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下称“德银”)是德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其股票在德国所有交易所都可以进行交易,并且在巴黎、纽约、维也纳、日内瓦、巴斯莱、阿姆斯特丹、伦敦、卢森堡、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地的主要交易所上市。
德银的客户包括个人、企业、政府机构、银行和公共服务机关等,主要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投资、金融及相关产品和服务。
根据美国著名投资杂志《养老金投资》与全球最大咨询公司之一韦莱韬悦(Willis Towers Watson)进行的联合研究及排名,截至2016年年底,德银集团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19万亿美元,在全球资管行业中排名第14位。
尽管体量如此巨大,但2016年10月份左右市场却一度传出德银集团破产的消息,虽然最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德银的经营状况并不是非常好。
德银1870年在德国柏林创立,而根据百度百科,德意志早期的封建国家形成于10世纪,13世纪中期进入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决定组成德意志联邦,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大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也就是说,德银的诞生甚至较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尚且早一年。
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即1872年德银就在中国上海和日本横滨开设了分行,而此时的大清帝国尚且处于同治皇帝的晚期,日本为明治天皇统治的早期。1876年,德银收购德意志联合银行和柏林银行协会,成为德国最大的银行,一直维系至今。可以说,甫一建立,德银便是一家国际性的大银行,并参与全球大型项目的融资,在德国及海外工业化的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早在清政府统治晚期的戊戌变法期间,德银旗下的德华银行就曾经在1898年参与清政府的1600万英镑黄金贷款项目,1899年德银和德华宫廷协助筹建了山东铁路公司。
根据德银中国的网站介绍,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德银逐渐将分行或者办事处开设到了全球各地,包括中国的汉口、香港和青岛、济南等。
根据德银年报中的表述,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共同对德银的业务负责,如果未能尽到勤勉尽责,他们将会对所造成的损害负责。其中,监督委员会由20名成员组成,其中一半成员是由股东选举产生,德国本土的雇员选举另一半成员;管理委员会至少应有三名成员,目前为12名成员,监督委员会负责任命管理委员会的一名主席(首席执行官)和两名副主席(总裁)。
在2017年年报中,管理层在对当年的经营进行评论时指出,“2017年,银行对欧元区私人部门的贷款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自2014年夏季开始的公司贷款额继续停滞不前,不良债务投资组合的收购增加,公司债发行数量的强劲增长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家庭贷款额连续第三年增长,年同比增长约3.4%,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未偿还金额创下56万亿欧元的新纪录,尤其是消费者贷款与上年同样迅猛。虽然利率接近于零,但存款继续保持4.1%的同比增速,私人部门业务贷款与存款比率进一步下降,从2016年的107%降至105%;2017年,企业存款上升6.6%,是家庭存款增幅3.3%的两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德银的股权结构非常分散,没有一个股东的持股比例能够超过5%,截至2017年9月30日,德银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德银集团、先锋集团和高盛,持股比例分别为4.17%、3.49%和2.48%,Wind资讯所列出的前20名机构股东中,第20名股东英国英杰华集团(AVIVA)的持股比例仅0.20%。
德银主要通过六个部门运营业务,即全球市场部、企业部、私人财富和商业客户部、资产管理部、邮政银行部以及非核心业务部门。其中,全球市场部主要是为有交易和套期保值服务的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企业部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汇集了商业银行、企业融资和交易银行业务等能力;私人财富和商业客户部是以私人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能力作为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资产管理部涉及的资产范围非常广,包括活跃和非活跃的策略及资产类别,涵盖股票、固定收益、房地产和可持续投资等;邮政银行部主要从事德国的零售业务,是商业和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德银可谓一家全能银行,它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现代金融服务,具体来说,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公司金融、银团贷款、证券交易、外汇买卖和衍生金融工具、结算业务、发行证券、信用证、保函、过境租赁等。
截至2017年年底,德银共有附属机构845家,总资产为1.47万亿欧元,相比2016年年底的1.59万亿下降7.55%;股东总权益较2016年年底增长5.58%;德国本土的员工有4.25万人,国外5.50万人,共计9.75万人,较2016年的9.97万人减少2209人,其中德国本土的员工下降幅度最大,为2074人,海外员工仅下降135人;德国本土共有分行1570间、海外855间,而2016年年底分别为1776间和880间。由以上经营数据可见,德银在2017年大幅削减了其在德国本土的业务,而无论从员工数量还是分行数量来看,德银在海外的业务收缩并不是非常明显。
根据Wind资讯,2017年,德银共实现总收入264.47亿欧元,相比2016年的300.14亿欧元下降11.88%;实现税前利润12.28亿欧元,相比2016年的亏损8.10亿欧元大为好转;税后净利润为-7.35亿欧元,虽然较2016年的亏损额13.56亿欧元有所收窄,但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看来,2016年年底,市场一度传闻德银即将破产并非空穴来风。
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很多大型银行要么破产被兼并,要么很快被其他机构兼并,总体上已经于2012年全面恢复,美国当年前十大银行的利润已经超过危机前的高位;作为德国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德银竟然在危机中一枝独秀,2009年反而盈利71.35亿美元,但随后的事实证明,德银的表现或许是“回光返照”。2009年之后,德銀的盈利状况一直不见好转,时不时地会传出裁员、操控LIBOR、盈利预期下调等负面消息,尤其是2015年竟然巨亏145.10亿美元;2016年,美国监管机构对德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进行秋后算账,市场一度传出该行已经申请政府破产保护并将很快破产的消息。
2016年9月15日,德银证实美国司法部等监管机构正寻求以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从事高风险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投机活动为由对该行处罚140亿美元,而美国司法部对国内金融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JP摩根大通)也不过130亿美元。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应声下跌,天价罚单成为压倒德银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此前英国的退欧决定对德银已经造成了沉重打击,因为该行每年19%的营收来自于英国,为欧洲银行在英国最大的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甚至宣称“德银是全球金融系统中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时之间,有关德银已经申请政府破产保护的消息甚嚣尘上。
最终,德银与美国司法部在2016年12月以72亿美元达成和解,德银的“短期”危机算是“有惊无险”,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2018年3月19日,德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收于15.54美元/股,而2007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5月份曾经创出159.74美元/股的历史最高价,即使相比2014年年初的阶段性高点54.49美元/股,目前的价位也已经跌去70%以上,而大部分跌幅要归功于2015年下半年及之后。2015年6月30日,德银收于30.16美元/股,几乎是2018年3月19日收盘价的两倍,也就是说,德银的股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接近腰斩,更何况其在2016年10月29日还曾创出近10年的最低价11.19美元/股。
然而,尽管连续三年亏损、股价低迷,德银在2018年3月16日发布的2017年年报仍然表示,该行2017年度奖发放高达23亿欧元的奖金,一时引起舆论大哗,因为德银2016年的奖金仅为5.46亿欧元。对此,德银CEO约翰·克莱恩表示,公司管理层正在努力扭转亏损,并呼吁公众和投资者保持耐心,希望借助奖金挽留优秀员工。有意思的是,尽管表现糟糕,克莱恩仍然不忘提德银的老大地位,“为了不辜负我们作为欧洲银行领头羊的期望,我们必须投资于自己的员工,以便能继续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德国的福利一向为主要经济体中最好,但也因此加重了德国本土企业的负担,严重削弱了德企在全球竞争的能力,如果不改变这种弊端,即使能够短期内避免破产,但长期呢?
德银的客户包括个人、企业、政府机构、银行和公共服务机关等,主要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投资、金融及相关产品和服务。
根据美国著名投资杂志《养老金投资》与全球最大咨询公司之一韦莱韬悦(Willis Towers Watson)进行的联合研究及排名,截至2016年年底,德银集团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19万亿美元,在全球资管行业中排名第14位。
尽管体量如此巨大,但2016年10月份左右市场却一度传出德银集团破产的消息,虽然最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德银的经营状况并不是非常好。
百年老店
德银1870年在德国柏林创立,而根据百度百科,德意志早期的封建国家形成于10世纪,13世纪中期进入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决定组成德意志联邦,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大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也就是说,德银的诞生甚至较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尚且早一年。
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即1872年德银就在中国上海和日本横滨开设了分行,而此时的大清帝国尚且处于同治皇帝的晚期,日本为明治天皇统治的早期。1876年,德银收购德意志联合银行和柏林银行协会,成为德国最大的银行,一直维系至今。可以说,甫一建立,德银便是一家国际性的大银行,并参与全球大型项目的融资,在德国及海外工业化的融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早在清政府统治晚期的戊戌变法期间,德银旗下的德华银行就曾经在1898年参与清政府的1600万英镑黄金贷款项目,1899年德银和德华宫廷协助筹建了山东铁路公司。
根据德银中国的网站介绍,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德银逐渐将分行或者办事处开设到了全球各地,包括中国的汉口、香港和青岛、济南等。
根据德银年报中的表述,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共同对德银的业务负责,如果未能尽到勤勉尽责,他们将会对所造成的损害负责。其中,监督委员会由20名成员组成,其中一半成员是由股东选举产生,德国本土的雇员选举另一半成员;管理委员会至少应有三名成员,目前为12名成员,监督委员会负责任命管理委员会的一名主席(首席执行官)和两名副主席(总裁)。
在2017年年报中,管理层在对当年的经营进行评论时指出,“2017年,银行对欧元区私人部门的贷款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自2014年夏季开始的公司贷款额继续停滞不前,不良债务投资组合的收购增加,公司债发行数量的强劲增长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家庭贷款额连续第三年增长,年同比增长约3.4%,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未偿还金额创下56万亿欧元的新纪录,尤其是消费者贷款与上年同样迅猛。虽然利率接近于零,但存款继续保持4.1%的同比增速,私人部门业务贷款与存款比率进一步下降,从2016年的107%降至105%;2017年,企业存款上升6.6%,是家庭存款增幅3.3%的两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德银的股权结构非常分散,没有一个股东的持股比例能够超过5%,截至2017年9月30日,德银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德银集团、先锋集团和高盛,持股比例分别为4.17%、3.49%和2.48%,Wind资讯所列出的前20名机构股东中,第20名股东英国英杰华集团(AVIVA)的持股比例仅0.20%。
主要业务
德银主要通过六个部门运营业务,即全球市场部、企业部、私人财富和商业客户部、资产管理部、邮政银行部以及非核心业务部门。其中,全球市场部主要是为有交易和套期保值服务的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企业部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汇集了商业银行、企业融资和交易银行业务等能力;私人财富和商业客户部是以私人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能力作为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资产管理部涉及的资产范围非常广,包括活跃和非活跃的策略及资产类别,涵盖股票、固定收益、房地产和可持续投资等;邮政银行部主要从事德国的零售业务,是商业和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德银可谓一家全能银行,它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现代金融服务,具体来说,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公司金融、银团贷款、证券交易、外汇买卖和衍生金融工具、结算业务、发行证券、信用证、保函、过境租赁等。
截至2017年年底,德银共有附属机构845家,总资产为1.47万亿欧元,相比2016年年底的1.59万亿下降7.55%;股东总权益较2016年年底增长5.58%;德国本土的员工有4.25万人,国外5.50万人,共计9.75万人,较2016年的9.97万人减少2209人,其中德国本土的员工下降幅度最大,为2074人,海外员工仅下降135人;德国本土共有分行1570间、海外855间,而2016年年底分别为1776间和880间。由以上经营数据可见,德银在2017年大幅削减了其在德国本土的业务,而无论从员工数量还是分行数量来看,德银在海外的业务收缩并不是非常明显。
根据Wind资讯,2017年,德银共实现总收入264.47亿欧元,相比2016年的300.14亿欧元下降11.88%;实现税前利润12.28亿欧元,相比2016年的亏损8.10亿欧元大为好转;税后净利润为-7.35亿欧元,虽然较2016年的亏损额13.56亿欧元有所收窄,但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看来,2016年年底,市场一度传闻德银即将破产并非空穴来风。
破产风波
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很多大型银行要么破产被兼并,要么很快被其他机构兼并,总体上已经于2012年全面恢复,美国当年前十大银行的利润已经超过危机前的高位;作为德国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德银竟然在危机中一枝独秀,2009年反而盈利71.35亿美元,但随后的事实证明,德银的表现或许是“回光返照”。2009年之后,德銀的盈利状况一直不见好转,时不时地会传出裁员、操控LIBOR、盈利预期下调等负面消息,尤其是2015年竟然巨亏145.10亿美元;2016年,美国监管机构对德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进行秋后算账,市场一度传出该行已经申请政府破产保护并将很快破产的消息。
2016年9月15日,德银证实美国司法部等监管机构正寻求以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从事高风险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投机活动为由对该行处罚140亿美元,而美国司法部对国内金融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JP摩根大通)也不过130亿美元。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应声下跌,天价罚单成为压倒德银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此前英国的退欧决定对德银已经造成了沉重打击,因为该行每年19%的营收来自于英国,为欧洲银行在英国最大的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甚至宣称“德银是全球金融系统中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时之间,有关德银已经申请政府破产保护的消息甚嚣尘上。
最终,德银与美国司法部在2016年12月以72亿美元达成和解,德银的“短期”危机算是“有惊无险”,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2018年3月19日,德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收于15.54美元/股,而2007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5月份曾经创出159.74美元/股的历史最高价,即使相比2014年年初的阶段性高点54.49美元/股,目前的价位也已经跌去70%以上,而大部分跌幅要归功于2015年下半年及之后。2015年6月30日,德银收于30.16美元/股,几乎是2018年3月19日收盘价的两倍,也就是说,德银的股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接近腰斩,更何况其在2016年10月29日还曾创出近10年的最低价11.19美元/股。
然而,尽管连续三年亏损、股价低迷,德银在2018年3月16日发布的2017年年报仍然表示,该行2017年度奖发放高达23亿欧元的奖金,一时引起舆论大哗,因为德银2016年的奖金仅为5.46亿欧元。对此,德银CEO约翰·克莱恩表示,公司管理层正在努力扭转亏损,并呼吁公众和投资者保持耐心,希望借助奖金挽留优秀员工。有意思的是,尽管表现糟糕,克莱恩仍然不忘提德银的老大地位,“为了不辜负我们作为欧洲银行领头羊的期望,我们必须投资于自己的员工,以便能继续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德国的福利一向为主要经济体中最好,但也因此加重了德国本土企业的负担,严重削弱了德企在全球竞争的能力,如果不改变这种弊端,即使能够短期内避免破产,但长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