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丈量教材与课堂的距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听了学校“认识整十数”的同题赛课,对于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略有所感,现呈现如下,与同仁探讨。
  教学片断一: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师A:谁来说说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看,懒羊羊捆的和你一样多。(白板展示:1捆)
  师A:有比他俩多的吗?说一说。(2捆、3捆)再来看看美羊羊的成绩。(白板展示:3捆)
  师A:3捆是几个十,是几根?(三十)
  师A:有比美羊羊多的吗?看看喜羊羊的成绩吧!(白板展示:6捆)6捆是几个十,是几根?(六十)
  2.师B:谁来说说你捆了多少根小棒?(20根)20也就是——
  生:2个十。
  师B:你还捆了多少根小棒?(30根)也就是——
  生:3个十。
  师B:懒羊羊捆了多少根小棒?(10根)将刚才两位同学的小棒与懒羊羊的小棒合在一起,是多少根?
  生:60根。
  【思考:教师A的问题设计条理很清晰,如“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等问题着眼于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顺着知识发展的脉络一步一步推进,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教师B将课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上,引导学生根据已有体验去理解新知识,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长的时间进行捆小棒的实际操作。教师A巧妙地运用第三方植入的形式,无痕地将“6捆是6个十”这一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教师B运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既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片断二:
  1.师A:暖羊羊班长把他们三个的小棒放到了一起,谁能说说这里一共有几个十?你会十个十个地数出这些小棒吗?
  师A:现在老师也捆了1捆,放上去(白板展示),成了几捆,几个十?(10个十)
  师A:10个十也就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2.师B:谁能再借我们一捆小棒?现在有(7个十),也就是(七十)。
  师B:好,谁再借一捆小棒给老师?现在有(八十),(再拿一捆)现在有(九十),(再拿一捆)现在有(10个十或一百)。
  师B:你们说得都很对!10个十是一百。
  【思考:将小棒集合在一起,先让学生巩固十个十个数数的动态过程,再匠心独具的放上老师那一捆小棒,为接下来“10个十是一百”这一知识的展示埋下伏笔。可以说,教师A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教师B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参与从八十到九十再到一百的变化过程,在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片断三:
  1.师A:刚才我们数出的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认识整十数)
  师A:把你和同桌捆的小棒放在一起数一数,你们一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根?(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师A(把小组的小棒也添成10捆):现在我们把这十捆也捆在一起吧!(生动手操作)谁来说说这里有几个十,是多少根?(白板演示)这一大捆是几个百?(说明:百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
  师A:以后当物品的数量很多时,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2.师B:八十是几捆?(8捆)还差几捆就是一百了?(2捆)理由是什么?(一百是10个十,八十已经有8个十了,还差2个十就是一百了)
  师B:那你们小组现在有几十根小棒?还差多少就是一百了呢?与你的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
  【思考:“教是为了不教。”教师A将学生的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知识,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前伸后展。“以后当物品的数量很多时,除了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这样既总结了学生认识整十数的过程,又点明了计数单位在日常生活的现实作用,同时还为学生举一反三运用“百”这个计数单位作了启发。
  教师B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的概念之后,着眼于一般整十数(十~九十)与特殊整十数(一百)的关系,在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地以十为单位从几十到一百点物数数的能力。】
  事实上,这部分教材的编排特别简单。例1以计数单位“十”和“百”为教学内容,以捆好的铅笔(每捆10支)为教、学具。这道例题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着成捆的铅笔数数,让学生比较形象地知道几捆有几个十,就是几十;第二部分是十支十支地从十数到一百,比较系统地理解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两位教师都是用家喻户晓的“羊羊”们创设教学认知情境,教师A先让学生通过一捆一捆的小棒,感受几个十就是几十的认识过程,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体验探究十个十即一百的动态过程;而教师B则注重于对学生参与体验的关注,不断通过师生的团结合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纯生态的学习环境。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整体思考的结晶,教师对教材的揣摩与理解以及对编者意图的领悟直接影响课堂实效。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天气越来越寒冷,不少人的手脚也越来越冰凉,入冬后更是感觉雪上加霜,更有甚者一年四季都有手脚冰凉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手脚冰凉说明我们的身体缺乏火力滋养。火力来自哪里?气血是原料,原料不够了,火力自然不旺;原料够了,如果仍然不旺,那是燃烧动力不足的问题。手脚冰凉常见于以下原因:  气血不足。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血不足,则推动无力,从而导致手脚
[摘 要]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提问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会问。  [关键词]以学定教 问题意识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3  教学片断:  教学“长方体
教学背景:  “数学生活化”“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体验、创造,从而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与学中都要以“做”为中心,达到“
翟老师的最爱是课堂。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学方法、风趣的教学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创设了充满情趣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快乐,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彰显了他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翟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大特色是“活”——气氛轻松活泼,环节合理灵活
[摘 要]数学练习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在组织学生数学练习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逆练习”,即让学生由算式说情境,让学生先计算后操作,并从结果想算式,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逆练习 发展 思维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53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6期刊登了《把“数学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原文有几处不够准确,特写此拙文与原作者商榷。  其一,原文“按20%的利润定价,就是定价比成本多20%”。笔者认为按20%的利润定价是把定价看作单位“1”,利润是定价的20%,即利润率是20%,定价比成本多25%。错误之处是转换前后单位“1”的量不同了,转换前把定价看作单位“1”,转换后把成本看作单位
教师成长须读书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读书有三境界一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个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以书为师,造就听话型教师。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通过读书,可以明确现代教育观念,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尽快进人教师角色。以书为师,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对书的消化与吸收,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以书为师
这学期,县实验小学和我校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第四册“统计”为教学课题,以“有效课堂,个性教学”为主题,对小学低年级的统计课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都比较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有效地完成信息的分类整理,学会条形统计图的作画,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有质量的练习。但我们在课堂观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的导入如何让学生的新旧知识有效衔接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先后进行了三次磨课,现将我的三次磨课过程呈现给大家,以期与大家共同进步。  第一次教学:  我首先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略):“王大叔用18根l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读题后,我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引导:(1)要围长方形必须知道什么?生: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的产物,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错例的分析,善加利用,抓住错例的关键所在,做到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正确巧妙地引导,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学生在圆柱和圆锥学习中的解题错误,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以“圆柱和圆锥”为例谈谈学习错例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概念,提高问题辨析力  表面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