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要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既要防止只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忽视思想教育,又要防止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架空进行思想教育。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
一、突出工具性,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课倾向
“新课标”明确表示:“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而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把过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俨然成了一堂道德与法治课。
例如,教学三年级课文《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带领学生大体了解文章内容后,本应回到文本与学生一道研究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爱国情感的。可是,教师却话锋一转,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对国旗的情感上了:教师先向學生介绍了国旗颜色和图案的象征意义,然后让学生向国旗敬礼,观看升国旗仪式,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等等。这些环节,便占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然而课下问学生学完课文的感受,除了大约记得国旗颜色和图案的象征意义外,其他的印象就不怎么深刻了,至于从中感受和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这一教学难点并没有突破。
综观本课教学,教师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语言文字训练的任务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
二、注重人文性,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和运用教材中的育人资源,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教育,让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无声地深入学生的心田。
例如,五年级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帮助同学解决难题,渡过难关后,一句感谢的话,一个深情的拥抱,都会让自己的心头升起无限喜悦与满足感的情节。这样,思想教育不仅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已经外化为实际行动了。
三、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体。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这样导入:“在你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生发言:“我的母亲是友善的。”“我的母亲很孝顺。”“我的母亲很关心我的学习。”教师接着问:“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并体会到母亲的伟大。
在朗读课文环节中,教师范读和名家诵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静静的欣赏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精读感悟中,教师让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会写作方法,然后通过朗诵训练和指导,加深感受;让学生把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巩固训练了学生刚学到的写作方法。
学生在学习、玩味、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学会了感恩。这种建立在语言文字训练上的思想教育,不是空洞的、肤浅的,定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总之,语文教学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是各门学科承担的共同任务,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特定的任务。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既教书又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
一、突出工具性,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课倾向
“新课标”明确表示:“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而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把过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俨然成了一堂道德与法治课。
例如,教学三年级课文《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带领学生大体了解文章内容后,本应回到文本与学生一道研究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爱国情感的。可是,教师却话锋一转,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对国旗的情感上了:教师先向學生介绍了国旗颜色和图案的象征意义,然后让学生向国旗敬礼,观看升国旗仪式,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等等。这些环节,便占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然而课下问学生学完课文的感受,除了大约记得国旗颜色和图案的象征意义外,其他的印象就不怎么深刻了,至于从中感受和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这一教学难点并没有突破。
综观本课教学,教师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语言文字训练的任务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脱离了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缺少了根基,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有力的震撼。
二、注重人文性,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和运用教材中的育人资源,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教育,让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无声地深入学生的心田。
例如,五年级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帮助同学解决难题,渡过难关后,一句感谢的话,一个深情的拥抱,都会让自己的心头升起无限喜悦与满足感的情节。这样,思想教育不仅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已经外化为实际行动了。
三、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体。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这样导入:“在你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生发言:“我的母亲是友善的。”“我的母亲很孝顺。”“我的母亲很关心我的学习。”教师接着问:“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并体会到母亲的伟大。
在朗读课文环节中,教师范读和名家诵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静静的欣赏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精读感悟中,教师让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会写作方法,然后通过朗诵训练和指导,加深感受;让学生把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巩固训练了学生刚学到的写作方法。
学生在学习、玩味、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学会了感恩。这种建立在语言文字训练上的思想教育,不是空洞的、肤浅的,定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总之,语文教学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是各门学科承担的共同任务,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特定的任务。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既教书又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