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尺讲台之上,他恪尽职守,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之季,他虚怀若谷,乐在其中;著书立说之时,他甘于寂寞,勤于探索。
对待学生,他如施工笔,细细雕琢,缓缓描摹,无声中用爱子情怀写就爱生心迹。他坚信居高声自远,以学养深厚、治学严谨名扬校园。
对待学术,他又挥毫写意,纵横观照,纲举目张,不觉中渲染出教学团队和学科发展的喜人图景。他是教学团队的领头雁,是指引学科发展方向的领路人。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这位荣获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教授用自己饱蘸真情的笔触,勾勒出了闪亮的为师之路。
杏坛执教 无悔选择
春日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学校科技楼外国教育史办公室明亮的玻璃,投散在放着各种讲义的桌面上。每周一次的研究生读书会正在进行,会议室里不时传来激烈的争辩声,这是张斌贤教授在与他的学生探讨学术问题。
身为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张斌贤总是首先想到自己是教师,第一职责应该是教学。在他看来,“老师”的称号虽然朴素,却是他最为珍重的一个称呼。他认为自己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者、管理者。
时光回溯到1986年7月,刚刚硕士毕业的他年仅25岁,就走上讲台开始了教师生涯。回想起最初的执教经历,张斌贤微笑着说:“当时很多学生都和我同龄,有的甚至比我年龄还大,我上讲台很有压力,不过也有天然优势。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个习惯至今依然保留着。”张斌贤说刚刚踏上讲台时很幸福,因为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平日的备课中,他都得到了很多师长的悉心指导。尤其是老教授教导他要时刻把自己与教师职业联系起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那时候,张斌贤就立志要向前辈看齐,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从最初的青涩,到如今的游刃有余,张斌贤付出着,努力着,遇到过挫折与打击,也获得了快乐与成就。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工作与研究中,他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从不后悔自己选择做教师”,他满含深情的告诉记者。对于张斌贤来说,教育是个无悔的选择。
为师之道 贵以热爱
言必信,行必果。自张斌贤执教以来,先后担任的本科课程有“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现代西方教育流派”“外国教育管理史”“教育政治学”等。研究生课程有“教育史专题研究”“教育史研究方法”等。听他讲课的人不计其数,他的课堂始终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因此张斌贤也得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奖、全国教学名师奖、“四个一批”人才等一系列的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赋予他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忠于我的天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我热爱这门艺术。”这是采访中张斌贤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当下的社会中,总会有各种外界因素,使不少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中偏重科研。而在张斌贤的心里,“教学是第一任务”。谈起教师的职责,张斌贤认为“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存在的前提和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
在和张斌贤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张斌贤一直强调“居高声自远”,时刻要求自己保持学科领先地位。他谈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域标兵,他所在的外国教育史研究团队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团队。但他不固步自封,不局限于学校甚至中国这个学术圈子里,他积极地参与国内国际交流,体验学术信息的前沿动态,以使自己的学术处于“常为新”的状态。他认为,只有站在领域最高端,才能纵观整个学科的发展变化,才能把最快、最准确的信息带给学生,引领学生走向更高更远。
张斌贤就是这样—个教师、学者,单纯的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热爱教书。酷爱西方教育史构筑了他对教师、学者含义的理解,而这份执着的热爱是他为师之道的根本源泉。
分工合作 教研互动
2008年,张斌贤教授主讲的“外国教育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他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
“这门课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级精品课,只依靠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它依靠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张斌贤教授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对于建设这门“外国教育史”课的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由张斌贤教授作为带头人,形成了一支由6人组成的能适应学科发展的教学队伍。
在日常教学工作,张斌贤教授负责进行教学协调,充分发挥教师在不同专业方向的专长。正如张斌贤教授所说:“团队教学既保证了知识的广度,同时也弥补了单个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让学生深入各个领域学习知识。”
谈到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张斌贤教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教学水平的提高与科研进展互为因果,互相促进。通过教学实践,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为教师探寻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通过科研实践,教师深入探索新的科研问题,所获得的新理论和新见解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因此,在张斌贤看来,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相互结合,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也是提高学科整体实力的必由之路。他由衷地认为“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张斌贤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作为自己始终坚持并不断努力的工作目标。他坚信只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才能使知识的传递更为有效,使学生乐学、好学。
培英育才 传道为先
“张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学生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一样操心。”外国教育史2008级博士生陈瑶如是说。如今她已是云南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当年正是张斌贤的一句话鼓励她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那时候,张斌贤是陈瑶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在仔细审阅了陈瑶的论文后,给她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只要你有决心,你还是可以在学术科研的路上走得更远。”就是张斌贤的这一句话,让陈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并一直坚持在外国史学术科研的道路上,且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她坦言道:“要不是张老师当初的肯定和一直以来的关心,我不会走到今天。”
张斌贤的教学以严谨著称。如此,他的很多学生都吃过“苦头”。他的博士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张斌贤给他布置读书报告,让他去看一本英语原文版的西方教育史方面的书。他偷懒直接去图书馆借了中文翻译的版本,写了一份读书报告交了上去。结果一下子就被“火眼金睛”的张斌贤识破并严厉地批评了他。张斌贤说:“做学术研究第一要素就是要科学严谨,治学不严谨是出不了成果的,史学研究更是要建立在第一手研究资料上的,更需要严格、严谨。”
“看到学生能够成长成才,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有所贡献,是我最开心、快乐的事情。”从张斌贤朴素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自诩“普通教师”的全国教学名师,最热爱的事业依然是传道授业,为国家培英育才。
授之以渔 薪火相传
张斌贤非常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发展的有机结合。他常说: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他运用多种手段,通过不同环节,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成才,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人。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
张斌贤认为传授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教”,而是引导学生通往知识和智慧的殿堂。他的学生说:“张老师上课,总是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分享他的思想。我们喜欢听张老师的课,更喜欢分享张老师给我们好的方法和思路。”
张斌贤鼓励学生说:“大学校园是一个人生的实验场所,在大学时代,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但大学并不是‘自动提款机’;要获得知识和你想拥有的一切,你需要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之下,学生已经在四面八方开枝散叶,将西方教育史学科在全国各地高校发展开来,桃李芬芳之季,他觉得很欣慰。
二十多年来,张斌贤育人无数,他先后指导培养的研究生已经多达数十名,经他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本科生更是不计其数。经张斌贤教育指导过的学生,无论是硕士、博士,还是本科生,都对张斌贤的严谨、认真、细心和爱护念念不忘。每逢教师节,他都会收到各地学生的贺信,学生以自己真挚的语言表达对张斌贤教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表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延续张斌贤传承下来的育人精神。
一腔心血 敢领先锋
2001年3月,作为全国教育学科排头兵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张斌贤接受任命担任院长职务。学校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教育学院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怎样使学校教育学科始终保持先锋?张斌贤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非常重,抓教学质量提高、抓教师队伍建设、抓课程体系、抓科学研究……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张斌贤以他惯有的踏实严谨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总揽着全院的工作。
同事对于张斌贤兢兢业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工作态度佩服不已。他的学生回忆到,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张斌贤身先士卒、不怕困难,带领党政班子共同努力,保证了所有师生平安度过这一特殊时期。那时候,他常常吃住在学校里,每天都会按时去学生宿舍细心检查工作,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个都不漏掉。哪个学生有思想上的波动,他都细致入微地做工作,他常说:“我们都是学院领导,在这种时候一定要到第一线去!”身边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教育学院在张斌贤的带领下,建立了多层次、高规格的人才培育体系,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国家教育系统中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远远超过了本科生,半数以上的本科生均能通过选拔顺利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成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学院的教学、学术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他看来,做好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学科发展服务,教育学科进步了,发展强大了,张斌贤觉得非常自豪。
心无旁鹜 学无止境
2009年1月,张斌贤教授从工作8年的教育学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在他看来,最大的变化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和做研究。一年来,张斌贤教授觉得自己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环境,教学、科研他处理得游刃有余。
2009年,他获得了“全国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同时他主持的西方教育史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此外,他还组织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了《美国著名大学校长丛书》等书籍的编写工作。谈及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张斌贤表示将在全校范围内开一门公共选修课“美国教育史”,争取让更多喜欢西方教育史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前沿资讯。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教育史这门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逐渐被边缘化了,很多人对历史学有着这样那样的偏见。对此,张斌贤说:“教育史不是一门急功近利的学科,而是一门真正充满智慧、充满乐趣的学问。”张斌贤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者对于学科的热爱。对于他来说,教书育人,研究西方教育史,与其说是一门学问、一种事业,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高度,一种足以用一生去追求的境界。
对待学生,他如施工笔,细细雕琢,缓缓描摹,无声中用爱子情怀写就爱生心迹。他坚信居高声自远,以学养深厚、治学严谨名扬校园。
对待学术,他又挥毫写意,纵横观照,纲举目张,不觉中渲染出教学团队和学科发展的喜人图景。他是教学团队的领头雁,是指引学科发展方向的领路人。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这位荣获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教授用自己饱蘸真情的笔触,勾勒出了闪亮的为师之路。
杏坛执教 无悔选择
春日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学校科技楼外国教育史办公室明亮的玻璃,投散在放着各种讲义的桌面上。每周一次的研究生读书会正在进行,会议室里不时传来激烈的争辩声,这是张斌贤教授在与他的学生探讨学术问题。
身为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张斌贤总是首先想到自己是教师,第一职责应该是教学。在他看来,“老师”的称号虽然朴素,却是他最为珍重的一个称呼。他认为自己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者、管理者。
时光回溯到1986年7月,刚刚硕士毕业的他年仅25岁,就走上讲台开始了教师生涯。回想起最初的执教经历,张斌贤微笑着说:“当时很多学生都和我同龄,有的甚至比我年龄还大,我上讲台很有压力,不过也有天然优势。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个习惯至今依然保留着。”张斌贤说刚刚踏上讲台时很幸福,因为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平日的备课中,他都得到了很多师长的悉心指导。尤其是老教授教导他要时刻把自己与教师职业联系起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那时候,张斌贤就立志要向前辈看齐,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从最初的青涩,到如今的游刃有余,张斌贤付出着,努力着,遇到过挫折与打击,也获得了快乐与成就。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工作与研究中,他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从不后悔自己选择做教师”,他满含深情的告诉记者。对于张斌贤来说,教育是个无悔的选择。
为师之道 贵以热爱
言必信,行必果。自张斌贤执教以来,先后担任的本科课程有“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现代西方教育流派”“外国教育管理史”“教育政治学”等。研究生课程有“教育史专题研究”“教育史研究方法”等。听他讲课的人不计其数,他的课堂始终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因此张斌贤也得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奖、全国教学名师奖、“四个一批”人才等一系列的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赋予他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忠于我的天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我热爱这门艺术。”这是采访中张斌贤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当下的社会中,总会有各种外界因素,使不少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中偏重科研。而在张斌贤的心里,“教学是第一任务”。谈起教师的职责,张斌贤认为“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存在的前提和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
在和张斌贤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张斌贤一直强调“居高声自远”,时刻要求自己保持学科领先地位。他谈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域标兵,他所在的外国教育史研究团队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团队。但他不固步自封,不局限于学校甚至中国这个学术圈子里,他积极地参与国内国际交流,体验学术信息的前沿动态,以使自己的学术处于“常为新”的状态。他认为,只有站在领域最高端,才能纵观整个学科的发展变化,才能把最快、最准确的信息带给学生,引领学生走向更高更远。
张斌贤就是这样—个教师、学者,单纯的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热爱教书。酷爱西方教育史构筑了他对教师、学者含义的理解,而这份执着的热爱是他为师之道的根本源泉。
分工合作 教研互动
2008年,张斌贤教授主讲的“外国教育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他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
“这门课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级精品课,只依靠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它依靠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张斌贤教授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对于建设这门“外国教育史”课的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由张斌贤教授作为带头人,形成了一支由6人组成的能适应学科发展的教学队伍。
在日常教学工作,张斌贤教授负责进行教学协调,充分发挥教师在不同专业方向的专长。正如张斌贤教授所说:“团队教学既保证了知识的广度,同时也弥补了单个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让学生深入各个领域学习知识。”
谈到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张斌贤教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教学水平的提高与科研进展互为因果,互相促进。通过教学实践,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为教师探寻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通过科研实践,教师深入探索新的科研问题,所获得的新理论和新见解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因此,在张斌贤看来,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相互结合,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也是提高学科整体实力的必由之路。他由衷地认为“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张斌贤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作为自己始终坚持并不断努力的工作目标。他坚信只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才能使知识的传递更为有效,使学生乐学、好学。
培英育才 传道为先
“张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学生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一样操心。”外国教育史2008级博士生陈瑶如是说。如今她已是云南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当年正是张斌贤的一句话鼓励她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那时候,张斌贤是陈瑶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在仔细审阅了陈瑶的论文后,给她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只要你有决心,你还是可以在学术科研的路上走得更远。”就是张斌贤的这一句话,让陈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并一直坚持在外国史学术科研的道路上,且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她坦言道:“要不是张老师当初的肯定和一直以来的关心,我不会走到今天。”
张斌贤的教学以严谨著称。如此,他的很多学生都吃过“苦头”。他的博士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张斌贤给他布置读书报告,让他去看一本英语原文版的西方教育史方面的书。他偷懒直接去图书馆借了中文翻译的版本,写了一份读书报告交了上去。结果一下子就被“火眼金睛”的张斌贤识破并严厉地批评了他。张斌贤说:“做学术研究第一要素就是要科学严谨,治学不严谨是出不了成果的,史学研究更是要建立在第一手研究资料上的,更需要严格、严谨。”
“看到学生能够成长成才,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有所贡献,是我最开心、快乐的事情。”从张斌贤朴素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自诩“普通教师”的全国教学名师,最热爱的事业依然是传道授业,为国家培英育才。
授之以渔 薪火相传
张斌贤非常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发展的有机结合。他常说: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他运用多种手段,通过不同环节,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成才,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人。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
张斌贤认为传授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教”,而是引导学生通往知识和智慧的殿堂。他的学生说:“张老师上课,总是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分享他的思想。我们喜欢听张老师的课,更喜欢分享张老师给我们好的方法和思路。”
张斌贤鼓励学生说:“大学校园是一个人生的实验场所,在大学时代,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但大学并不是‘自动提款机’;要获得知识和你想拥有的一切,你需要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之下,学生已经在四面八方开枝散叶,将西方教育史学科在全国各地高校发展开来,桃李芬芳之季,他觉得很欣慰。
二十多年来,张斌贤育人无数,他先后指导培养的研究生已经多达数十名,经他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本科生更是不计其数。经张斌贤教育指导过的学生,无论是硕士、博士,还是本科生,都对张斌贤的严谨、认真、细心和爱护念念不忘。每逢教师节,他都会收到各地学生的贺信,学生以自己真挚的语言表达对张斌贤教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表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延续张斌贤传承下来的育人精神。
一腔心血 敢领先锋
2001年3月,作为全国教育学科排头兵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张斌贤接受任命担任院长职务。学校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教育学院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怎样使学校教育学科始终保持先锋?张斌贤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非常重,抓教学质量提高、抓教师队伍建设、抓课程体系、抓科学研究……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张斌贤以他惯有的踏实严谨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总揽着全院的工作。
同事对于张斌贤兢兢业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工作态度佩服不已。他的学生回忆到,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张斌贤身先士卒、不怕困难,带领党政班子共同努力,保证了所有师生平安度过这一特殊时期。那时候,他常常吃住在学校里,每天都会按时去学生宿舍细心检查工作,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个都不漏掉。哪个学生有思想上的波动,他都细致入微地做工作,他常说:“我们都是学院领导,在这种时候一定要到第一线去!”身边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教育学院在张斌贤的带领下,建立了多层次、高规格的人才培育体系,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国家教育系统中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远远超过了本科生,半数以上的本科生均能通过选拔顺利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成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学院的教学、学术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他看来,做好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学科发展服务,教育学科进步了,发展强大了,张斌贤觉得非常自豪。
心无旁鹜 学无止境
2009年1月,张斌贤教授从工作8年的教育学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在他看来,最大的变化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和做研究。一年来,张斌贤教授觉得自己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环境,教学、科研他处理得游刃有余。
2009年,他获得了“全国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同时他主持的西方教育史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此外,他还组织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了《美国著名大学校长丛书》等书籍的编写工作。谈及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张斌贤表示将在全校范围内开一门公共选修课“美国教育史”,争取让更多喜欢西方教育史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前沿资讯。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教育史这门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逐渐被边缘化了,很多人对历史学有着这样那样的偏见。对此,张斌贤说:“教育史不是一门急功近利的学科,而是一门真正充满智慧、充满乐趣的学问。”张斌贤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者对于学科的热爱。对于他来说,教书育人,研究西方教育史,与其说是一门学问、一种事业,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高度,一种足以用一生去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