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花费在手机、平板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不同于台式电脑,移动终端的用户使用场景往往更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如何在小范围的移动终端界面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已成为界面设计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阐述,通过挖掘用户的心智模型,形成对用户心智和行为理解,进而创造出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或简洁易懂帮助用户形成正确心智模型的移动终端界面设计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心智模型;以用户为中心;移动界面;行为
1 心智模型的概念
心智模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肯尼克·克雷克(Kenneth Craik)在其20世纪40年代编著的《大自然的解说》中最先提出。他认为心智构建现实的“小型模型”,以预测事件、进行推理或者把它作为解释的基础。心智模型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对真实或假想世界的经验总结,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及其行为决策。从关键活动进行划分,心智模型主要作用于以下三大类:描述、归因和预测。具体解释为人们对事物发生状况和意义的描述,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些关键活动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检验和扩展原有的心智模型。
在设计领域,最早引入心智模型概念的是计算机人机学的专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他总结了心智模型的几个特性,这对人机交互设计可谓获益匪浅。心智模型首先具有不完整性(Incomplete)和局限性(Limited)。可以解释为人们认知的局限性,这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在运用心智模型时,有时会出现差错。其次,心智模型具有不稳定性(Unstable),在长时间未使用某种心智模型时,人们会逐渐遗忘模型的具体细节,而且随着人们生活阅历和知识的增长,心智模型也会不断修正。其边界模糊性(Boundaries)是指,人们的心智模型并非划分清晰,而是经常模糊混淆。心智模型还具有非科学性(Unscientific),这部分主要是人们想象的东西在大脑中反应所导致。最后,心智模型具有简约性(Parsimonious),人们会做一些可以透过心智规划而省去的行动。这六项特性相互影响,而非各自独立。
2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中的心智模型
以用户为中心(UCD,User-Centered Design)的设计理念注重的是产品的可用性,无疑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这已成为人机交互界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品的可用性不同于实用性,可用性不仅需要考虑产品外观、造型、色彩、结构等,还需要了解产品是否能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是否易学易用。心智模型作为用户认识事物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用户的认知情况。设计若能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就可以保证产品具有可用性,使用户能更好地使用产品。然而用户与设计师理解的差异性,经常导致设计师觉得简便易用的东西,到用户手上就变得异常困难。从心智模型角度解释,就是设计师与用户的心智模型不匹配所造成的。设计师由于对设计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积累,并且在设计开展过程中就有大量的研究基础。因此,不管是对设计还是产品都比普通用户理解的更加透彻。而用户只有通过产品系统表象,或是使用手册、标示等才能知道产品是如何使用。
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提高产品可用性,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系统结构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诺曼曾提出两条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的设计原则: (1)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概念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人员固有的设计模式,也可以理解为设计师的心智模型。系统表象,通常指产品的外观表象、物理结构等。用户的用户模式,这种模式是用户在与系统的交互中形成。当产品系统表象匹配用户心智模型时,在经过简单的学习后就能熟练掌握产品操作方法。(2)可视性。用户一看到产品就知道产品的各项功能和各个控件的作用。好的产品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就要通过产品的系统表征去实现。可视性强的产品一般都遵循自然匹配原则,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利用产品物理结构与人们熟知的生活环境做类比。另外产品系统表象还要匹配不同用户地域文化的标准理念。不同地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对产品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性。
3 心智模型在移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自苹果从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时,智能移动设备就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到现在出现的智能手表等,移动智能设备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也简化了人们的生活。虽然,这种新技术给人们带去了便利,但随着技术的增长,功能的增加,移动设备的使用也变得异常困难,特别是人与移动界面间的交互行为。移动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类工具和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却也增加了交互界面的使用复杂性。移动界面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为用户提供易识别、易理解、降低用户认知负担的设计模式,这就要从用户心智模型角度出发,设计契合用户认知的界面。首先,是挖掘分析用户的心智信息,这属于用户研究的范畴,可以采用定性、定量,或是两者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是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问卷,包括情景观察,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定量研究重点在问卷调研、可用性测试和行为日志分析等。通过分析上述方法得出的心智信息,就能对用户的心智模型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掌握用户心智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实施移动界面设计。由于智能移动设备具有移动性和便携性两大特征,所以用户在与设备界面交互时,使用场景基本具有不固定性。用户不可能像使用电脑一样长时间盯着界面,移动界面的使用场景多处于狭小的屏幕范围内。清晰的界面信息布局,流畅的任务操作模式是移动界面设计最主要的内容。移动界面设计原则可以从用户体验五要素中的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来定义,战略层和范围层属于产品定位的范畴,与界面设计相关度低:(1)目标导向的结构层设计:信息架构设计要能正确引导用户使用服务提供的功能顺利完成目标。(2)直观清晰的框架层设计:控件排布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并能持续给用户提供反馈。(3)隐喻符号的表现层设计:视觉表现多采用隐喻图形,提高信息传达力度。
4 心智模型引导下的移动界面发展展望
移动智能设备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普及开,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也将越来越多,与移动界面的交互行为也会愈发频繁。界面操作的高效性和易用性直接决定了信息产品的成功与否。深入把握用户的心智模型,并随时代变迁时刻关注目标群体的心智模型变化情况,使产品随之迭代更新或提供更符合用户认知的操作模式,这样的产品才能真正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效益。
参考文献:
[1] Donald A.Norman .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 Alan Cooper .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 Garret,J . J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书第2版)[M].范晓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吕晓俊.心智模型的阐释:结构、过程与影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黄群,朱超.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9(12).
作者简介:黄咪丽(1990—),女,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产品设计与理论。
关键词:心智模型;以用户为中心;移动界面;行为
1 心智模型的概念
心智模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肯尼克·克雷克(Kenneth Craik)在其20世纪40年代编著的《大自然的解说》中最先提出。他认为心智构建现实的“小型模型”,以预测事件、进行推理或者把它作为解释的基础。心智模型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对真实或假想世界的经验总结,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及其行为决策。从关键活动进行划分,心智模型主要作用于以下三大类:描述、归因和预测。具体解释为人们对事物发生状况和意义的描述,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些关键活动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检验和扩展原有的心智模型。
在设计领域,最早引入心智模型概念的是计算机人机学的专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他总结了心智模型的几个特性,这对人机交互设计可谓获益匪浅。心智模型首先具有不完整性(Incomplete)和局限性(Limited)。可以解释为人们认知的局限性,这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在运用心智模型时,有时会出现差错。其次,心智模型具有不稳定性(Unstable),在长时间未使用某种心智模型时,人们会逐渐遗忘模型的具体细节,而且随着人们生活阅历和知识的增长,心智模型也会不断修正。其边界模糊性(Boundaries)是指,人们的心智模型并非划分清晰,而是经常模糊混淆。心智模型还具有非科学性(Unscientific),这部分主要是人们想象的东西在大脑中反应所导致。最后,心智模型具有简约性(Parsimonious),人们会做一些可以透过心智规划而省去的行动。这六项特性相互影响,而非各自独立。
2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中的心智模型
以用户为中心(UCD,User-Centered Design)的设计理念注重的是产品的可用性,无疑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这已成为人机交互界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品的可用性不同于实用性,可用性不仅需要考虑产品外观、造型、色彩、结构等,还需要了解产品是否能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是否易学易用。心智模型作为用户认识事物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用户的认知情况。设计若能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就可以保证产品具有可用性,使用户能更好地使用产品。然而用户与设计师理解的差异性,经常导致设计师觉得简便易用的东西,到用户手上就变得异常困难。从心智模型角度解释,就是设计师与用户的心智模型不匹配所造成的。设计师由于对设计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积累,并且在设计开展过程中就有大量的研究基础。因此,不管是对设计还是产品都比普通用户理解的更加透彻。而用户只有通过产品系统表象,或是使用手册、标示等才能知道产品是如何使用。
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提高产品可用性,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系统结构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诺曼曾提出两条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的设计原则: (1)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概念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人员固有的设计模式,也可以理解为设计师的心智模型。系统表象,通常指产品的外观表象、物理结构等。用户的用户模式,这种模式是用户在与系统的交互中形成。当产品系统表象匹配用户心智模型时,在经过简单的学习后就能熟练掌握产品操作方法。(2)可视性。用户一看到产品就知道产品的各项功能和各个控件的作用。好的产品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就要通过产品的系统表征去实现。可视性强的产品一般都遵循自然匹配原则,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利用产品物理结构与人们熟知的生活环境做类比。另外产品系统表象还要匹配不同用户地域文化的标准理念。不同地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对产品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性。
3 心智模型在移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自苹果从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时,智能移动设备就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到现在出现的智能手表等,移动智能设备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也简化了人们的生活。虽然,这种新技术给人们带去了便利,但随着技术的增长,功能的增加,移动设备的使用也变得异常困难,特别是人与移动界面间的交互行为。移动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类工具和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却也增加了交互界面的使用复杂性。移动界面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为用户提供易识别、易理解、降低用户认知负担的设计模式,这就要从用户心智模型角度出发,设计契合用户认知的界面。首先,是挖掘分析用户的心智信息,这属于用户研究的范畴,可以采用定性、定量,或是两者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是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问卷,包括情景观察,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定量研究重点在问卷调研、可用性测试和行为日志分析等。通过分析上述方法得出的心智信息,就能对用户的心智模型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掌握用户心智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实施移动界面设计。由于智能移动设备具有移动性和便携性两大特征,所以用户在与设备界面交互时,使用场景基本具有不固定性。用户不可能像使用电脑一样长时间盯着界面,移动界面的使用场景多处于狭小的屏幕范围内。清晰的界面信息布局,流畅的任务操作模式是移动界面设计最主要的内容。移动界面设计原则可以从用户体验五要素中的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来定义,战略层和范围层属于产品定位的范畴,与界面设计相关度低:(1)目标导向的结构层设计:信息架构设计要能正确引导用户使用服务提供的功能顺利完成目标。(2)直观清晰的框架层设计:控件排布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并能持续给用户提供反馈。(3)隐喻符号的表现层设计:视觉表现多采用隐喻图形,提高信息传达力度。
4 心智模型引导下的移动界面发展展望
移动智能设备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普及开,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也将越来越多,与移动界面的交互行为也会愈发频繁。界面操作的高效性和易用性直接决定了信息产品的成功与否。深入把握用户的心智模型,并随时代变迁时刻关注目标群体的心智模型变化情况,使产品随之迭代更新或提供更符合用户认知的操作模式,这样的产品才能真正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效益。
参考文献:
[1] Donald A.Norman .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 Alan Cooper .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 Garret,J . J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书第2版)[M].范晓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吕晓俊.心智模型的阐释:结构、过程与影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黄群,朱超.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9(12).
作者简介:黄咪丽(1990—),女,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产品设计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