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思想曾居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必然性,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应当充分关注。通过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前人研究,讨论了以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健康的可能性和价值。
儒家指“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家自西汉成为中国主要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1],儒学(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2]
因此,研究中国人,或者解决中国人的问题,是不能回避儒家的。这样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发展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是中国社会文化的现实要求。从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天然联系看,文化是构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机因素,所以,要很好地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考虑从中国文化角度进行努力。
另外,近年来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问题,也源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信念与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启发。从历史事实看,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的核心。如果要研究中国人的信仰与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话,就不能不从儒家思想入手,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必须关注儒家。
一、研究儒家思想心理健康价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理论上看,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的可能性。首先,古代的知识有无现代价值,要看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心理(精神)有无共同或共通性,有了共同性,就有现代心理学运用的适应性。古今社会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心理内容的差异。但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先人与后人在价值观和其他心理上的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古代人有关的心理思想,对于现代人也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3]。
其次,从儒家思想的内容看,儒家思想可以为现代心理健康提供知识来源。从先秦到晚清,儒学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呈现出同心多面的形态,形成了人生儒学、伦理儒学、政治儒学等儒学分支[4]。儒家传统的根本关怀就是学习如何成为人。现代心理健康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们的成长[5]。这些问题与现代心理健康讨论的问题有相当一致性。从儒家思想中,特别是人生儒学中发掘心理健康资源就有可能性。
儒家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理念,同样可以成为构成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健康学说的哲学和文化基础,而且从西方心理咨询发展的经验看,也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营养。
二、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的定位
(一)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
这个问题与儒家思想的价值争议联系在一起。目前,不少人认为,儒家思想是过时的,对人的心理甚至有负面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儒家以苦困为成长方式的应对思想,对心理健康有确切的积极作用[6]。探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的目的,就是发掘儒家思想中积极的或者是适合心理健康需要的知识,并将其心理学化。
(二)儒家心理健康的作用定位
讨论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就应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儒家心理健康与其他学派的关系,不应是取代关系,而是补充关系。这同样如人本主义不能完全取代精神分析,认知学派不能取代行为主义学派一样。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不是否定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或学科的价值,而是从心理健康与服务对象的文化更契合、学理更完善、技术更多样的角度提出的新尝试,也是心理健康的本土化研究。
三、儒家心理健康的内容
心理健康有矫正性和发展性两种工作思路,但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作用,带来富有效果的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和应对逆境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能够发挥其社会作用的人,文化化的人,富有工作成果的人,没有异常症状的人。据此,儒家可能在如下领域具有心理咨询价值:
(一)人生意义和生死教育
儒家的人生意义思想是从思考“天人关系”开始的。儒家认为人生来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在儒家看来,人的这一天然特性,规定了人就应当成为具有文化性的生命体。因此,应体认同和发展自己的善端,约情、养性、明心、力行,最后成为有德性之人。
儒家认为,生死均是自然的过程。既然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的事情,儒家就化解了人对死的恐惧;其次,把生死看作自然的事情,但不意味着不思考人的永恒价值。可见,儒家的生死观一方面化解了人对生死的恐惧。
(二)心理调节与人际认知原则
心理调节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儒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理调节思想。其典型特征为,强调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性,以自省修养提升心灵境界。儒家强调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主张通过涵养来实现自我成长,即自省主张;儒家有自己的身心调节技术,如静坐[6]。
儒家自我调节的核心是自省和身心控制。自省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把握的含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能够降低攻击行为。而自我把握,被定义为个人对于其生活中重要事件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具有自我把握能力的个体更有信心应对压力。儒家的静坐,性质上属于冥想性的身心调节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冥想类身心调整方法,对心理健康有确切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儒家的静坐强调认知对身心调整的指导。
对于人际认知原则或方式,儒家有自己的基本主张,这就是“忠恕”思想。所谓“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心理学角度看,“忠恕”是个体以自己的心理状态,推测、判断别人心理并进行相应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属于“推己及人”的过程。这与西方心理学中的“通情”思想有很大的差异[7],也可以为咨询者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辅导提供理论资源。
(三)社会生活技能与人格培养 “中庸”是儒家推崇的应对社会问题的原则。对于“中庸”的理解,历史上有两种:一是,“庸”为常,“中庸”为无过无不及的常道。二是,“中庸’,为时中、中用、合理的选择之意[7]。儒家的“中庸”原则,即当个体在做某件事情时,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为了更好地做某件事情,或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应折中性地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由此可见,“中庸”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随大流”、“混日子”,而是更协调地积极做事。从这个角度,“中庸”可以作为个体处理复杂问题的基本原则。
四、儒家心理健康研究方法
以古(儒家思想)为资源,以今(心理学)为目的,通过整理与发现,理论发展,操作与验证等环节完成。
整理与发现,即以心理健康的问题为参照,从浩繁的儒家思想中整理和发现可以适用于心理咨询的内容的过程。第一步,即是从儒家文献中整理和发现相关的内容。目前,中国传统思想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采取心理学取向—以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方法、目标来诠释中国古代思想问题,从中发掘营养,形成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是以古为今用和心理学思想原则来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心理)学史[8]。在研究目的上,要实现传统心理思想的心理学化,即从中国传统文化或思想中构造现代心理学理论,重在心理科学思维方式的贯穿[4],否则此类研究就不是心理学研究。这样既保证了研究问题本身的原本性,也体现出了心理学的特征。
理论发展即把“整理”和“发现”的儒家思想中具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以心理学的视野,给出现代的解释。操作化即把儒家思想中具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转变为可操作的心理学知识,因为当代心理学理论最大的特点是经验操作性。因此,还要对儒家心理健康的主张进行操作化研究,使之能够为来访者理解接受。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还要对其思想的构成因素,知识表达方式,领悟过程,行为体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规范化的程序。
验证,即儒家心理学理论操作化后,对其效果进行临床性的评价。这应采用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规范方式,评价操作过程和效果,最后才具有临床心理健康价值。
五、结语
就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健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尝试,不仅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结合,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即从儒家思想构建适合现代人特点的心理学理论,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完成。
从心理学科发展的规律看,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是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的互动结果。因此,要围绕儒家思想可能对心理健康有用的内容,对其操作程序、效果、可能的问题等等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
【注释】
[1]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0,132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1-2
[3]景怀斌.中国人心理调节模式及其文化原因[J].社会心理研究,1998(04):1-4
[4]景怀斌.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J].心理学报,2007(02):371-380
[5]李维武.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J].中国哲学史,2000(04):90-97
[6]景怀斌.儒家式应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6(01):126-134
[7]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J].孔子研究,2005(05):38-46
[8]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J].心理学报,1984(02):103-112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儒家指“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家自西汉成为中国主要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1],儒学(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2]
因此,研究中国人,或者解决中国人的问题,是不能回避儒家的。这样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发展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是中国社会文化的现实要求。从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天然联系看,文化是构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机因素,所以,要很好地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考虑从中国文化角度进行努力。
另外,近年来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问题,也源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信念与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启发。从历史事实看,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的核心。如果要研究中国人的信仰与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话,就不能不从儒家思想入手,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必须关注儒家。
一、研究儒家思想心理健康价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理论上看,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的可能性。首先,古代的知识有无现代价值,要看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心理(精神)有无共同或共通性,有了共同性,就有现代心理学运用的适应性。古今社会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心理内容的差异。但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先人与后人在价值观和其他心理上的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古代人有关的心理思想,对于现代人也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3]。
其次,从儒家思想的内容看,儒家思想可以为现代心理健康提供知识来源。从先秦到晚清,儒学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呈现出同心多面的形态,形成了人生儒学、伦理儒学、政治儒学等儒学分支[4]。儒家传统的根本关怀就是学习如何成为人。现代心理健康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们的成长[5]。这些问题与现代心理健康讨论的问题有相当一致性。从儒家思想中,特别是人生儒学中发掘心理健康资源就有可能性。
儒家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理念,同样可以成为构成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健康学说的哲学和文化基础,而且从西方心理咨询发展的经验看,也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营养。
二、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的定位
(一)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
这个问题与儒家思想的价值争议联系在一起。目前,不少人认为,儒家思想是过时的,对人的心理甚至有负面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儒家以苦困为成长方式的应对思想,对心理健康有确切的积极作用[6]。探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的目的,就是发掘儒家思想中积极的或者是适合心理健康需要的知识,并将其心理学化。
(二)儒家心理健康的作用定位
讨论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就应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儒家心理健康与其他学派的关系,不应是取代关系,而是补充关系。这同样如人本主义不能完全取代精神分析,认知学派不能取代行为主义学派一样。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健康价值,不是否定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或学科的价值,而是从心理健康与服务对象的文化更契合、学理更完善、技术更多样的角度提出的新尝试,也是心理健康的本土化研究。
三、儒家心理健康的内容
心理健康有矫正性和发展性两种工作思路,但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作用,带来富有效果的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和应对逆境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能够发挥其社会作用的人,文化化的人,富有工作成果的人,没有异常症状的人。据此,儒家可能在如下领域具有心理咨询价值:
(一)人生意义和生死教育
儒家的人生意义思想是从思考“天人关系”开始的。儒家认为人生来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在儒家看来,人的这一天然特性,规定了人就应当成为具有文化性的生命体。因此,应体认同和发展自己的善端,约情、养性、明心、力行,最后成为有德性之人。
儒家认为,生死均是自然的过程。既然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的事情,儒家就化解了人对死的恐惧;其次,把生死看作自然的事情,但不意味着不思考人的永恒价值。可见,儒家的生死观一方面化解了人对生死的恐惧。
(二)心理调节与人际认知原则
心理调节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儒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理调节思想。其典型特征为,强调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性,以自省修养提升心灵境界。儒家强调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主张通过涵养来实现自我成长,即自省主张;儒家有自己的身心调节技术,如静坐[6]。
儒家自我调节的核心是自省和身心控制。自省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把握的含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能够降低攻击行为。而自我把握,被定义为个人对于其生活中重要事件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具有自我把握能力的个体更有信心应对压力。儒家的静坐,性质上属于冥想性的身心调节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冥想类身心调整方法,对心理健康有确切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儒家的静坐强调认知对身心调整的指导。
对于人际认知原则或方式,儒家有自己的基本主张,这就是“忠恕”思想。所谓“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心理学角度看,“忠恕”是个体以自己的心理状态,推测、判断别人心理并进行相应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属于“推己及人”的过程。这与西方心理学中的“通情”思想有很大的差异[7],也可以为咨询者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辅导提供理论资源。
(三)社会生活技能与人格培养 “中庸”是儒家推崇的应对社会问题的原则。对于“中庸”的理解,历史上有两种:一是,“庸”为常,“中庸”为无过无不及的常道。二是,“中庸’,为时中、中用、合理的选择之意[7]。儒家的“中庸”原则,即当个体在做某件事情时,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为了更好地做某件事情,或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应折中性地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由此可见,“中庸”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随大流”、“混日子”,而是更协调地积极做事。从这个角度,“中庸”可以作为个体处理复杂问题的基本原则。
四、儒家心理健康研究方法
以古(儒家思想)为资源,以今(心理学)为目的,通过整理与发现,理论发展,操作与验证等环节完成。
整理与发现,即以心理健康的问题为参照,从浩繁的儒家思想中整理和发现可以适用于心理咨询的内容的过程。第一步,即是从儒家文献中整理和发现相关的内容。目前,中国传统思想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采取心理学取向—以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方法、目标来诠释中国古代思想问题,从中发掘营养,形成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是以古为今用和心理学思想原则来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心理)学史[8]。在研究目的上,要实现传统心理思想的心理学化,即从中国传统文化或思想中构造现代心理学理论,重在心理科学思维方式的贯穿[4],否则此类研究就不是心理学研究。这样既保证了研究问题本身的原本性,也体现出了心理学的特征。
理论发展即把“整理”和“发现”的儒家思想中具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以心理学的视野,给出现代的解释。操作化即把儒家思想中具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转变为可操作的心理学知识,因为当代心理学理论最大的特点是经验操作性。因此,还要对儒家心理健康的主张进行操作化研究,使之能够为来访者理解接受。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还要对其思想的构成因素,知识表达方式,领悟过程,行为体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规范化的程序。
验证,即儒家心理学理论操作化后,对其效果进行临床性的评价。这应采用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规范方式,评价操作过程和效果,最后才具有临床心理健康价值。
五、结语
就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健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尝试,不仅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结合,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即从儒家思想构建适合现代人特点的心理学理论,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完成。
从心理学科发展的规律看,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是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的互动结果。因此,要围绕儒家思想可能对心理健康有用的内容,对其操作程序、效果、可能的问题等等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
【注释】
[1]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0,132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1-2
[3]景怀斌.中国人心理调节模式及其文化原因[J].社会心理研究,1998(04):1-4
[4]景怀斌.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J].心理学报,2007(02):371-380
[5]李维武.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J].中国哲学史,2000(04):90-97
[6]景怀斌.儒家式应对对心理健康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6(01):126-134
[7]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J].孔子研究,2005(05):38-46
[8]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J].心理学报,1984(02):103-112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