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产运行管理是现代采油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降本增效的重点,在油田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采油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手段落后的状况,社会化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结合现代采油企业生产运行的需求,生产运行必须实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一体化生产指挥系统,强化信息化建设,完善生产运行的监控系统,加强绩效考核机制,规范生产运行流程,从而提高生产运行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生产运行 管理模式 一体化
近年来,面对油气田开发技术难度、投资额度和风险程度的增加,探明石油储量增长减缓,环境保护费用递增和国际油价波动性大的复杂形势,国内外的油气企业纷纷把降低石油勘探开发成本、优化油气田开采与经营作为发展战略。
一、概述
在谈到现代企业管理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地理位置)等,不太注意生产运行管理,把生产运行管理当作常规性的例行工作,是基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没有从战略高度把生产运行职能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利器。
二、采油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油田的生产运行的特点是连续性强、涉及的环节多、要求多部门协同工作,生产运行必须统筹协作,油田生产才能平稳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将会影响全系统的生产运行。现在采油矿的生产运行模式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传统运行方式,与国际先进现代化石油企业生产运行方式有较大的差距,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较低、协调能力欠缺、一体化组织机构不健全等,具体表现为:
1、传统的生产运行方式不能适应现在采油生产
随着国家的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原来地处偏远的油区也开始变为市区、郊区,甚至是市中心。另外油区生产面积大,油水井呈点状分布,人员分散,生产运行管理难度大,协同工作难以实现。整个生产布局呈现“站点多、战线长、管理面广”的特点,决策信息随着管理链逐级递减,生产指挥难度加大。
2、现代化管理要求必须改变原有的采油生产运行模式
过去被动式的后方集权指挥的管理模式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发展要求,采油矿的生产管理需要实现由传统的经验管理、人工巡检、“撒胡椒面”、问题处理的被动方式,转变为智能管理、电子巡井、“精确指挥”、实时反馈的主动方式,实现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3、人力资源配备的改变削减了传统的生产运行效力
国有企业不断改革,传统的用工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合同化、合同制、市场化用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取代原有的国有合同化用,并渐渐成为油田生产一线的主力。命令形式的指挥方式的效力已经大大的减弱。生产运行需要赋予生产指挥新的管理内涵,才能进一步发挥人的“可再生生产力”的效能。
三、现代采油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产运行模式就是围绕一线生产需求,对机构、流程、资源配置、监控体系及相应权责进行整体优化,以精确指挥、自主调动、快速反应、高效管理实现生产稳定运行的生产指挥系统。
采油单位要以实现超前的、精益有效的生产管理为目标,赋予生产运行部门独立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权力,优化人、财、物、机、环等管理要素配置,利用全方位、数字化的生产及产量监控分析体系,实现对生产情况的精确指挥,按照规范的生产流程管理体系及时合理地调动前后方资源。快速解决当前及潜在问题,保障日常生产的高质量完成。同时,不断促进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系统整体效能。
四、 建立现代采油生产运行管理模式
采油单位的重点就是生产运行,而建立完善生产运行模式是正常生产运行的基础。建立一体化生产指挥中心,持续推进集约化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完善产量监控体系和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规范生产运行标准化的流程机制,探索文化管理,转变管理方式,持续提升精益有效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的超前反应、精确运作、安全有序、科学自主。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生产运行正常运转。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说明。
1、强化生产运行管理,健全组织,优化布局
(1)成立生产一体化指挥中心,贴近生产履行指挥职能。主要履行安全、生产和技术三大管理职责,负责生产的协调、服务、指导、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年度业绩目标。(2)优化组织机构设置,适应采油生产管理需要。根据油田管理需要,压缩、合并、划分、新设采油机构,优化调整编制,形成了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3)推进基层队改革,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根据发展需要,撤并管理层,使原来垂直、高耸的“塔式管理”模式趋于扁平,管理链条处于最短,基本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管理结构。
2、运用新技术实现生产运行指挥手段的信息化
(1)应用网络技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网络办公、资源共享。(2)完善生产运行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指挥效率。
3、建立健全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实现生产运行的规范运作和超前、精确反应。
(1)持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运行流程。在油田开发技术管理上,以油藏和井筒分析为先导,坚持动态分析制度,探索和推广实用技术措施。增强生产管理的预见性和系统性。(2)加强日常生产过程的管理。,根据每天产量运行曲线、盘库产量分析对比,对原油产量运行进行调整并配套执行重点工作月度督办制。(3)建立生产预警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井组、区块、分队三个层面的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实现了预警指标的有效监控、实时反馈和及时应对。
4、强化生产运行的权威性,统揽全局,突出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1)抓好新井投产工作。前线生产指挥中心将新井投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成立新井投产组,积极与产能建设项目组、各施工单位协作配,从编制月度投产计划、跟踪试油进度、前期投产准备到抽油机安装、管线连接、接电等全套投产作业,均全程督促协调,确保早投产、早拿油。(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生产指挥中心贴近一线,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作为日常重点工作,通过深入现场、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文化引导,有效了消减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全厂安全平稳生产。
5、突出考核机制的杠杆作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科学制定考核标准。合理的考核标准是生产管理的前提,认真分析新井、老井、措施井在产量各构成要素中的特点,确立了“年度指导性计划和月度指令性计划相结合、严肃月度计划”的思路,不断规范考核标准,实现了奖罚的均衡。
6、加大培训力度,培养符合现代生产需要的人才
(1)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流畅的生产运行需要生产指挥者能够贯穿采油生产的各个阶段,培训可以满足生产指挥的需要,它可以提供系统的有效的学习机会,让职工全面认识采油生产运行的各环节,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2)生产运行系统也可以反哺培训工作,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可以生产运行中得到应用,进一步得到强化,并得到最终的升华总结,再回到培训中提高培训的质量是。
五、结论
总之,采油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行可以通过内部重组优化业务结构,强化生产国产品行管理,运用新技术、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机制,规范考核标准和严格考核力度,加强生产运行人才的培养,就可以实现传统生产运行向现代化生产运行转变,就可以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就可以实现石油企业的战略转移,就可以实现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就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卫星 马行天, 采油企业前线生产指挥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010 经济师
关键词:生产运行 管理模式 一体化
近年来,面对油气田开发技术难度、投资额度和风险程度的增加,探明石油储量增长减缓,环境保护费用递增和国际油价波动性大的复杂形势,国内外的油气企业纷纷把降低石油勘探开发成本、优化油气田开采与经营作为发展战略。
一、概述
在谈到现代企业管理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地理位置)等,不太注意生产运行管理,把生产运行管理当作常规性的例行工作,是基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没有从战略高度把生产运行职能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利器。
二、采油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油田的生产运行的特点是连续性强、涉及的环节多、要求多部门协同工作,生产运行必须统筹协作,油田生产才能平稳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将会影响全系统的生产运行。现在采油矿的生产运行模式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传统运行方式,与国际先进现代化石油企业生产运行方式有较大的差距,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较低、协调能力欠缺、一体化组织机构不健全等,具体表现为:
1、传统的生产运行方式不能适应现在采油生产
随着国家的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原来地处偏远的油区也开始变为市区、郊区,甚至是市中心。另外油区生产面积大,油水井呈点状分布,人员分散,生产运行管理难度大,协同工作难以实现。整个生产布局呈现“站点多、战线长、管理面广”的特点,决策信息随着管理链逐级递减,生产指挥难度加大。
2、现代化管理要求必须改变原有的采油生产运行模式
过去被动式的后方集权指挥的管理模式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发展要求,采油矿的生产管理需要实现由传统的经验管理、人工巡检、“撒胡椒面”、问题处理的被动方式,转变为智能管理、电子巡井、“精确指挥”、实时反馈的主动方式,实现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3、人力资源配备的改变削减了传统的生产运行效力
国有企业不断改革,传统的用工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合同化、合同制、市场化用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取代原有的国有合同化用,并渐渐成为油田生产一线的主力。命令形式的指挥方式的效力已经大大的减弱。生产运行需要赋予生产指挥新的管理内涵,才能进一步发挥人的“可再生生产力”的效能。
三、现代采油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产运行模式就是围绕一线生产需求,对机构、流程、资源配置、监控体系及相应权责进行整体优化,以精确指挥、自主调动、快速反应、高效管理实现生产稳定运行的生产指挥系统。
采油单位要以实现超前的、精益有效的生产管理为目标,赋予生产运行部门独立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权力,优化人、财、物、机、环等管理要素配置,利用全方位、数字化的生产及产量监控分析体系,实现对生产情况的精确指挥,按照规范的生产流程管理体系及时合理地调动前后方资源。快速解决当前及潜在问题,保障日常生产的高质量完成。同时,不断促进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系统整体效能。
四、 建立现代采油生产运行管理模式
采油单位的重点就是生产运行,而建立完善生产运行模式是正常生产运行的基础。建立一体化生产指挥中心,持续推进集约化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完善产量监控体系和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规范生产运行标准化的流程机制,探索文化管理,转变管理方式,持续提升精益有效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的超前反应、精确运作、安全有序、科学自主。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生产运行正常运转。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说明。
1、强化生产运行管理,健全组织,优化布局
(1)成立生产一体化指挥中心,贴近生产履行指挥职能。主要履行安全、生产和技术三大管理职责,负责生产的协调、服务、指导、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年度业绩目标。(2)优化组织机构设置,适应采油生产管理需要。根据油田管理需要,压缩、合并、划分、新设采油机构,优化调整编制,形成了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3)推进基层队改革,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根据发展需要,撤并管理层,使原来垂直、高耸的“塔式管理”模式趋于扁平,管理链条处于最短,基本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管理结构。
2、运用新技术实现生产运行指挥手段的信息化
(1)应用网络技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网络办公、资源共享。(2)完善生产运行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指挥效率。
3、建立健全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实现生产运行的规范运作和超前、精确反应。
(1)持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运行流程。在油田开发技术管理上,以油藏和井筒分析为先导,坚持动态分析制度,探索和推广实用技术措施。增强生产管理的预见性和系统性。(2)加强日常生产过程的管理。,根据每天产量运行曲线、盘库产量分析对比,对原油产量运行进行调整并配套执行重点工作月度督办制。(3)建立生产预警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井组、区块、分队三个层面的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实现了预警指标的有效监控、实时反馈和及时应对。
4、强化生产运行的权威性,统揽全局,突出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1)抓好新井投产工作。前线生产指挥中心将新井投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成立新井投产组,积极与产能建设项目组、各施工单位协作配,从编制月度投产计划、跟踪试油进度、前期投产准备到抽油机安装、管线连接、接电等全套投产作业,均全程督促协调,确保早投产、早拿油。(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生产指挥中心贴近一线,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作为日常重点工作,通过深入现场、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文化引导,有效了消减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了全厂安全平稳生产。
5、突出考核机制的杠杆作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科学制定考核标准。合理的考核标准是生产管理的前提,认真分析新井、老井、措施井在产量各构成要素中的特点,确立了“年度指导性计划和月度指令性计划相结合、严肃月度计划”的思路,不断规范考核标准,实现了奖罚的均衡。
6、加大培训力度,培养符合现代生产需要的人才
(1)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流畅的生产运行需要生产指挥者能够贯穿采油生产的各个阶段,培训可以满足生产指挥的需要,它可以提供系统的有效的学习机会,让职工全面认识采油生产运行的各环节,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2)生产运行系统也可以反哺培训工作,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可以生产运行中得到应用,进一步得到强化,并得到最终的升华总结,再回到培训中提高培训的质量是。
五、结论
总之,采油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行可以通过内部重组优化业务结构,强化生产国产品行管理,运用新技术、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机制,规范考核标准和严格考核力度,加强生产运行人才的培养,就可以实现传统生产运行向现代化生产运行转变,就可以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就可以实现石油企业的战略转移,就可以实现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就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卫星 马行天, 采油企业前线生产指挥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010 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