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一生

来源 :党史博采(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何叔衡时,只要略知中共党史的人都会知道此人的,因为他是中共“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的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代表全国当时57名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有28岁的毛泽东,另外一位便是45岁的何叔衡,何是当时13名代表中的年长者,何叔衡甚至比陈独秀还大3岁。后来党史界与各方研讨依据13名代表在中共历史中的作用进行排名,依次为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整体推进和分科深入相结合的过程。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实践,是以高度组织化的政党力量,进行整体推进的努力;而哲学、
立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典大师的批判,分析和探讨消费社会背景下人发展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为在摆脱匮乏以后在物质充裕的消费社会出现的人与自然之间新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定位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一个战略任务。如何以制度力量构建出一个服务型执政党,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显然任务急迫。为此,在理论与实践上需要从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