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伟和我一个单位,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人近了,往往就忽略了他艺术家的特质,更多地关注了他生活的另外一面。谢伟爱玩,嗜酒,好交,随和,朋友圈里嘻嘻哈哈,但常常在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之间,表露出对生活艺术的真知灼见来,这才让人蓦然记起谢伟的本来面目。
谢伟的作品以往陆陆续续看过一些,这次又集中看了一批,细细琢磨,谢伟的画是有张力的,耐读且意味深长。谢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那正是各种艺术思潮风起云涌活跃于中国大地的年代,各类艺术院校处于漩涡中心,环境、时事使然,不能不说对那一批学子的艺术思考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较之于以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乃至九十年代后的年轻新锐,那一代人毕竟还保留有较多传统文化的积淀,因此,谢伟的画里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透过笔墨线条,依旧能够清晰地读出他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脉络。
谢伟是湘人,骨子里或许流有湘楚文化的血液,又在三秦大地成长,受陕西冷娃敦厚倔强性情的影响,我总感觉谢伟的画看似规矩,甚至细腻纤弱,但恣意纵横,在交错纵横难以理清的自然原态里,间或还有丝丝缕缕的神秘倾向,颇有几分屈子问天的意味,加之脚踏黄土的沉稳踏实,给人以坦荡和洒脱之感。倔强不羁和务本求实之间,互为影响,融合化生,无论山川河流,无论莽原草木,总有一种向上翔远的进取精神。他的许多画没有题目,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可以是面向苍茫星空的怅然一问,也可以是风中雨中的独自行走;当然,也不排除鸟雀的喧嚣,一丁野花在崖壁上艰难登攀,甚至乌云密布里峻岭逶迤呼啸、林木突兀惊心。
绘画由描摹进入艺术创造最后至大境,本质是作者自身不断探索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过程。谢伟出身学院,大学毕业后,工作于他的母校,以后,又调到陕西省艺术馆(现陕西省文化馆)。同属文化单位,尽管性质不一,但共同的东西很多。他的专业功底和眼界应无问题,早期也有作品《背影》《远去的风》分别入选全国美展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这样的奖项还有若干。老师同学中不乏大家名家,互为帮衬影响,按常规说没有理由不火。但谢伟迄今并没有大红大紫。有人开玩笑时给谢伟归结了若干条理由,其实,我更愿意从艺术本身理解。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用三句话,说明“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其实,这也是艺术递进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出自宋代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在这里超出原词相思怀人的情绪,阐述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悬梁刺股,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第三境界,王国维则搬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做到明察秋毫,豁然领悟,功到自然成。
王国维的意思很清楚,任何学问,包括艺术,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潜心磨性,厚积薄发,最后才能成功登顶。
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境界不算成功,第二境界也不算成功,只能算艺术发展中的进步。至于炒作出来的大红大紫更不是艺术的真谛,顶多是一种市场化、商业化的折射。若干年来,社会浮躁,人心浮躁,艺术市侩化,以成败论英雄。许多人热衷于和官员、老板、媒体拉拉扯扯,只为目的,不管手段,吹吹打打,自我陶醉。无论坑蒙拐骗,哪怕卖身投靠,只要拿到了奖,弄到了钱,骗到了职称职位,吸引到了人的眼球,则被世俗誉为成功者。这其实是一种不尊重艺术、不敬畏艺术的表现,急功近利,靠投机取巧、靠平台、靠权力带来的效应,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人一去,顷刻间烟消云散。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更多。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放言五首》中有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虽然说识人辨人,用到艺术规律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最好最纯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艺术,总是在等待中。
谢伟可贵的一点是活得真实,深谙艺术规律和进步的途径,不造作,不张扬,不欺世,不故作深沉,不故弄玄虚,不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这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家成功必需的品质。
绘画之路如果是层层庭院,登堂入室,谢伟依然一步一步地往深邃里走,安心且自信。只是,庭院深深深几许,蓦然回首,那个目标究竟藏在哪一层呢?
谢伟的作品以往陆陆续续看过一些,这次又集中看了一批,细细琢磨,谢伟的画是有张力的,耐读且意味深长。谢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那正是各种艺术思潮风起云涌活跃于中国大地的年代,各类艺术院校处于漩涡中心,环境、时事使然,不能不说对那一批学子的艺术思考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较之于以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乃至九十年代后的年轻新锐,那一代人毕竟还保留有较多传统文化的积淀,因此,谢伟的画里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透过笔墨线条,依旧能够清晰地读出他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脉络。
谢伟是湘人,骨子里或许流有湘楚文化的血液,又在三秦大地成长,受陕西冷娃敦厚倔强性情的影响,我总感觉谢伟的画看似规矩,甚至细腻纤弱,但恣意纵横,在交错纵横难以理清的自然原态里,间或还有丝丝缕缕的神秘倾向,颇有几分屈子问天的意味,加之脚踏黄土的沉稳踏实,给人以坦荡和洒脱之感。倔强不羁和务本求实之间,互为影响,融合化生,无论山川河流,无论莽原草木,总有一种向上翔远的进取精神。他的许多画没有题目,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可以是面向苍茫星空的怅然一问,也可以是风中雨中的独自行走;当然,也不排除鸟雀的喧嚣,一丁野花在崖壁上艰难登攀,甚至乌云密布里峻岭逶迤呼啸、林木突兀惊心。
绘画由描摹进入艺术创造最后至大境,本质是作者自身不断探索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过程。谢伟出身学院,大学毕业后,工作于他的母校,以后,又调到陕西省艺术馆(现陕西省文化馆)。同属文化单位,尽管性质不一,但共同的东西很多。他的专业功底和眼界应无问题,早期也有作品《背影》《远去的风》分别入选全国美展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这样的奖项还有若干。老师同学中不乏大家名家,互为帮衬影响,按常规说没有理由不火。但谢伟迄今并没有大红大紫。有人开玩笑时给谢伟归结了若干条理由,其实,我更愿意从艺术本身理解。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用三句话,说明“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其实,这也是艺术递进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出自宋代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在这里超出原词相思怀人的情绪,阐述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悬梁刺股,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第三境界,王国维则搬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做到明察秋毫,豁然领悟,功到自然成。
王国维的意思很清楚,任何学问,包括艺术,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潜心磨性,厚积薄发,最后才能成功登顶。
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境界不算成功,第二境界也不算成功,只能算艺术发展中的进步。至于炒作出来的大红大紫更不是艺术的真谛,顶多是一种市场化、商业化的折射。若干年来,社会浮躁,人心浮躁,艺术市侩化,以成败论英雄。许多人热衷于和官员、老板、媒体拉拉扯扯,只为目的,不管手段,吹吹打打,自我陶醉。无论坑蒙拐骗,哪怕卖身投靠,只要拿到了奖,弄到了钱,骗到了职称职位,吸引到了人的眼球,则被世俗誉为成功者。这其实是一种不尊重艺术、不敬畏艺术的表现,急功近利,靠投机取巧、靠平台、靠权力带来的效应,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人一去,顷刻间烟消云散。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更多。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放言五首》中有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虽然说识人辨人,用到艺术规律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最好最纯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艺术,总是在等待中。
谢伟可贵的一点是活得真实,深谙艺术规律和进步的途径,不造作,不张扬,不欺世,不故作深沉,不故弄玄虚,不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这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家成功必需的品质。
绘画之路如果是层层庭院,登堂入室,谢伟依然一步一步地往深邃里走,安心且自信。只是,庭院深深深几许,蓦然回首,那个目标究竟藏在哪一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