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共聚物改性硫铝酸钙胶结料-无水石膏复合体系的水化

来源 :硅酸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苯丙共聚物(SA)对硫铝酸钙胶结料-无水石膏复合体系早期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A会延缓水化进程,减少水化加速期钙矾石(AFt)、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和Al(OH)3 (AH3)含量,促进AH3与石膏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AFt,并促进水化后期AFt向AFm转变。同时,SA会迅速降低体系孔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水化反应进行表面张力趋于稳定;SA也提高了孔溶液的pH值,增大OH–浓度,影响了体系中Ca2+、SO42–和[Al(OH)4]–的浓度和比例,减小水化初期水化产物的离子浓度积,降低水化产物析出速率,进而延缓水化进程、减少水化产物。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17日,农业部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授予正大集团"内蒙古现代农牧食品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项目"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隆重举行。本次授牌仪式是农业部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介系列活动第一站的重要内容,
期刊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大位移井等逐渐增多的趋势,斯伦贝谢公司在SPE年会上正式推出NeoSteer近钻头旋转导向系统,最大造斜率可达到16°/30 m, 从而降低了靶前位移要求,有利于延长储层段的有效进尺,可以一趟钻完成造斜段和水平段钻进,减少起下钻趟数,降低非生产时效。它通过最新的轨迹控制算法、数字信息化技术自动学习和数据分析来提高性能。NeoSteer近钻头旋转导向系统使用推靠系统支撑井壁以
期刊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提升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企业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立足于市场,结合市场竞争意识,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必须获取市场行业信息,采用实践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实际生活状况,不断创新及全面优化企业发展路径,为企业发展不断拓展思路。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工作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立足于实践并提出相
互联网2.0时代最显著标志就是社交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社交平台延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去中心化时代的繁荣和昌盛,催生了这个时代的新名词——"网红"。与初代网红"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不同,社交媒体时代的KOL(社交媒体上某特定行业意见专家)、大V(社交媒体上某个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不再满足流量所带来的的虚荣和名气,而是直接走向商业运营的前台,成为了宣传和带货盈利的渠道,也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
期刊
复旦中学依托复旦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哲学教育,优化实施策略,创新育人路径,以"话题与情境"点燃创新意识,以"问题与探究"激活创新思维,以"创作与展示"培育综合素养,以"反思与评价"激励学生成长,在问题探究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努力建设教育发展高地。
当前青藏线铁路电气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力机车数量不断增加,机车检修任务日益加重。检修能力是机务站段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评价现有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揭示薄弱环节,对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以青藏线电力机车现有检修能力水平为评价目标,分析整合影响因素,构建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采用
实现非营利性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宜互补促公益,促进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多方显优势,提升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治理水平;分类担同责,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向推普惠,增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贡献率;全程强扶持,推进非营利性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错位育新机,赋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主要有企业、多主体、基金会、无社会资本举办者等类型,健全完善制度框架重在汇聚办学主体合力,明晰权责关系划分,规范
目的观察不同骨密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骨组织形态学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规律。方法将136例OVCF患者按不同骨密度(T值)分为3组:I组,-3.5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且物质需求量较大,这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至今,已有很多民族企业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力量。然而,民营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由其性质决定。具体来说,民营企业最初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与企业深度融合,并且这种关系在企业逐渐壮大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紧密,成为难以分割的部分,久而久之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人力资源匮乏、运营资本不完善等,制约着企业
系统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壤养分的演变规律、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分析作物产量及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利用河西绿洲灌区31年(1988-2018年)的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开展了以秸秆与磷肥配施(SP)、秸秆与氮磷肥配施[1/2(S+N)P]、氮磷配施(NP)、不施肥(CK)为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测定了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