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教学中如何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课文教学为平台,学习写作技巧。如材料的选择及组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下文的衔接等写作技巧;在课文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基石,搭建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桥梁。通过品味精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特殊经历及课文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阅读;写作;品味语言;学习积累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细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也许你会发现,阅读理解和写作在试卷上占的分数比重比较大。除了第I卷的1-4小题(共12分)、第II卷的名句名篇默写题(5分)、第六大题语言表达运用18-20小题(15-18分)外,剩下的题目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了。150分的题目,就有118分左右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其实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重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我认为在语文课文教学中,除了单独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外,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又结合对文章(尤其是美文)的阅读给学生以写作方面的指导,慢慢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把读、写联系起来的良好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课本中,不乏优秀的文章。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拿来主义》、《项脊轩志》等,这些文章或结构安排巧妙得体,如巧设悬念、首尾呼应、过渡自然、铺垫与照应等;或材料的选择及组织精当;或语言优美,堪称典范等等。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
  1. 以课文教学为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我结合具体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题目的选取、中心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及组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下文的衔接等写作技巧。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抓住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特点——首尾照应,浑然一体——指导学生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在学习郁达夫 《故都的秋》时,我抓住这篇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赏析散文”的同时,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景抒情”。我让学生在赏析文章后,抓住一至三个景物描写家乡的秋,要求抓住景物特点抒写自己的情怀。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着重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感悟母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爱的理解。文中母亲对我的爱是通过一些小事体现出来的,可谓事小情浓。我借机教学生选材和组材,并让学生以“设想父(母)爱”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我结合本文的结构特点——先破后立、破中有立,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改变他们写作议论文的一贯的结构形式:提出论点——分析讲理——总结全文。在教学《庄周买水》时,我结合文章立意深刻——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构思精巧——故事新编的形式等特点,从立意、构思等方面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使学生走出立意肤浅、构思平淡无奇的怪圈。在教学《剃光头发微》时,我结合本文选材立意大中取小、因小见大的突出特点,指导学生立意、选材,即随时关注生活中的事情,依靠联想,把具体的小事与重大社会问题挂起钩来。在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我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方法。文章写了与“项脊轩”有关的生活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文章的第三段围绕一个“悲”字写,为了突出“悲”情,作者选取了叔伯分家、母亲关心姐姐、祖母对“我”的期望等几个片段来写,家庭的变迁、母亲及祖母的去世令“我”“悲”从心中生。
  高中阶段选编的课文不乏美文,在写作技巧方面可以给学生很好的借鉴,教师若能注意到这一点,并充分利用好它,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以品味語言为基石,搭建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桥梁 学生的作文,语言往往平淡无味,经不起咀嚼、推敲,有的学生甚至把方言带到作文中,不伦不类。究其因,主要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尚弱,他们不知道如何让语言“美”起来。因此,在一些美文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语言的品味上。通过品味精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借机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慢慢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我把语言的品味设计为教学重点之一。《荷塘月色》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物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得益于作者对语言的巧妙运用。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微风过处,送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教学《荷塘月色》时,我除了引导学生品味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外,还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训练学生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写景状物,以提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语言的魅力。
  品味语言是基石,它可以搭建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桥梁。在课文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引子,让学生在读、想中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妙处,学习作者提升语言魅力的方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3. 结合作者的特殊经历及课文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时常感觉没有材料,关键的问题是他们平时不注意也不会积累材料。其实,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一些文章蕴涵着写作素材,尤其是文言文。这些写作素材或蕴涵在作者的经历中,或蕴涵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中。我结合对具体文章的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介绍作者的经历时,我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以及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事例,并把材料与“爱国”、“骨气”、“顽强”、“毅力”等话题联系起来。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文章时,我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了解人物的事迹,并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内容要点,然后把各内容要点与相应的话题联系起来,如“爱国”、“口才”、“责任”、“劝谏艺术”等话题。
  培养和提高听、读、说、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在课文教学中如能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更让学生变“怕”作文为“爱”作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工民建施工是建筑业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工民建施工的技术和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建设速度、建设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施工的工艺和规范,以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质量;措施  工民建筑在我国建筑业中占有重要核心地位。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工民建筑的
期刊
【摘 要】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激增,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知识,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学需要开放性。对文本开放、对学生生活实际开放,要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学生的整个世界,关注语文与生活的沟通、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学习环境中,以适应开放性社会的发展趋势。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可是,在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小学生普遍对作文不感兴趣。他们写作文时欲说无话,欲写无词,素材泛味,胡乱编造,应付交差。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小学生作文的水平呢?  1. 指导学生观察,激发观察事物的兴趣,使其愿观察,爱观察 如秋天到了,大自然万物成熟,田野的庄稼,使人感到丰收的喜悦;山上的野果,使人垂涎欲滴 ……这时,把学
期刊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1. 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
期刊
【摘 要】文章中首先引入L等差数列组集合的概念,把素数分布范围压缩到L等差数列组集合中来,以便研究素数分布的规律性;并推导出素数的个数公式和素数分布的规律性。  【关键词】L等差数列组集合;行内素数;行内合数;素数个数公式  1. L等差数列组集合概念的引入 先把数列5+2(N-1)展开后,以每15个数为一组划分这个数列若干段,然后每一个段的15个数对齐地排列起来,就会得到由这15个等差数列5+3
期刊
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课堂,一改往日的传统教学形式,它所要求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见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语文教学核心是语言的运用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教语言。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
期刊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呢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1. 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
期刊
【摘 要】农村学校要改变教学结构,要跟上时代步伐,要与外面世界接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化学  农村中学的实验设施比较差,没有学生实验室,药品过期甚至没有的情况比比皆是,实验仪器缺少,学生无法自己动手做试验。简单的实验教师还可以演示一
期刊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