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通,字仲达,后周重臣,官至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早年跟随刘知远,后又归属郭威,在后汉和后周的军事、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陈桥兵变时,韩通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昇所杀,后被追赠中书令。
韩通墓志于民国初年在洛阳发现,新乡市博物馆现藏有韩通墓志拓片一方。志文楷书,竖行,共41行。韩通墓志对其一生历任职务记载详细,是对史料的很好补充。同时,墓志中的若干细节有助于探究其被杀的原因。
墓志录文
故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郓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仍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赠中书令韩公墓志
前乡贡进士陈保衡撰
崇兰之馥,信有败于商飙。瑞玉之华,忽无荐于清庙。靡不有此,曷致厥终?我相公讳通,字仲达,太原人也,享年五十三。时耶?命耶?岁在涒滩,月戒太蔟。卜葬事于洛水之北平洛乡杜泽村,以陇西董氏、卫国蒋氏二夫人祔之,礼也。考祥诔德,宜属辞人。仆乃不才,遽承哀托,况预下宾,岂遑退让?敢取鲁史之文,直述往行,庶传美于终古。惟韩氏之姓,华宗茂族,其来盛焉。若九曲洪河、千寻建木。不言之远大矣。曾祖讳莹,授太子太保。曾祖母京兆郡第五氏,封汧国夫人。祖授左骁卫将军,赠太傅。祖母清河郡太君张氏,封卫国夫(人)。父讳章,授左龙武军大将军,赠太子太师。母谯郡太夫人李氏,封陈国太夫人。嘻,山岳之厚,植贞操之材,长必为梁栋;贤哲之裔,产奇特之子,起必为公相。公即太师长子也,幼不好弄,则天付龙驹;长乃有谋,则神传英略。汉高祖起义河东,于军仵之中见公,谓左右曰:“此子有厥角之表。”遂授公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侍御史、充飞骑尉。天福七祀,转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骁骑尉,余如故。剑埋丰部,难掩光芒;璞在荆山,终逢圣鉴。八年,超授检校尚书右仆射,仍改赐忠贞佐圣功臣,余如故。云方捧日,渐窥舒卷之容;济乃截滨,别展澄清之志。乾祐初,少帝嗣位,授检校尚书右仆射。二年,转检校尚书左仆射,使持节雷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应分选之命,酬征伐之劳,竭勇志以策勋,荡袄巢而绝迹。大周广顺元年,太祖自邺中起,以公混金璞玉,难拘瓦砾之间,附凤攀龙,已极烟霄之上,转金紫光禄大夫,超授检校太保、使持节睦州诸军事、睦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兼御史大夫,封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仍改赐输忠翊戴功臣,余如故。孟冬,授检校太保、使持节永州诸军事、永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兼御史大夫。知豹略之精微,军功众许;奋鹰扬之志气,忠节自持。三年,进封南阳郡开国侯,加食邑七百户。仲夏,复授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充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功臣如故。显德元年,授检校太保、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充保义军节度使、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仍加食邑三百户,功臣、散官如故。为明君之心腹,作圣代之爪牙。地接洛师,犹观雄盛;津当陕服,须藉龙韬。仲秋,授检校太傅,使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彰信军节度使、曹军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仍改赐推诚奉义翊戴功臣,散官如故。三年,公授特进检校太尉、持节许州诸军事,行许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忠武军节度使,许、蔡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仍加食邑七百户,功臣如故。五年,授检校太尉,使持节宋州诸军事,行宋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归德军节度使,宋、亳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功臣、勋封如故。倾摧八阵,戒严六师。璧假酬勋,未为多得;商墟受命,所较几何。六年,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宋州节度使,散官、勋封如故。斧钺壇场,分关显将军之贵;盐梅鼎鼐,持衡见丞相之尊。仲秋,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郓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仍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功臣如故。数地之英风凛物,临民之利刃投虚,封土廓清,奸邪屏迹。五方异俗,更无晨饮之羊;千里同风,旋止夜吠之犬。虽叠承鸿渥,未释总戎,严肃禁旅,抚察京都。值今皇帝天命有属,人心所归。雪刃前交,莫辩良善;云师才定,已溺干戈。亦犹火炎昆岗,玉石俱毁。圣上哀诊忠赤,追念移时,乃命天人,用营葬事,兼赠中书令。长子钧,二十二终,尚食副使。大小娘子适彭城刘福祚,充西头供奉官。二小娘年十三。保安年十一终,充节院使。三哥九岁终。三小娘子五岁,四小娘子四岁。七哥三岁,授东头供奉官。守谅、侄男守珫,充东班第二班都知。呜呼哀哉!公之德不可得而备言,公之行不可得而备录,虽有大位,而不永遐龄。逝水惊波,窥长川而不返;白驹流影,过空隙而无迴。刻石他山,聊伸识墓;披文异日,庶备变陵。铭曰:
星辰之精,河岳之英。出为间杰,来扶圣明。器宇恢伟,武略纵横。有典有则,唯忠唯贞。力负乾坤,手擎日月。龙韬一受,狼烟四灭。佐邦栋梁,瑞时英哲。后拥旌旗,前持斧钺。无名无功,君子之穷。有爵有位,君子之贵。令善令德,余之纪兮。直笔直言,幸无愧兮。
建隆元年庚申岁,正月辛丑朔,二月二日壬申寄葬于河南县平洛乡杜泽村,记耳。
家世與生平
墓志记载,韩通为太原人,这与《宋史》中“并州太原人”的记载相一致。墓志记载了韩通的家世源流和家庭背景,曾祖韩莹授太子太保;祖父授左骁卫将军,赠太傅;父亲韩章,授左龙武军大将军,赠太子太师。可见韩通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更是禁军将领,故而墓志评其家世“惟韩氏之姓,华宗茂族,其来盛焉”,但韩通先祖在史料中查阅不到,根据韩通卒年五十三,并卒于建隆元年(960年),可知韩通应生于907年左右,其先祖应为唐末至五代初期的历史人物。
韩通早年投奔后汉高祖刘知远,随刘知远在河东起事,在后汉立国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宋史·韩通传》载:“晋开运末,汉祖建义于太原,置通帐下。寻从汉祖至东京,累迁为军校。汉祖典卫兵,以通为衙队副指挥使,从讨杜重威,得银青阶,检校国子祭酒。汉祖开国,加检校左仆射。”韩通应于开运末年(946年)投奔刘知远帐下,刘知远开国和征讨杜重威都在947年,此年韩通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检校左仆射。但墓志却载:“天福七祀,转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骁骑尉,余如故……八年,超授检校尚书右仆射,仍改赐忠贞佐圣功臣,余如故……乾祐初,少帝嗣位,授检校尚书右仆射。二年,转检校尚书左仆射,使持节雷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从墓志可见,韩通应于天福七年(942年)转检校国子祭酒,八年(943年)授检校尚书右仆射,乾祐二年(949年)转检校尚书左仆射,韩通投奔刘知远后授银青光禄大夫则应早于天福七年。从这点来说,《宋史》中对于韩通早年的这段记载与墓志中的记载略有出入。 乾祐年间,韩通跟随郭威征讨河中,立下战功。《宋史·韩通传》载:“乾祐初,周祖为枢密使,统兵伐河中。知通谨厚,命之自随,先登,身被六创。” 此役之后,韩通便转投郭威帐下。又:“周祖镇大名,奏通为天雄军马步军都校,委以心腹,及入汴,通甚有力焉。”墓志记:“太祖自邺中起,以公混金璞玉,难拘瓦砾之间,附凤攀龙,已极烟霄之上。”广顺年间(951—953年),适逢黄河泛滥,掩灌河阴城,韩通奉命率千余名兵卒疏通了汴河口,接着主持修筑了河阴城,后拜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与墓志中“复授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充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记载吻合。《宋史·韩通传》记载,“周祖亲郊,正授节度”,对其官职描述略简单,而墓志中则详细记叙了其“显德元年(954年),授检校太保、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充保义军节度使、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时值并州刘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彦超出晋州道击之,败于高平。以通为太原北面行营部署,为地道攻其城”(《宋史·韩通传》)。此役之后,韩通移镇曹州,墓志云“授检校太傅,使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彰信军节度使、曹军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显德二年(955年),柴荣认为“深、冀之间有胡芦河,东西横亘数百里,堤堨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命通与王彦超浚治之”(《宋史·韩通传》)。同年,韩通为加强北部边防,又先后修筑了束鹿、鼓城、祁州、博野、安平、武强等城。在筑城过程中,韩通还数次与契丹军交锋,“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宋史·韩通传》)。同年6月,柴荣攻后蜀,“会攻秦、凤,以通为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入大散关,围凤州,分兵城固镇,以断蜀饷道”(《宋史·韩通传》)。显德三年(956年),朝廷追叙韩通攻取秦、凤等州的功劳,“改领忠武军节度、检校太傅,又改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宋史·韩通传》)。平蜀之后,韩通移镇许州,墓志云“授特进检校太尉、使持节许州诸军事,行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忠武军节度使,许、蔡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柴荣征淮南期间,命韩通为京城内外都巡检,扩建开封城。“世宗以都城狭小,役畿甸民筑新城,又广旧城街道。命左龙武统军薛可信、右卫上将军史佺、右监门卫上将军盖万、右羽林将军康彦环分督四面,通总领其役。功未就,世宗幸淮上,留通为在京内外都巡检、权点检侍卫司。是役也,期以三年,才半岁而就。”(《宋史·韩通传》)这项浩大的工程原计划三年竣工,但韩通指挥有方,仅用半年时间就主持完成了都城的扩建。淮南平定后,韩通移镇宋州,墓志云“五年,授检校太尉,使持节宋州诸军事,行宋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归德军节度使,宋、亳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墓志中韩通于显德五年(958年)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一职的记载,与《宋史·韩通传》韩通显德三年任此职的记载不符。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伐,韩通等率军先赴沧州,领兵入契丹境。周军攻克瀛、莫二州后,再克益津关,以益津关为霸州,韩通主持修筑了霸州城。 对于韩通北征的功绩,墓志则云,“斧钺壇场,分关显将军之贵;盐梅鼎鼐,持衡见丞相之尊”。显德六年,“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宋州节度使”。恭帝即位后,“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郓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韩通墓志对于韩通所任的官职记述较为详细,而《宋史》则偏重于叙述韩通的事迹,二者互为补充,较为完整地记载了韩通的生平。虽然韩通墓志与《宋史》在有些细节上略有出入,但二者总体上对韩通的记载是一致的,也进一步说明韩通墓志的史料价值和对《宋史》的补正。
韩通被杀
韩通在后周开国前后就跟随太祖郭威,被委以心腹。柴荣继位后,韩通又跟随柴荣南征北战。至陈桥兵变前,韩通已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是禁军重要的统帅。韩通作为朝中掌握军事实权的人物,在陈桥兵变时遭杀害,成为陈桥兵变中的一大焦点。韩通为何被杀?史料记载含糊不清,漏洞百出。韩通墓志对韩通的死记载也较为简单:“值今皇帝天命有属,人心所归。雪刃前交,莫辩良善;云师才定,已溺干戈。亦犹火炎昆岗,玉石俱毁。”此种表述似乎一方面有指责韩通不识时务和咎由自取的含义;也有一种对韩通之死甚感惋惜的含义。同时,墓志中还记载韩通22岁的长子、11岁的次子、9岁的三子也一同被杀,再加上韩通妻子董氏,全家五口被杀,而已出嫁的长女、13岁的二女、5岁的三女、4岁的四女和3岁的七子幸免于难。从这点来看,这次杀戮行为应是针对韩通有计划的清除行动。
在史料中,韩通在陈桥兵变后的反应大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为惶恐而逃;第二种为准备抵抗。
第一,惶恐而逃说。这一方面代表性的史料为《宋史·韩通传》和司马迁所作语录体笔记《涑水记闻》。《宋史·韩通传》载:“太祖奉诏北征,至陈桥为诸军推戴。通在殿阁,闻有变,惶遽而归。军校王彦昇遇通于路,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昇所害,妻子皆死。”《涑水记闻》则云:“太祖勒兵入城,通方在内阁,闻变遑遽奔归,军士王彦昇遇之于路,跃马逐之,及于其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除此以外,《宋史·王彦昇传》亦载:“彦昇以所部先入京,遇韩通于路,逐至第杀之。”南宋王称《东都事略》也有相同记载:“太祖北伐至陈桥,以軍中推戴而还时,韩通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殿阁闻变,皇惧而归,彦昇遇通于路,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门,未及阖,为彦昇所害。”此种说法就是,韩通当时身在内廷,听闻兵变的消息后,惊惧不安地逃回家,在逃回家的路上遇到先入城的赵匡胤部将王彦昇,被追赶至家中,遭到杀戮。
第二,积极抵抗说。这一方面代表性的史料为《宋史·太祖本纪》、《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纪事本末》等。《宋史·太祖本纪》载:“副都指挥使韩通谋御之,王彦昇遽杀通于其第。”《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太原韩通,自内廷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散员都指挥使蜀人王彦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至其第,第门不及掩,遂杀之,并其妻子。”《宋史纪事本末》则载:“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自禁中遑遽而归,谋帅众御之,军校王彦昇逐焉。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昇所害,妻子俱死。”此外,持有此观点的史料还有宋代李埴《宋十朝纲要》、吕中《大事记讲义》、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杨仲良《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王蓂《历代忠义录》、柯维骐《宋史新编》、商辂《续资治通鉴纲目》,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嵇璜《钦定续通志》等。更有史料记载韩通率部与赵匡胤部发生激战,韩通死于乱军之中。王巩《闻见近录》载:“明日,陈桥欣戴,入御曹门以待将相之至,时伏弩右掖门外。通出,死矢下。石守信实守右掖,开关以迎王师。”王楙《野老纪闻》载:“通,周臣也。陈桥兵变,归戴永昌。通披甲誓师,出抗而死。”苏辙《龙川别志》载:“太祖以兵出拒之,行至陈桥,军变,既入城,韩通以亲卫战于阙下,败死。” 韩通被杀是陈桥兵变过程中为数不多的流血事件。韩通在兵变发生时是否抵抗,在当时应是众人皆知的,但为何在史料之中的记载却是多种多样,想必这是人为掩盖的结果,这也进一步说明韩通被杀应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推测韩通被杀的原因,还要分析韩、趙二人的关系。后周时期中央禁军分为殿前军和侍卫亲军。陈桥兵变之时,赵匡胤为殿前督检点,掌管殿前禁军。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长期在外作战,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则为实际上的侍卫亲军统帅。由此可见,后周朝廷内部的军政大权,尤其是禁军,为韩、赵二人掌控。因而《宋史》载,“韩通与宋太祖比肩事周”。王夫之的《宋论》称,“通与分掌禁兵,互相忘而不相忌”。《续资治通鉴长编》则进一步指出,“周郑王幼弱,通与上同掌宿卫,军政多决于通”,说明韩通对军政的掌控高于赵匡胤。《闻见前录》也记载,“周世宗死,恭帝幼冲,军政多决于韩通”。韩通与赵匡胤作为禁军两位重要将领,其二人关系如何,对于陈桥兵变的成败十分重要。《宋史·韩通传》有段对韩通之子的记载:“其子颇有智略,幼病伛,人目为‘橐驼儿’。见太祖有人望,常劝通早为之所,通不听。”可见,韩、赵二人的关系并不和睦,韩通之子常劝韩通早做打算。韩通死后,“太祖幸开宝寺,见通及其子画像于壁,遽命去之”(《宋史·韩通传》)。由此可见赵匡胤对韩通厌烦之心态。当陈桥兵变发生之时,韩通应为赵匡胤在军事上最大的对手,二人关系又十分紧张,这也就为韩通被杀埋下伏笔。
韩通作为掌握后周军政大权的政治人物,无论他与赵匡胤的关系如何,都是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最大绊脚石。因而,无论韩通是否抵抗,他的死绝非偶然,似乎是早有预谋。韩通墓志对于韩通之死表达模棱两可,而且极为简单,但却记载了针对韩通一家杀男杀长的杀戮行为。
对于杀害韩通的王彦昇,《宋史·王彦昇传》载:“太祖誓军入京不得有秋毫犯,及闻通死,意甚不乐。以建国之始,不及罪彦昇,拜恩州团练使、领铁骑左厢都指挥使,后为京城巡检。”赵匡胤虽然不满意王彦昇的擅杀,但没并有下罪于王彦昇,反而让其升官进爵。王彦昇作为兵变后先期入城的将领,难道真是在韩通回家的路上偶遇韩通,而不是有意为之?韩通死后,没有臣服赵匡胤的后周大将李筠和李重进也先后兵败而死,随后才有世人津津乐道的“杯酒释兵权”。因而,韩通被杀一方面是为陈桥兵变扫清障碍,另一方面也应是宋初“收兵权”的开端。
(作者为新乡市博物馆助理馆员)