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既是人口大市,也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业态模式、激发社会活力,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要素的养老兜底服务保障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筑牢兜底养老四梁八柱
坚持规划引领。在圆满完成“十三五”养老服务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市政府研究出台“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突出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区域合作“六大创新”,实施康养小镇建设、农村敬老院转型、颐养社区建设、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十大工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养老服务空间布局,推进项目化落地。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实行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新建、调剂、追缴“三个一批”,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使用“四个同步”。聚焦需求牵引。开展老年人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精准评估,建立菜单式服务目录和全链条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老人的“急难愁盼”。对60岁至70岁的活力老人,突出社会参与需求,重点提供助学、助乐、助游服务,在引导老人终身学习、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对70岁至80岁的颐养老人,发挥社区服务站点的支撑作用,重点提供助急、助洁、助购、助行服务,满足老人居家生活服务需求。对80岁以上的安养老人,依托养老机构和专业服务组织,重点提供助医、助康、助餐、助浴服务,提升高龄老人生活品质。强化制度支撑。突出高位推动,将养老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30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突出政策支持,市级先后出台了35项涉老惠老的政策性文件,涵盖社会保障、福利优待、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产业发展等养老服务全领域全要素,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织线成网。突出考核导向,把养老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和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坚持人民至上,深化“三三模式”,推动基本养老深度蝶变
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推动养老“不离亲”。坚持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推广综合照护模式,让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成为最先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请进来——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智能企业的便利化服务、社区卫生的医疗服务吸引进社区服务站点,依托全市216家养老机构提供康复训练、助餐、培训等服务。走出去——全市1632座社区服务站点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及时响应社区老人需求,将服务重心延伸到空巢、残疾、失能失智和失独老人家庭。敞开门——为困难老人提供政策支持包,全面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每年帮助3000余户困难和失能老人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实施家庭照护床位普及推广工程,每年新设2000张以上家庭照护床位,将养老服务“嵌入到家”。市场化品牌化连锁化“三化联动”,拓展养老“幸福圈”。发挥市场化“集聚”效应,分类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建设、开发老年服务产品,举办淮海经济区老年产业博览会,吸纳集聚20余家国内知名养老企业进驻徐州,推动市场做大、产业做强、服务做优。发挥品牌化“溢出”效应,示范带动各类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全市日间照料及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月均为6.9万名老年人提供基本照料服务,社区老年助餐点日均供餐达5.4万人次。发挥连锁化“赋能”效应,将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分区、分片、分类“打包”,交由专业机构统一运营,实行等级评定,开展“赛马”行动,全市由专业机构运营的社区养老站点占比达70%。乐养康养医养“三养贯通”,倍增养老“友好度”。激发乐养活力。市县两级老年大学通过建立分校和教育网点向街道、社区辐射,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设老年学堂,满足老年人多元学习需求。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挖掘老龄人力资源红利。提升康养能力。拓宽康养服务渠道,通过内设健康小屋、举办康养论坛等方式,为老人提供居家健康管理、康养咨询。在全国率先出台《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实施意见》,同类床位为“孤残困烈”等10类老人每月优惠800元。积极推动市民政福利院培训楼、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楼等培训疗养资源转型改造为普惠养老机构,“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新增普惠床位1万张以上。挖掘医养潜力。依托全市24家三级以上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区域性医养结合服务高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签约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有效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现特困老人护理补贴全覆盖,5年来逐步扩面提标,1.2万余名困难老人享受专业照护。
坚持源头破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村养老洼地崛起
区域化整合布局。坚持因地配建、集约统建,打破原“一镇一院”和“一镇多院”模式,全部按照“四星级”标准,建设床位不少于300张、服务半径覆盖周边2—3个镇(街道)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其中护理型、普惠性床位分别占比100%、50%,打通农村养老最后一公里。一体化管理运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克服镇建镇管无精力、无能力、无财力的弊端,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权属关系,交由县级民政部门垂直管理。引入资质强、品牌响、口碑好的专业团队进驻服务中心,嚴格按照1∶10比例配备持证上岗养老护理员,五保供养经费、运营经费等均由县级拨付,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特色化服务保障。紧贴农村实际,紧扣农民需求,丰富农村养老“毛细血管”。实施护理型床位建设扶持工程,扭住照护“关键点”;推行“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模式,保障助餐“基本点”;开展农村养老微站点适老化改造,化解安全“风险点”;推进“微机构+医院”绿色通道计划,满足就医“需求点”;设立“幸福小菜园”,开展“银龄互助+”活动,打造家园“幸福点”,既把田园气息引入养老院,又使优质养老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融合共治,提升品质养老幸福成色
以“党建红”造就“夕阳红”。落实养老机构党组织“应建尽建”,组织机关、农村、“两新”党支部与养老机构“1+1”结对共建,解决机构运行和老人实际困难2.1万余件。所有涉老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综合大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每年开展各类老年活动5500余场次,社区养老“人气指数”不断提升。以“平台+”推动“时效+”。注重信息化提速、标准化赋能。积极促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服务老年群体,强化应用培训,化解“数字鸿沟”。运用市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分析,精准设置并推送服务项目。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镇村”四级贯通的阳光养老资金监管平台,特困供养、机构补贴、项目补助和尊老金等5条资金线实现笔笔可控、项项可查。先后实施4个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国首张养老服务认证证书花落徐州,《日间照料“五助”服务规范》获批为省级标准。以“好环境”培育“大产业”。坚持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实施养老人才增量培优工程,在6所高职、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创办淮海经济区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每年举办养老职业技能大赛,推出“职业培训包”,培训养老护理员1.3万人次,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行“店小二+铁脚板+最多跑一趟”服务,“十三五”期间投资兴建了25个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还将建成20个颐养社区、5个养老服务基地、3个康养小镇、1个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养老产品交易中心。
责任编辑:刘卫东
坚持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筑牢兜底养老四梁八柱
坚持规划引领。在圆满完成“十三五”养老服务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市政府研究出台“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突出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区域合作“六大创新”,实施康养小镇建设、农村敬老院转型、颐养社区建设、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十大工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养老服务空间布局,推进项目化落地。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实行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新建、调剂、追缴“三个一批”,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使用“四个同步”。聚焦需求牵引。开展老年人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精准评估,建立菜单式服务目录和全链条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老人的“急难愁盼”。对60岁至70岁的活力老人,突出社会参与需求,重点提供助学、助乐、助游服务,在引导老人终身学习、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对70岁至80岁的颐养老人,发挥社区服务站点的支撑作用,重点提供助急、助洁、助购、助行服务,满足老人居家生活服务需求。对80岁以上的安养老人,依托养老机构和专业服务组织,重点提供助医、助康、助餐、助浴服务,提升高龄老人生活品质。强化制度支撑。突出高位推动,将养老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30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突出政策支持,市级先后出台了35项涉老惠老的政策性文件,涵盖社会保障、福利优待、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产业发展等养老服务全领域全要素,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织线成网。突出考核导向,把养老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和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坚持人民至上,深化“三三模式”,推动基本养老深度蝶变
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推动养老“不离亲”。坚持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推广综合照护模式,让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成为最先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请进来——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智能企业的便利化服务、社区卫生的医疗服务吸引进社区服务站点,依托全市216家养老机构提供康复训练、助餐、培训等服务。走出去——全市1632座社区服务站点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及时响应社区老人需求,将服务重心延伸到空巢、残疾、失能失智和失独老人家庭。敞开门——为困难老人提供政策支持包,全面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每年帮助3000余户困难和失能老人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实施家庭照护床位普及推广工程,每年新设2000张以上家庭照护床位,将养老服务“嵌入到家”。市场化品牌化连锁化“三化联动”,拓展养老“幸福圈”。发挥市场化“集聚”效应,分类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建设、开发老年服务产品,举办淮海经济区老年产业博览会,吸纳集聚20余家国内知名养老企业进驻徐州,推动市场做大、产业做强、服务做优。发挥品牌化“溢出”效应,示范带动各类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全市日间照料及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月均为6.9万名老年人提供基本照料服务,社区老年助餐点日均供餐达5.4万人次。发挥连锁化“赋能”效应,将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分区、分片、分类“打包”,交由专业机构统一运营,实行等级评定,开展“赛马”行动,全市由专业机构运营的社区养老站点占比达70%。乐养康养医养“三养贯通”,倍增养老“友好度”。激发乐养活力。市县两级老年大学通过建立分校和教育网点向街道、社区辐射,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设老年学堂,满足老年人多元学习需求。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挖掘老龄人力资源红利。提升康养能力。拓宽康养服务渠道,通过内设健康小屋、举办康养论坛等方式,为老人提供居家健康管理、康养咨询。在全国率先出台《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实施意见》,同类床位为“孤残困烈”等10类老人每月优惠800元。积极推动市民政福利院培训楼、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楼等培训疗养资源转型改造为普惠养老机构,“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新增普惠床位1万张以上。挖掘医养潜力。依托全市24家三级以上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区域性医养结合服务高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签约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有效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现特困老人护理补贴全覆盖,5年来逐步扩面提标,1.2万余名困难老人享受专业照护。
坚持源头破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村养老洼地崛起
区域化整合布局。坚持因地配建、集约统建,打破原“一镇一院”和“一镇多院”模式,全部按照“四星级”标准,建设床位不少于300张、服务半径覆盖周边2—3个镇(街道)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其中护理型、普惠性床位分别占比100%、50%,打通农村养老最后一公里。一体化管理运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克服镇建镇管无精力、无能力、无财力的弊端,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权属关系,交由县级民政部门垂直管理。引入资质强、品牌响、口碑好的专业团队进驻服务中心,嚴格按照1∶10比例配备持证上岗养老护理员,五保供养经费、运营经费等均由县级拨付,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特色化服务保障。紧贴农村实际,紧扣农民需求,丰富农村养老“毛细血管”。实施护理型床位建设扶持工程,扭住照护“关键点”;推行“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模式,保障助餐“基本点”;开展农村养老微站点适老化改造,化解安全“风险点”;推进“微机构+医院”绿色通道计划,满足就医“需求点”;设立“幸福小菜园”,开展“银龄互助+”活动,打造家园“幸福点”,既把田园气息引入养老院,又使优质养老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融合共治,提升品质养老幸福成色
以“党建红”造就“夕阳红”。落实养老机构党组织“应建尽建”,组织机关、农村、“两新”党支部与养老机构“1+1”结对共建,解决机构运行和老人实际困难2.1万余件。所有涉老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综合大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每年开展各类老年活动5500余场次,社区养老“人气指数”不断提升。以“平台+”推动“时效+”。注重信息化提速、标准化赋能。积极促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服务老年群体,强化应用培训,化解“数字鸿沟”。运用市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分析,精准设置并推送服务项目。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镇村”四级贯通的阳光养老资金监管平台,特困供养、机构补贴、项目补助和尊老金等5条资金线实现笔笔可控、项项可查。先后实施4个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国首张养老服务认证证书花落徐州,《日间照料“五助”服务规范》获批为省级标准。以“好环境”培育“大产业”。坚持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实施养老人才增量培优工程,在6所高职、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创办淮海经济区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每年举办养老职业技能大赛,推出“职业培训包”,培训养老护理员1.3万人次,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行“店小二+铁脚板+最多跑一趟”服务,“十三五”期间投资兴建了25个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还将建成20个颐养社区、5个养老服务基地、3个康养小镇、1个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养老产品交易中心。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