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这不仅影响了她们的就业质量,而且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和压力。本文通过对当前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难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以及由此给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困扰,提出了排除女大学生就业难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帮助女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316-02
一、当前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现状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格外引人注目,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相对以前更是难上加难,就业形势也是更具严峻l生和残酷性。近几年来,就业——这一热门词汇以极高的姿态跃于人们的眼前,这一话题也顺势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更是当前最棘手的难点问题之一。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翻倍增长,与此同时,毕业生待就业率也在不断地增长,这说明了毕业生的增长数量与职位的需求量不成正比,而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更容易碰到各种壁垒,如:用人单位提出性别要求、刻意提高女大学生的录用门槛、劳动合同中对女大学生提出的苛刻要求等,这也就使得女大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造成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由于某些工种的限制或者人为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了性别上的要求,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同时也减少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另外,从男女性格上来说,通常情况下,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心思更细腻,她们会为了找工作提前做诸多高成本的准备,比如:女大学生在外表上会花更多心思,她们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通常不惜成本买一些高档的服装、修剪时尚的发型、讲究化妆等,这些即人们茶余饭后常聊的“包装”问题。另外,在制作个人简历方面,女大学生通常也是投入更多,尤其是金钱上的投入,她们为了让简历更引人注目,有时花高价请人做精美的简历,又影印了较多数量,随后就是到处投放。女大学生的种种行为和心理其实也暗示着她们对未来的工作有着更高的期待,她们在无意中便会把就业的起点定得更高,而当她们在应聘过程中受挫,就业现状不够理想时,则呈现出偏低的就业率,而伴随女大学生偏弱的综合竞争力出现的则是较差的就业质量,最终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简而言之,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普遍体现出以下特点:1、性别歧视;2、就业率偏低;3、竞争力偏弱;4、就业质量偏差;5、期望值过高。而这些特点也正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三、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表现
(一)、传统思想与现代需求的矛盾。受到工作找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等封建思想和观念的冲击,有些人把女性这一角色定位为“家庭的服务者”,即女性要把时间和青春花在照顾一家老小上,这样一来,女性则是以家庭生活为唯一中心。而现在的部分女大学生也正是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自己找个有钱的丈夫,有个稳定的家庭,哪怕是没有工作也没关系,因此,她们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然而在挖掘人才、重视能力、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如果女大学生自身缺乏独立、自主、自强的能力,只想着依靠家人生活,把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掌控,这将导致女大学生与社会群体的严重脱节。
(二)、找工作与找关系的矛盾,即找工作就是找关系。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具有依赖性,当她们遇到困难时通常会显得着急、焦虑、恐惧、怯弱,在面对就业这一艰巨问题时,女大学生更倾向于依赖家长或朋友的帮助,总希望能通过找关系、拉拢领导,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比较舒适、稳定、轻松的岗位。此外,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以及哺育、抚养子女成长的义务,找个有关系的工作单位也便于她们日后兼顾家庭。因此,很多女大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都是先找关系或者找领导。
(三)、就业与择业的双重矛盾,即不管工作需求适不适合应聘者,先“抓”住个工作再说。由于当前的就业压力较大,无论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传统行业,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新兴行业,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找到了工作,也有可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尴尬。当前,在面临毕业的女大学生中,很多人都默认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她们认为女性的青春是有限的,她们无法像男性那样不断地跳槽或应对挑战。因此,诸如公务员、事业单位或高校教师等稳定又有社会地位的工作是大多数女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另外,有些女大学生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有个充裕的生活,在考虑就业问题时只要工资高、待遇好就行,几乎忽略了要结合自身所学、展现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女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希望尽快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岗位所需条件与自己所学专业未必对口并不是太在意,甚至出现很多女大学生到完全陌生的领域工作的情况,这些不利因素易使女大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她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适应新岗位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女大学生认为择业更为重要,在求职过程中十分注重自身的能力、需求、兴趣、爱好等是否与应聘岗位相符。无论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务必都要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四)、自信自强与自卑自负的矛盾。随着每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在一些热门的行业更是出现了应聘者互相挤兑、争破头的情况。在如此高压的状态下,很多女大学生出现了消极、被动的情绪和态度。在应聘之前,她们易出现焦虑、忐忑的心情,反问自己:“好像还有很多知识点没复习”、“题目会不会很难”、“不会回答怎么办”、“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在应聘过程中,女大学生们大多缺乏自信,总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会得到认可,容易出珊晾慌失措的举动,比如:冒冷汗、发抖、叹气等。其实,多数女大学生还是自尊、自强的,而且同龄的女大学生往往成绩会比男大学生好些,久而久之,女大学生便会产生优越感,也习惯于一帆风顺、独领鳌头的姿态,加之女大学生一直以来几乎是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做事细致耐心,因此,可能会更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和包容。因此,大多女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抗压能力明显不如男大学生,她们面对如此之大的反差显得无从适应,自卑、自负的心理随之出现。 四、排除女大学生就业难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女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心理困扰,现提出排除困扰的应对策略——“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即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女大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要从法律的角度加强对女大学生的保护。女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始终属于弱势群体,保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根本保证。而在就业政策和机制方面,也应为女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避免男女不平等对待,不能借用某些理由拒收女大学生,不仅在待遇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更要在人格上平等对待。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着四种角色:为人妻、为人母、为子女、为社会工作人员。女大学生在毕业时也会受到这四种角色的尴尬影响,要做好家庭、工作两不误,其压力可想而知。在面对各种传统观念时,既要保留良好传统,但也要与时俱进,凸显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所谓“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用人单位不应以任何理由对女大学生区别对待,社会机构也要监督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对女大学生“拒之门外”的现象。
再者,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尤其对女大学生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各高校应及时开展就业规划,从大一新生起就应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职业规划,同时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通过课程设置、专题辅导、活动讲座等形式,学校、院系、辅导员和班级四点一线的紧密配合,更好地帮助女大学生提高技能、增强自信、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与此同时,家长在帮助女大学生排除就业心理困扰上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首先要突破传统的传宗接代、女儿不如儿子好等观念,认识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通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一样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都能够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有些家长过度地溺爱女孩,使她们从小就在温室中长大,缺乏在社会中的锻炼。因此,家长们在女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要多尊重她们、理解她们、引导她们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挑战。
最后,女大学生个体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更应摆正心态。很多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会充满幻想,心中对于工作的憧憬是非常美好的,但当她们在应聘过程中真正面对困难,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差距时,落差感不由而发。此时,女大学生们更应该客观、端正、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慎重考虑自身的就业选择。在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地分析下原因,是因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还是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娴熟,亦或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缺乏锻炼。无论是何原因,女大学生们务必要先端正就业观念,知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学会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自我调适、自我暗示、积极挖掘潜能,必要时要学会寻求帮助,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打击而丧失信心。因此,女大学生重树自信很重要,同时,增强自我就业竞争力也是尤为关键的,千万不能盲目地从众选择以免造成遗憾。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316-02
一、当前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现状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格外引人注目,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相对以前更是难上加难,就业形势也是更具严峻l生和残酷性。近几年来,就业——这一热门词汇以极高的姿态跃于人们的眼前,这一话题也顺势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更是当前最棘手的难点问题之一。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翻倍增长,与此同时,毕业生待就业率也在不断地增长,这说明了毕业生的增长数量与职位的需求量不成正比,而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更容易碰到各种壁垒,如:用人单位提出性别要求、刻意提高女大学生的录用门槛、劳动合同中对女大学生提出的苛刻要求等,这也就使得女大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造成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由于某些工种的限制或者人为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了性别上的要求,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同时也减少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另外,从男女性格上来说,通常情况下,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心思更细腻,她们会为了找工作提前做诸多高成本的准备,比如:女大学生在外表上会花更多心思,她们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通常不惜成本买一些高档的服装、修剪时尚的发型、讲究化妆等,这些即人们茶余饭后常聊的“包装”问题。另外,在制作个人简历方面,女大学生通常也是投入更多,尤其是金钱上的投入,她们为了让简历更引人注目,有时花高价请人做精美的简历,又影印了较多数量,随后就是到处投放。女大学生的种种行为和心理其实也暗示着她们对未来的工作有着更高的期待,她们在无意中便会把就业的起点定得更高,而当她们在应聘过程中受挫,就业现状不够理想时,则呈现出偏低的就业率,而伴随女大学生偏弱的综合竞争力出现的则是较差的就业质量,最终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简而言之,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普遍体现出以下特点:1、性别歧视;2、就业率偏低;3、竞争力偏弱;4、就业质量偏差;5、期望值过高。而这些特点也正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三、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表现
(一)、传统思想与现代需求的矛盾。受到工作找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等封建思想和观念的冲击,有些人把女性这一角色定位为“家庭的服务者”,即女性要把时间和青春花在照顾一家老小上,这样一来,女性则是以家庭生活为唯一中心。而现在的部分女大学生也正是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自己找个有钱的丈夫,有个稳定的家庭,哪怕是没有工作也没关系,因此,她们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然而在挖掘人才、重视能力、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如果女大学生自身缺乏独立、自主、自强的能力,只想着依靠家人生活,把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掌控,这将导致女大学生与社会群体的严重脱节。
(二)、找工作与找关系的矛盾,即找工作就是找关系。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具有依赖性,当她们遇到困难时通常会显得着急、焦虑、恐惧、怯弱,在面对就业这一艰巨问题时,女大学生更倾向于依赖家长或朋友的帮助,总希望能通过找关系、拉拢领导,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比较舒适、稳定、轻松的岗位。此外,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以及哺育、抚养子女成长的义务,找个有关系的工作单位也便于她们日后兼顾家庭。因此,很多女大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都是先找关系或者找领导。
(三)、就业与择业的双重矛盾,即不管工作需求适不适合应聘者,先“抓”住个工作再说。由于当前的就业压力较大,无论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传统行业,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新兴行业,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找到了工作,也有可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尴尬。当前,在面临毕业的女大学生中,很多人都默认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她们认为女性的青春是有限的,她们无法像男性那样不断地跳槽或应对挑战。因此,诸如公务员、事业单位或高校教师等稳定又有社会地位的工作是大多数女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另外,有些女大学生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有个充裕的生活,在考虑就业问题时只要工资高、待遇好就行,几乎忽略了要结合自身所学、展现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女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希望尽快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岗位所需条件与自己所学专业未必对口并不是太在意,甚至出现很多女大学生到完全陌生的领域工作的情况,这些不利因素易使女大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她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适应新岗位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女大学生认为择业更为重要,在求职过程中十分注重自身的能力、需求、兴趣、爱好等是否与应聘岗位相符。无论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务必都要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四)、自信自强与自卑自负的矛盾。随着每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在一些热门的行业更是出现了应聘者互相挤兑、争破头的情况。在如此高压的状态下,很多女大学生出现了消极、被动的情绪和态度。在应聘之前,她们易出现焦虑、忐忑的心情,反问自己:“好像还有很多知识点没复习”、“题目会不会很难”、“不会回答怎么办”、“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在应聘过程中,女大学生们大多缺乏自信,总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会得到认可,容易出珊晾慌失措的举动,比如:冒冷汗、发抖、叹气等。其实,多数女大学生还是自尊、自强的,而且同龄的女大学生往往成绩会比男大学生好些,久而久之,女大学生便会产生优越感,也习惯于一帆风顺、独领鳌头的姿态,加之女大学生一直以来几乎是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做事细致耐心,因此,可能会更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和包容。因此,大多女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抗压能力明显不如男大学生,她们面对如此之大的反差显得无从适应,自卑、自负的心理随之出现。 四、排除女大学生就业难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女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心理困扰,现提出排除困扰的应对策略——“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即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女大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要从法律的角度加强对女大学生的保护。女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始终属于弱势群体,保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根本保证。而在就业政策和机制方面,也应为女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避免男女不平等对待,不能借用某些理由拒收女大学生,不仅在待遇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更要在人格上平等对待。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着四种角色:为人妻、为人母、为子女、为社会工作人员。女大学生在毕业时也会受到这四种角色的尴尬影响,要做好家庭、工作两不误,其压力可想而知。在面对各种传统观念时,既要保留良好传统,但也要与时俱进,凸显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所谓“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用人单位不应以任何理由对女大学生区别对待,社会机构也要监督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对女大学生“拒之门外”的现象。
再者,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尤其对女大学生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各高校应及时开展就业规划,从大一新生起就应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职业规划,同时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通过课程设置、专题辅导、活动讲座等形式,学校、院系、辅导员和班级四点一线的紧密配合,更好地帮助女大学生提高技能、增强自信、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与此同时,家长在帮助女大学生排除就业心理困扰上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首先要突破传统的传宗接代、女儿不如儿子好等观念,认识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通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一样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都能够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有些家长过度地溺爱女孩,使她们从小就在温室中长大,缺乏在社会中的锻炼。因此,家长们在女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要多尊重她们、理解她们、引导她们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挑战。
最后,女大学生个体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更应摆正心态。很多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会充满幻想,心中对于工作的憧憬是非常美好的,但当她们在应聘过程中真正面对困难,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差距时,落差感不由而发。此时,女大学生们更应该客观、端正、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慎重考虑自身的就业选择。在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地分析下原因,是因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还是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娴熟,亦或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缺乏锻炼。无论是何原因,女大学生们务必要先端正就业观念,知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学会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自我调适、自我暗示、积极挖掘潜能,必要时要学会寻求帮助,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打击而丧失信心。因此,女大学生重树自信很重要,同时,增强自我就业竞争力也是尤为关键的,千万不能盲目地从众选择以免造成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