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应该记住什么,却很少告诉学生怎样去识记,甚至极个别的教师认为"学生记忆力好坏是'天生'的"。殊不知,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拥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只要拨去世俗的雾障,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他们的记忆力都会放出奇异的光彩。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证明:目前,人们的记忆力一般只发挥了全部脑机能的几分之一或百分之一。如果遵循记忆规律,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记忆力就会显著增强,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培养学生;挖掘;加工整理;记忆力;引导学生;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07-01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本人多年来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1指导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才能挖掘出记忆潜能
好的记忆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积极的态度和信心。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强弱,与先天的记忆素质有关,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当一个人对记忆信心越大,目标越明确,记忆效果就越好,记忆得越牢固。若不注重平时积累,对学习三心二意,记忆效果肯定很差,也不长久。所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从而挖掘出记忆潜能。
2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
例如:学习自由组合定律时,学生往往在判断、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我先进行 "铺路",首先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整个过程,并结合板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就记得比较扎实。
3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记得深刻
长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较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注意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以小说中的一则故事提出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假设你象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自己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对此问题同学们非常有兴趣,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同学们各抒己见,接着教师给出答案提示应该选第一个方案。为什么呢?接着引出本节的相关知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时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越短,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越少,最后人获得的能量就越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得容易,教师也教得轻松。
4只有形式简练,才能记得迅速
高中生物学理论起点高、难度大,记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把其变换一下形式,根据知识之间关系,进行一下加工整理。我常常这样想:从生物学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体,如果有了骨架,再附以肌肉,外被皮肤,人体也就基本完整了。对于要学生记住的一个问题,首先是给学生一个"骨架",再提示学生填上"肌肉"和"皮肤"。
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时,让学生记住三个要点:一是C是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二是C是通过呼吸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三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捕食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很快就记住了碳循环。
我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就是先让学生记住三个要点,就是三个分离即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杂合体后代性状分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完整的基因规律很容易就记住了。
5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记得生动
生物课的教学是不能脱离实际的,我们学校的条件又很有限,怎么办呢?我就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给学生讲解问题,让学生一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可以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也就加深了要掌握的知识的印象。
如在讲生长素的时候,就向学生讲,盆栽的花的茎总是弯向光源,为什么呢?这和生长素的分布有关。生长素的分布受日光照射的影响。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反之则慢。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也就记得比较生动了。
再如,讲无籽西瓜时,先提示学生:我们吃西瓜时,讨厌的是它里面有种子。怎么办?想办法让西瓜不结种子,就是培养无籽西瓜。接着向学生讲述了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然后上升到理论。为什么它不结种子?这样学生一见到西瓜,就会想起讲过有关西瓜的培育、原理等一系列知识。学生对无籽西瓜的一些知识掌握得也就较扎实了。
以上是关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一点体会,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许多问题要进一步探讨,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注意运用起综合艺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把生物课讲得妙趣横生。
关键词:培养学生;挖掘;加工整理;记忆力;引导学生;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07-01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本人多年来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1指导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才能挖掘出记忆潜能
好的记忆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积极的态度和信心。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强弱,与先天的记忆素质有关,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当一个人对记忆信心越大,目标越明确,记忆效果就越好,记忆得越牢固。若不注重平时积累,对学习三心二意,记忆效果肯定很差,也不长久。所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从而挖掘出记忆潜能。
2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
例如:学习自由组合定律时,学生往往在判断、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我先进行 "铺路",首先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整个过程,并结合板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就记得比较扎实。
3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记得深刻
长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较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注意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以小说中的一则故事提出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假设你象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自己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对此问题同学们非常有兴趣,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同学们各抒己见,接着教师给出答案提示应该选第一个方案。为什么呢?接着引出本节的相关知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时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越短,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越少,最后人获得的能量就越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得容易,教师也教得轻松。
4只有形式简练,才能记得迅速
高中生物学理论起点高、难度大,记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把其变换一下形式,根据知识之间关系,进行一下加工整理。我常常这样想:从生物学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体,如果有了骨架,再附以肌肉,外被皮肤,人体也就基本完整了。对于要学生记住的一个问题,首先是给学生一个"骨架",再提示学生填上"肌肉"和"皮肤"。
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时,让学生记住三个要点:一是C是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二是C是通过呼吸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三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捕食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很快就记住了碳循环。
我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就是先让学生记住三个要点,就是三个分离即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杂合体后代性状分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完整的基因规律很容易就记住了。
5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记得生动
生物课的教学是不能脱离实际的,我们学校的条件又很有限,怎么办呢?我就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给学生讲解问题,让学生一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可以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也就加深了要掌握的知识的印象。
如在讲生长素的时候,就向学生讲,盆栽的花的茎总是弯向光源,为什么呢?这和生长素的分布有关。生长素的分布受日光照射的影响。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反之则慢。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也就记得比较生动了。
再如,讲无籽西瓜时,先提示学生:我们吃西瓜时,讨厌的是它里面有种子。怎么办?想办法让西瓜不结种子,就是培养无籽西瓜。接着向学生讲述了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然后上升到理论。为什么它不结种子?这样学生一见到西瓜,就会想起讲过有关西瓜的培育、原理等一系列知识。学生对无籽西瓜的一些知识掌握得也就较扎实了。
以上是关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一点体会,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许多问题要进一步探讨,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注意运用起综合艺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把生物课讲得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