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阵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那座桥之前,我被借到县里,赶一批应急的材料。
  报到那天,领导给我们八九个人开了会。会上说,这次抽调的时间为两个月,任务是搜集本县抗日英烈的生平简历,然后汇集成册,然后编纂成书。会上还说,该书将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材,人手一册,以奏勿忘国耻、警钟常鸣之功效。
  现在说来,最先警醒的,是我们采编组的三名同志。我们在英烈精神鼓舞下,跑遍了全县的沟沟岔岔,翻烂了图书馆的文献档案。每天,除了走访当事人,就是钻进旧纸堆里,查阅那些发黄的卷宗纪要。我们用史料匡正当事人的记忆误差,用口述丰富地方志的粗简约略。采访中,我们常常被感染得唏嘘惋叹淆然泪下,时时体味着那种大义凛然无私无畏!英烈们的人生,烛照出现代人的卑琐和渺小,彰显了时下的堕落与龌龊。可以说,采编的过程,就是采编者升华境界洗涤灵魂的过程。大家用饱满的热情奋笔疾书加班加点,直到这本英烈谱定稿了、成书了,各自回到原单位了,激动振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当时,我觉得自己对身边的事物,一下子陌生了、疏离了。我变得古里古怪,变得不合时宜。这一点,我从同事的话语中、眼神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直到很长时间过后,我才慢慢从这种状态中调整过来,调整到对自身利益的铢锱计较上,调整到对他人际遇的冷漠麻木上。曾经的心灵震撼灵魂撞击,曾经奔涌贲张的一腔热血,渐渐地,从我身上平复、冷却、消逝、远遁……直到有一天,老吴从县文联打来电话,才勾起了我对那段经历的回忆。
  老吴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里想那座桥。想鲁崇利阐述的修桥必要,想命名连心桥的深刻蕴涵……
  老吴在电话里,依旧是那副大咧咧的口气。他不管不顾地调侃几句后,问我:怎么样,大作家?魏明辰说的那件事儿,你理出头绪没有呀?
  我的脑子里,依旧是那座桥。魏明辰说的……哪件事呢?
  老吴听了,语气顿时露出意外。呸,看你这记性!唐二狗呗,唐二狗阵亡的事呗。
  我理理思绪,暂时放开那座桥。唐二狗阵亡的事呀……怎么,你理出头绪了?
  老吴见我问他,马上顶回来了。我理出头绪了,还问你吗?早让你小子做东请客了。
  我嘘口气,停顿一下,说我跟你一样呀,也没理出什么头绪啊。
  老吴听了,连声嘿嘿,说他跟我不一样哩,说前些日子他倒是理出些头绪了哩。老吴停顿一下,才说。只是理着理着,你猜咋的?让这部报告文学集一冲,冲成一堆乱麻喽!老吴像是喝口水,喝完了,又说。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唐二狗的事,他的脑仁里立时乱成一锅粥哩!老吴还想唠叨,那边有人跟他说话了。老吴就撇下我,跟那人搭讪起来了。搭讪几句,老吴停了,回到话筒,接着跟我磨叨。你说这不见鬼了咋的,你说凭咱俩的智商、阅历,怎么就让这点破事儿,给难住了呢?这不活人让尿憋死了,是啥呢!老吴似乎还想絮叨,刚才说话的人,再次打断了他的感叹。我听到,老吴在电话那头嘁嘁喳喳地,跟他嘀咕起来了。我只得拿着话筒,在这边等他;等了半天,老吴才腾出嘴,又跟我白话了。老吴的语气这时变愉悦了,也轻松了。老吴说,行啦老范,你还是一个人先理着吧。哪天理出头绪了,打个电话过来。谁叫咱寸功未立啦,到时候老哥请客吃饭埋单做东,不行吗?
  我敷衍着应承下来,又要捡起那座桥。不想,老吴紧赶慢赶着,又补了一句。
  看到我手机号了吗,新换的。你若理出头绪了,就打13310172929,别忘喽。
  放下电话,我拽过记事本,随手把老吴的新号码,记在上面。记上了,才发现,记唐二狗的记事本上了。唐二狗的记事本,不是一个,是一沓。我记的,是上面这本的扉页。这沓记事本,汇集了两个月里,我们对唐二狗阵亡一事的考证、摘抄、索引、汇编。按理说,一个小战士的死,本不该让我们如此费心劳神、大书特书的。问题在于,这个普通的放牛娃,却用极不普通的死,把一个天大的谜团,凸显在县志上了。可以断言,这件事如果不被湮埋,如果及早发现,唐二狗这个名字,早跻进人类战争史了。与历代名战名将一起,伯仲比肩熠熠争辉。在我看来,不但毫不逊色,而且卓尔不群,而且异彩四射!
  这是因为,他在一天时间里,曾先后阵亡了两次!
  两次阵亡的发现者,是小魏。小魏就是老吴电话里说的魏明辰。
  魏明辰发现谜团的下午,我们三个人,已经一起共事半个月了。半个月的时间,工作已开展,分工已明确。老吴分到的,是组长。这是因为,他不但是本地人气最旺的大笔杆子,还是县文联主席。魏明辰呢,是刚出校门的研究生,来自档案局。所以,他还干老本行:负责资料保管、整理和分类。我是写小说的,来自城建局,领导几经考虑,让我负责文字记录和润饰。要说我这活,老吴也能干。他平日写报道也写报告文学;写了,就拿到市县两级报纸上去发表。但是,老吴现在当组长,抓全面,不宜再做杂七杂八的具体事务了。魏明辰惊叫失声的时候,老吴正望着天花板冥思苦想哩。想着下班后,先写哪个经理,哪个老板哩。小魏的叫声,显然是打断了老吴的思路。老吴就拧过脖子,脸色愠怒地批评他。年轻人,遇事关健要稳,是吧?说起来,你也是大学生哩,对吧?怎么遇事一惊一乍,说话没边没沿的?这不好嘛,有失身份有辱斯文嘛。老吴批评小魏,出于一时烦躁,随口说说,也就过去了。可是,看到小魏有些不驯地望着他,老吴就觉得有失身份有辱斯文的,倒像是自己似的。老吴只得转过身,反诘魏明辰。人固有一死,是吧?怎么扯出死两次了,这哪里是天方夜谭呀,这简直太离谱了嘛!老吴说完,把目光移向我,移出一种寻找同盟的意味。我清楚眼下的工作只是临时组合,所以,不想介入争辩。我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然后不置可否地去看小魏。看小魏的时候,心里暗笑老吴:还用找吗?不找,同盟者也大有人在嘛。不料,我的举动还是让小魏感到压力倍增,他低下头,翻起桌上的史料了。小魏的眼睛本来就近视,加之情急之下,鼻尖就抵到桌面上了。抵得脑袋一甩一甩的,中风了一样。
  这何止说话离谱呀,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嘛。魏明辰的翻找持续在那个黄昏里,很久。这使我和老吴既不好接续手头的事情,又不能一味傻等。老吴就端起茶杯,脸色讪讪地没话找话。   一个人,如果死了第一次,能死第二次吗?老吴呷口茶,咂出满嘴的排斥和抵牾。如果死了第二次,第一次存在吗?
  存在呀。小魏猛然抬起头,目光闪亮着,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比如这个唐二狗吧,就是死了第一次,然后又死第二次的!
  你这样说,有人信吗?尽管隔着窗户,老吴还是把胳膊朝街上一抡。你出去拦住一百人,问问,看有几个能信?
  我的话,当然可以不信。小魏也铆足了劲,目光倔拗地跟老吴较真。这是史料上说的,你不能不信史料吧?
  魏明辰的话,让老吴语噎。因为,老吴在工作中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要尊重历史,相信史料。
  这是下班前常有的空闲,别的部门里,正是敲定饭局和牌局的时候。而在我们采编组,却是一天中最无聊、最难捱的时段,这使争论得以维系并深化。
  我信呀。可是我要听听,到底哪个史家、哪本史料,散布这种奇谈怪论、异端邪说的?老吴的躁动让我用眼神压住了,他挪挪身子,端起一副愿闻其详的架式来。我和老范,也都撂下四十奔五十的人了。今天,就算跟你沾回光,一起开开眼吧。谁都听得出,老吴在这种退让中,暗暗地把鼓点敲响了。我揿灭烟蒂,摆出不偏不倚的样子,静观事态发展。我要看的,是魏明辰今天的旗杆,到底怎么个爬法?因为,老吴在不动声色中已经把他当成猴子了,开耍了。
  不想,魏明辰真就耍开了。而且,耍得还很遛道。直到耍完了、下杆了,我才发现,这家伙所以能一路顺畅地爬上“杆”顶,是有原因的。他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证据支持的。
  魏明辰的证据,让我们对他的发现开始相信,并更加怀疑。
  魏明辰出示的,是一摞史料。这摞史料记载的,是同一次战斗。
  这次战斗,发生在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七日,地点是岫岩北部的棋盘岭。在本地县志上,棋盘岭阻击战,一向以残酷壮烈著称。一个中队的义勇军,为保护粮草辎重,同一千四百多个关东军和大同队,鏖战了整整一天。最后,六十多条汉子除一人幸存外,全部战死沙场。魏明辰指着史料对我们说,唐二狗就是在这次战斗中,以不可思议的两次阵亡,引起了他的注意。
  魏明辰一面念念有词地说,一面神态安详地找。找出两份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后,展开,摊到老吴的桌面上。
  这两份史料,一份是县政协文史资料汇编,另一份是一张发黄的《盛京时报》。
  县政协的文史资料,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口述者孟显昌,整理者汪世和。孟显昌呢,既是横盘岭阻击战唯一的幸存者,又是唐二狗第一次阵亡的目击人。他的口述,有着不容争议的权威性。整理者汪世和,是政协聘用的文史员,当时已年近八旬,但是思路清晰,一丝不苟,素以博闻强记治史严谨而闻名。据孟显昌回忆说,那天,他跟唐二狗在战壕里,还是并肩毗邻的。唐二狗当年十七岁,黄绒绒的头发,瘦削削的脸,打眼看去,整个一半大孩子。孟显昌在回忆中,言之凿凿地证实说,他亲眼目睹了唐二狗第一次阵亡的全过程,时间是上午十点钟左右。
  另一份史料,是一张昭和八年日伪发行的《盛京时报》。该报详细报道了棋盘岭阻击战的全过程。篇中谥美夸耀之辞,溢于文表。对日军消弭南满匪事的不世之功,做了不吝篇幅的大肆吹捧后,在文章结尾处,不得不涂上了灰色的一笔。这就是:此次率队靖平匪患的日军长官大裕方大佐,在激战中身先士卒,于下午十七时二十分,第一个冲上棋盘岭。不料,被隐匿在工事中的悍匪唐二狗,开枪击中。现入住岫岩西山的丹麦医院,抢救治疗。该报又载,唐二狗在击伤大裕方后,本欲继续抵抗,被随后冲上岭的日军少佐中村,当场击毙。
  这就是魏明辰出示的,有关唐二狗两次阵亡的证据。
  可以看出,唐二狗第一次阵亡与第二次阵亡中间,相隔了七小时。就是说,从史料排列的时间顺序上查考,死于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七日上午十时的义勇军战士唐二狗,在阵亡七小时后,棋盘岭防线被日军突破了。大裕方于下午十七时二十分,率先冲上岭来。不料,被死于七小时前的唐二狗,开枪击中并最终致死。
  我看到,老吴在看完史料后,也像被什么击中了似的,怔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从那天起,我们三个人就借工作之便,悄悄地,开始了走访和调查。我们在唐二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寻找,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史料中查阅。我们暗下决心,如果两次阵亡的说法是前人误传,我们就要通过调查,给以彻底澄清并更正。如果两次阵亡的记载属实,我们更要对这个前所未闻的谜团,给以一次性的诠释和破解。
  我们有时集中走访,有时分头调查。集中走访的收获,由魏明辰记录在一个专门的记事本上;分头调查的所得,事后也汇拢到这个记事本上。很快,记事本就写满了,我们买来另一本。另一本写满了,再买下一本。这样,在两个月里我们对唐二狗两次阵亡之谜,做了一番深入细致的排查和梳理。
  我们发现,随着调查的深入,事实正逐渐明朗。奇怪的是两次阵亡的信息量和可比性,并不因调查的深度推进此消彼长。相反,它们却牤牛一样互不示弱、并驾齐驱地向我们抵来。同样的证据确凿,同样的理由充分,同样挺举着所向披靡的矛,同样挥舞着无坚可摧的盾,哞吼着、咆哮着,朝我们讨要说法。它们用同样的真实性,同样的可信度,同样的权威性,同样的排他性,使我们试图剔除一种可能的想法,倾刻间土崩瓦解。我们无奈地看到,有关两次阵亡的记载既不是文字笔误,也不是以讹传讹。它是一个清楚的事实,一个真实的存在!随着各方材料的不断汇集,两次阵亡的面目逐渐清晰。随着真相的浮出水面,对我们三个人的置询和拷问,也变得愈发直迫并尖锐。
  我们面面相觑,我们相向而对。难道唐二狗的两次阵亡,真是一个勿庸置疑的并列,一个匪夷所思的共存吗?!
  下面是记事本上记载的,唐二狗第一次阵亡的史料。由于散布在几本中间,我把它们做了梳篦和汇拢。筛选甄别后,摘录了两个当事人的证词。
  一、孟显昌的证词。孟显昌的证词出于县政协文史资料汇编,成稿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这次调查,我们分别找到了原作者的家,发现两位老人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谢世,故无法对唐二狗第一次阵亡,做以增补和重考,只能援引当年的史料。好在,大家对口述者的亲历状况和整理者的职业操守,完全可以采信。此前,我们不但详阅了汪老发表出来的文章,还查考了他采访孟显昌的谈话记录。我们发现,较之见诸书面的文字,记录则更加口语化和原生态。   要说棋盘岭阻击战呀,那是民国二十二年的事喽。入秋了,天凉了,小鬼子赶着这个趟头儿,进山围剿了。他们想抢走粮食棉衣,饿死冻死我们啊。你说,歹毒不?所以,上头命令我们三中队,到棋盘岭上设卡,蹩住(阻击)鬼子,掩护老营粮草转移。我记得太阳冒红的时候,全队就进入阵地了。一边挖战壕,一边跟山下的鬼子蹬着(对峙)。蹬到九点多,鬼子蹬不住了,咕咕蛹蛹地,开始进攻了。进到半山腰,队长发话了,扯着嗓子,喊了声打(以上为县政协文史资料所载)。队长喊打,那就得打。于是,兄弟们砰砰啪啪开始放枪了。有放枪的,有扔手榴弹的。扔手榴弹,是力巴头大的。力巴头小,你扔不到那么远。我那时就扔手榴弹了。扔一个,回过头,看见二狗趴在战壕里,正放枪哩。放一阵,鬼子抗不了了,死的没死的,全趴下了。队长见了,一抡胳膊,叫大伙冲。我耳背,第一声没听清。等我听清了,二狗已从堑壕里蹿起身子了。这时候,我听到噗的一声闷响,接着,后脖梗喷上一团粘乎乎的东西。我用手一抹,妈呀,是血;血从二狗那边喷过来的。我抬起头,看见二狗端着枪,直挺挺地朝后面仰。我一把抱住他,再看,脑门上有一枪眼儿。枪眼很深,血很少。我心里叫了声:不好。再看后面,脑勺都炸开了。里头那点汤汤水水的,全淌出去了,瞅着空荡荡的,水瓢一样。我扳着他的肩膀,晃。我冲着他的耳朵,喊。咋晃,咋喊,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只有空壳一样的脸,轻飘飘地左右摆动。过一会儿,冲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围在我们身后,呼哧呼哧地喘。我听到队长在不远的地方,烦鼻子烦脸地喊:开饭啦,开饭啦。喊完这句,还喊。这回,是朝炊事班长喊:老王,你他妈存心饿死大伙咋的。早上的饭,才送来。都十点多了,你当晌饭呀?老王可不听邪,梗着脖子,跟队长兑弄:怨我吗,老营乱成一锅粥了。有一头算一头的,都叫搬东西。狗撵兔子一样,只差没累死了(以上摘自汪世和老人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二、唐刘氏的证言。唐刘氏系岫岩哨子河乡张家堡人氏,九岁来到黄旗沟,做唐二狗哥哥唐大狗的童养媳。唐刘氏过门时,比唐二狗还小一岁。由于大狗长二狗六岁,已是大孩子了。所以,一天到晚的,在外忙碌农活。可以说,唐二狗的少年基本上是和这个小他一岁的嫂子一起度过的。他们是叔嫂,更是玩伴。村长鲁崇利带着我和魏明辰来到唐家的上午,唐大狗已去世多年了。唐刘氏盘坐在炕里,享受着她八十八岁的阳光。这次,我们从唐刘氏嘴里意外地捕获了一个细节,也算本次采访的独家发现了。这就是,与唐二狗在棋盘岭一起打阻击的孟显昌,实际上是唐二狗姑姑的儿子,两人系表兄弟关系。所以,每逢行军打仗,孟显昌总要把小表弟带在身旁,以便呵护照顾。
  二狗么,那是个苦孩子呀(2005年7月20日上午,唐刘氏坐在自家炕上,对我们三个人打开了话匣子)。搁今天说,他是一口好东西没吃过,一天好日子没过过哩。俺来他家那年,他放牛呀。风里雨里的,才十岁的孩子呀。二狗他心眼好,命也大,多少次碰上凶险,都让他逃过去了。那年,队伍上用板车把他送回家来,俺哭的,比他哥还伤心哩。俺不信二狗蔫拉巴叽的,就这么死了。都说他命大,有九条命哩。有次闹伤寒,眼瞅着没救了,可他硬是挺过来了。大伙七手八脚的,把他从车上抬下来。俺上前一看,完喽,他身上有九个枪眼儿哩。脑门一个,胸口上八个。九个枪眼儿,恰好是他命数呀。少一个,都死不了哩。入殓时,看他后脑空瘪瘪的,俺不忍心让他就这么走了。俺薅开一床新被子,用半个被套的棉花,才把他后脑楦满了。俺做嫂子的,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少了脑子离开人世呀。少了,他来世要托生牲畜的,牲畜不就没脑子么?直到填满了,塞实了,俺才让大伙给他入殓了,下葬了。
  厘清了第一次阵亡的真相,天已过午。我们从唐刘氏屋里走出来,去鲁崇利家吃饭。由于刚刚下了雷阵雨,沟里的横道河,水势一时暴涨。我望着阻断的道路,报怨鲁崇利。老同学呀,你这村长是咋当的哟,就不会修座桥吗?老鲁正在脱鞋,见我指责,仍不忘抬头辩解。你以为我不想修噢,我傻呀?没钱,你让我拿什么修哇?小魏这时候也脱鞋,一边脱,一边插嘴问我。你们一个城里一个乡下的,啥时候的同学呢?看到他们都脱鞋,我只得跟着脱;边脱,边回答魏明辰。高中呀,你高中不也城里乡下的,一锅炖吗?魏明辰应和着拎起鞋,摇摇晃晃地往河里走;走几步,晃得更甚。妈呀,水这么急啊!老鲁从后面扶住他,说这还急呀,这才下多大一会儿啊,你还没看到汛期哩。上岸后,大家又穿鞋,又是魏明辰穿得快。穿好了,抬头问我,怎么样?我以为是问趟河的感觉呢,就放下裤腿,说不咋样,挺凉的。不想魏明辰问的,却是第一次阵亡的事实。我想想说,这用问吗,这已经清楚嘞。魏明辰真就又问了,唐二狗第一次阵亡的时间,是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七日上午十时左右,对吧?我搓搓手,点头。见我点头,魏明辰的兴致上来了,既然清楚了,是不是可以认定第二次阵亡的记载和传说,属于笔误和谣传呢?我沉吟片刻,说目前下这个结论,有些为时过早哦。小魏问我为什么,我说这要看第二次阵亡的事实是否同样清楚。小魏听了,一怔,说如果不清楚呢,或者有破绽有纰漏呢?我甩甩手,那就像你说的,有关两次阵亡的说法是谣传和笔误喽。小魏晃晃头,说如果第二次阵亡也像第一次这样,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呢?我听了,也一怔,那可难喽。那就制造了一个难以阐释的谜团,即人有两死。话一出口,我看见魏明辰和鲁崇利同时一怔,定定地,站在岸边。我撇下他们往前走,走着,说着。如果这个谜团成立,不但你我、老吴,怕是人类现有的理论积累和智慧实践,都将在这件事上,面临信任危机和颠覆质问!
  下面是我从众多史料中,遴选出来的,有关唐二狗第二次阵亡的证词。
  一、黎九欣的证词。黎九欣是日伪时期岫岩医术最高的外科大夫,大裕方在棋盘岭受创后,就是送进西山医院抢救治疗的。由于救治无效,于两天后的十月十九日,死于该院201特护病房。黎九欣作为主治医师,亲历了整个救治过程,听到了大裕方的临终感叹。为此,黎九欣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几乎受到牵累。革命群众指控他,曾为日酋疗伤。后来,黎九欣之所以逃脱了那场劫难,原因也在大裕方的死。革委会几经审定,认为大裕方是治死的,不是康复了。就这样,大裕方的死铺就了黎九欣的生,它为黎九欣找到了幸免罹难的理由,同时,也为唐二狗第二次阵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大裕方抬进医院的时候,身上血葫芦似的。他捂着肚子,躺在担架上。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他推进急救室。接着输血、输液,接着清洗伤口。清洗结束了,又做了缝合处理。我记得,大裕方术后醒来,已经凌晨五点了。他瞪着眼睛,对身旁的人,讲诉了负伤过程。大裕方说,他冲上棋盘岭,第一眼,就看到偎在壕帮里的马胡子了(日本人对义勇军的蔑称)。马胡子也瞪着眼晴,端着枪,死死地对着他。大裕方还看见马胡子脑门上,有个深深的洞孔。他料定,这个人死去多时了。大裕方抢上去,攥住枪管,拽他手里的枪。拽几下,没拽动。死的人,居然握住枪,牢牢不放。大裕方火了,用力再拽。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死去的人居然蹿起身,而且,还开枪击伤了他。大裕方这么说,在场的人,谁也不信,偷偷摇着脑袋,都以为他神智错乱了。第二天临死前,大裕方还说,他本想拽下那支枪,舞过头顶,鼓舞士气的。尽管一旁的人,有认为他谵妄的,有认为他梦呓的,但我知道,大裕方是清醒的。他的话,符合一个战地指挥员的身份和心态。
  二、鲁忠天的证词。鲁忠天,伪满国兵(老百姓俗称“大同队”),岫岩红旗乡黄旗沟人,一九五七年被政府镇压。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只知道棋盘岭阻击战的目击者,是孟显昌。鲁忠天的证词被封结在卷柜里,长达半个世纪。这次,我们从县法院发黄的卷宗中,几经查找,终于调出了当年的庭审笔录。我们知道,孟显昌能够证实的,是唐二狗第一次阵亡。至于唐二狗第二次阵亡,只有鲁忠天能够说明。然而,不管孟显昌还是鲁忠天,不管他们的证词如何翔实如何贴近,得出的结论,却是两次阵亡的成立。这一结果,不但不能为破解谜团有所裨益,相反,倒是钳制了我们的视野,困锢了我们的思路,使调查陷入扑朔迷离的泥淖里,几乎遭逢灭顶之灾。
  大同二年秋天,棋盘岭那一仗,要不是中村少佐手快,我会继大裕方之后,第三个被击毙。第二个,应该是中村。我那时跟在中村身后。冲上岭顶,我一眼就认出唐二狗了。唐二狗倚在壕帮上,像干活累乏了一样,没精打采的。唐二狗呢,他是黄旗沟里的。我的家,在黄旗沟口。说起来,一个上沟,一个下沟。小时候放牛,常常碰到一起。有时候,我替他看牛,他去掏鸟窝。掏到了鸟蛋,就拢堆火一起烤着吃。大裕方冲上岭,恰与唐二狗打了照面。大裕方就抢上去,拽那唐二狗的枪。大裕方攥住枪管,唐二狗握紧枪托,两个人都铆足了劲,谁也不撒手。我一急,叫了声:还不放下枪!现在说,唐二狗是听到我的话了。他的脸,还朝我这边一甩。甩过来,没停,又甩回去了。如果他听我的话,放开枪,也许就没事了。可是那家伙犟,打小儿就犟。刚甩回头,枪就响了。大裕方扎撒着胳膊,一屁股坐地上了。大裕方倒下了,唐二狗就往后仰了。身子一仰,枪又抬起来了。我想不明白的,是唐二狗的枪都对准中村了,不知怎么,却迟迟没有开枪。唐二狗没开枪,中村开了。中村回过神,端起机关枪就是一串连射。我看见,唐二狗的前胸,在一团烟雾中爆裂了。他丢下枪,摇摇晃晃地倒下去了。
  我记得,针对上述史料,老吴后来在酒桌上还发过疑问。老吴说,现在,我们算是把两次阵亡的事实查清楚了。我和魏明辰交换一下眼神,同声说是。不想老吴语气一转,是什么呀,结论更糊涂了。我俩想想,然后说对。这次老吴把手一摆,又说对什么呀,如此荒唐的因果关系,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呢?
  老吴置疑的时候,我们的采编工作已经结束了。工作结束了,两次阵亡的破解却毫无进展。当时,我们的心情压抑着,既不甘心到此为止,又清楚无能为力。因为,我们不能以调查两次阵亡为由,向县里申请延续时间;县里也不会支持我们,搞这种旁逸斜出的事情。采编结束了,剩下的就是计划外行为了。老吴已经接到通知,让临时抽调的人员哪来哪去,各回各的单位。
  解散前,县里从财政支出一笔钱。作为编务费,发放给大家。
  老吴就把这笔钱掏出来,做东,宴请我和魏明辰。老吴举杯时,还动了感情,眼圈儿红红地,感谢我们对他这段工作的支持。他站起身,说工作结束了,调查不能结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浅尝辄止。今后,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破解深入研究,一定要把两次阵亡之谜彻底解开!老吴说完,一仰脖子,率先把杯中酒干了。我和小魏受到感染,跟在他后面,也干了。干完,坐下。我和老吴坐下了,小魏却依然站着;站在那里,把酒杯一一斟满了。小魏说,感谢两位兄长的关心栽培,让他在这段工作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灵魂深处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小魏停顿一下,语速慢下来了,说有件事,怕要对不住二位了……我和老吴正听得入耳,这突来的转折让我俩不由得抬起头,目光惑惑地看他。看得小魏头低了,语调也低了。关于两次阵亡的破解,他不能继续调查,也不能深入研究了,他要到南方的一座城市里去发展了。听得我和老吴张着嘴,一时无语。许久,老吴才醒过神来,按下魏明辰,问他啥时运作的?小魏晃晃脑袋,说运作什么呀,就是大学一个女友,毕业了,去南方了。原以为这样不声不息的,就拉倒了。没想到女友在那边进步了,发展了,就找家公司催他过去了。老吴沉吟半晌,感叹道:这年头,难得姑娘一片心啊!我一边应和着,一边端起杯,为小魏的好运祝福,也为姑娘的好心祝福。小魏喝下后,脸红了,声也高了。他说换了新环境,有许多东西要从头学起,要尽快适应。所以,破解两次阵亡的事儿,就要两位兄长多多代劳了。我按住小魏的肩,连连点头,说这事你先放放,有我们哩。你呢,先在那边稳定下来再说。老吴也探过身,按住小魏的手,说兄弟你放心走吧,两次阵亡破解了,哥通知你。小魏刚想答话,老吴又说,这边有什么事,你只管打电话来。有两个哥哥在,用不着你费心。小魏听得很感动,搂住我俩的肩说,有劳两位兄长了,唐二狗这事破解了,我请你们去南方旅游。老吴听了,一顿,慢慢脱开身子,指着魏明辰,问此话当真?魏明辰按下老吴的手,说这事当初就是我挑起的,你们替我代劳了,我请你们是应该的嘛。老吴叫声好后,探身问我。老范,你都听到了。唐二狗的事儿,咱得加快进度哩。说完,一撸袖子,指着我说。兄弟办事讲究,咱哥俩儿也得立个章法对不?我疑惑了,问他立啥章法?老吴拍着脑门,想;想好了,一拍桌子。你破解了,我请你吃饭!我沉吟一下,问他你破解了呢?老吴又拍桌子,这次,把筷子拍地上了。老吴就一边弯下腰,一边把答复搁在桌面上了。同样,你请我吃饭!   从这天起,“你请我吃饭”,成了我与老吴之间破解谜团大功告成的代名词。
  送走小魏后,老吴把那沓记事本夹到了腋下,涎着脸,对我说。这个,我先拿着……你就支愣起耳朵静候佳音吧。
  老吴有兴致,我自然乐得清闲。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摆摆手,笑而不语地由他闹腾。
  没想到的,是回到单位后,我却没有得到清闲。县里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扶贫解困工程。我单位的任务,是帮扶一个贫困村。按照以往的惯例,无非是提供一些致富信息,上点小项目,帮扶几个贫困户。由于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年初退休了,领导就找到我,让我把这项工作接下来。我一想,有机会到农村走走,既可贴近生活,又有助于创作,就欣然地接受了。
  县里开动员会那天,很正式、很隆重。五大家领导全到会了,神情庄重地摆在主席台上。会议结束前,主持人让各单位扶贫干部走到台前,与帮扶村的代表见面,签状子、结对子。那天我去的有点晚,前面的内容没听到。鲁崇利上台找我握手时,一时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他攥住我的手,兴奋得脸放红光。好家伙,这次总算逮住你了。俺黄旗沟两千多口子人,就指望你这活菩萨了!我拽出手说,怎么,我们结成对子啦?见他不无得意地点头,我苦着脸说,这不是冤家路窄吗。老鲁压下声,说这哪是冤家路窄呀,这是我托门挖窗安排的。我撇过头,你怎么安排都不要紧啊,要紧的,是这种等靠要的想法不能有啊。老鲁一龇牙,连说没有。签完责任状,大家纷纷往台下走了,我就拉上老鲁,边走,边说。靠神仙不如靠自己。要想甩掉贫困帽子,最关健的,是充分发挥你这个带头人的作用啊。鲁崇利搭住我的肩,说你就别推了,这个头,我都带十几年了,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今天,俺摊上你这个高人,脱贫致富,一准管用。我把鲁崇利拉到一旁,正色跟他说。管用不管用,话不能说早了。可以提前告诉你的,是凡事依赖别人,保准不管用。鲁崇利挠着脑勺,斜眼看我,真的?我拉住他的手,跟他说。到时候,就见分晓了。鲁崇利偏着脖子,追问我,到什么时候?我见他耍起了无赖,就揽他往会场外走,走着,说着。遇事只靠别人,到什么时候都不管用。鲁崇利听了,咧嘴一笑。不管用好呀,你都不管用,我就开脱了。县上的大员都无力回天,我算啥呀?我见这家伙要把泼皮作风进行到底了,赶忙止住他说。你别胡嘞嘞好不?过两天,我把手头工作处理一下,就去你们村看看。鲁崇利一抽胳膊,挣开我说,过两天做啥,现在就跟我回去好不?你那工作你当我不知道呀,丢了都没人找哩。我让他弄得哭笑不得,说现在不行。老鲁没等我说完,抢过话茬儿,说现在当然不行,现在中午了,该整两盅了。怎样,你请我还是我请你呢?我看看表,说你到我这里,当然我请你了。
  那天,我们在酒桌上敲定,近期我去黄旗沟考察一下,结合当地特点上一些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争取让扶贫工作早见成效。我按住老鲁的手,对他说。你呢,也别闲着。你的任务是发挥熟悉情况的特长,带领村民多想脱贫路子,多出致富点子,等到扶贫资金下去后,我们能够开板就唱。老鲁红着眼睛,打住我的话,说一唱,准能唱得响。我脸一绷,纠正他说。那不一定,那要看扶贫顶目是否选得准。老鲁扑哧一笑,斜着眼晴看我,管你选准选不准,我的任务,就是能让老同学风风光光地交差。我摸着他的额头,问他喝高了还是发烧了?老鲁拨开我的手,说既没发烧也没喝高,倒是你,书念多了,念得脑子里只剩一根弦了。见我困惑,老鲁一脸坏笑地看着我,说你真以为,只要选准了项目,就能让农民脱贫致富,让黄旗沟改天换地呀?老鲁挟口菜,停下来,有那么光鲜的事,怕也轮不到你吧。我觉察了此中的难度,叹口气,照你这么说,这个差,我怕是难交了?老鲁嘿嘿一笑,脑袋抵近我。说难呢,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老鲁指着桌面,低下声说。关健是帮扶群众的反应,帮扶项目的实实在在,以及受益面的百分比呀。老鲁停顿一下,又说。交差的事,我替你早想好了。你这差事,能否办得光彩,一是群众是否认可,二是领导是否满意。我问,你真的能把这件事情做得两面光吗?鲁崇利大咧咧一笑,当然能啊。这村长,我干多少年啦?这点小事情摆不平,我能当到现在?见我不信,这家伙探过头说,只要你把扶贫款给我整过来,不是吹,八面光我都能做到。我说真的?老吴一脸郑重地看着我,点头。我顿时松了口气,有些释然地拍着他的手背,说你真能做得这么好,我请你吃饭!
  这句话,让我猛然想起了久违的老吴。
  我想老吴,老吴其实更想我。鲁崇利前脚刚走,老吴后脚就找到我办公室来了。
  老吴的腋下,依旧夹着那沓记事本。他在我对面沙发上坐下后,叹口气说,有部报告文学正催着下厂,材料继续搁我这里,就是耽误了。唐二狗的事情,只能先辛苦你了。等忙完这阵子,书出了、差交了,回过头我和你一块研究。
  我侧身看他,食指敲着桌面。等你忙完这阵子,说不准,我就把两次阵亡的谜底揭开喽。
  老吴拍下膝盖,说哪能呢?要是那么容易,还能把咱三个折腾得半死不活小半年呀?
  我笑笑,那可说不准呀,也许就在你俩忙这忙那的时候,我突发奇想,真把这个谜团破解啰。
  老吴听了,又拍膝盖,说那好啊,那我省心啦。你以为我不想让你捷足先登呀,你以为我会心疼那顿饭啊?
  见我不言,老吴又说,关健是你要麻溜点儿,再这样磨蹭,说不准真让我抢先一步破解了哩。
  斗了阵嘴,老吴还是把资料甩给了我,忙他报告文学去了。那几天,我既要等鲁崇利拿出具体项目,又要等单位筹措扶贫资金,一时没什么事情,就在办公室里看起那沓记事本了。看两天,没看出破绽,也没捋出头绪,倒是调查两次阵亡的经历不时地提醒我,能否从中演驿出一篇小说来。虽然两次阵亡的破解难度重重举步维艰,但是小说写得却是柳暗花明顺风顺水的。我从借调时起笔,然后顺藤摸瓜地往前写。几乎是一气呵成,几乎是毫不费力地,就写出了本篇前半部分的雏形。但是,写到两次阵亡成立了,自然就碰上事物本身的对立了,我顿时感到山重水复寸步难行了。我发现,两次阵亡之谜一天不能破解,这篇小说就一天不能结尾。它成了一个没有谜底的谜面,成了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半成品。   鲁崇利讲完了,乡长也快讲完了。
  鲁崇利见我怔在那里,就捅捅我。我却没有回神,嘴上喃喃自语:你在说,他是自己捅了自己?老鲁见我沉迷,探过头说,当然喽,骨头把刀一硌,弹出来啦。就这样,叶乔圣把自己捅了。我想象着那块骨盆,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根扣在板机上的手指,接下来是那把刀,接下来是那支枪,交错着,在我面前频频闪现,叶乔圣拽在刀把上的力与大裕方作用在枪管上的力,重合在一起向我挤来。我的心不禁一搐,眼前的晨雾轰然散去了,明晃晃的晨光一下子注满了人头攒动的沟谷。大裕方原来也是这样啊!
  乡长讲完了,书记就把红绸剪开了。鲁崇利赶忙又捅我,并用手指指我手里的剪刀。书记那边剪开了,我这边绷得更紧了。绷得紧,自然便于剪切。我稍一用力,咔的一下就断了。我听到一片绵密而连贯的鞭炮声中,一声轰然的巨响顷刻间贯通了隔离的两岸。
  又一次为我实现两岸贯通的,是老吴。老吴把他破解两次阵亡的重大发现,抢先一步告知了我。
  接到电话的下午,我刚从黄旗沟回到家里,也刚从洗澡间走出来。我在淋浴的时候就想,该用什么方式向老吴公布我的发现呢,该选哪种规格的酒楼才配得上那振奋人心的时刻呢,该用哪些理由推拒老吴一波接一波的敬酒和赞美呢?我想得心急难耐,想得兴奋不已,我甚至顾不上擦干头发,就从浴室里跑到了客厅。我一边擦拭着脖子,一边从茶几上拿起手机。再翻开记事本,照着上面记载的,把那组数字输入了手机。可是,没等我揿发送健,那组13910172929的数字却鬼魅般从屏幕上蹿出来了,叫着、嚷着,把那个让我情绪一落千丈,使我心境立时大乱的消息,传给了我。
  这怎么可能呢?我跌落在沙发里,脑中一片空白。我也破解了啊。
  这怎么不可能呢?老吴的兴致好,声调就高。我也是突发奇想,无意中找到答案的。
  老吴说完,间隔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我。刚才你是说,你也破解了?
  我的情绪依旧低落,声音也低落。是的。
  那你说呀。老吴显得很大度,刁猫戏病鼠一样,让我听听你是怎么破解的?
  我调整一下心境,然后,把两次阵亡的谜底向他徐徐揭开了。
  老吴真是用心听了,听完,说不错,这谜团算你解开了。你的答案,也是正确的。老吴的话让我精神一振,但他下面的话又使我心里一沉。但我告诉你啊,你这解法只是低幼的、初级的。我的解法与你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这话给我造成的震惊,不啻魏明辰发现两次阵亡的那个下午。你是说,还有另外一个答案?
  当然喽。
  老吴停顿一下,又说。我能定位你的解法是低幼的、初级的,当然有更具智慧含量的答案啦。
  那你快说!
  那你快情。到了酒店,我让你心悦诚服地请我吃饭。
  为什么?
  因为,它是两次阵亡之谜的另一种解法!
  2011年7月19日三改于岫岩
  (选自《芙蓉》2011年第6期)
  张国增,男,1966年生。有小说见于《芙蓉》《大家》《青年文学》等刊物。多篇作品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鄂尔多斯小说精选》转载,“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得主。曾任《芒种》特邀副主编、《青年文学》(下半月)特约编辑,国内多家文学期刊组稿人。现供职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城乡规划管理局,省作协第六届签约作家。
其他文献
语块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新课改后受到教师的青睐.语块教学主要的体现方式是对固定的词组、句型、语法等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排列,是一种英语学习技巧,对
期刊
青岛新闻网讯,"首届全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颁奖典礼"近日在青岛举行。大赛由《散文选刊》主办,自2011年1月征稿起,得到了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收到海内外的应征稿件2
期刊
江阴日报讯,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中国旅游报、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日前在徐霞客故里江阴市举行颁奖仪式,高洪波、蒋子龙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不断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之路,情境教学法便是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体现.对此,本文以牛津译林版7A Unit 7 Shopping为例,重点阐述英语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透过文本阅读这扇窗,引领学生探索英语世界,感受英语词汇的美、结构的美、表达的美,在丰富的阅读体验中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
期刊
京报网讯,被业内称为艺术品市场风向标的中国嘉德2012春拍在北京举槌,此次春拍除了中国书画有恽寿平《载鹤图及致王翚信札》手卷、石涛十开《细笔山水册》、李可染巨制《韶山
[路透社华盛顿4月25日电]研究人员说,淋巴结中的一种蛋白质能杀死肺癌细胞,这种蛋白质可能是治疗肺癌采用的混合疗法之外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史蒂文
期刊
今年对石油货轮的一系列袭击和扣押使霍尔木兹海峡再次成为地缘政治热点,让人想起35年前的所谓“油轮战争”,那是两伊战争的一部分.虽然霍尔木兹海峡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
期刊
建立在以问题为导向前提下的合作探知,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与引导,利于其在不断深入参与交流中形成真切认知.突出多样化的探知,让学生在主动融入问题中进行深入交流,不仅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