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有机化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来,教学效果明显;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若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本文对如何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明显、结构清晰、简单直观等优点。我们制作的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以PowerPoint为主体软件,同时结合ChemWin、PhotoShop、3D MAX、Flash软件制作化学结构式和分子图形,具有直观、形象且易学易用易修改的特点。立体化学历来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有机分子缺乏足够的空间想像力,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应用多媒体技术讲授立体化学,用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分子的化学结构,讲解化学反应,阐述反应机理,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受到学生欢迎。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若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互动的教学演变成单边的教,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因此,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要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恰当的手势和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讲课时思路清晰、语调优美、手势恰当,将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通过课堂上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布置课后思考题,使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活跃主体。例如,在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从结构去分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样,在新的教学平台上运用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协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但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思和设计上,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这些是计算机无法代替的。
三、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仪,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书写板书上,有时板书的设计不尽合理或学生看不清黑板,影响教学效果。采用电子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大屏幕显示的文字清晰整洁,图表数据规整,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学生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课即可,不用再做课堂笔记。课后利用拷贝的课件或打印稿进行整理和复习,这样可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电子课件的使用虽然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屏幕放映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以PowerPoint为平台设计的教学课件信息量很大,若教师对着计算机屏幕照本宣科,不注意播放速度和方式,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反而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因疲劳而产生厌倦。若教师把标题和主要内容或重要方程式书写在黑板上,能使教与学同步进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那些重点、难点,更需要通过板书进行必要讲解,教师在讲课中书写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记忆的强化过程,从而引起学生重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多媒体课件内容应合理编制。并非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若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完成有机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则可弥补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在有关共价键、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立体结构的教学中,可充分应用各种图片、动画和模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知,变抽象为形象,建立分子的微观立体观念,从而正确理解概念并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采用电子课件进行复习和归纳总结,可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复习效果更好。
2.多媒体课件容量不宜过大,表现形式不宜过多。教师将整学期或整堂课的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进行讲授结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消化时间,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课件表现形式不宜过多,否则会给人以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的感觉。这样的课件因采用过多颜色变化和不必要的声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干扰了学生正常接受课堂知识。
3.学生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课堂导入预先设置的课件模式,使课堂过程程序化,缺乏灵活性,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互动的教学演变成单边的教,淡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因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师生情感的沟通,要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XHXNO:011427)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一、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明显、结构清晰、简单直观等优点。我们制作的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以PowerPoint为主体软件,同时结合ChemWin、PhotoShop、3D MAX、Flash软件制作化学结构式和分子图形,具有直观、形象且易学易用易修改的特点。立体化学历来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有机分子缺乏足够的空间想像力,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应用多媒体技术讲授立体化学,用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分子的化学结构,讲解化学反应,阐述反应机理,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受到学生欢迎。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若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互动的教学演变成单边的教,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因此,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要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恰当的手势和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讲课时思路清晰、语调优美、手势恰当,将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通过课堂上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布置课后思考题,使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活跃主体。例如,在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从结构去分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样,在新的教学平台上运用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协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但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思和设计上,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这些是计算机无法代替的。
三、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仪,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书写板书上,有时板书的设计不尽合理或学生看不清黑板,影响教学效果。采用电子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大屏幕显示的文字清晰整洁,图表数据规整,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学生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课即可,不用再做课堂笔记。课后利用拷贝的课件或打印稿进行整理和复习,这样可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电子课件的使用虽然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屏幕放映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以PowerPoint为平台设计的教学课件信息量很大,若教师对着计算机屏幕照本宣科,不注意播放速度和方式,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反而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因疲劳而产生厌倦。若教师把标题和主要内容或重要方程式书写在黑板上,能使教与学同步进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那些重点、难点,更需要通过板书进行必要讲解,教师在讲课中书写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记忆的强化过程,从而引起学生重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多媒体课件内容应合理编制。并非所有的有机化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若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完成有机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则可弥补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在有关共价键、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立体结构的教学中,可充分应用各种图片、动画和模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知,变抽象为形象,建立分子的微观立体观念,从而正确理解概念并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采用电子课件进行复习和归纳总结,可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复习效果更好。
2.多媒体课件容量不宜过大,表现形式不宜过多。教师将整学期或整堂课的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进行讲授结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消化时间,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课件表现形式不宜过多,否则会给人以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的感觉。这样的课件因采用过多颜色变化和不必要的声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干扰了学生正常接受课堂知识。
3.学生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将课堂导入预先设置的课件模式,使课堂过程程序化,缺乏灵活性,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将互动的教学演变成单边的教,淡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因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师生情感的沟通,要通过丰富、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课题编号:XHXNO:011427)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