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更新。新课标的颁布纠正了传统教学中不适用于当前教育的部分,增加了新的要求。面临着新形势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的创新,才能在新的时代下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51-0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去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扮演听众的教学模式,使本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初中历史成为对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无味的课。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承担初中历史教学任务的教师有必要认清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对初中历史教学做出革新。
一、初中历史课程现状
1.应试教育的侵蚀
我们传统的教学目的在于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历史教师片面要求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记忆,以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这种倾向造成了许多教师与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历史不属于“主课”,分值在中考中占比较少,甚至有人呼吁要将初中历史从初中课程中除名,对学生进行“减负”,这种极端的事例反映了广大家长、学生甚至教师对历史的轻视。历史作为人类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初中课程设置中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教学与现实脱节
历史不仅是在讲述过去,更是要将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脱离现实进行历史教学。这条定律不仅适用于历史教学,同样适用其它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因为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会产生学也无用的心理,从而缺乏对历史学习兴趣和激情,学不可致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由于部分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得高分,所以历史常常被学生当作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是一门无趣而又很难的学科。因此学生往往在强行记忆后,又很快的将刚记下的历史知识遗忘。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获得分数,而不是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树立历史眼光。当前许多初中生在看报看新闻时,对一些社会问题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分析不出,这和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有着重要的关系。
3.历史教学的价值观问题
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而又个性十足的学科,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却将历史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进行传授。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用书和目标、方法,所培养出的人也是几乎一样,缺乏了个性化教育的历史教学是不成功的,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引导学习的自主性,历史学习是一门关于人性和生命的课程,只有在关怀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做好历史教学工作。
4.教学模式的滞后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可以归结为以下流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通过较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记忆使学生加强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在满足了考试的需求后,则不管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和主体性,以教师为重心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改变,否则历史教学永远都是一门“记忆”式的课程,永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学习历史对于学生培养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过去单纯的将历史当作应试内容转变为一门充满人文关怀性的学科进行传授。历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们学会以人为本,在于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案例1:在进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第4课《中日甲午战争》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进行归纳,并且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现这段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清朝衰亡的原因进行了自主分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假设自己置身于清朝时期,思考如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改革。在思考中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节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转变了教学观念,一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真正的生本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学到了历史知识并培养了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标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是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和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重视个性化教育。最后,应该让他们从所处的时代出发,根据自己所学所想,把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与历史相联系,并且大胆的提出假设与创新。我认为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学习效果的分享。
案例2:在进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第八单元现代科学与文化的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阶段,对该阶段的科学和文化进行总结归纳,每组由一个学生代表交流和展示讨论成果。最后由学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历史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的理解。
2.2问题探究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师生共同对该问题产生的背景、解决方案进行探讨的教学模式。
2.3情境教学模式。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般的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为己任,响应新课改,改革历史教学,不断探索并建立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樊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思考[J]神州,2013年11期
[2]王爱云.主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9期
[3]尹延芹.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0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51-0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去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扮演听众的教学模式,使本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初中历史成为对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无味的课。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承担初中历史教学任务的教师有必要认清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对初中历史教学做出革新。
一、初中历史课程现状
1.应试教育的侵蚀
我们传统的教学目的在于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历史教师片面要求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记忆,以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这种倾向造成了许多教师与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历史不属于“主课”,分值在中考中占比较少,甚至有人呼吁要将初中历史从初中课程中除名,对学生进行“减负”,这种极端的事例反映了广大家长、学生甚至教师对历史的轻视。历史作为人类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初中课程设置中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教学与现实脱节
历史不仅是在讲述过去,更是要将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脱离现实进行历史教学。这条定律不仅适用于历史教学,同样适用其它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因为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会产生学也无用的心理,从而缺乏对历史学习兴趣和激情,学不可致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由于部分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得高分,所以历史常常被学生当作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是一门无趣而又很难的学科。因此学生往往在强行记忆后,又很快的将刚记下的历史知识遗忘。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获得分数,而不是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树立历史眼光。当前许多初中生在看报看新闻时,对一些社会问题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分析不出,这和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有着重要的关系。
3.历史教学的价值观问题
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而又个性十足的学科,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却将历史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进行传授。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用书和目标、方法,所培养出的人也是几乎一样,缺乏了个性化教育的历史教学是不成功的,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引导学习的自主性,历史学习是一门关于人性和生命的课程,只有在关怀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做好历史教学工作。
4.教学模式的滞后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可以归结为以下流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通过较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记忆使学生加强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在满足了考试的需求后,则不管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和主体性,以教师为重心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改变,否则历史教学永远都是一门“记忆”式的课程,永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学习历史对于学生培养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过去单纯的将历史当作应试内容转变为一门充满人文关怀性的学科进行传授。历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们学会以人为本,在于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案例1:在进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第4课《中日甲午战争》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进行归纳,并且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现这段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清朝衰亡的原因进行了自主分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假设自己置身于清朝时期,思考如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改革。在思考中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节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转变了教学观念,一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真正的生本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学到了历史知识并培养了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标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是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和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重视个性化教育。最后,应该让他们从所处的时代出发,根据自己所学所想,把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与历史相联系,并且大胆的提出假设与创新。我认为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学习效果的分享。
案例2:在进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第八单元现代科学与文化的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阶段,对该阶段的科学和文化进行总结归纳,每组由一个学生代表交流和展示讨论成果。最后由学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历史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的理解。
2.2问题探究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师生共同对该问题产生的背景、解决方案进行探讨的教学模式。
2.3情境教学模式。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般的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为己任,响应新课改,改革历史教学,不断探索并建立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樊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思考[J]神州,2013年11期
[2]王爱云.主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9期
[3]尹延芹.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