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咪哌啶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与机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酞咪哌啶酮(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机制及不良反应.方法用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和CD34单克隆抗体(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10例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反应停起始剂量100~200 mg/d,每周以50 mg/d增加,直至450~650 mg/d.根据血清M蛋白及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减少情况判断疗效,疗效分为部分缓解、进步和无效,同时观察MM患者贫血的程度、骨髓瘤细胞百分数、肾功能及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MVD治疗前为73.32±28.80,与正常对照组32.30±12.5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为56.12±19.34,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0.01).患者治疗前、后VEGF的浓度分别为(178.23±26.56)ng/L和(74.48±19.98)ng/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0.01).10例MM患者中部分缓解4例,进步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 MM患者MVD和VEGF明显增高,经反应停治疗两者均明显下降.反应停剂量为450~650 mg/d能有效治疗难治或初治的MM.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全面评估病人,积极术前准备,对大多数病人施行一次性的根治治疗,并予以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结果共治疗30例,所有病人均行一次根治性手术,治愈率93.3%.死亡率从一般的20%降至6.6%.结论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经去除胆道结石、梗阻,建立引流后肝硬化的病理可以逆转,故可对大多数病人行一次根治治疗,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次数,节省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