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结构、建设模式与制约条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1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主导要素,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特点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不断吸引具有共性或互补性各种旅游要素和项目在一定的空间地域集聚,从而形成功能齐全、要素完备的旅游产业群落。
  对于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我国很多省市近几年来做过很多尝试。第一个国家级旅游产业集聚区(实验区)是广东佛山中旅南海西岸旅游产业集聚区,2010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设立。其投资68亿,占地面积8500亩左右,规划为“八区”,包括旅游创意园区、旅游社区、酒店与别墅区、道家文化区、温泉养生区、国际会所区、风情商业区和体育公园区等。而一些中部省份虽然起步晚,如河南,但动作快,力度大,发展思路明确,2012年2月正式出台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中计划要建设10个超亿元的重点旅游集聚区,通过建设旅游集聚区,转变该省粗放式经营和“门票经济”的旅游产业现状,实现旅游产业精细化、内涵化、创新化发展。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结构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旅游产业集聚区在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综合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空间层级说,即按照集聚区资源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划分为核心功能区、主导功能区和功能辐射区,这种集聚区更多是依托原有的自然和文化保护区为核心能吸引物,从中心到外围在开发强度和项目布局上存在梯度差异性;一种是要素结构说,即按照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围绕着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服务要素进行项目安排,可以划分为饮食区、住宿休闲区、游览区、购物商业区、娱乐体验区和中心服务区等园区,这种划分方法的主题更加鲜明,旅游服务功能更加集中,同时在项目布局上不会存在生态和空间的制约,很多新兴的主题旅游产业集聚区更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划分;还有一种是功能组团说,即根据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按照功能进行目标分解,划分不同主题功能组团,组团之间具有结构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组团内部具有产业链条的完整性。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地理空间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更多是按照这种划分方法。
  2012年《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公布了全省十大旅游集聚区名单,并把旅游集聚区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核心驱动力”和构建全省“旅游集散地——目的地——集聚区——景区”四级空间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对于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出了“一核(郑州)六组团”的空间构想,但综观省内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实践,旅游产业集聚区空间结构分布上还是不均衡,全省集聚区建设项目和资源要素主要分布以郑州、洛阳、开封等传统旅游城市,建设水平还是停留在以地区为中心的集合化、全面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功能的集合构建以及资源的集约使用,而只是相关企业的简单的集中扎堆,实现了量的扩张,没有实现质的提高,而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的集约化、个性化发展模式正在广受关注,也代表了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思路。
  三、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种模式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对于集聚区建设的模式很多省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般来讲,按照集聚区的形成机制和管理主体可以分为自发集聚、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按照集聚区的发展成因和特点,可以分为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园区依托型和行政区域型等。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和河南省旅游集聚区的建设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核心资源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最普遍的,它强调的是围绕着核心资源要素的主题功能和特点进行项目安排和空间布局,并自发或自主引导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服务要素和辅助要素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集聚,从而形成具有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和要素齐全的旅游目的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旅游集聚区大多属于这类模式,如焦作云台山集聚区、中岳嵩山旅游集聚区、洛阳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等,都是在原来核心资源要素的引导下自主或自发形成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建设思路更多是围绕核心资源的本身来做文章。
  (二)旅游需求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更多是由于依托于一个核心城市强大的旅游市场,或由于周围城市群综合型旅游需求引导形成,如很多中心城市周边形成的可供市民近郊短途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或在城市中的核心步行街和文化商业街区,集中了游览、饮食、娱乐、购物等一条龙服务要素,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区。这类建设模式以城市旅游产品类为代表,如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在都市旅游需求的引导下,增加文化元素和现代气息、融合发挥郑州新区独特优势,集中安排商务、会展、文化创意、金融等新型旅游要素集聚,形成集城市商务、休闲游憩、会展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旅游集聚区。
  (三)行政政策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集聚区更多强调政府根据当地国民经济行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以一定行政区域为基础进行政策上引导旅游要素的集聚和项目安排,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旅游政策的战略指向,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不断激发区域旅游经济的活力,从而带动周边旅游产业要素向中心集聚,形成规模经济,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最近几年河南省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选择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和地方特色的村镇,重点打造一批传统旅游村镇,引导旅游要素的规模集聚和产品升级,如修武七贤镇、开封朱仙镇、汝州温泉镇、临颍南街村、民权王公庄村、新乡小冀镇等,它们既是特色旅游小镇与特色旅游村,同时也是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
  (四)综合引导型建设模式
  这种类型的集聚区形成融合了以上三种因素,集聚区在发展初期,依托于原有的核心资源在旅游市场需求的激发下自发形成的,在发展中后期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或加快当地旅游产业更快更强的发展,在政策上进行引导甚至主导当地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在管理机制上也参与其中,从而使得资源、政府、企业、市场等四方角色在集聚区的形成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河南省 “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嵩山少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陈家沟中华太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及濮阳杂技旅游集聚区,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融合了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和政府引导三种因素。   四、制约条件
  (一)土地要素制约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土地要素是制约河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制约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最突出的障碍。随着未来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以及河南省全国粮食核心区的战略地位,受当地资源条件的制约,也对土地的项目安排和结构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土地使用中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将非常突出,如耕地保护难度加大,建设用地供给严重不足,行业间和区域间土地利用极不平衡。另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规划期内,加快能源、交通、原材料、装备制造、物流等产业发展,建设我国重要的中转运输中心,落实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国家干线公路、铁路客运专线、成品油输送管道、水火调剂电网及城际轨道交通等国家重点项目。特别是东部产业转移之后,很多沿海地区的企业都转移到河南,进一步挤压了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用地空间,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资金要素的制约
  在2012年正式颁布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中要求到“十二五”末全省建设10个投资超20亿元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5个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另外还有37个10-35亿的重点旅游项目,9个50-100亿的重大旅游项目以及3个超过100亿的骨干旅游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这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河南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另外,全省旅游集聚区的建设除了列为省市“十二五”重点规划的集聚区外,其他计划筹建的大都缺乏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筹措建设资金的渠道较为单一,而地方的财政资金投入有限,且使用程序多,运转慢,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旅游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以及项目的入驻。
  (三)旅游项目创新能力
  旅游集聚区的建设需要品牌引领和项目创新,而项目的创新能力是实现集聚区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河南省旅游项目创新总体上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河南省旅游景区的游乐设施、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的更新能力慢,很多的游乐设施还停留在简单的乘骑技术层面,缺乏现代声、光、电等虚拟高科技技术的融合使用,旅游接待设施需要及时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旅游演艺品牌、旅游节事品牌、旅游餐饮品牌、旅游购物品牌的创新能力有限。近几年,河南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旅游演艺品牌,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节等节事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与河南省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品牌推陈出新的能力还是较弱,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需求差异化,部分品牌的影响力甚至在下降。
  (四)人力资源
  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其中,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1142万人,占48.33%;省外输出1215万人,占51.42%。就河南省劳动力的未来供给趋势来看,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和劳动力输出大省,近几年的统计显示,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已明显降低。2007年河南新增劳动力200多万,2008年为180万,2009年不到 110万, 预计到2014年河南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将达到临界点。旅游集聚区入驻的企业主要是以旅游服务业为主,而服务业又是个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在目前全国服务性行业和制造业“用工荒”的背景下,河南省旅游服务行业劳动力的缺口很大,而随着中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的实施,全省的劳动力资源更多流向了以电子、制造、纺织等第二产业部门,这加剧了旅游集聚区建设人力资源的紧张趋势。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N-242);河南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13-3399)。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其他文献
一、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繁荣城乡经济、保障就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各类中小微企业已达到4700多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8%以上;对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无论是就业还是创新,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必须清
期刊
“闺女再也不用睡沙发了,22岁的大姑娘,终于有了自己的床!”近日喜迁新居的马瑞卿倚在女儿的卧室门口,本来微笑着的她,突然热泪盈眶:“今天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圆了新房梦。”  今年50岁的马瑞卿,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受益者之一。“住新房”,是北梁几代人最大的梦想。但此前,他们的美梦在一次次希冀之后悄然破灭。如今,基层党政部门践行“群众路线”,破解“拆
期刊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  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  授胡敏  公众要理性看待数据,科学家更应理性一点。我们对治理的过程一直在跟进,现在的工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  我国推动环保的动力更多来源于上级机关,是自上而下的。而国际经验表明,自下而上的动力来源在环保治理中效果更加明显。  交
期刊
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超级计算机之后,云计算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正在掀起新的信息化浪潮。201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工作,明确提出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互联网商用进程,支持云计算等产业发展。  中国电信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号召,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面规划了“4+2”的全
期刊
(广西省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 要: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和身份资料的合成者,档案自身所具有的原始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使得它成了一种珍贵的无可替代的信息资源,在每个单位部门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时期,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医院日常工作的高速运转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是当前医院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此,笔者借档案保存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进行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将发展沙产业、草产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措施,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结合起来共同推进,通过沙产业开发每年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超过10亿元,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在此过程中,一批以沙产业为主导的龙头
期刊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上的一个创新产品,具有金额小、面向“三农”、无抵押担保三个特性。它的推广是国家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实践来看,小额农贷推广初见成效,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带动了农村大市场,同时也调整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方向,实现了农村信用社绩效双赢。但是,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目前边牧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受益面窄、利率偏高,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
期刊
资源型地区虽然具有矿产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的特点,但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却普遍脆弱,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十分突出,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些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循环经济就成为唯一的现实选择。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更需要深入探索以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优良型为特征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循环经济
期刊
品牌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表达个人的追求,展示不同的个性风采与生活方式。不同的品牌都有明确的定位,它们创造不同的品牌文化与各自的目标消费者沟通,倡导不同的生活方式,消费者也会相应选择与自己生活方式相同,个性品位一致的品牌购买,并且消费者选择某种品牌消费会成为习惯。  一、基于生活方式的品牌观  一种品牌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而是品牌背后的无形价值,它象征了一种身份,一种品位和
期刊
尽管时至“数九”季节,但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北梁新区居民一张张乐开了花的笑脸。人们享受着“暖冬”的惬意,感念着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助他们告别了蜗居岁月的片片深情。  全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一年来,进驻现场服务群众的2000多名党员干部“不让任何一件事掉在地上,件件难事有人担”,有力推进3万多居民先期实现了“宜居梦”。不仅没有出现一起群访事件,未发生一起治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