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教材可以从应用形态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三个大类。它们虽然具有职教教材的共同属性,却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因而在开发要求上具有各自的基本规定性。下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修订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第2版)、《动漫美术基础》(第2版)这三类三种中职教材为例,对此进行基本探讨。
一、公共基础课程文化型教材
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文化课程,与普通教育的文化课程不尽相同,它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支撑学生专业学习的双重功能。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材的开发必须做到基础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基于中职语文课程“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的目标和任务,中职语文教材的功能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基本素质培养”,还在于“生产实际应用”,其中生产实际应用包含在文化传承和基本素质培养之内。为此,中职语文教材的开发,不能因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沿用纯学科体式,而要围绕它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去架构——对于其中不便与生产实际发生直接联系的内容,也要摆脱学术呈现方式,尽可能地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中职语文教材切实起到“传承文化、提高素质、服务应用”的作用。这就是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性与应用性统一的逻辑规定性。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1套5册,分为基础模块(2册),职业模块(2册),拓展模块(1册)。各模块教材均按“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版块去建构各个主题单元,通过口语交际、写作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基础模块对应普通高中课程接口,不分专业对象,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服务;职业模块对应高职高专课程接口,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服务;拓展模块在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要。由于该教材处理好了基础性与应用性统一的问题,兼顾到为专业教学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双重任务,因而充分体现了“淡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特色;遵循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的特色和功能。
二、大類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型教材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指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却是素质培养必不可少,或是专业技能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教材的开发,要求在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侧重与生产实际的联系。
鉴于专业基础课程多为学科型课程的现实,需要将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成综合的技术学科课程。具体而言,就是在学科既有框架之下,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组合方式及其与生产实际的关联:一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基于学生的认识基础建构教学内容,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呈现方式,增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二是在原有学科知识单元框架内,改变理论知识的呈现方式,打破概念、原理、定律、例题的传授顺序,依据认知规律变换传统学科学习的起点,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三是在原有学科知识单元框架内,建构不同的功能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联,组成知识传授、能力形成的立体框架,形成模块之间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结构,使教学活动可以始于任何一个节点,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运用。将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成综合的技术学科课程,使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型教材保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本色,有利于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材,没有完全摒弃学科教材框架,而是对原学科教材的基本知识单元进行功能模块的科学划分,从而建构起“基本知识、核心内容、疑难解析、学习指导、技能训练、考工训练、案例分析和常识集萃”8个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在课程总体框架不变、配套教学资源不作根本性调整的情况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该教材的特色不仅在于功能模块划分本身,更在于它为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留下了合适的空间。因为教学的实施,既可以按照教材原有的结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从适当的模块切入教学,重新建构各模块的联系和顺序。
三、专业核心课程活动型教材
专业核心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它不仅关注在复杂工作情境中的行为能力和操作技能,而且关注在行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说,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能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实现,并且只能在“专门的领域”中获得。
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而开发。首先,依据职业活动的行动体系和实际职业情境,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及其与将来职业活动的联系。其次,围绕职业行动展开学习活动(教材所体现的内容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或工作片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再次,教材单元内容的建构力求完整性,使学习过程涵盖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各个环节;最后,教材单元内容的建构注重学习行动与社会行动的联系,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环节,使学生边学习、边反思、边修正,不断地积累职业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行动相关的技术、安全、经济、法律、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职业规范。综上所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是一种与生产实际全面联系的职业活动型教材,其核心思想在于提倡学生针对来源于实践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价。
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动漫游戏专业教材《动漫美术基础》,以制作动画片“福娃说奥运”为抓手,将“手绘中国画”作为一个完整工作项目。其基本体例为:(1)背景目标模块——介绍动漫制作的主要环节,并依托这些工作环节设置各个学习活动;(2)学习情景模块——对任务、学习(工作)用具、能力要求、工作态度(职业要求、安全、环保、协作)的描述;(3)工作步骤模块—介绍此项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做法;(4)知识能力模块——对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训练;(5)工作任务单模块——对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该教材的特色,不仅在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景(实际职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而且在于教材整合的知识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不局限产品、技术与劳动组织层面,也关涉安全、经济、法律、生态以及社会系统各方面的知识),因而能够更直接、更快捷、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三类三种中职教材,多有可取之处,对现行职教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不乏示范意义。但职教教材的发展空间很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教材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系统设计,注重不同学段的有效衔接;变革教材呈现方式,增强趣味性;优化教材结构,加强知识类型的合理选择;注重教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新形势下职教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 何丽华
一、公共基础课程文化型教材
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文化课程,与普通教育的文化课程不尽相同,它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支撑学生专业学习的双重功能。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材的开发必须做到基础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基于中职语文课程“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的目标和任务,中职语文教材的功能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基本素质培养”,还在于“生产实际应用”,其中生产实际应用包含在文化传承和基本素质培养之内。为此,中职语文教材的开发,不能因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沿用纯学科体式,而要围绕它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去架构——对于其中不便与生产实际发生直接联系的内容,也要摆脱学术呈现方式,尽可能地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中职语文教材切实起到“传承文化、提高素质、服务应用”的作用。这就是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性与应用性统一的逻辑规定性。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1套5册,分为基础模块(2册),职业模块(2册),拓展模块(1册)。各模块教材均按“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版块去建构各个主题单元,通过口语交际、写作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基础模块对应普通高中课程接口,不分专业对象,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服务;职业模块对应高职高专课程接口,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服务;拓展模块在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要。由于该教材处理好了基础性与应用性统一的问题,兼顾到为专业教学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双重任务,因而充分体现了“淡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特色;遵循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的特色和功能。
二、大類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型教材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指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却是素质培养必不可少,或是专业技能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教材的开发,要求在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侧重与生产实际的联系。
鉴于专业基础课程多为学科型课程的现实,需要将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成综合的技术学科课程。具体而言,就是在学科既有框架之下,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组合方式及其与生产实际的关联:一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基于学生的认识基础建构教学内容,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呈现方式,增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二是在原有学科知识单元框架内,改变理论知识的呈现方式,打破概念、原理、定律、例题的传授顺序,依据认知规律变换传统学科学习的起点,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三是在原有学科知识单元框架内,建构不同的功能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联,组成知识传授、能力形成的立体框架,形成模块之间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结构,使教学活动可以始于任何一个节点,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运用。将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成综合的技术学科课程,使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型教材保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本色,有利于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材,没有完全摒弃学科教材框架,而是对原学科教材的基本知识单元进行功能模块的科学划分,从而建构起“基本知识、核心内容、疑难解析、学习指导、技能训练、考工训练、案例分析和常识集萃”8个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在课程总体框架不变、配套教学资源不作根本性调整的情况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该教材的特色不仅在于功能模块划分本身,更在于它为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留下了合适的空间。因为教学的实施,既可以按照教材原有的结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从适当的模块切入教学,重新建构各模块的联系和顺序。
三、专业核心课程活动型教材
专业核心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它不仅关注在复杂工作情境中的行为能力和操作技能,而且关注在行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说,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能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实现,并且只能在“专门的领域”中获得。
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而开发。首先,依据职业活动的行动体系和实际职业情境,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及其与将来职业活动的联系。其次,围绕职业行动展开学习活动(教材所体现的内容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或工作片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再次,教材单元内容的建构力求完整性,使学习过程涵盖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各个环节;最后,教材单元内容的建构注重学习行动与社会行动的联系,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环节,使学生边学习、边反思、边修正,不断地积累职业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行动相关的技术、安全、经济、法律、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职业规范。综上所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是一种与生产实际全面联系的职业活动型教材,其核心思想在于提倡学生针对来源于实践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价。
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动漫游戏专业教材《动漫美术基础》,以制作动画片“福娃说奥运”为抓手,将“手绘中国画”作为一个完整工作项目。其基本体例为:(1)背景目标模块——介绍动漫制作的主要环节,并依托这些工作环节设置各个学习活动;(2)学习情景模块——对任务、学习(工作)用具、能力要求、工作态度(职业要求、安全、环保、协作)的描述;(3)工作步骤模块—介绍此项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做法;(4)知识能力模块——对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训练;(5)工作任务单模块——对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该教材的特色,不仅在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景(实际职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而且在于教材整合的知识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不局限产品、技术与劳动组织层面,也关涉安全、经济、法律、生态以及社会系统各方面的知识),因而能够更直接、更快捷、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三类三种中职教材,多有可取之处,对现行职教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不乏示范意义。但职教教材的发展空间很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教材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系统设计,注重不同学段的有效衔接;变革教材呈现方式,增强趣味性;优化教材结构,加强知识类型的合理选择;注重教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新形势下职教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