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就像鱼生活在水里。我们在文化中成长,文化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我们属于文化,文化又由我们体现和创造,我们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谈论文化。然而,文化究竟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热影响了全部的社会科学研究,文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文化研究大致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随后流传并影响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1963年理查德·霍加特创建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80年代后英国的这种文化研究思路和方法传到了美国,并在美国被进一步扩展和丰富,随后对西方国家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90年代后文化研究经过澳洲,再经过台湾、香港传入中国内地,很快在中国也形成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文化研究热。总之,“文化成了现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史。英国当代著名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指出:“最接近的词源是拉丁文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colere。Colere具有一系列的意涵:居住(inhabit)、栽种(cultivate)、保护(protect)、朝拜(honour with worship)。” “英文中‘culture’这个词的一个原始意义就是‘耕作’(husbandry),或者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coulter’与‘culture’是同源词,意为犁锋(刀)。”另一位英国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则认为,“如果文化的原始意义是耕作,那么它既暗示着规范,又暗示着自然生长。文化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东西,但是被改变的材料拥有其自己独立的存在,这又给予了它类似于自然之反面的东西。”“人的本性与一片甜菜根不尽相同,但是它像田地一样需要耕作——以至于当‘文化’这个字眼将我们从自然转向精神的时候,它也暗示了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密切联系。”“‘文明’减少了民族差异,而‘文化’却使得它们更为突出。”
“文化”作为学术用语,最早见于英国人泰勒1867年所著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六年之后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系统的阐释: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稍后,克拉伯与克拉拉在其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分析了160多个有关文化的定义,最后他们的结论是: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体系一方面可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文化是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作为过程结果的状态: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标志。文化只属于人类,不属于个人。”当代文化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则这样解释文化:“文化是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他同意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因此,他说:“文化乃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多年来学者专家有关文化的定义更是数以百计,但有一个定义引得了更多人的认同,即“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总和”。文化既包括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也包括人类积累下来的有形的成果。“文化不是附加在已经完成进化或最后完成进化的动物身上,而是这种动物自身产生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心的组成部分。这个缓慢的、持续的、几乎像冰河流动一样的、经过冰川时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以在其进化过程中发挥主要的指导性作用的方式改变了进化中的人类所承受的选择性压力的均衡。”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按一定的方式结构而成。文化至少应当具有三层意义:思想、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关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全体人类);关于知性的作品与活动,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后者通常是现在最普遍的用法:“culture”是指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刻、戏剧与电影。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主要指封建王朝的“文治教化”,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当然,“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流行,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则据说源于日本。
中国近代,最早谈及文化的是谁,尚不清楚。严复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讲义》中论及文明,但未提及文化:
既言文明,须考吾国所转译之文字,西文当何字,并当详其本义所从,始知西国所谓文明,究是何等境界。今问在坐诸公,有知文明在西文中为何字者乎?文明者,西人谓之civilization。更问有知其字之原者乎?案其字乃与city市府或城邑之字,同源于拉丁之cititas,所谓一邑之众是已。可知西人所谓文明,无异言其群之有法度,已成国家,为有官团体之众。其人之动作云为必与如是之团体社会相宜,怀刑畏法,有敬重国家、抚翼同类之德心,必如此,而后乃称文明人也。
显然,在这里文明与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稍后,中国学者对文化进行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和阐释。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切内容。”梁漱溟说:“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胡适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陈友仁说:“文化有物质的精神的两方面之表现。”这大概是我国较早提及的有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1940年费孝通翻译了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该书的许多内容已先期在天津的《益世报》上发表过。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含有两大主要成分——物质的和精神的,即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周作人说:“盖精神为物,不可自见,必有所附丽而后见。凡诸文化,无不然矣,而在文章为特著。”鲁迅在1907年作《文化偏至论》时,对文化一词并无界定,但其用意大体已与近代相同:“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文明亦不能无偏至。”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国近代文化与文明常常在一起混用。杨东莼索性说:“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叫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生产出来的精神的生活方式,即由社会的 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做精神文化。要这样解释文化这个名词,才能获得这个名词的真义。”
解放后30年,我国有关文化的研究非常薄弱,几乎是空白。这时期有关文化的定义也一直沿用解放前的所谓广义与狭义之分。据1979年版的《辞海》载:“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翻开英文词典,“culture”一词有下列四种意思:(1)文化;精神文明。(2)教养;陶冶;修养。(3)栽培;养殖;养育(培养)。(4)耕作。再翻开汉英字典,“文化”可以译为“civilization; culture; education”。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具有如下三种主要意思:(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可见,英文的“culture”与汉语的“文化”并不对等,其中的差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加以辨析。
总之,我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可以将文化划分成不同的层面: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世界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热影响了全部的社会科学研究,文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文化研究大致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随后流传并影响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1963年理查德·霍加特创建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80年代后英国的这种文化研究思路和方法传到了美国,并在美国被进一步扩展和丰富,随后对西方国家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90年代后文化研究经过澳洲,再经过台湾、香港传入中国内地,很快在中国也形成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文化研究热。总之,“文化成了现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史。英国当代著名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指出:“最接近的词源是拉丁文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colere。Colere具有一系列的意涵:居住(inhabit)、栽种(cultivate)、保护(protect)、朝拜(honour with worship)。” “英文中‘culture’这个词的一个原始意义就是‘耕作’(husbandry),或者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coulter’与‘culture’是同源词,意为犁锋(刀)。”另一位英国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则认为,“如果文化的原始意义是耕作,那么它既暗示着规范,又暗示着自然生长。文化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东西,但是被改变的材料拥有其自己独立的存在,这又给予了它类似于自然之反面的东西。”“人的本性与一片甜菜根不尽相同,但是它像田地一样需要耕作——以至于当‘文化’这个字眼将我们从自然转向精神的时候,它也暗示了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密切联系。”“‘文明’减少了民族差异,而‘文化’却使得它们更为突出。”
“文化”作为学术用语,最早见于英国人泰勒1867年所著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六年之后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系统的阐释: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稍后,克拉伯与克拉拉在其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分析了160多个有关文化的定义,最后他们的结论是: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体系一方面可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文化是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作为过程结果的状态: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标志。文化只属于人类,不属于个人。”当代文化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则这样解释文化:“文化是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他同意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因此,他说:“文化乃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多年来学者专家有关文化的定义更是数以百计,但有一个定义引得了更多人的认同,即“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总和”。文化既包括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也包括人类积累下来的有形的成果。“文化不是附加在已经完成进化或最后完成进化的动物身上,而是这种动物自身产生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心的组成部分。这个缓慢的、持续的、几乎像冰河流动一样的、经过冰川时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以在其进化过程中发挥主要的指导性作用的方式改变了进化中的人类所承受的选择性压力的均衡。”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按一定的方式结构而成。文化至少应当具有三层意义:思想、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关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全体人类);关于知性的作品与活动,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后者通常是现在最普遍的用法:“culture”是指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刻、戏剧与电影。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主要指封建王朝的“文治教化”,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当然,“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流行,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则据说源于日本。
中国近代,最早谈及文化的是谁,尚不清楚。严复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讲义》中论及文明,但未提及文化:
既言文明,须考吾国所转译之文字,西文当何字,并当详其本义所从,始知西国所谓文明,究是何等境界。今问在坐诸公,有知文明在西文中为何字者乎?文明者,西人谓之civilization。更问有知其字之原者乎?案其字乃与city市府或城邑之字,同源于拉丁之cititas,所谓一邑之众是已。可知西人所谓文明,无异言其群之有法度,已成国家,为有官团体之众。其人之动作云为必与如是之团体社会相宜,怀刑畏法,有敬重国家、抚翼同类之德心,必如此,而后乃称文明人也。
显然,在这里文明与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稍后,中国学者对文化进行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和阐释。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切内容。”梁漱溟说:“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胡适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陈友仁说:“文化有物质的精神的两方面之表现。”这大概是我国较早提及的有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1940年费孝通翻译了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该书的许多内容已先期在天津的《益世报》上发表过。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含有两大主要成分——物质的和精神的,即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周作人说:“盖精神为物,不可自见,必有所附丽而后见。凡诸文化,无不然矣,而在文章为特著。”鲁迅在1907年作《文化偏至论》时,对文化一词并无界定,但其用意大体已与近代相同:“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文明亦不能无偏至。”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国近代文化与文明常常在一起混用。杨东莼索性说:“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叫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生产出来的精神的生活方式,即由社会的 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做精神文化。要这样解释文化这个名词,才能获得这个名词的真义。”
解放后30年,我国有关文化的研究非常薄弱,几乎是空白。这时期有关文化的定义也一直沿用解放前的所谓广义与狭义之分。据1979年版的《辞海》载:“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翻开英文词典,“culture”一词有下列四种意思:(1)文化;精神文明。(2)教养;陶冶;修养。(3)栽培;养殖;养育(培养)。(4)耕作。再翻开汉英字典,“文化”可以译为“civilization; culture; education”。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具有如下三种主要意思:(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可见,英文的“culture”与汉语的“文化”并不对等,其中的差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加以辨析。
总之,我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可以将文化划分成不同的层面: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世界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