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的头条位置,发表了一篇3500字左右的新闻特写性质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1953年9月23日,周恩来在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在接下来的书面讲话里,周恩来赞扬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从此,《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便家喻户晓,流传中外。它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无数中学生的必读文章。
一篇散文,为人民子弟兵树起一座丰碑,在中外引起了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它的采访经过是怎样的呢?家住贵州省都匀市、80高龄的苟祯合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他陪同魏巍,冒着战火硝烟进行采访的故事。
1950年10月25日至12月24日,我国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魏巍那时刚刚调到总政,上级派了一个小组去朝鲜了解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他是成员之一。在战俘营里,魏巍接触了许多美军官兵。他说,这些美国兵多数表现出极大的厌战情绪,不少人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们打了德国打日本,本想歇歇了,可又跑来打朝鲜,挺不情愿。但也有很反动的。不管立场如何,却都感到他们遇到了世界上最不怕死的军队。我们的志愿军就是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不要命地与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我们的侵略者战斗。
完成调查任务后,魏巍等人给总政写了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报告完成了,魏巍却没有回国,他上了前线,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
苟祯合出生在阆中市东兴乡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19岁的苟祯合怀着一腔热血,报名参军,来到朝鲜战场,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180师540团3营9连,担任文书。
1953年6月,苟祯合突然接到一项崭新而又光荣的任务,要他陪同记者采访前线先进典型事例。苟祯合按照有关领导的要求,尽快整理好了一些战士的英雄事迹,准备记者到来时交给对方,以供参考选用。
一天,苟祯合正在防空洞中休整,突然来了几位领导,带来一位戴眼镜的同志,自我介绍说是解放军文艺杂志社的记者魏巍。魏巍很客气地说,他来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和问好,并收集一些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故事,希望大家给予提供。虽然这些战士们平日里杀敌勇猛,可是看见魏巍戴着眼镜,又使用自来水笔,觉得他一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不免心生紧张,个个蔫得像秋后的茄子,谁也不想发言。看到这个情况,苟祯合就把手中整理好的故事素材交给魏巍,没想到魏巍直接把这些材料放进了口袋里,提出要亲自到一线去收集素材。
苟祯合利用两天时间,陪同魏巍深入到一个个防空洞,听取战士们的讲述。在前线,魏巍同战士们一样,吃压缩饼干充饥,吃积雪解渴。由于魏巍为人和善,作风朴实,很快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大家积极发言,踊跃汇报,使他迅速掌握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志愿军战士对平易近人的魏巍十分亲近,除了采访上的工作,大家还纷纷向魏巍打听国内的情况,甚至委托魏巍向国内捎信。魏巍非常耐心地回答大家的问题,很少打断别人的讲述。魏巍的采访笔记内容十分详尽,字迹十分漂亮。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魏巍要告别大家回国了。苟祯合心中不舍,向魏巍索要了通讯地址,准备回国后向他学习写作知识。1953年8月,苟祯合所在部队接到了回国的紧急命令,他与其他志愿军战士们一同离开朝鲜,回到祖国。
1955年6月中旬,苟祯合随部队到辽宁大连、旅顺等地接受训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本《中国青年》杂志上看到一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他发现里面写的内容非常熟悉,忙回过头去看作者的名字,竟是已经分别三年的魏巍。
2008年8月24日晚,魏巍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获悉此消息后,苟祯合的心情无比沉痛,当即给魏巍的亲属邮寄了吊唁信和慰问信。
(责编 李茹)
一篇散文,为人民子弟兵树起一座丰碑,在中外引起了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它的采访经过是怎样的呢?家住贵州省都匀市、80高龄的苟祯合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他陪同魏巍,冒着战火硝烟进行采访的故事。
1950年10月25日至12月24日,我国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魏巍那时刚刚调到总政,上级派了一个小组去朝鲜了解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他是成员之一。在战俘营里,魏巍接触了许多美军官兵。他说,这些美国兵多数表现出极大的厌战情绪,不少人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们打了德国打日本,本想歇歇了,可又跑来打朝鲜,挺不情愿。但也有很反动的。不管立场如何,却都感到他们遇到了世界上最不怕死的军队。我们的志愿军就是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不要命地与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我们的侵略者战斗。
完成调查任务后,魏巍等人给总政写了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报告完成了,魏巍却没有回国,他上了前线,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
苟祯合出生在阆中市东兴乡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19岁的苟祯合怀着一腔热血,报名参军,来到朝鲜战场,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180师540团3营9连,担任文书。
1953年6月,苟祯合突然接到一项崭新而又光荣的任务,要他陪同记者采访前线先进典型事例。苟祯合按照有关领导的要求,尽快整理好了一些战士的英雄事迹,准备记者到来时交给对方,以供参考选用。
一天,苟祯合正在防空洞中休整,突然来了几位领导,带来一位戴眼镜的同志,自我介绍说是解放军文艺杂志社的记者魏巍。魏巍很客气地说,他来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和问好,并收集一些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故事,希望大家给予提供。虽然这些战士们平日里杀敌勇猛,可是看见魏巍戴着眼镜,又使用自来水笔,觉得他一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不免心生紧张,个个蔫得像秋后的茄子,谁也不想发言。看到这个情况,苟祯合就把手中整理好的故事素材交给魏巍,没想到魏巍直接把这些材料放进了口袋里,提出要亲自到一线去收集素材。
苟祯合利用两天时间,陪同魏巍深入到一个个防空洞,听取战士们的讲述。在前线,魏巍同战士们一样,吃压缩饼干充饥,吃积雪解渴。由于魏巍为人和善,作风朴实,很快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大家积极发言,踊跃汇报,使他迅速掌握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志愿军战士对平易近人的魏巍十分亲近,除了采访上的工作,大家还纷纷向魏巍打听国内的情况,甚至委托魏巍向国内捎信。魏巍非常耐心地回答大家的问题,很少打断别人的讲述。魏巍的采访笔记内容十分详尽,字迹十分漂亮。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魏巍要告别大家回国了。苟祯合心中不舍,向魏巍索要了通讯地址,准备回国后向他学习写作知识。1953年8月,苟祯合所在部队接到了回国的紧急命令,他与其他志愿军战士们一同离开朝鲜,回到祖国。
1955年6月中旬,苟祯合随部队到辽宁大连、旅顺等地接受训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本《中国青年》杂志上看到一篇叫《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他发现里面写的内容非常熟悉,忙回过头去看作者的名字,竟是已经分别三年的魏巍。
2008年8月24日晚,魏巍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获悉此消息后,苟祯合的心情无比沉痛,当即给魏巍的亲属邮寄了吊唁信和慰问信。
(责编 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