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活动。然而许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动口不动脑,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导入、提问、讨论、结束四个方面来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就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讲究;策略;提高;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这样的问题初看起来非常简单,教师课堂上通过师生的问答、练习等,把学生全部调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动口动手,完成相应的指定任务。但细察学生课堂参与的状态,有许多学生都是疲于应付,动口动手,但不动脑。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问是不是,学生说是或不是……其教学效果也让人大失所望。因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呢?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讲究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讲究课堂导入策略,提高学生投入课堂的有效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有经验的老师在每课导入时,总是善于利用教材内容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课堂学习之中去。因此,我在新课导入时都十分讲究策略,以激发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新课内容的探求之中。如《最后一课》的导入,我是这样精心设计的:从题目看,这最后一课是写谁上的最后一课?是怎样的一课?课文中写韩麦尔先生一连上了几节课,可题目为什么却说是他上的最后一课?这样从题目入手,并设计连环的悬念问题,激起了全体同学急切阅读课文的愿望,所有学生仅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课文的内容、主题、人物特点等也因此初步掌握了。
  二、讲究课堂提问策略,提高学生参与问题思考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智慧。”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如果我们注意讲究课堂提问策略,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空前提高。如我在教学《变色龙》时,问学生:“课文题目明明指的是一种体色能变化的爬虫,而课文内容写的都是人,是不是跑题了?”很多学生着急地帮我纠正道:“老师,课文没跑题,是说一个警官像变色龙一样会变!”“那这个警官怎么会像变色龙一样会变?变了几次、每次变的原因是什么?他身为一个警官,如此多变说明了什么?”一连串有趣的追问,既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参与思考,又从中发掘出小说的主题。
  三、讲究课堂讨论策略,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有效性
  英国哲学家培根告诉我们:“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由此可见重视“讨论”的重要性。当前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讨论已成为课堂学习中一种常态。那么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有效性呢?关键是要调动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明确分工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促使每位同学都必须参与的基础上,还深入到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以激发和调动每个同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如学《孔乙己》一课,我在参加班级其中一个小组学习交流中,有同学非常欣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的白描写法:尽管该句简短,但是却勾勒出孔乙己这一人物社会地位——他虽然穿着好似上层阶级的长衫,却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听此发言,我当即赞赏她的鉴赏力,并接此议题,引发小组所有成员深入探讨:“既然孔乙己经济、社会地位都与‘短衣帮’一样,那他为什么还硬要穿着这又破又脏的长衫呢?”这一有趣的话题又一次激起全组成员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快速阅读,大家纷纷发言:有的同学认为,他是摆“读书人”的架子;有同学说,他是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还有同学说,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与思想矛盾……“那他被上层阶级所接受了吗?”通过我的进一步点拨,大家逐步认识到,作者这一描写,还巧妙地暗示了他必然的悲惨命运:他不愿为“短衣帮”,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也不能为上层阶级所接受,在那“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他只能成为社会上的多余人。
  四、讲究课堂结束策略,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讲究课堂结束策略,就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归纳巩固、积极地去进行拓展性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有效性。如《春》一课,我是这样结束全文的:“同学们,朱自清不愧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我们这一课的学习虽然快结束了,但他笔下描绘的那‘嫩嫩绿绿’的春草图,那‘野花遍地’的春花图,那如‘杨柳’拂面的春风图,那像‘牛毛花针’的春雨图,那催人‘奋发向上’的迎春图,仍历历在目。此时,大家想不想摘记下这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再配上一首描写春的小诗,也来描绘一幅美丽的春的全景图呢?”学生在我这一番既有归纳总结又富有情感激励的结束语的引导与激发之下,人人都在读书笔记上按《春》一课描写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顺序分别摘录下了所有写景句,搜集了许多古代描写春的诗词句,还写下了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春的颂歌。
  当然,增强学生参与感的策略,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教师的感情、态度,以及口气、语气、眼光、态势等都有增强学生参与感的作用。只要我们注意讲究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徐州市贾汪区紫庄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强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青蒿素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宫颈鳞癌SiHa细胞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
网页布局大致可分为“国”字型、“届”字型、“萌”字型、“明”字型、“吕”字型、综合型、“口”字型、Flash型、变化型等。设计一个网站页面时,应首先根据其定位及行业类
摘 要:化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基础条件;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维;和谐师生关系;利用化学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加强习题练习,强化学生思维。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能力;中学生;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其将来的生活与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是一门技巧和艺术。很多学生愿意学音乐并不是单纯对音乐学科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神,比较轻松的“副科”。虽然很多人都认为音乐是一门“小学科”,但这却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它既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又能陶冶学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的周期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山东省1990-2007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分析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波
本文以生活固体废物为例,分析了其现状及其对其征税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国外的固体废物税制度,研究设计了固体废物税这一税种,为我国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