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下降至92.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7.459,p=0.006**③)。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愿意接受媒介素养相关教育”时,在选修课程的学生中,有82.6%选择“愿意”,仅有2.4%选择“不愿意”,另有15.0%选择“视情况而定”。而没有选修课程的同学选择“愿意”的比例降至64.7%,选择“不愿意”的比例为6.3%。两组同学在接受媒介教育的意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23.866,p<0.001***)。
(三)在对假消息所持态度、看重的新闻特质、媒介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选修课程的学生与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对假消息所持态度上,选修课程的同学的态度降序是“深恶痛绝”(35.6%)、“可以理解”(26.9%)、“不知道哪些是假消息”(19.0%)、“无所谓,不影响我”(17.8%)。而对照组则有40.4%选择“深恶痛绝”,其次有20.6%选择“无所谓,不影响我”。可以看出,实验组同学在这一问题的态度上相对温和与理性,各选项比例差异不大,对照组则表现出了更为鲜明的立场。经由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在这一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4.808,p=0.186)。
当被问及“最看重新闻哪一方面的特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表现出几乎一致的偏好。65.6%的选修课程的学生与64.1%的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均选择了“实事求是”,其次是“有趣生动”(20.2%,19.8%)、“新鲜刺激”(9.1%,10.3%)、“调侃八卦”(5.1%,5.7%)。这说明在“新闻最重要的特质”等基本问题上,理工科大学生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认知。经由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对此问题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0.395,p=0.914)。
在“媒介对生活的影响”方面,超过一半(50.2%)的选修课程的同学认为是“利大于弊”,对照组的相应比例为39.8%。没有选修课程的同学认为“利弊各一半”的比例最高,为43.6%,实验组的相应比例为36.8%。另外,还有9.5%(实验组)与12.6%(对照组)的同学选择“说不清”。这说明经过相关课程的学习,部分同学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媒介与自身的关系,相信自己能够妥善利用媒介。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选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6.683,p=0.154)。
(四)选修课程后,学生对媒体使用与信息判断能力的自我评估与选修之前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将实验组的前后测数据比对后发现,在没有选修课程之前,认为“我可以自由地在媒体上获得任何我想要的信息”“如果在媒体上看到了让我不舒服的文字、图片或视频,我可以很容易地排解掉”“我可以很容易地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假”等三种表述符合自身实际(10分最符合,1分最不符合)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分别为6.0、6、2.3,5.5、6、2.7,5.4、5、2.2。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自述这三项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分别为7.0、7、1.6,6.9、7、2.1,5.8、6、1.8。其中均值、中位数所表现出来的分数绝对值有所提高,标准差表现出来的波动水平也相应变小。
与此同时,研究者在对这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发现,选修课程前后,学生对媒体使用能力的自我评估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三组p<0.001***),这说明接受媒介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对自身媒体使用、信息判断能力的信心。
(五)选修课程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兴趣,并期望学习媒介知识、辨别信息
在实验前测阶段,选修课程的同学在回答“选修‘媒介素养’课程的首要原因”时,使用了“好奇”“新颖”“感兴趣”“有用”等词汇。其中“感兴趣”和“好奇”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词汇,代表性的陈述包括 “喜欢批判的思维态度,对新闻真实性感兴趣”;“辨别真假媒体消息,不被谣言或不真实消息所迷惑,保持一个清晰的对社会的认识和认知”;“好多年每天看新浪新闻以及一些IT资讯,对于一些我已知的假消息看到评论还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觉得很难受”;“想知道发假消息的究竟是故意还是无意的”等。
当被问及“希望通过课程学到什么”时,“了解媒介”“开拓视野”“知识”“分析”等叙述出现频次较高。许多同学对课程已有了一定的专业性了解,如“(希望通过课程学到)对媒介传播的清晰认识,同时学会利用媒介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东西”“对外界获取的信息能够有更加客观的判断,对媒介有一个从学术角度的认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媒介寻找信息,如何更好地传达有益的信息,以及如何更好地去获取真实的信息”等。
由此可见,理工科大学生接受媒介教育多数源于兴趣,但对课程学习抱有较为明确的期待。学生在选课之前会通过教务网站阅读详细的课程介绍,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看法。
本研究历时一年,共对四个教学班进行了跟踪式调研,同时将未选修此课程的同学纳入实验对照范畴。就本次实验环节看来,影响效度的可能因素包括:(1)对照组和实验组学号相邻,没有进行物理隔离,因此可能存在相互效仿态度行为的现象,进而影响实验刺激效果的测定;(2)根据课程教学计划,每个样本的刺激周期为24学时,持续半个学期(约2-3个月),因而历时性要素带来的学生的动态成熟也可能影响实验效度;(3)本实验刺激主要来自课程内容设计,并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落实,这两个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成熟的质量标准可以参照,研究者更多地依赖既有的概念性指导。从这一角度上说,本次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将可能有助于给后续研究视阈的开拓、方法的矫正提供经验与借鉴。 四、結语
当前,媒介素养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加入更多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的议题,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媒介教育的内容与范畴也将是以后需要着力的重点之一。有研究指出,在数字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了理解、解释与批判媒体的能力,还涉及创意社交互动、在线信息抓取等一系列新兴的媒介技术技能,与此同时,传统的识读训练与新型媒介参与方式之间的潜在隔阂,会给那些试图打通课堂内外的媒介教育者带来全新的挑战。④此外,有研究直接点明了业务层面的实践方向,比如建议将博客、维基、播客与网络视频等一系列运用数字技术讲故事的自我表达训练加入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各类非正式的学习场合中,以培养学生通过媒介参与公共对话与发声的能力,毕竟,今天的年轻人未来将成为网络社会里真正发挥影响力的一分子。⑤
本研究意在了解高校开设媒介教育通识课程的实际现状,探讨高校理工科开展媒介教育的可行性,以期推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单就研究结论而言,个体本身的变化不是最终目的,实现对媒介教育的当下及未来实践的更深层次理解,才是本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
注释:
①《2015海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海南省通信管理局网站,http://www.hnca.gov.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67 ,2016年6月29日。
②〔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③*p<0.05,**p<0.01,***p<0.001,后同。
④Shakuntala Banaji and David Buckingham. The Civic Web: Young People, the Internet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 x.
⑤Rheingold, Howard.“Using Participatory Media and Public Voice to Encourage Civic Engagement." Civic Life Online: Learning How Digital Media Can Engage Youth.Edited by W. Lance Bennett. 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8. 97–118.
【关键词】媒介教育;媒介素养课程;理工科大学生;互联网语境
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网民规模在数据发布的当时达46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地区增长率为4.6%,比全国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6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个小时。海南省网民中20-29岁的占比32.5%,在各年龄段中排名第一,6-19岁的占比27.5%,位居第二位。上述6-29岁的共计占比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个百分点。①综合分析可知,海南省网民以年轻人居多,大学生网民的体量已具有一定规模。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伴随着电脑长大的这代大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频繁接触并依赖互联网,而且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学业和社交至关重要。由此可见,互联网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结已趋于深度化、复杂化,媒介教育除了应成为当代公民的基本教育,更应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板块。在这一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分区域了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态度、行为及其媒介素养水平,进而开展相应的媒介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作为互联网及各类新媒体的高频使用人群,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教育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之前也有大量的媒介素养调研是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相比之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接触媒介教育的渠道途径要少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其相应的学科基础也弱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理工科教学系统中能够承担媒介教育的师资力量更是缺乏,因而开展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媒介教育将是兼具创新性与挑战性的试验工作。
海南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共有20个学院(部),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门类。2015年起,海南大学在全校各专业(不包括人文传播学院设置的汉语言文学、广告、传播、戏剧影视、国际汉语教育等专业)推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改革试点方案,将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3学分,48学时)替换为选修课程“传统与现代经典选读”(1.5学分,24学时,2017年起更名为“人文通识经典课程”),内容包括文学经典类、民俗文化类、影视传播类等,开课单位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学生需在规定期限内自主选修相应课程满3学分。
笔者面向海南大学2015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媒介素养”,在随机选课的基础上,在授课前后使用问卷开展调研,问题涉及大学生的媒介知识、媒介使用能力、媒介参与意识、媒介评价能力等。问卷回收后,运用概念阐释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其中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在对他们的媒介评价能力、媒介参与能力等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将被试的媒介行为与态度变化测量结果作为评价课程效果的依据,并测量接受媒介教育与否以及接受媒介教育前后的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媒介行为与态度是否发生显著性变化。数据搜集方法结合问卷网在线填写和纸质问卷发放回收两种形式,并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单组样本的描述统计、实验组前后测的显著性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显著性检验等。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
笔者面向海南大学2015级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共计24个学时、8个专题,每个专题3个学时。课程围绕媒介类型、媒介组织与制度、科学传播与谣言扩散、不同社会群体的媒介再现、数据新闻素养、偶像生产与消费社会、手机的黏附、参与式媒介素养等内容展开,样本覆盖了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等理工类专业学生。
参照“所罗门四组设计”②,考虑到实操的可行性,本次实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进行。笔者在第一次课前邀请选课同学在线填写问卷,课程结束后再次在线填写相同问卷(为避免对被试形成压力,问卷填写属自愿行为,不影响课程成绩),此为实验组接受刺激的前测与后测。随后,邀请实验组同学向另一位同学发放内容相同的纸质问卷(被邀请的同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号尾数为实验组邀请人的顺延;二是其没有选修该门课程),即构成与实验组同质但无刺激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进行比对。
本研究初步回收前测数据363份、后测数据321份、对照组数据388份,依据退补选课同学对应性前后测不一致、剔除少量非理工类数据、个别网络问卷重复填写等情形清除无效样本,最终获得实验组有效数据253份、对照组有效数据349份,据此展开进一步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理工科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活跃人群
该实验有效样本共計602人,全部为海南大学2015级理工科大学生。其中实验组253人,对照组349人;男生占54.2%,女生占45.8%;年龄最小的19岁(1999年出生),最大的25岁(1993年出生),1996-1997年生人比重最大,占84.2%。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只有13人(2.2%),“1-3小时(不含3小时)”的184人(30.6%),“3-5小时(不含5小时)”的比例最大,有241人(40.0%),“5小时及以上”的164人(27.2%)。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月用于上网的费用在“30元以下”的119人(19.8%),“30-50元”的接近半数,有290人(48.2%),其次是“51-100元”的149人(24.8%),“101元及以上”的44人(7.3%)。 当被问及“最近半年内,哪些媒介是你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可选三种)”时,有94.7%的学生选择了手机,其余依次是电脑(75.6%)、电视(45.8%)、朋友或家人(39.7%)、图书(25.6%)、报纸(16.9%)、杂志(10.0%)、其他(7.3%)、广播(5.1%)。
当被问及“三天不能上网的感受”时,“无聊/空虚”“难受/崩溃”“与世隔绝/隔离”等词汇被多次提及。
综上所述,理工科大学生投入上网的时间与费用较多,手机和电脑等网络媒体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当不能上网时,大多数大学生自述有不适应感。
(二)在接觸信息的怀疑态度与接受媒介教育的意愿方面,选修媒介教育课程的学生与没有选修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笔者将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在选修课程的学生中,有97.6%选择“对所接触信息有怀疑”,而没有选修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下降至92.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7.459,p=0.006**③)。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愿意接受媒介素养相关教育”时,在选修课程的学生中,有82.6%选择“愿意”,仅有2.4%选择“不愿意”,另有15.0%选择“视情况而定”。而没有选修课程的同学选择“愿意”的比例降至64.7%,选择“不愿意”的比例为6.3%。两组同学在接受媒介教育的意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23.866,p<0.001***)。
(三)在对假消息所持态度、看重的新闻特质、媒介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选修课程的学生与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对假消息所持态度上,选修课程的同学的态度降序是“深恶痛绝”(35.6%)、“可以理解”(26.9%)、“不知道哪些是假消息”(19.0%)、“无所谓,不影响我”(17.8%)。而对照组则有40.4%选择“深恶痛绝”,其次有20.6%选择“无所谓,不影响我”。可以看出,实验组同学在这一问题的态度上相对温和与理性,各选项比例差异不大,对照组则表现出了更为鲜明的立场。经由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在这一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4.808,p=0.186)。
当被问及“最看重新闻哪一方面的特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表现出几乎一致的偏好。65.6%的选修课程的学生与64.1%的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均选择了“实事求是”,其次是“有趣生动”(20.2%,19.8%)、“新鲜刺激”(9.1%,10.3%)、“调侃八卦”(5.1%,5.7%)。这说明在“新闻最重要的特质”等基本问题上,理工科大学生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认知。经由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对此问题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0.395,p=0.914)。
在“媒介对生活的影响”方面,超过一半(50.2%)的选修课程的同学认为是“利大于弊”,对照组的相应比例为39.8%。没有选修课程的同学认为“利弊各一半”的比例最高,为43.6%,实验组的相应比例为36.8%。另外,还有9.5%(实验组)与12.6%(对照组)的同学选择“说不清”。这说明经过相关课程的学习,部分同学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媒介与自身的关系,相信自己能够妥善利用媒介。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选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6.683,p=0.154)。
(四)选修课程后,学生对媒体使用与信息判断能力的自我评估与选修之前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者将实验组的前后测数据比对后发现,在没有选修课程之前,认为“我可以自由地在媒体上获得任何我想要的信息”“如果在媒体上看到了让我不舒服的文字、图片或视频,我可以很容易地排解掉”“我可以很容易地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假”等三种表述符合自身实际(10分最符合,1分最不符合)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分别为6.0、6、2.3,5.5、6、2.7,5.4、5、2.2。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自述这三项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分别为7.0、7、1.6,6.9、7、2.1,5.8、6、1.8。其中均值、中位数所表现出来的分数绝对值有所提高,标准差表现出来的波动水平也相应变小。
与此同时,研究者在对这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发现,选修课程前后,学生对媒体使用能力的自我评估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三组p<0.001***),这说明接受媒介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对自身媒体使用、信息判断能力的信心。
(五)选修课程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兴趣,并期望学习媒介知识、辨别信息
在实验前测阶段,选修课程的同学在回答“选修‘媒介素养’课程的首要原因”时,使用了“好奇”“新颖”“感兴趣”“有用”等词汇。其中“感兴趣”和“好奇”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词汇,代表性的陈述包括 “喜欢批判的思维态度,对新闻真实性感兴趣”;“辨别真假媒体消息,不被谣言或不真实消息所迷惑,保持一个清晰的对社会的认识和认知”;“好多年每天看新浪新闻以及一些IT资讯,对于一些我已知的假消息看到评论还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觉得很难受”;“想知道发假消息的究竟是故意还是无意的”等。
当被问及“希望通过课程学到什么”时,“了解媒介”“开拓视野”“知识”“分析”等叙述出现频次较高。许多同学对课程已有了一定的专业性了解,如“(希望通过课程学到)对媒介传播的清晰认识,同时学会利用媒介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东西”“对外界获取的信息能够有更加客观的判断,对媒介有一个从学术角度的认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媒介寻找信息,如何更好地传达有益的信息,以及如何更好地去获取真实的信息”等。
由此可见,理工科大学生接受媒介教育多数源于兴趣,但对课程学习抱有较为明确的期待。学生在选课之前会通过教务网站阅读详细的课程介绍,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看法。
本研究历时一年,共对四个教学班进行了跟踪式调研,同时将未选修此课程的同学纳入实验对照范畴。就本次实验环节看来,影响效度的可能因素包括:(1)对照组和实验组学号相邻,没有进行物理隔离,因此可能存在相互效仿态度行为的现象,进而影响实验刺激效果的测定;(2)根据课程教学计划,每个样本的刺激周期为24学时,持续半个学期(约2-3个月),因而历时性要素带来的学生的动态成熟也可能影响实验效度;(3)本实验刺激主要来自课程内容设计,并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落实,这两个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成熟的质量标准可以参照,研究者更多地依赖既有的概念性指导。从这一角度上说,本次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将可能有助于给后续研究视阈的开拓、方法的矫正提供经验与借鉴。 四、結语
当前,媒介素养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加入更多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的议题,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媒介教育的内容与范畴也将是以后需要着力的重点之一。有研究指出,在数字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了理解、解释与批判媒体的能力,还涉及创意社交互动、在线信息抓取等一系列新兴的媒介技术技能,与此同时,传统的识读训练与新型媒介参与方式之间的潜在隔阂,会给那些试图打通课堂内外的媒介教育者带来全新的挑战。④此外,有研究直接点明了业务层面的实践方向,比如建议将博客、维基、播客与网络视频等一系列运用数字技术讲故事的自我表达训练加入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各类非正式的学习场合中,以培养学生通过媒介参与公共对话与发声的能力,毕竟,今天的年轻人未来将成为网络社会里真正发挥影响力的一分子。⑤
本研究意在了解高校开设媒介教育通识课程的实际现状,探讨高校理工科开展媒介教育的可行性,以期推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单就研究结论而言,个体本身的变化不是最终目的,实现对媒介教育的当下及未来实践的更深层次理解,才是本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
注释:
①《2015海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海南省通信管理局网站,http://www.hnca.gov.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67 ,2016年6月29日。
②〔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③*p<0.05,**p<0.01,***p<0.001,后同。
④Shakuntala Banaji and David Buckingham. The Civic Web: Young People, the Internet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 x.
⑤Rheingold, Howard.“Using Participatory Media and Public Voice to Encourage Civic Engagement." Civic Life Online: Learning How Digital Media Can Engage Youth.Edited by W. Lance Bennett. 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8. 9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