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jack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经济学中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周期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存在一定协同性。
  【关键词】股票市场;宏观经济;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协同性
  一、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分析
  理论上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股票市场发展水平,反过来,股票市场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这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体现。从欧美一些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国家来看,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与股票市场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波动有一定影响,同时股票市场波动也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所以,很多国家将股票市场看作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经济投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周期决定着股票周期,具体是通过上市公司、投资者等市场主体行为影响股票市场。以上市公司为例,其具备股票发行的权利,是股票市场交易的卖方。宏观经济环境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而上市公司价值由其自身的经营业绩所决定。其中,股票代表着上市公司的自身价值。可见,上市公司若想提高自身的价值,就需要一个适合的宏观经济环境来发展、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最终影响股票价格,及其运行周期变化。当宏观经济从复苏转向繁荣时,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阶段,此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外部环境较之过去有所改善,货币供给、筹资环境相对宽松,市场需求量大,商品价格随之上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随之提升,从而提高自身公司的股票价值,股票市场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反之,当宏观经济从繁荣向衰退转变时,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转差,公司股票价值下降,导致股票市场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由此可知,股票市场随宏观经济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宏观经济周期决定着股票市场周期。
  第二,股票市场作用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周期决定股票市场周期,但股票市场并不是被动受宏观经济制约,对宏观经济运行有反作用力。市场经济下,股票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其通过投资机制、融资机制等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以融资机制为例,根据通过马尔科·帕加诺提出的 AK 模型理论,股票市场是一个有效融资制度,它可以使储蓄资金向投资转化,达到内生增长的效果。而且,通过股票市场可以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数据收集与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评价国民经济发展、衡量宏观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整体情况。所以,这里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为了更清楚了解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收集整理1992年-2013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上证指数年末收盘价数据,如表1所示。然后,利用相关数字处理软件,将表1转化为曲线图,如图1所示,便于更清楚的观察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
  表1 1992年-2013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上证指数年末收盘价统计表
  


  2.数据分析
  根据图1曲线图,运用经济学中的周期理论分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关系。首先,采用“谷—谷”分析法将曲线图中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时间段划分为一个周期,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周期分析。
  宏观经济周期划分:从1992年-1999年为一个周期;从2000年-2007年为一个周期,从2008年-2013年为一个周期。总体上,中国观宏观经济在此年间共经历了3个周期。股票市场周期划分:从1992年-2000年为一个周期;从2001年-2005年为一个周期;从2006年-2008年为一个周期;从2009年-2013年为一个周期。总体上,中国股票市场在此年间共经历了4个周期。从周期划分结果看,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周期存在部分重合时间,表明存在协同性。
  除了考虑周期划分问题外,还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情况的对比结果。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相同的年段有1993年-1995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从1992年-2013年,22年间一共有9年走势重合。经计算,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情况的吻合度约40%。
  3.结果探讨与归纳
  第一,从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来,1996年-2005年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情况基本是相背离的,只有1999年-2001年期间有短暂的重合,都表现出上行的发展趋势。在10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当宏观经济下行时,股票市场反弹上行;当宏观经济上行时,股票市场反而遇冷下行,二者背离的趋势比较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第一,政策原因。在1996年-1999年期间,我国进行了以国企改革为核心的二次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了市场经济效率,改善了经济微观基础,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市场预期,使股票市场反弹上行;第二,制度原因。当时,我国股票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股票市场的运行体制、机制等还不成熟,暴露的问题较多,且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股票市场长时间脱离宏观经济运行;第三,本质原因。虚拟经济发展起来,因其独立性及特有的经济属性,使其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而形成自我的内在动力,且能很好的支持自我经济的运转、循环,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第二,从2006年-2013年,中国宏觀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的背离程度逐渐缩小,且股票市场发展先于宏观经济发展走势。这样的表现,同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周期理论有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当宏观经济上行时,股票市场与之一样上行;宏观经济下行时,股票市场与之一样下行。而且,股票市场涨跌先于宏观经济走势变化。也就是说,宏观经济从繁荣转向衰退前,股票市场预先见顶并先于宏观经济出现下跌情况;宏观经济进入衰退周期后,股票市场一致下行;宏观经济借助有利的经济政策而表现出好转趋势时,股票市场一致上扬。   第三,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情况的吻合度约40%。尽管存在着一定的正关联性,但是它们之间表现出相背离的运行态势有较长时间,长期处于负关联性状态。由此可知:从长期角度看,纵观1992年-2013年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证指数年末收盘价数据,中国宏观经济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正关联性与负关联性交替出现;从短期角度看,中国中国宏观经济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主要通过1993年-1995年、2005年-2008年和2010年-2013年等年间的曲线关系图表现。
  第四,通过GRANGER 因果关系理论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变化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得知:1999年-2013年期间,当宏观经济上行时,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走势与股票市场之间GRANGER 因果关系是不明显的,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涨跌变化基本不产生影响,呈现负相关的背离关系;当宏观经济下行时,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涨跌变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存在明显的GRANGER 因果关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05年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提高了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从而增强了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走势“晴雨表”的作用,这与周期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总之,中国股票市场受制度完善度不高、监管不到位、依赖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运行效率始终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周期关系,造成二者周期多数时间处于负相关的背离关系。尽管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涨跌变化的周期重合率有40%,有一定的正关联性,但这种正关联性并不强。中国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涨跌变化可以产生周期性影响,但是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变化的协同度不高。所以,中国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正关联性较弱,应从股票市场方面找原因。基于这样的考虑,只有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完善、日渐成熟的股票市场,才能对宏观经济走势变化做出正确反映。所以,应当从周期理论角度看待中国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性,采取有效的股票市场改革措施,制定完善的运行机制、制度,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这样才能避免股票市场大起大落,与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周期理论一致,将理论关系变为现实关系,真正发挥出正相关关系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周期理论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这一理论关系,结合具体数据,实证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变化与股票市场涨跌情况的关联性。通过数据分析与探讨,得知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主要原因归于不成熟、不完善的股票市场。对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中国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断完善股票市场,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中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变化的敏感度,表现出积极的正关联性,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
  [1]陈守东,易晓溦,刘洋. 政策不确定下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 当代财经,2014,(01):45-55.
  [2]张培源.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 经济问题,2013,(03):46-50+68.
  [3]陈花. 基于复杂网络的股票之间有向相关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陈其安,张媛,刘星. 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与股票市场波动性——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家,2010,(02):90-98.
  [5]张妮,杨一文. 基于Copula理论的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相关性研究[J]. 价值工程,2014,(33):3-6.
  [6]柯益清. 淺谈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J]. 商业故事,2015,(03):102.
  作者简介:

佘伦(1980—),男,汉族,籍贯:四川宜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其他文献
方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笔珍贵遗产 ,它既是政治家治理社会 ,了解民情的重要依据 ,也是文人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特别是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提供了许多有
【摘 要】物业公司作为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范畴,其经营宗旨就是为住户提供服务,而物业公司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直接反映其自身的服务水平,还能决定其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前物业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与不足入手,进一步提出物业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今后的物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參考依据。  【关键词】物业公司;内部控制;具体对策  近几年
【摘 要】对于医院审计、医保审计等各种需要消耗大量内存的审计工作来讲,64位系统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但是当前国家审计署所研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是基于32为系统的,在一定程度上让计算机软硬件都发挥不出应有的优势,使得审计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在文中就如何在64位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2011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场审计实施系统;64位系统;安装  一般情况下,现场审计实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因缺少“独处”时间而导致自制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缺失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现象观察等方法,依据儒家思想中“慎独”的精神,分析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忽
通过对H省S市立法权行使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设区的市立法权行使面临的共性问题。为了尽快将S市立法权行使纳入法治化轨道,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进
澳门特区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行,确立了文化遗产权的法律概念,将公开咨询确定为强制性法律程序,制度变迁之下将文化遗产作为经济策略对待。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效
【摘 要】隨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了保证其良好发展的基础。近些年来,财务制度经过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之后日趋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也体现的愈加明显,并逐渐成为优化各项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管理;作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