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将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为I级及II级的比率较多,其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效果
  3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医院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可引发心率失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不同忽视。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9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1-82岁,平均(59.17±5.24)岁。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0-83岁,平均(58.72±5.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加强心电监护,给予吸氧处理,控制并发症,防治休克等。
  1.2.2观察组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即医院领导组建循证小组,设置相应的循证问题,由小组成员全面、系统地检索资料,并在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科学评估患者,最后实施循证支持并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其护理要点如下:
  1.2.2.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极易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告知患者需注意的重要事项,并向其介绍主要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医疗设备水平等,使患者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需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使其尽快从不良情绪中走出。
  1.2.2.2病情观察患者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的1d内,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在这个阶段内症状及体征所出现的变化,尤其在夜间阶段,更要加强巡视与观察,并详细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对症治疗。若发现患者存在喘气、乏力、昏厥、窒息、心悸等症状,则需于第一时间内进行抢救治疗。
  1.2.2.3控制诱因外在环境对急性心肌梗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发心律失常,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外因的控制,如对探病亲友人数进行严格地规定,并规范其探视行为,同时需对病房内的温湿度进行适当地调整,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及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疾病诱发原因。
  1.2.2.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做好指导工作,如在用药方面,需叮嘱患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服药或遵医服药,不可乱用药物;在饮食方面,需告知患者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并引导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分级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为I级及II级的比率较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护理方法,其深入护理工作的实践中,以实际存在的问题为首要考虑对象,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能,以更好地解决护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治疗中,循证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控制诱因及出院指导等,其中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病情观察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控制诱因可减少外部环境对疾病的刺激,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的机体康复。本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其中观察组护理效果较佳,证实循证护理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
  [2]孙静.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4):5355.
其他文献
【摘要】对我院自2006年4月到2013年6月妇产科手术发生切口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常规换药后蜂蜜涂抹创腔,对合创面包扎后用腹带固定的方式能促进切口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此法经济、价廉、简便易行,患者容易接受。  【关键词】蜂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2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75-02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切口
期刊
【关键词】急性高原肺水肿;护理  3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1-02  急性高原肺水肿是高原低氧环境下的特发性疾病,多发生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低氧和低气压为主要因素,常见于初次进入高原或由重返高原后24至72小时内发病率最高。急性高原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我院所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县城平均海拔4100米,年平均气温-1oC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人实施了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细致周密的护理,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护理学  32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3-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秋季腹泻的患儿,随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次/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痒,无腥臭味。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关系。方法调查、分析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各种护理管理因素。结果控制医院感染有效方法之一,是抓好护理管理工作。结论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关键词】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3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3-02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
期刊
【关键词】外科急腹症;护理;体会  3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0-01  近年来,外科急腹症已成为急诊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急性腹痛是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征,主要原因是因为腹腔内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或者功能异常,以及腹外相近脏器及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它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重,且往往病因也较复杂,而大部分急腹症患者会合并有心理问题,所以在治疗患者时,不仅需要熟练的医疗护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循证護理,探讨其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将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护理指导和干预,使患者掌握该护理方法,并坚持自护。我们将在患者实施自我护理后的2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跟踪观察指导、评估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大便功能改善明显,护理干预2个月总有效率为74%;6个月88%;12个月94%。结论坚持正确的自我护理技巧,可有效防治和改善老年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影響,从而为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00例心内科老年病患,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进行定期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跌倒的次数和跌倒情况,观察实施护理干预以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内科老年患者在通过护理干预,采取使用床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EUS-FNA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以期提高细针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静脉麻醉下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道纵隔肿物细针穿刺活检术。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静脉麻醉;超声内镜;纵隔占位;细针穿刺活检;护理  3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9-01  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Endos
期刊
【摘要】目的解除患者的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制订防范对策。结果及时解除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使患者自身树立防范意识,通过护患协作,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3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67-02  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存在病情较重、意识存在障碍、容易发生病情危变及并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