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听了学校“认识整十数”的同题赛课,对于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略有所感,现呈现如下,与同仁探讨。
教学片断一: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师A:谁来说说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看,懒羊羊捆的和你一样多。(白板展示:1捆)
师A:有比他俩多的吗?说一说。(2捆、3捆)再来看看美羊羊的成绩。(白板展示:3捆)
师A:3捆是几个十,是几根?(三十)
师A:有比美羊羊多的吗?看看喜羊羊的成绩吧!(白板展示:6捆)6捆是几个十,是几根?(六十)
2.师B:谁来说说你捆了多少根小棒?(20根)20也就是——
生:2个十。
师B:你还捆了多少根小棒?(30根)也就是——
生:3个十。
师B:懒羊羊捆了多少根小棒?(10根)将刚才两位同学的小棒与懒羊羊的小棒合在一起,是多少根?
生:60根。
【思考:教师A的问题设计条理很清晰,如“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等问题着眼于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顺着知识发展的脉络一步一步推进,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教师B将课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上,引导学生根据已有体验去理解新知识,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长的时间进行捆小棒的实际操作。教师A巧妙地运用第三方植入的形式,无痕地将“6捆是6个十”这一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教师B运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既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片断二:
1.师A:暖羊羊班长把他们三个的小棒放到了一起,谁能说说这里一共有几个十?你会十个十个地数出这些小棒吗?
师A:现在老师也捆了1捆,放上去(白板展示),成了几捆,几个十?(10个十)
师A:10个十也就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2.师B:谁能再借我们一捆小棒?现在有(7个十),也就是(七十)。
师B:好,谁再借一捆小棒给老师?现在有(八十),(再拿一捆)现在有(九十),(再拿一捆)现在有(10个十或一百)。
师B:你们说得都很对!10个十是一百。
【思考:将小棒集合在一起,先让学生巩固十个十个数数的动态过程,再匠心独具的放上老师那一捆小棒,为接下来“10个十是一百”这一知识的展示埋下伏笔。可以说,教师A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教师B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参与从八十到九十再到一百的变化过程,在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片断三:
1.师A:刚才我们数出的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认识整十数)
师A:把你和同桌捆的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你们一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根?(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师A(把小组的小棒也添成10捆):现在我们把这十捆也捆在一起吧!(生动手操作)谁来说说这里有几个十,是多少根?(白板演示)这一大捆是几个百?(说明:百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
师A:以后当物品的数量很多时,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2.师B:八十是几捆?(8捆)还差几捆就是一百了?(2捆)理由是什么?(一百是10个十,八十已经有8个十了,还差2个十就是一百了)
师B:那你们小组现在有几十根小棒?还差多少就是一百了呢?与你的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
【思考:“教是为了不教。”教师A将学生的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知识,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前伸后展。“以后当物品的数量很多时,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这样既总结了学生认识整十数的过程,又点明了计数单位在日常生活的现实作用,同时还为学生举一反三运用“百”这个计数单位作了启发。
教师B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的概念之后,着眼于一般整十数(十~九十)与特殊整十数(一百)的关系,在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地以十为单位从几十到一百点物数数的能力。】
事实上,这部分教材的编排特别简单。例1以计数单位“十”和“百”为教学内容,以捆好的铅笔(每捆10支)为教、学具。这道例题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着成捆的铅笔数数,让学生比较形象地知道几捆有几个十,就是几十;第二部分是十支十支地从十数到一百,比较系统地理解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两位教师都是用家喻户晓的“羊羊”们创设教学认知情境,教师A先让学生通过一捆一捆的小棒,感受几个十就是几十的认识过程,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体验探究十个十即一百的动态过程;而教师B则注重于对学生参与体验的关注,不断通过师生的团结合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纯生态的学习环境。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整体思考的结晶,教师对教材的揣摩与理解以及对编者意图的领悟直接影响课堂实效。
(责编 杜 华)
教学片断一: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师A:谁来说说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看,懒羊羊捆的和你一样多。(白板展示:1捆)
师A:有比他俩多的吗?说一说。(2捆、3捆)再来看看美羊羊的成绩。(白板展示:3捆)
师A:3捆是几个十,是几根?(三十)
师A:有比美羊羊多的吗?看看喜羊羊的成绩吧!(白板展示:6捆)6捆是几个十,是几根?(六十)
2.师B:谁来说说你捆了多少根小棒?(20根)20也就是——
生:2个十。
师B:你还捆了多少根小棒?(30根)也就是——
生:3个十。
师B:懒羊羊捆了多少根小棒?(10根)将刚才两位同学的小棒与懒羊羊的小棒合在一起,是多少根?
生:60根。
【思考:教师A的问题设计条理很清晰,如“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等问题着眼于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顺着知识发展的脉络一步一步推进,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教师B将课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上,引导学生根据已有体验去理解新知识,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长的时间进行捆小棒的实际操作。教师A巧妙地运用第三方植入的形式,无痕地将“6捆是6个十”这一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教师B运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既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片断二:
1.师A:暖羊羊班长把他们三个的小棒放到了一起,谁能说说这里一共有几个十?你会十个十个地数出这些小棒吗?
师A:现在老师也捆了1捆,放上去(白板展示),成了几捆,几个十?(10个十)
师A:10个十也就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2.师B:谁能再借我们一捆小棒?现在有(7个十),也就是(七十)。
师B:好,谁再借一捆小棒给老师?现在有(八十),(再拿一捆)现在有(九十),(再拿一捆)现在有(10个十或一百)。
师B:你们说得都很对!10个十是一百。
【思考:将小棒集合在一起,先让学生巩固十个十个数数的动态过程,再匠心独具的放上老师那一捆小棒,为接下来“10个十是一百”这一知识的展示埋下伏笔。可以说,教师A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教师B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参与从八十到九十再到一百的变化过程,在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片断三:
1.师A:刚才我们数出的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认识整十数)
师A:把你和同桌捆的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你们一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根?(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师A(把小组的小棒也添成10捆):现在我们把这十捆也捆在一起吧!(生动手操作)谁来说说这里有几个十,是多少根?(白板演示)这一大捆是几个百?(说明:百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
师A:以后当物品的数量很多时,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2.师B:八十是几捆?(8捆)还差几捆就是一百了?(2捆)理由是什么?(一百是10个十,八十已经有8个十了,还差2个十就是一百了)
师B:那你们小组现在有几十根小棒?还差多少就是一百了呢?与你的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
【思考:“教是为了不教。”教师A将学生的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知识,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前伸后展。“以后当物品的数量很多时,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这样既总结了学生认识整十数的过程,又点明了计数单位在日常生活的现实作用,同时还为学生举一反三运用“百”这个计数单位作了启发。
教师B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的概念之后,着眼于一般整十数(十~九十)与特殊整十数(一百)的关系,在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地以十为单位从几十到一百点物数数的能力。】
事实上,这部分教材的编排特别简单。例1以计数单位“十”和“百”为教学内容,以捆好的铅笔(每捆10支)为教、学具。这道例题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着成捆的铅笔数数,让学生比较形象地知道几捆有几个十,就是几十;第二部分是十支十支地从十数到一百,比较系统地理解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两位教师都是用家喻户晓的“羊羊”们创设教学认知情境,教师A先让学生通过一捆一捆的小棒,感受几个十就是几十的认识过程,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体验探究十个十即一百的动态过程;而教师B则注重于对学生参与体验的关注,不断通过师生的团结合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纯生态的学习环境。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整体思考的结晶,教师对教材的揣摩与理解以及对编者意图的领悟直接影响课堂实效。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