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说“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由此可见鲁迅对中国的影响很大,并且这种影响将会继续存在。那么鲁迅在俄罗斯作家眼中是什么样的呢?这也是正本文着重探讨的关键。
魯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А.А.法捷耶夫
20世纪20年代苏联社会开始对五四运动后出现的新中国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鲁迅(1881-1936)正是苏联文学工作者及读者研究的对象之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作品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并且多次再版的一流作家。这些译本使苏联读者有机会在接触鲁迅作品的同时开始对鲁迅作品的研究,起初他们的研究局限于描写鲁迅的生活道路和世界观,逐渐地他们开始深入研究作家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及与俄罗斯文学创作的异同点等问题。
一、苏联学者眼中鲁迅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Б. А.瓦西里翻译的俄文版《阿Q正传》1929年问世,Б. А.瓦西里还为其写了序言。他认为,若按照创作特点分类鲁迅属于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家,是第一批以中国农村为创作题材的作家,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些农村一直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Я.福里德曾为这本书写过评论:“了解中国农村、善于描写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以及带有抒情风格的讽刺,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欧洲读者来说既生动又有趣。”①这诸多因素使得鲁迅作品在俄罗斯长期保存下来。因此,在《文学百科全书1929-1939》第五卷中一篇关于中国文学的文章中出现下面的语句也就不足为奇了:“鲁迅(中国的契诃夫)——描写生活的作家和现实主义者,第一次将农村列入文学的选题范围中,鲜活地反映出了受残余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的农民的极端贫困、苦难和毫无出路。”②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把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艺术展现,提出了农民问题。但是后来由于苏联社会爆发激烈的斗争,在第六卷的一篇文章中对鲁迅作出了阶级性的评价:称鲁迅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在所谓的“文学革命”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首次将农村题材引入新文学中,但是用作品证明了鲜活语言的文艺作品可以替代古老的书信之后,鲁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落后于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速度,停留在了无政府、个人主义的立场。③但是1949年А.法捷耶夫更正了这一错误观点,认为鲁迅文章的特点恰恰是作家文学创作天赋的体现,是其存在于20世纪文艺流派的重要原因。在《论鲁迅》的文章中他写到:“就精神而言他是俄罗斯的契诃夫和果戈里…像我们的经典作家一样,鲁迅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就是揭露和抨击旧社会势力、压迫人民的势力、镇压‘小人物’的势力的作家。鲁迅是短篇小说巨匠,他善于简单、明确、直白地塑造人物形象。”④A.法捷耶夫善于揭示作品最本质的东西:作者的社会敏锐度、讽刺色彩、民族色彩等。
1953年苏联出版了《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在书中作者简要地介绍了鲁迅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很自然地将其与中华民族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压迫历史结合起来。同时这本书里还出现了现代描述鲁迅先生的惯用语句:“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二、苏联学者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及理解
1956年《鲁迅著作》4卷出版之后苏联进入了鲁迅作品研究的高潮期,几乎是同一时间就出现了5部关于鲁迅的专著:《鲁迅》、《鲁迅及其生活和创作》(Л. Д.博兹德涅耶娃)、《鲁迅世界观的形成》(В. Ф. 索罗金)、《鲁迅生活和创作特写》(В. В. 彼得罗夫)、《鲁迅和他的前辈们》(В. И. 谢马诺夫)。这些作品中不但讲述了作家的生平经历,还讲述了其创作方式形成的过程。这些作家详细地分析了《呐喊》、《彷徨》、《野草》及《故事新编》的创作特点,最终得出结论:鲁迅是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博兹德涅耶娃在《鲁迅及其生活和创作》(该书被译为英文、日文和中文)一书中明确提出应该称鲁迅是中国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奠基人。В. Ф. 索罗金指出鲁迅掀起了中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潮,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现实画面,深刻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当然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善用新的艺术表达手法。
В.В. 彼得罗夫认为鲁迅的新革命民主现实主义性格的形成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紧密相连,它也是鲁迅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得以持续的最重要因素。在确定《故事新编》创作手法时,鲁迅仔细分析了复杂的文学资料,但是在《故事新编》中对社会现实主义的准确性表达力度还有欠缺。鲁迅运用以下手法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在小说中保护人民利益的“孤独的”主人公是进步力量的代表,但是他们属于统治阶级,这样一来人民本身就只是作为消极的大众而存在。关于主人公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论证得偏少。对人民的如此描述还不完全符合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则,因为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是将人民作为一股运动力量进行颂扬的。”⑤无论如何В. В. 彼得罗夫都试图根据苏联科学界中的文艺理论知识来观察和分析鲁迅的创作文本。
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苏联学者仅仅局限于研究鲁迅作品是否符合社会现实主义的规则。他们力求发掘鲁迅散文的艺术独特性,不仅关注其作品的内容,而且还重视其形式上的长处。鲁迅笔下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一切都曾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分析和批判。
Л. Д.博兹德涅耶娃认为鲁迅是伟大的细节描写大师,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让鲁迅得以成功地向世人展示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而最主要的是塑造了不同社会阶层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中国读者心理所习惯的略有不同:“用最客观的现实及最普通的人物组成的故事情节替代具有奇幻和冒险特点的小说情节。”⑥恰恰是上面的创作差别和语言改革将鲁迅作品带入现实美学研究的新高度。以前对主人公的叙述要根据旧中国文学传统从介绍主人公名字、其祖先名字、其出生地名称开始,也就是诸多简历性文字,但是行文中没有突出社会底层人所经受的痛苦和遭受的暴行。因此,为了描述小人物的真实生活鲁迅势必将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鲁迅特别善于用一些细节描写揭露社会矛盾。鲁迅思维的缜密性决定了作品的结构特点,鲁迅的每部作品都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其结构特点的丰富性。鲁迅时而集中所有注意力关注主人公生命中的某个偶然事件并对其进行描述;时而通过一系列生活经历来描述主人公,阐述其性格在接下来发生的事件中或者生命走到尽头时发生的变化。
Л. Д.博兹德涅耶娃列举了鲁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过的手法,比如:描写人物外在性格特点、大自然、事件发生地、讽刺的手法以及对比法。Л. Д.博兹德涅耶娃还特别强调了鲁迅在塑造反派人物形象时所用的特殊手法——将正派人物与思想伪善及龌龊之人进行对比。Л. Д.博兹德涅耶娃认为鲁迅的这些成就与俄罗斯经典作家果戈里、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以及托尔斯泰是有关联的。因为鲁迅特别喜爱俄罗斯文学,并大量翻译介绍俄罗斯文学,他把这看成是一种思想上武装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工作。
因此,关于《故事新编》Л. Д.博兹德涅耶娃写到:“讽刺小说的素材鲁迅收集了很久,他阅读了很多作家的作品,30年代的社会生活他专门研究过现实主义作家萨尔德阔夫.谢德林和高尔基的创作。”⑦如果鲁迅的讽刺小说中可以找到与谢德林相似的地方,那么在嘲讽一些哲学问题时不得不承认有高尔基的特点。但是对外国作品的研究仅仅是帮助鲁迅构思并在具有现实性、揭露性的提纲中将其具体化。因此,鲁迅一方面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又具有十分强的选择性和独创性。可以说鲁迅没有重复任何人,与任何人都是不同的。
В. Ф.索罗金在《鲁迅的现实主义》一书中发现鲁迅的创新与其使用的新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紧密相连。关键就在于揭示主人公人物特点的新方法,鲁迅笔下的主人公不是某种标志事物的载体,而是经过深层雕琢刻画的。契诃夫和托尔斯泰认为鲁迅深刻发掘了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В. Ф.索罗金曾写到:“在旧中国文学中著名的仅仅是描写日常生活、虚构的或者是历史内容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首先考虑的是情节的戏剧性和情景的清晰度,而鲁迅的心理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现象。”⑧
В. Ф.索罗金在关于鲁迅的专著中分析了作者早期的政论性演讲和创作初期的散文作品,包括其第一篇小说《怀旧》,这是一篇文言小说,但这并不是鲁迅家喻户晓的成名作。在分析的同时,索罗金还得出了鲁迅作品基本构成的结论——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革命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同时他也指出了鲁迅将讽刺与幽默紧密结合,开创了“一整套讽刺人物长廊”,揭示了中国人民内心的伟大。В. Ф.索罗金认为恰恰是这些特点使鲁迅的创作与俄罗斯古典文学更亲近起来。
В. В. 彼得罗夫对鲁迅独特的人物刻画方式非常感兴趣。他将鲁迅笔下的主人公分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等,揭示其典型特点,分析鲁迅作品中使用的各种艺术创作手法,研究鲁迅与中俄經典文学遗产的关系。他拥护中国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多样化,认为这些知识分子形象是现实存在的。鲁迅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将注意力投放在对这些知识分子不足的评论上。他斥责遇到困难就低头、垂头丧气的人,严厉地抨击保守分子。В. В. 彼得罗夫认为鲁迅的作品《兄弟》揭露了知识分子的利己主义。他加入了与中国同仁(他们用传记性的梗概局限了这部作品的意义)争论的队伍,主要讨论鲁迅生活中的事实与其作品故事情节的比较。彼得罗夫认为首先应该评价鲁迅的别具一格和他的个人艺术创作手法,同时彼得罗夫没否认俄罗斯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这个影响在《呐喊》和《狂人日记》中都有所体现。正如鲁迅本人所说,《狂人日记》正是在果戈里同名作品《狂人日记》的直接影响下创作出来的。如果说还有其他俄罗斯作家影响过鲁迅的创作,那么除了果戈里就当属契诃夫了。鲁迅与契诃夫对社会恶习都是不能容忍的,对“小人物”的生活充满了兴趣,都具有艺术分析的锋利性和洞察力。彼得罗夫认为,俄罗斯古典文学在鲁迅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影响决不会破坏作家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В. И. 谢马诺夫曾将鲁迅与其他文学前辈相比较,得出的结论与彼得罗夫的观点基本一致。谢马诺夫运用历史比较法将鲁迅的创作与20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既指出了鲁迅的创新点,又指出了其作品中对传统作品的继承性。谢马诺夫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比分析鲁迅的作品:体裁、题材、主人公、人物形象设计、环境描写、作品结构、语言等。谢马诺夫最终得出结论:鲁迅专注于受苦受难的下层人物,专心在每个人身上寻找个人的、无重复的特点,力图深刻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谢马诺夫写到:“就其本质来看,鲁迅以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散文为基础创造了新的人物描写形式。鲁迅首先需要克服中华民族文学对他的影响,避免惯性。”⑨所以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用大量的语言阐释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在这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时刻果戈里的创作给了鲁迅不少帮助,鲁迅也曾高度评价过果戈里,称其为“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
三、总结
鲁迅作品在俄罗斯的研究时期与在中国的研究时期基本是吻合的,甚至可以说在俄罗斯研究开始的更早。恰恰是苏联学者将鲁迅的作品带入世界文化中。苏联学者关注的不只是鲁迅作品的思想意识,还有其艺术创作的独特性。鲁迅是中国古典文学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中国现代散文的创始人、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奠基人、第一位能够综合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成果的中国作家。
注释:
① Я. 福里德(评论): 阿Q正传(俄文版),《新世界》,1929年,第255页。
② 文学百科全书第五卷,莫斯科,1931年。
③ 文学百科全书第六卷,莫斯科,1932年。
④ А. 法捷耶夫:《关于鲁迅》,《文学报纸》,1949年10月。
⑤ В.彼得罗夫:《鲁迅生活和创作特写》,莫斯科:Изд-во Гослитиздат,1960年,第327页。
⑥⑦Л. 博兹德涅耶娃:《鲁迅及其生活和创作》,莫斯科:Изд-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1959年,第177,516页。
⑧ В. Ф. 索罗金:《鲁迅世界观的形成》,Изд-во Акад. наук СССР, Ин-т китаеведения,1958年,第191页。
⑨ В.谢马诺夫:《新古典文学》,《文学问题》,1962年第8期,第147页。
作者信息:
吴彦秋,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博士,副教授,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路428号。
Абуева Н. А.,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博士后,教授,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路428号。
Абуев У. А.,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博士,副教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魯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А.А.法捷耶夫
20世纪20年代苏联社会开始对五四运动后出现的新中国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鲁迅(1881-1936)正是苏联文学工作者及读者研究的对象之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作品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并且多次再版的一流作家。这些译本使苏联读者有机会在接触鲁迅作品的同时开始对鲁迅作品的研究,起初他们的研究局限于描写鲁迅的生活道路和世界观,逐渐地他们开始深入研究作家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及与俄罗斯文学创作的异同点等问题。
一、苏联学者眼中鲁迅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Б. А.瓦西里翻译的俄文版《阿Q正传》1929年问世,Б. А.瓦西里还为其写了序言。他认为,若按照创作特点分类鲁迅属于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家,是第一批以中国农村为创作题材的作家,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些农村一直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Я.福里德曾为这本书写过评论:“了解中国农村、善于描写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以及带有抒情风格的讽刺,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欧洲读者来说既生动又有趣。”①这诸多因素使得鲁迅作品在俄罗斯长期保存下来。因此,在《文学百科全书1929-1939》第五卷中一篇关于中国文学的文章中出现下面的语句也就不足为奇了:“鲁迅(中国的契诃夫)——描写生活的作家和现实主义者,第一次将农村列入文学的选题范围中,鲜活地反映出了受残余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的农民的极端贫困、苦难和毫无出路。”②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把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艺术展现,提出了农民问题。但是后来由于苏联社会爆发激烈的斗争,在第六卷的一篇文章中对鲁迅作出了阶级性的评价:称鲁迅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在所谓的“文学革命”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首次将农村题材引入新文学中,但是用作品证明了鲜活语言的文艺作品可以替代古老的书信之后,鲁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落后于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速度,停留在了无政府、个人主义的立场。③但是1949年А.法捷耶夫更正了这一错误观点,认为鲁迅文章的特点恰恰是作家文学创作天赋的体现,是其存在于20世纪文艺流派的重要原因。在《论鲁迅》的文章中他写到:“就精神而言他是俄罗斯的契诃夫和果戈里…像我们的经典作家一样,鲁迅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就是揭露和抨击旧社会势力、压迫人民的势力、镇压‘小人物’的势力的作家。鲁迅是短篇小说巨匠,他善于简单、明确、直白地塑造人物形象。”④A.法捷耶夫善于揭示作品最本质的东西:作者的社会敏锐度、讽刺色彩、民族色彩等。
1953年苏联出版了《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在书中作者简要地介绍了鲁迅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很自然地将其与中华民族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压迫历史结合起来。同时这本书里还出现了现代描述鲁迅先生的惯用语句:“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二、苏联学者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及理解
1956年《鲁迅著作》4卷出版之后苏联进入了鲁迅作品研究的高潮期,几乎是同一时间就出现了5部关于鲁迅的专著:《鲁迅》、《鲁迅及其生活和创作》(Л. Д.博兹德涅耶娃)、《鲁迅世界观的形成》(В. Ф. 索罗金)、《鲁迅生活和创作特写》(В. В. 彼得罗夫)、《鲁迅和他的前辈们》(В. И. 谢马诺夫)。这些作品中不但讲述了作家的生平经历,还讲述了其创作方式形成的过程。这些作家详细地分析了《呐喊》、《彷徨》、《野草》及《故事新编》的创作特点,最终得出结论:鲁迅是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博兹德涅耶娃在《鲁迅及其生活和创作》(该书被译为英文、日文和中文)一书中明确提出应该称鲁迅是中国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奠基人。В. Ф. 索罗金指出鲁迅掀起了中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潮,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现实画面,深刻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当然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善用新的艺术表达手法。
В.В. 彼得罗夫认为鲁迅的新革命民主现实主义性格的形成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紧密相连,它也是鲁迅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得以持续的最重要因素。在确定《故事新编》创作手法时,鲁迅仔细分析了复杂的文学资料,但是在《故事新编》中对社会现实主义的准确性表达力度还有欠缺。鲁迅运用以下手法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在小说中保护人民利益的“孤独的”主人公是进步力量的代表,但是他们属于统治阶级,这样一来人民本身就只是作为消极的大众而存在。关于主人公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论证得偏少。对人民的如此描述还不完全符合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则,因为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是将人民作为一股运动力量进行颂扬的。”⑤无论如何В. В. 彼得罗夫都试图根据苏联科学界中的文艺理论知识来观察和分析鲁迅的创作文本。
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苏联学者仅仅局限于研究鲁迅作品是否符合社会现实主义的规则。他们力求发掘鲁迅散文的艺术独特性,不仅关注其作品的内容,而且还重视其形式上的长处。鲁迅笔下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一切都曾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分析和批判。
Л. Д.博兹德涅耶娃认为鲁迅是伟大的细节描写大师,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让鲁迅得以成功地向世人展示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而最主要的是塑造了不同社会阶层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中国读者心理所习惯的略有不同:“用最客观的现实及最普通的人物组成的故事情节替代具有奇幻和冒险特点的小说情节。”⑥恰恰是上面的创作差别和语言改革将鲁迅作品带入现实美学研究的新高度。以前对主人公的叙述要根据旧中国文学传统从介绍主人公名字、其祖先名字、其出生地名称开始,也就是诸多简历性文字,但是行文中没有突出社会底层人所经受的痛苦和遭受的暴行。因此,为了描述小人物的真实生活鲁迅势必将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鲁迅特别善于用一些细节描写揭露社会矛盾。鲁迅思维的缜密性决定了作品的结构特点,鲁迅的每部作品都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其结构特点的丰富性。鲁迅时而集中所有注意力关注主人公生命中的某个偶然事件并对其进行描述;时而通过一系列生活经历来描述主人公,阐述其性格在接下来发生的事件中或者生命走到尽头时发生的变化。
Л. Д.博兹德涅耶娃列举了鲁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过的手法,比如:描写人物外在性格特点、大自然、事件发生地、讽刺的手法以及对比法。Л. Д.博兹德涅耶娃还特别强调了鲁迅在塑造反派人物形象时所用的特殊手法——将正派人物与思想伪善及龌龊之人进行对比。Л. Д.博兹德涅耶娃认为鲁迅的这些成就与俄罗斯经典作家果戈里、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以及托尔斯泰是有关联的。因为鲁迅特别喜爱俄罗斯文学,并大量翻译介绍俄罗斯文学,他把这看成是一种思想上武装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工作。
因此,关于《故事新编》Л. Д.博兹德涅耶娃写到:“讽刺小说的素材鲁迅收集了很久,他阅读了很多作家的作品,30年代的社会生活他专门研究过现实主义作家萨尔德阔夫.谢德林和高尔基的创作。”⑦如果鲁迅的讽刺小说中可以找到与谢德林相似的地方,那么在嘲讽一些哲学问题时不得不承认有高尔基的特点。但是对外国作品的研究仅仅是帮助鲁迅构思并在具有现实性、揭露性的提纲中将其具体化。因此,鲁迅一方面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又具有十分强的选择性和独创性。可以说鲁迅没有重复任何人,与任何人都是不同的。
В. Ф.索罗金在《鲁迅的现实主义》一书中发现鲁迅的创新与其使用的新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紧密相连。关键就在于揭示主人公人物特点的新方法,鲁迅笔下的主人公不是某种标志事物的载体,而是经过深层雕琢刻画的。契诃夫和托尔斯泰认为鲁迅深刻发掘了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В. Ф.索罗金曾写到:“在旧中国文学中著名的仅仅是描写日常生活、虚构的或者是历史内容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首先考虑的是情节的戏剧性和情景的清晰度,而鲁迅的心理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现象。”⑧
В. Ф.索罗金在关于鲁迅的专著中分析了作者早期的政论性演讲和创作初期的散文作品,包括其第一篇小说《怀旧》,这是一篇文言小说,但这并不是鲁迅家喻户晓的成名作。在分析的同时,索罗金还得出了鲁迅作品基本构成的结论——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革命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同时他也指出了鲁迅将讽刺与幽默紧密结合,开创了“一整套讽刺人物长廊”,揭示了中国人民内心的伟大。В. Ф.索罗金认为恰恰是这些特点使鲁迅的创作与俄罗斯古典文学更亲近起来。
В. В. 彼得罗夫对鲁迅独特的人物刻画方式非常感兴趣。他将鲁迅笔下的主人公分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等,揭示其典型特点,分析鲁迅作品中使用的各种艺术创作手法,研究鲁迅与中俄經典文学遗产的关系。他拥护中国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多样化,认为这些知识分子形象是现实存在的。鲁迅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将注意力投放在对这些知识分子不足的评论上。他斥责遇到困难就低头、垂头丧气的人,严厉地抨击保守分子。В. В. 彼得罗夫认为鲁迅的作品《兄弟》揭露了知识分子的利己主义。他加入了与中国同仁(他们用传记性的梗概局限了这部作品的意义)争论的队伍,主要讨论鲁迅生活中的事实与其作品故事情节的比较。彼得罗夫认为首先应该评价鲁迅的别具一格和他的个人艺术创作手法,同时彼得罗夫没否认俄罗斯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这个影响在《呐喊》和《狂人日记》中都有所体现。正如鲁迅本人所说,《狂人日记》正是在果戈里同名作品《狂人日记》的直接影响下创作出来的。如果说还有其他俄罗斯作家影响过鲁迅的创作,那么除了果戈里就当属契诃夫了。鲁迅与契诃夫对社会恶习都是不能容忍的,对“小人物”的生活充满了兴趣,都具有艺术分析的锋利性和洞察力。彼得罗夫认为,俄罗斯古典文学在鲁迅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影响决不会破坏作家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В. И. 谢马诺夫曾将鲁迅与其他文学前辈相比较,得出的结论与彼得罗夫的观点基本一致。谢马诺夫运用历史比较法将鲁迅的创作与20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既指出了鲁迅的创新点,又指出了其作品中对传统作品的继承性。谢马诺夫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比分析鲁迅的作品:体裁、题材、主人公、人物形象设计、环境描写、作品结构、语言等。谢马诺夫最终得出结论:鲁迅专注于受苦受难的下层人物,专心在每个人身上寻找个人的、无重复的特点,力图深刻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谢马诺夫写到:“就其本质来看,鲁迅以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散文为基础创造了新的人物描写形式。鲁迅首先需要克服中华民族文学对他的影响,避免惯性。”⑨所以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用大量的语言阐释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在这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时刻果戈里的创作给了鲁迅不少帮助,鲁迅也曾高度评价过果戈里,称其为“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
三、总结
鲁迅作品在俄罗斯的研究时期与在中国的研究时期基本是吻合的,甚至可以说在俄罗斯研究开始的更早。恰恰是苏联学者将鲁迅的作品带入世界文化中。苏联学者关注的不只是鲁迅作品的思想意识,还有其艺术创作的独特性。鲁迅是中国古典文学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中国现代散文的创始人、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奠基人、第一位能够综合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成果的中国作家。
注释:
① Я. 福里德(评论): 阿Q正传(俄文版),《新世界》,1929年,第255页。
② 文学百科全书第五卷,莫斯科,1931年。
③ 文学百科全书第六卷,莫斯科,1932年。
④ А. 法捷耶夫:《关于鲁迅》,《文学报纸》,1949年10月。
⑤ В.彼得罗夫:《鲁迅生活和创作特写》,莫斯科:Изд-во Гослитиздат,1960年,第327页。
⑥⑦Л. 博兹德涅耶娃:《鲁迅及其生活和创作》,莫斯科:Изд-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1959年,第177,516页。
⑧ В. Ф. 索罗金:《鲁迅世界观的形成》,Изд-во Акад. наук СССР, Ин-т китаеведения,1958年,第191页。
⑨ В.谢马诺夫:《新古典文学》,《文学问题》,1962年第8期,第147页。
作者信息:
吴彦秋,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博士,副教授,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路428号。
Абуева Н. А.,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博士后,教授,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路428号。
Абуев У. А.,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博士,副教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