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阶段有关环节进行技术诊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运动学整合分析,并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对比,结果发现:(1)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第2投掷步躯干后倾角过大,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较小;第4步躯干后倾角幅度减小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投掷臂肘角弯曲角度大;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3)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不利于力量的传递。(4)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投掷步技术 技术分析 运动学指标
掷标枪是技术比较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标枪器械是长棒型,需要运动员良好的沿标枪纵轴用力和良好器械感觉。合理的掷标枪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周期性转化为非周期的快速运动中,充分发挥人体能力将标枪掷出。投掷步是投标枪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助跑与最后用力阶段的有机联系,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效,因此,投掷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后用力阶段躯干肌群的用力效果和动量的有效传递,影响出手速度和投掷的远度。
一、掷标枪投掷步技术阶段划分
刘生杰、李建英认为从第2标志线到最后用力时左脚落地为投掷步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就是在保持预跑速度的基础上,完成引枪动作。基于本研究需要,主要选取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后4步技术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的相关投掷步技术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如图1所示。
二、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投掷步技术运动学特征
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投掷步技术主要运动学角度参数包括躯干后倾角、投掷臂肘关节角度(肘角)、支撑腿膝关节角度(膝角)和拉引角。
(一)躯干后倾角
躯干后倾角指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支撑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连线和垂面间的夹角。
1.第1、2步躯干后倾角
李建英、谢威和刘生杰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分别为14.367°±3.569°和15.984°±3.697°,而世界男子標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分别为8.361°±4.324°和10.657°±3.682°。
第1、2步引枪动作主要是靠投掷臂向后撤肩和躯干逐渐向右扭转完成的,此时躯干应保持垂直。若上体后倾过大,会导致身体下肢各环节前移速度加快,支撑腿着地点过远,着地时的制动作用增大,使预跑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损失加大。
2.第3步躯干后倾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3步躯干后倾角为24.915°±2.851°,而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3步躯干后倾角为8.361°±4.324°和10.657°。
在保持人体快速运动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躯干的扭转并形成合理的后倾角度,为发力创造良好的肌肉力学条件,此时后倾角为20-25°。
3.第4步躯干后倾角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24.915°±2.851°,而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8.361°±4.324°和10.657°。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第1、第2步引枪过程中,上体后倾过大,导致身体在无支撑状态下,下肢各环节前移速度加快,支撑腿着地点过远,制动作用增大,使预跑阶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损失加大,影响了交叉步的动作速度和幅度;故限制了交叉步时右腿快速有力地前摆和左腿积极蹬伸,致使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不大,其结果势必延缓躯干肌群拉长的时间,降低肌群的收缩力量;第4步躯干后倾角减小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投掷步第1、第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加快了交叉步时下肢环节的前移速度,使右腿着地时伸得过直,左腿主动前摆下插不积极,人体形成了以右脚为支点的杠杆,产生了较大的向前翻转力,增加了躯干后倾角保持的难度。
(二)肘角
1.第1、2步肘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69.9°和161.5°。而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72.30°和168.40°,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75.20°和103.60°。
2.第3步肘角
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3步肘角为163.20°,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3步肘角为125.90°。
3.第4步肘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第4步肘角为127°。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有努力伸展投掷臂的趋势,但并没有完全伸直;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为最后用力出枪做好准备。但是,从投掷步肩角的变化可以看出,投掷臂肩角应呈递增现象,说明运动员在进行投掷步时,投掷臂向后伸展的充分,加大上肢对枪的加速距离,有利于加快标枪的出手初速度。
(三)膝角
王德平、吴雪山和徐茂典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为156.4±6.02°,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为162.5±8.49°。
缓冲阶段理想的弯屈度为160°左右,伸展阶段左膝弯曲度应增大,形成及时蹬伸制动的技术,确保动量自下而上的传递。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导致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不牢固,不利于动量向上肢的有效传递,必然影响器械出手速度。
(四)拉伸角
我们继续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为93.56°,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为90.15°。
拉引角的大小是衡量最后用力过程中“满弓”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投掷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影响交叉步的动作幅度,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较小;第4步躯干后倾角幅度减小较大。
(二)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投掷臂肘角弯曲角度大,没有完全伸直;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
(三)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没有形成有力的左侧支撑,不利于力量的传递。
(四)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94.
[2] 刘生杰,李建英.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64-67.
[3] 李建英,谢威,刘生杰.中英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83-85.
[4] 王德平,吴雪山,徐茂典.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有关环节运动学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25,26.
摘 要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阶段有关环节进行技术诊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运动学整合分析,并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对比,结果发现:(1)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第2投掷步躯干后倾角过大,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较小;第4步躯干后倾角幅度减小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投掷臂肘角弯曲角度大;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3)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不利于力量的传递。(4)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投掷步技术 技术分析 运动学指标
掷标枪是技术比较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标枪器械是长棒型,需要运动员良好的沿标枪纵轴用力和良好器械感觉。合理的掷标枪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周期性转化为非周期的快速运动中,充分发挥人体能力将标枪掷出。投掷步是投标枪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助跑与最后用力阶段的有机联系,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效,因此,投掷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后用力阶段躯干肌群的用力效果和动量的有效传递,影响出手速度和投掷的远度。
一、掷标枪投掷步技术阶段划分
刘生杰、李建英认为从第2标志线到最后用力时左脚落地为投掷步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就是在保持预跑速度的基础上,完成引枪动作。基于本研究需要,主要选取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后4步技术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的相关投掷步技术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如图1所示。
二、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投掷步技术运动学特征
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投掷步技术主要运动学角度参数包括躯干后倾角、投掷臂肘关节角度(肘角)、支撑腿膝关节角度(膝角)和拉引角。
(一)躯干后倾角
躯干后倾角指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支撑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连线和垂面间的夹角。
1.第1、2步躯干后倾角
李建英、谢威和刘生杰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分别为14.367°±3.569°和15.984°±3.697°,而世界男子標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分别为8.361°±4.324°和10.657°±3.682°。
第1、2步引枪动作主要是靠投掷臂向后撤肩和躯干逐渐向右扭转完成的,此时躯干应保持垂直。若上体后倾过大,会导致身体下肢各环节前移速度加快,支撑腿着地点过远,着地时的制动作用增大,使预跑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损失加大。
2.第3步躯干后倾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3步躯干后倾角为24.915°±2.851°,而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3步躯干后倾角为8.361°±4.324°和10.657°。
在保持人体快速运动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躯干的扭转并形成合理的后倾角度,为发力创造良好的肌肉力学条件,此时后倾角为20-25°。
3.第4步躯干后倾角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24.915°±2.851°,而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8.361°±4.324°和10.657°。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第1、第2步引枪过程中,上体后倾过大,导致身体在无支撑状态下,下肢各环节前移速度加快,支撑腿着地点过远,制动作用增大,使预跑阶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损失加大,影响了交叉步的动作速度和幅度;故限制了交叉步时右腿快速有力地前摆和左腿积极蹬伸,致使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不大,其结果势必延缓躯干肌群拉长的时间,降低肌群的收缩力量;第4步躯干后倾角减小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投掷步第1、第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加快了交叉步时下肢环节的前移速度,使右腿着地时伸得过直,左腿主动前摆下插不积极,人体形成了以右脚为支点的杠杆,产生了较大的向前翻转力,增加了躯干后倾角保持的难度。
(二)肘角
1.第1、2步肘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69.9°和161.5°。而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72.30°和168.40°,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75.20°和103.60°。
2.第3步肘角
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3步肘角为163.20°,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3步肘角为125.90°。
3.第4步肘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第4步肘角为127°。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有努力伸展投掷臂的趋势,但并没有完全伸直;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为最后用力出枪做好准备。但是,从投掷步肩角的变化可以看出,投掷臂肩角应呈递增现象,说明运动员在进行投掷步时,投掷臂向后伸展的充分,加大上肢对枪的加速距离,有利于加快标枪的出手初速度。
(三)膝角
王德平、吴雪山和徐茂典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为156.4±6.02°,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为162.5±8.49°。
缓冲阶段理想的弯屈度为160°左右,伸展阶段左膝弯曲度应增大,形成及时蹬伸制动的技术,确保动量自下而上的传递。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导致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不牢固,不利于动量向上肢的有效传递,必然影响器械出手速度。
(四)拉伸角
我们继续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为93.56°,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为90.15°。
拉引角的大小是衡量最后用力过程中“满弓”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投掷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影响交叉步的动作幅度,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较小;第4步躯干后倾角幅度减小较大。
(二)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投掷臂肘角弯曲角度大,没有完全伸直;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
(三)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没有形成有力的左侧支撑,不利于力量的传递。
(四)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94.
[2] 刘生杰,李建英.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64-67.
[3] 李建英,谢威,刘生杰.中英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83-85.
[4] 王德平,吴雪山,徐茂典.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有关环节运动学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