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若在大体积混凝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技术,那么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探讨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以其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 m 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它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①结构的体积较大,浇注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量大,并集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从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②整体性要求较高,往往不允许留设施工缝,一般要求连续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较为广泛,其基础工程大多数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如高层建筑的箱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厚大的承台等,都属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工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上12 层, 地下1 层, 建筑平面基本上为正方形。为全现浇框架结构。基础底板总面积约为1 677 m2 ( 39. 2 × 42. 8) ,其混凝土总量约为2 900 m3。整个基础由众多承台及各承台间的底板组成, 底板混凝土厚0.5 m, 承台处混凝土厚2.0 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材料
(1)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水泥应不结块,符合质量标准并有质保书和复验单。
(2)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为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 %~83 %。应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 %,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l %;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粉煤灰只要细度与水泥颗粒相当,烧失量小,含硫量和含碱量低,需水量比小,均可掺用在混凝土中使用;掺量一般以15 %~20 %为宜。
(3)水应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尽可能按设计和规范掺用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外加剂应有质保书和复验单,配制计量要正确。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 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延长缓凝时间,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另外, 可以采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的方式。试验证明,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使其替代部分水泥, 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 而且能起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效能, 且掺加粉煤灰后, 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相等或略高。但是这样会降低早期极限抗拉值, 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 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最好控制在10%以内。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工序质量
(1)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上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项。每道设2台振捣器,二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3)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4)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翅料薄膜覆盖。
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考虑施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为防止底板混凝土升降温速度过快形成温度收缩裂缝和早期脱水造成表面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及塑料薄膜, 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养护由专人负责。浇筑完成后, 表面搓平, 搓平次数不少于3 次。能上人时, 在其表面先铺一层塑料布, 再覆盖一层或2 层草袋保温并洒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不少于4 次。根据测温情况, 随时调整加盖厚度,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25℃ 。待混凝土内温度逐渐下降至内外温差< 15℃ , 而且温度下降趋于平衡时, 才进行拆模养护。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泌水和浮浆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 一般为1. 5 h~ 3 h, 即控制在终凝前) , 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或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对于墙体等竖向结构,可用调整配合比和坍落度的办法解决。
2、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分缝分块,不仅可以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 同时也可利用浇筑块的层面进行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另外,尚可满足绑扎钢筋、预埋螺栓等工序的操作需要,但接缝的处理必须满足防止渗漏水的要求。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如设计无规定时,其间距一般为20 m~30 m,,缝宽1 m,可在后浇带形成40 d 后封闭,冬期可适当延长。封闭前, 应仔细凿毛,并将钢筋按设计要求连接好,再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亦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 将缝灌注密实。
3、 模板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承受着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振捣混凝土的振动力,因此,必须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可靠性,防止模板产生过大的变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不能完全套用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配置,应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模板、立柱、拉杆以及支撑系统的所有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并取足够的安全储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对模板的刚度要求高,在有条件时,宜优先使用钢模板。采用木模时,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防止木模吸收混凝土表面水分后膨胀变形。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现在的土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这些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正确的进行防护和治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稳定性。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魏娜,王锐.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2] 明竹琴.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09(08)
[3] 陈科兴. 某建筑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10(18)
[4] 王乐宏. 论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优化控制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以其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 m 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它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①结构的体积较大,浇注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量大,并集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从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②整体性要求较高,往往不允许留设施工缝,一般要求连续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较为广泛,其基础工程大多数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如高层建筑的箱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厚大的承台等,都属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工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上12 层, 地下1 层, 建筑平面基本上为正方形。为全现浇框架结构。基础底板总面积约为1 677 m2 ( 39. 2 × 42. 8) ,其混凝土总量约为2 900 m3。整个基础由众多承台及各承台间的底板组成, 底板混凝土厚0.5 m, 承台处混凝土厚2.0 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材料
(1)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水泥应不结块,符合质量标准并有质保书和复验单。
(2)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为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 %~83 %。应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 %,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l %;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粉煤灰只要细度与水泥颗粒相当,烧失量小,含硫量和含碱量低,需水量比小,均可掺用在混凝土中使用;掺量一般以15 %~20 %为宜。
(3)水应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尽可能按设计和规范掺用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外加剂应有质保书和复验单,配制计量要正确。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 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延长缓凝时间,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另外, 可以采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的方式。试验证明,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使其替代部分水泥, 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 而且能起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效能, 且掺加粉煤灰后, 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相等或略高。但是这样会降低早期极限抗拉值, 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 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最好控制在10%以内。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工序质量
(1)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上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项。每道设2台振捣器,二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3)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4)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翅料薄膜覆盖。
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考虑施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为防止底板混凝土升降温速度过快形成温度收缩裂缝和早期脱水造成表面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及塑料薄膜, 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养护由专人负责。浇筑完成后, 表面搓平, 搓平次数不少于3 次。能上人时, 在其表面先铺一层塑料布, 再覆盖一层或2 层草袋保温并洒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不少于4 次。根据测温情况, 随时调整加盖厚度,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25℃ 。待混凝土内温度逐渐下降至内外温差< 15℃ , 而且温度下降趋于平衡时, 才进行拆模养护。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泌水和浮浆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 一般为1. 5 h~ 3 h, 即控制在终凝前) , 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或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对于墙体等竖向结构,可用调整配合比和坍落度的办法解决。
2、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分缝分块,不仅可以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 同时也可利用浇筑块的层面进行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另外,尚可满足绑扎钢筋、预埋螺栓等工序的操作需要,但接缝的处理必须满足防止渗漏水的要求。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如设计无规定时,其间距一般为20 m~30 m,,缝宽1 m,可在后浇带形成40 d 后封闭,冬期可适当延长。封闭前, 应仔细凿毛,并将钢筋按设计要求连接好,再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亦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 将缝灌注密实。
3、 模板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承受着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振捣混凝土的振动力,因此,必须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可靠性,防止模板产生过大的变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不能完全套用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配置,应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模板、立柱、拉杆以及支撑系统的所有构件进行设计计算,并取足够的安全储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对模板的刚度要求高,在有条件时,宜优先使用钢模板。采用木模时,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防止木模吸收混凝土表面水分后膨胀变形。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现在的土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这些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正确的进行防护和治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稳定性。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魏娜,王锐.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2] 明竹琴.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09(08)
[3] 陈科兴. 某建筑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10(18)
[4] 王乐宏. 论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优化控制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