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用地规模不合理、资源掠夺性开发、工业污染程度加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和谐发展的理念,对城镇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生态城镇规划工作又该何去何从呢?
【关键词】生态城镇:问题;规划研究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我国在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并且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化趋势下,也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对国际社会做出了郑重承诺。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阐明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并重的重要性,拓展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城镇
1.生态城镇概念。生态城镇简单来说,就是指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环境指标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具体来讲,就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生态文明作为城镇建设的主题,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把城镇生态环境、社区建设、消费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作为重点,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成和谐、低碳、宜居的新型生态城镇为目标,最终使城镇经济发展走E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2.生态城镇建设现状。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77116万人,占我国总人口比重的56.1%,比2014年年末增长了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减少了1520万人,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布局。生态城镇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的指导下,把生态文明融入了现代城镇建设中,长沙市浔龙河生态小镇、安吉县以旅游、文化、影视、生态农业为特色生态小镇、海南省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旅游小镇、北京市密云县也建成了以田园、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小镇,不仅表现出我国生态城镇建设过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其他生态小镇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生态城镇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灵魂,生态城镇规划的核心是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对城镇空间及各方利益、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并对城镇未来发展、布局以及城镇建设各项工程安排的综合部署,对城镇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在规划工作中总是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地方出現规划改动频繁、规划实施效果差等很多问题,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规划编制方面。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是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城镇规划编制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由于规划编制人员本身专业水平的限制,编制的规划起点低,缺乏前瞻性,对生态城镇功能定位不准确。
1.2有的规划部门受领导意志的影响,忽视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把城镇经济发展单独放在了重点位置,盲目扩大工业用地的面积,忽视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编制的生态城镇规划没有生态意识的体现。
1.3盲目模仿。很多地区缺乏生态城镇的建设经验,在进行规划编制时,忽视了本地区实际情况,盲目模仿其他地方规划,规划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导致城镇建设没有地方特色,城镇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城镇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要求,最终导致规划失效。
1.4公众参与度低。我国规划工作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规划工作无论从编制和实施都一向由政府部门一手操办,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发达城市逐渐开放了民众参与城镇规划的平台,但是,民众参与度仍然低迷,导致编制的规划只是政府部门和一些利益主体意志的体现,忽视了公众的基本需求。
2.规划实施方面。在很多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许多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一些小乡镇,工厂林立,附近河流亏染严重,不仅没体现出生态文明,而且体现了一种对环境肆意破坏、掠夺式发展的理念,这些现象直接反映出了这些地方的规划中要么根本就没有生态文明理念,要么编制好的规划就根本没有实施下去,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2.1任期政府部门的忽视。在我国现有得考核体制下,一届政府是否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地方经济的增长方面,这也促使很多领导在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矛盾的情况下,首先肯定的是经济发展,而把环境保护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也有个别领导过分重视业绩,生态文明意识差,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是当作是—项应付性的差事,政府部门这种意识形态,再加上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开发商,生态城镇规划实施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2基层缺乏有效管理。我国目前规划管理部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基层缺乏专门的规划管理人员,尤其是在一些县、乡镇等一些基层单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这些地方规划实施的管理水平低下,甚至有的地方一些小乡镇的建设基本上就没有规划可言,使规划沦为一纸空文,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加强我国生态城镇规划的几项措施
1.提升生态城镇规划编制水平。生态城镇规划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知识结构全面的编制队伍;其次编制模式要从以往以空间、形态为主导的规模式,逐步向以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为前提的人工与自然双空间体系的构建转变,编制内容要向内容要向经济、资源以及环境相互协调的城镇空间关系转换,重点要向人工与自然、生态优先的双空间自然体系建设转换;最后规划的编制也要扩大公众参与度,经过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利益主体不断的沟通和碰撞,使规划尽量满足各方利益需求,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以适应当前生态城镇建设的要求以及提高规划本身编制水平。
2.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首先要根据规划本身属性,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其次要完善规划基层管理体系,指导和监督规划的实施工作,保证规划得以自上而下有效的实施;最后还是要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公开规划内容和目标,结合公众力量,多方面、全方位、灵活的对规划实施予以监管,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3.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发展理念,不仅仅指的是规划部门,也包括政府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只有所有人树立了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城镇规划和建设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才能彻底扭转规划不到位、实施困难等各种难题,全员生态文明理念的转变,将有效推动我国生态城镇的规划工作。
【关键词】生态城镇:问题;规划研究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我国在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并且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化趋势下,也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对国际社会做出了郑重承诺。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阐明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并重的重要性,拓展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城镇
1.生态城镇概念。生态城镇简单来说,就是指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环境指标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具体来讲,就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生态文明作为城镇建设的主题,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把城镇生态环境、社区建设、消费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作为重点,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成和谐、低碳、宜居的新型生态城镇为目标,最终使城镇经济发展走E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2.生态城镇建设现状。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77116万人,占我国总人口比重的56.1%,比2014年年末增长了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减少了1520万人,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布局。生态城镇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的指导下,把生态文明融入了现代城镇建设中,长沙市浔龙河生态小镇、安吉县以旅游、文化、影视、生态农业为特色生态小镇、海南省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旅游小镇、北京市密云县也建成了以田园、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小镇,不仅表现出我国生态城镇建设过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其他生态小镇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生态城镇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灵魂,生态城镇规划的核心是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对城镇空间及各方利益、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并对城镇未来发展、布局以及城镇建设各项工程安排的综合部署,对城镇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在规划工作中总是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地方出現规划改动频繁、规划实施效果差等很多问题,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规划编制方面。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是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城镇规划编制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由于规划编制人员本身专业水平的限制,编制的规划起点低,缺乏前瞻性,对生态城镇功能定位不准确。
1.2有的规划部门受领导意志的影响,忽视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把城镇经济发展单独放在了重点位置,盲目扩大工业用地的面积,忽视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编制的生态城镇规划没有生态意识的体现。
1.3盲目模仿。很多地区缺乏生态城镇的建设经验,在进行规划编制时,忽视了本地区实际情况,盲目模仿其他地方规划,规划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导致城镇建设没有地方特色,城镇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城镇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要求,最终导致规划失效。
1.4公众参与度低。我国规划工作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规划工作无论从编制和实施都一向由政府部门一手操办,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发达城市逐渐开放了民众参与城镇规划的平台,但是,民众参与度仍然低迷,导致编制的规划只是政府部门和一些利益主体意志的体现,忽视了公众的基本需求。
2.规划实施方面。在很多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许多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一些小乡镇,工厂林立,附近河流亏染严重,不仅没体现出生态文明,而且体现了一种对环境肆意破坏、掠夺式发展的理念,这些现象直接反映出了这些地方的规划中要么根本就没有生态文明理念,要么编制好的规划就根本没有实施下去,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2.1任期政府部门的忽视。在我国现有得考核体制下,一届政府是否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地方经济的增长方面,这也促使很多领导在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矛盾的情况下,首先肯定的是经济发展,而把环境保护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也有个别领导过分重视业绩,生态文明意识差,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是当作是—项应付性的差事,政府部门这种意识形态,再加上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开发商,生态城镇规划实施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2基层缺乏有效管理。我国目前规划管理部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基层缺乏专门的规划管理人员,尤其是在一些县、乡镇等一些基层单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这些地方规划实施的管理水平低下,甚至有的地方一些小乡镇的建设基本上就没有规划可言,使规划沦为一纸空文,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加强我国生态城镇规划的几项措施
1.提升生态城镇规划编制水平。生态城镇规划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知识结构全面的编制队伍;其次编制模式要从以往以空间、形态为主导的规模式,逐步向以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为前提的人工与自然双空间体系的构建转变,编制内容要向内容要向经济、资源以及环境相互协调的城镇空间关系转换,重点要向人工与自然、生态优先的双空间自然体系建设转换;最后规划的编制也要扩大公众参与度,经过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利益主体不断的沟通和碰撞,使规划尽量满足各方利益需求,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以适应当前生态城镇建设的要求以及提高规划本身编制水平。
2.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首先要根据规划本身属性,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其次要完善规划基层管理体系,指导和监督规划的实施工作,保证规划得以自上而下有效的实施;最后还是要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公开规划内容和目标,结合公众力量,多方面、全方位、灵活的对规划实施予以监管,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3.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发展理念,不仅仅指的是规划部门,也包括政府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只有所有人树立了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城镇规划和建设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才能彻底扭转规划不到位、实施困难等各种难题,全员生态文明理念的转变,将有效推动我国生态城镇的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