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课文,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故事情节到知识内核,要学习、要讲解的方面确实很多。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偏重知识灌输,追求面面俱到,而且其学习方式又未能从以“接受学习”为主流,转移到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流上来。学习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方式应当提倡在深读探究阶段,只围绕一两个能覆盖全文的话题,突出重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地研究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见,确立高质的阅读话题(也称“主问题”或“探究专题)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益的关键。本人以为,高效的“阅读话题”的提炼要体现以下“五性”。
阅读话题的集中性
阅读话题的确定要为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因此,话题的设置首先要从教材的重点入手。因为重点部分是课文的主旨所在,往往较多地聚焦了课文内容的难点和学生理解的疑点。
如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可在两个课时中分别突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中,抓住提纲挈领的板书“大猫古怪”“小猫淘气”两个词语让学生研究。其一以此来思考分段;其二以此来研究归纳段落大意;其三以此来归纳主要内容,从而达到了反复诵读、初知大意的目标。
第二课时中,可设计的阅读话题是:“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那么古怪、可爱,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在这个话题的指导下,学生“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话中最能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词语。这样,我用了一个高度集中的阅读话题,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授予模式的束缚,进入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可以只挑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交流,从而产生一种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信、自得的心态,真正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阅读话题的适切性
要达到“适切性”这一目标,本人以为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设题,有的放矢,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同时,我们在设置阅读话题时要力求做到“吃透两头”。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的载体,是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展开的基础所在。因此,吃透教材是保证话题探究得以有效展开的重点;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了“吃透”学生。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只有找准适当的切入点,才能使教学目标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这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以后品尝到“变化”带来的喜悦。
如一位老师上《乌鸦喝水》一课时,抓住文眼“水”作为深读课文的切入点,提出“课文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体会,请与同学们交流”。这样,学生从乌鸦“到处找水”“发现有水”“水不多”“喝不着水”和“水渐渐升高”“喝着水”时候的样子,通过读课文、想象、品词、学句,学自己想学的,读自己会读的,说自己要说的,就在探“水”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如此,熔朗读、想象、理解、落实知识点于一炉,显得自然贴切。
阅读话题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创造的课堂,阅读,是读者对读物的再创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提倡“书读活,读活书,活读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体精神,这正是语文学科主体性教学视界中一个耀眼的亮点。所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有开放意识,既重视文本,又提倡对文本的超越。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广开学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第一,提倡鉴赏性。教师对作品的“释意”不应成为学生“释意”的规定与规范,作为阅读个性,彼此的感受不会是一律的。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悟”,去多元化地鉴赏。只要是悟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见解,我们都要珍视与尊重,鼓励每一个学生喜欢怎样欣赏就怎样欣赏。第二,提倡批判性。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对教师、教材挑剔。这也是一种个性阅读的展现,更是学生主体精神的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时空。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最想解决的,也是他们最爱研究的。
如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第8册)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质疑“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是‘孔隙’呢?说‘孔隙’好像不大正确”。教师便把这位学生的质疑引申成为深读课文的话题:“请大家仔细读读这‘孔隙’前后部分的课文,说说‘孔隙’到底准不准确?”
——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而通向内洞的那个口子,确实小得像个“孔隙”了。
——课文中还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说明内洞更大了,那个通道就显得更小了,真只是个“孔隙”。
——其实过“孔隙”那条船是很小的,课文中说“上船后只容两个人仰卧”,所以“孔隙”真的很小。
于是老师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作了小结:“大家学得很好,说得很对。说它是个‘孔隙’是跟外洞的大和内洞的更大比较着说的;特别是作者写人过‘孔隙’时那种危险的感觉,更突出了那可真是个‘孔隙’了。读书就得这样整体地理解。”
阅读话题的巧妙性
阅读话题的巧妙设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深化阅读探究,为整个阅读话题的对话过程起到不断强化的作用。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有这么一个专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有多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有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这唯一的一“笑”有些什么含义?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面对这样有趣的专题,孩子们通过研读,纷纷发表高见。下面是师生对这一专题的探索、感悟过程。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为人忠诚,这是一处赞赏的、友好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在学生潜心探索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基础上,抓住了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这一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到了隐藏在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大大深化了探索的成果,达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话题的实践性
重视实践运用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应用。
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人教版第六册)一课时,先让大家读读具体写荷花形状的句子,并让同学们归纳课文中描写荷花有哪几种样子(“花骨朵”“饱胀得马上破裂似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蓬蓬”……)然后让大家用一只手来表演各种不同形状的荷花。
准备充分之后,表演开始了:
一位学生把右手举起,五指撮合,伸出了小指和食指,说:“这是才展开两片花瓣的荷花(小指和食指),其余的还没展开呢!”
一位学生只是把右手举起,五指撮合,说:“我表演的是荷花的花骨朵。”
又一位学生别出心栽,已经在掌心用彩色笔画了嫩黄色的小蓬蓬,上来后,把右手举起,五指张开,说:“我的这朵荷花全开了,中间还有一个嫩黄色的小蓬蓬……”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上来的一位学生也是高举右手,五指张开,可他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对着大家解释说:“我表演的是课本中那句话‘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了。
对于课文中描写各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作者的语言十分准确、优美,但文字毕竟是一种抽象符号,现在老师让大家在边读、边思、边想象的基础上,用一只右手来模拟荷花的各种形状,把抽象的文字通过表演转变为形象的造型,从而达到了对语言描述更深的感悟和审美,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
阅读话题的集中性
阅读话题的确定要为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因此,话题的设置首先要从教材的重点入手。因为重点部分是课文的主旨所在,往往较多地聚焦了课文内容的难点和学生理解的疑点。
如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可在两个课时中分别突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中,抓住提纲挈领的板书“大猫古怪”“小猫淘气”两个词语让学生研究。其一以此来思考分段;其二以此来研究归纳段落大意;其三以此来归纳主要内容,从而达到了反复诵读、初知大意的目标。
第二课时中,可设计的阅读话题是:“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那么古怪、可爱,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在这个话题的指导下,学生“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话中最能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词语。这样,我用了一个高度集中的阅读话题,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授予模式的束缚,进入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可以只挑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交流,从而产生一种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信、自得的心态,真正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阅读话题的适切性
要达到“适切性”这一目标,本人以为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设题,有的放矢,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同时,我们在设置阅读话题时要力求做到“吃透两头”。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的载体,是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展开的基础所在。因此,吃透教材是保证话题探究得以有效展开的重点;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了“吃透”学生。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只有找准适当的切入点,才能使教学目标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这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以后品尝到“变化”带来的喜悦。
如一位老师上《乌鸦喝水》一课时,抓住文眼“水”作为深读课文的切入点,提出“课文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体会,请与同学们交流”。这样,学生从乌鸦“到处找水”“发现有水”“水不多”“喝不着水”和“水渐渐升高”“喝着水”时候的样子,通过读课文、想象、品词、学句,学自己想学的,读自己会读的,说自己要说的,就在探“水”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如此,熔朗读、想象、理解、落实知识点于一炉,显得自然贴切。
阅读话题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创造的课堂,阅读,是读者对读物的再创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提倡“书读活,读活书,活读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体精神,这正是语文学科主体性教学视界中一个耀眼的亮点。所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有开放意识,既重视文本,又提倡对文本的超越。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广开学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第一,提倡鉴赏性。教师对作品的“释意”不应成为学生“释意”的规定与规范,作为阅读个性,彼此的感受不会是一律的。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悟”,去多元化地鉴赏。只要是悟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见解,我们都要珍视与尊重,鼓励每一个学生喜欢怎样欣赏就怎样欣赏。第二,提倡批判性。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对教师、教材挑剔。这也是一种个性阅读的展现,更是学生主体精神的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时空。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最想解决的,也是他们最爱研究的。
如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第8册)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质疑“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是‘孔隙’呢?说‘孔隙’好像不大正确”。教师便把这位学生的质疑引申成为深读课文的话题:“请大家仔细读读这‘孔隙’前后部分的课文,说说‘孔隙’到底准不准确?”
——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而通向内洞的那个口子,确实小得像个“孔隙”了。
——课文中还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说明内洞更大了,那个通道就显得更小了,真只是个“孔隙”。
——其实过“孔隙”那条船是很小的,课文中说“上船后只容两个人仰卧”,所以“孔隙”真的很小。
于是老师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作了小结:“大家学得很好,说得很对。说它是个‘孔隙’是跟外洞的大和内洞的更大比较着说的;特别是作者写人过‘孔隙’时那种危险的感觉,更突出了那可真是个‘孔隙’了。读书就得这样整体地理解。”
阅读话题的巧妙性
阅读话题的巧妙设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深化阅读探究,为整个阅读话题的对话过程起到不断强化的作用。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有这么一个专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有多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有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这唯一的一“笑”有些什么含义?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面对这样有趣的专题,孩子们通过研读,纷纷发表高见。下面是师生对这一专题的探索、感悟过程。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为人忠诚,这是一处赞赏的、友好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在学生潜心探索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基础上,抓住了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这一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到了隐藏在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大大深化了探索的成果,达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话题的实践性
重视实践运用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应用。
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人教版第六册)一课时,先让大家读读具体写荷花形状的句子,并让同学们归纳课文中描写荷花有哪几种样子(“花骨朵”“饱胀得马上破裂似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蓬蓬”……)然后让大家用一只手来表演各种不同形状的荷花。
准备充分之后,表演开始了:
一位学生把右手举起,五指撮合,伸出了小指和食指,说:“这是才展开两片花瓣的荷花(小指和食指),其余的还没展开呢!”
一位学生只是把右手举起,五指撮合,说:“我表演的是荷花的花骨朵。”
又一位学生别出心栽,已经在掌心用彩色笔画了嫩黄色的小蓬蓬,上来后,把右手举起,五指张开,说:“我的这朵荷花全开了,中间还有一个嫩黄色的小蓬蓬……”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上来的一位学生也是高举右手,五指张开,可他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对着大家解释说:“我表演的是课本中那句话‘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了。
对于课文中描写各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作者的语言十分准确、优美,但文字毕竟是一种抽象符号,现在老师让大家在边读、边思、边想象的基础上,用一只右手来模拟荷花的各种形状,把抽象的文字通过表演转变为形象的造型,从而达到了对语言描述更深的感悟和审美,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