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市场对高等学校专业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加强,但现行的专业设置及调整又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本科专业设置的教育价值观、市场预警机制、劳动力市场、人才培养多样化及专业特色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的原则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本科专业设置 原则
从1963年开始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最近一次是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的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9种,减削幅度超过一半。但在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缺乏科学论证,等等[1][7]。那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时究竟需要遵从怎样的原则才能规避或减少问题和矛盾?我试图从市场化视角出发,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
一、实现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基本价值的信念和理想。在高等教育思想史上,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知识或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2]。
这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各有侧重,各有利弊。个人本位对个人的尊重,对个体权利的推崇,有利于在高等教育中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重视个体潜能的发展,但同时也反映出其缺乏共同目标指引的缺陷,毕竟社会的发展需要向心力;知识本位提倡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有利于在高校实践中突显学术和科学的价值,但却存在脱离社会之嫌;社会本位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有利于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但同时也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并可能违背知识的内在逻辑。
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始终受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我国,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照搬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强烈的作用,过去在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时段性的成绩,但在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着由于自身价值定位而带来的瓶颈,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知识、为个人、还是为社会?答案众说纷纭,我认为是三者的结合。在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加速国际化的今天,高等教育既要发挥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科学知识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又要重视教育过程中对个体自由天性的尊重,以及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突出对社会的凝聚提升作用,那么,对三种价值观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取其优点,避开缺点,将三者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来指导我们在专业设置理念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无论任何时候,人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忽视对人个性的发展、对自由的追求等,导致对人自身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今天,我们在选择、认定专业设置理念时,不但要吸取三种价值观的优势,而且要突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为没有个人潜能的发挥,就不可能有对文化的创新,不可能有社会的不断前进。良好的个人素质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3]。
二、专业设置预测要与市场预警机制紧密结合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力供求的数量和结构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基本一致,才能使劳动力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所以,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要对劳动力市场作深入的调查和预测。要加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在立足于现实,解决已有问题的情况下,兼顾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使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够引导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何为市场预警机制?顾名思义,就是一套用于快速捕捉市场变化的系统或管理行为,它的任务就是告诉社会: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对于高校来说,专业设置预测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市场的变化,学者们已经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专业设置预测受哪些因素影响。招生和就业率是市场对高校专业设置最鲜明的反馈,如果没有将招生和就业情况真实及时地反映在市场上,没有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高校对专业设置就很难作出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的反应和预测。一个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将从源头上提升高校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通过提升市场预测质量这个源头去改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让高校由事后的被动应对变为事前的主动掌控。所以,高校如果要对专业设置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时,就要重视对市场预警机制的研究,将专业设置的预测与市场预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加强高校专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但不能盲从市场
高等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而专业是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纽带之一,高校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而满足社会的需求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目前,我国一部分高校由于热衷于追求专业齐全,盲目适应市场,致使专业设置出现雷同等现象屡见不鲜[4]。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必须作出积极响应,在其设置和调整方面要努力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但同时,也要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不能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当作高校专业设置的唯一依据,不能盲目跟随市场变化。
首先,市场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如自发性、灵活性特点及盲目性等缺陷。周远清指出:“高等教育的某些活动规律,如超前性,周期性,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4]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其各自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去消除这种矛盾,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调和,尽量减少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者,市场经济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盲目性缺陷,高校在专业增设及调整时,不能被市场的表象所迷惑而盲从市场。
其次,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技师或工人。本科教育的学术性决定了一些专业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性专业,而这些基础理论在市场层面很难得到及时而准确的反馈,但从科学发展的逻辑角度讲,这些专业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在专业设置及调整时要进行宏观统筹,要在尊重知识内在逻辑的同时,力求适应市场变化。
四、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协调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其中第四次主要力图解决的就是“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有的(专业)名称欠科学、不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5]等问题。如今,高校的通才和专才之争又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课程设置的影响。
专业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密切联系的,支撑专业的基础元素是课程,专业口径的拓宽无疑必须依靠课程来实现;同时,通才与专才首先可以通过知识面与职业适应能力面来考查,在高等教育学领域,可将通才看作是广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专才则是狭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来分析,专才在确定的专业方向上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去工作,而通才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则较多的依靠自己的一般能力去工作。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3],上述所谓的专才的专门知识、技能和通才的一般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高校专业口径的宽窄导致的,而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转变以往的课程观念,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在广博的基础之上,拓宽专业口径,是学生在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上,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各有所长。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而且能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五、高校自身优势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加州大学原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有益的专业,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如果不追求卓越,就会平庸。在考虑自己的专业布局时,大学不应该追求专业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6]。每个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呈现出其独特的背景,一些高水平的学校在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时都会作SWOT分析,即对学校本身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学校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进行定位,专业设置也类似于此,在新设一个专业时,我们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有充分的条件来办好这个专业,能否在可见的未来办出高水平?要设置的专业和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只有学校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才能集中力量办出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晓村,鲍建强.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任丽清,李世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55-58.
[4]周远清.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364-365.
[5]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2.
[6]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
[7]阳容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于调控研究[学位论文][D].上海:高等教育学专业,2006.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本科专业设置 原则
从1963年开始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最近一次是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的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9种,减削幅度超过一半。但在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缺乏科学论证,等等[1][7]。那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时究竟需要遵从怎样的原则才能规避或减少问题和矛盾?我试图从市场化视角出发,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
一、实现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基本价值的信念和理想。在高等教育思想史上,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知识或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2]。
这三种高等教育价值观各有侧重,各有利弊。个人本位对个人的尊重,对个体权利的推崇,有利于在高等教育中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重视个体潜能的发展,但同时也反映出其缺乏共同目标指引的缺陷,毕竟社会的发展需要向心力;知识本位提倡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有利于在高校实践中突显学术和科学的价值,但却存在脱离社会之嫌;社会本位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有利于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但同时也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并可能违背知识的内在逻辑。
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始终受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我国,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照搬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强烈的作用,过去在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时段性的成绩,但在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着由于自身价值定位而带来的瓶颈,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知识、为个人、还是为社会?答案众说纷纭,我认为是三者的结合。在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加速国际化的今天,高等教育既要发挥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科学知识保存、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又要重视教育过程中对个体自由天性的尊重,以及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突出对社会的凝聚提升作用,那么,对三种价值观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取其优点,避开缺点,将三者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来指导我们在专业设置理念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无论任何时候,人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忽视对人个性的发展、对自由的追求等,导致对人自身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今天,我们在选择、认定专业设置理念时,不但要吸取三种价值观的优势,而且要突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为没有个人潜能的发挥,就不可能有对文化的创新,不可能有社会的不断前进。良好的个人素质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3]。
二、专业设置预测要与市场预警机制紧密结合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力供求的数量和结构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基本一致,才能使劳动力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所以,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要对劳动力市场作深入的调查和预测。要加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在立足于现实,解决已有问题的情况下,兼顾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使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够引导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何为市场预警机制?顾名思义,就是一套用于快速捕捉市场变化的系统或管理行为,它的任务就是告诉社会: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对于高校来说,专业设置预测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市场的变化,学者们已经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专业设置预测受哪些因素影响。招生和就业率是市场对高校专业设置最鲜明的反馈,如果没有将招生和就业情况真实及时地反映在市场上,没有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高校对专业设置就很难作出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的反应和预测。一个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将从源头上提升高校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通过提升市场预测质量这个源头去改善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让高校由事后的被动应对变为事前的主动掌控。所以,高校如果要对专业设置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时,就要重视对市场预警机制的研究,将专业设置的预测与市场预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加强高校专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但不能盲从市场
高等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而专业是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纽带之一,高校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而满足社会的需求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目前,我国一部分高校由于热衷于追求专业齐全,盲目适应市场,致使专业设置出现雷同等现象屡见不鲜[4]。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必须作出积极响应,在其设置和调整方面要努力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但同时,也要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不能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当作高校专业设置的唯一依据,不能盲目跟随市场变化。
首先,市场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如自发性、灵活性特点及盲目性等缺陷。周远清指出:“高等教育的某些活动规律,如超前性,周期性,专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4]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其各自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去消除这种矛盾,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调和,尽量减少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者,市场经济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盲目性缺陷,高校在专业增设及调整时,不能被市场的表象所迷惑而盲从市场。
其次,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技师或工人。本科教育的学术性决定了一些专业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性专业,而这些基础理论在市场层面很难得到及时而准确的反馈,但从科学发展的逻辑角度讲,这些专业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在专业设置及调整时要进行宏观统筹,要在尊重知识内在逻辑的同时,力求适应市场变化。
四、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协调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其中第四次主要力图解决的就是“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有的(专业)名称欠科学、不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5]等问题。如今,高校的通才和专才之争又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课程设置的影响。
专业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密切联系的,支撑专业的基础元素是课程,专业口径的拓宽无疑必须依靠课程来实现;同时,通才与专才首先可以通过知识面与职业适应能力面来考查,在高等教育学领域,可将通才看作是广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专才则是狭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来分析,专才在确定的专业方向上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去工作,而通才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则较多的依靠自己的一般能力去工作。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3],上述所谓的专才的专门知识、技能和通才的一般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高校专业口径的宽窄导致的,而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转变以往的课程观念,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在广博的基础之上,拓宽专业口径,是学生在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上,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各有所长。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而且能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培养。
五、高校自身优势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加州大学原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有益的专业,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如果不追求卓越,就会平庸。在考虑自己的专业布局时,大学不应该追求专业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6]。每个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呈现出其独特的背景,一些高水平的学校在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时都会作SWOT分析,即对学校本身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学校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进行定位,专业设置也类似于此,在新设一个专业时,我们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有充分的条件来办好这个专业,能否在可见的未来办出高水平?要设置的专业和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只有学校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才能集中力量办出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晓村,鲍建强.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任丽清,李世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55-58.
[4]周远清.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364-365.
[5]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2.
[6]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
[7]阳容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于调控研究[学位论文][D].上海:高等教育学专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